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0
篇文章
<
1
2
…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宪法理论特质与实践指向
1
作者
陈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5,共11页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包含一系列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宪法的核心要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实践,标志着我们党对宪法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宪法理论特质与实践指向加以...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包含一系列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宪法的核心要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实践,标志着我们党对宪法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宪法理论特质与实践指向加以研究分析,既有助于从宪法视角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也有利于为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更好开展确立行动指南。“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我国政法话语体系中历来居于重要位置,贯穿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系统论述里,是理解中国宪法的政治内涵、人民属性和实践指向的关键线索。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宪法的首要政治内涵。中国宪法由此肩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是巩固和保障党的领导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法治保障。坚持人民当家作主集中彰显中国宪法的人民属性。中国宪法是人民的宪法,宪法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公平正义是宪法实施的崇高追求,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宪法实施的最终归宿。只有牢牢依靠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宪法才能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宪法全面实施战略布局的实践指向,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有效实现展开。坚持党的领导,是宪法全面实施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宪法全面实施的根基所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宪法全面实施的必然要求,也为宪法全面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正是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坚持和实现,确保了宪法全面实施不是空洞的宣示,而是有着具体的实践路径和坚实的实施基础,我国宪法所承载的政治内涵、所保障的人民根本利益,才能够切切实实地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对宪法的系统阐释,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西方宪政话语模式的关于中国宪法的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为我们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中国宪法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中国宪法学的理论研究树立了正确典范。中国宪法学应当根植于中国宪法的历史与实践之中,将研究的视角和重心真正聚焦在中国真实生动的政法实践中,这是认知中国宪法真实,推动中国宪法实施,建立中国宪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宪法
政治内涵
人民属性
宪法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转型
2
作者
叶青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6,共9页
在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过程中,涉外法治人才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不连贯、学科体系设置不合理和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等,涉外法治人才在数量和...
在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过程中,涉外法治人才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不连贯、学科体系设置不合理和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等,涉外法治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尚不能满足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需要。高校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系统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转型,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方式
创新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律职业伦理观
3
作者
黄文艺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共18页
法律职业伦理建设是现代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新时代中国法律职业伦理建设作出了战略思考和系统谋划,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性、标识性、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科学化、系统化的法律职业伦理观。...
法律职业伦理建设是现代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新时代中国法律职业伦理建设作出了战略思考和系统谋划,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性、标识性、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科学化、系统化的法律职业伦理观。中国法律职业伦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理念性、制度性、严格性等基本特征。法治专门队伍、法律服务队伍、法学专家队伍既有普遍适用的共同职业伦理,又有各具特色的特殊职业伦理。法律职业伦理建设是一项多主体协同、多环节推进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法律职业伦理规范体系、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健全法律职业伦理实施机制、加大违反法律职业伦理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律职业伦理
法律职业共同体
法治工作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策略研究
4
作者
王小一
王雨南
宫麟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是完善大思政育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质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是完善大思政育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质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联动机制、增强教师法治教学本领、横纵两维融通资源的实施策略,以期提升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
大中小学一体化
价值意蕴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总体格局论”
5
作者
江必新
戢太雷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5,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原创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这一重大论断。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重...
党的二十大报告原创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这一重大论断。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重大论断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与丰富的理论内涵,可以将其概括为“总体格局论”,包括中国特色方向道路格局、理念价值格局、基本任务格局、工作格局、推进格局和法治保障格局等六个理论板块。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总体格局论为根本遵循,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系建构与与时俱进同向发力、宏观设计与微观落实统筹推进、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齐头并进、全民守法与抓住“关键少数”共同推动,使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
总体格局
法治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遗产保护立法论纲
6
作者
解志勇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共17页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历史遗产是物质化、精神化的历史具象,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历史性”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款,其实是国际共识,历史价值理论、文化主权理论、言论自由与...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历史遗产是物质化、精神化的历史具象,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历史性”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款,其实是国际共识,历史价值理论、文化主权理论、言论自由与公共利益理论,构成了其理论基础。历史遗产保护应该在科学界定其范围的基础上,以保护其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传承共同记忆和文明,增进国家、民族、文化与身份认同为目标,以国家利益、社会秩序、代际公平、真实公正为价值取向,坚持全面原真保护、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建立以历史遗产委员会、分级保护、历史遗产名录和公益诉讼等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
历史遗产
文化遗产
历史遗产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7
作者
王少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共13页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与其三大内涵一一对应。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遵循,其科学性、人民性和先进性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增强了理论自信、强化了理论自觉、保障了理论自主。中华优秀传统法...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与其三大内涵一一对应。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遵循,其科学性、人民性和先进性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增强了理论自信、强化了理论自觉、保障了理论自主。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历史根基,法治本土资源、优秀法治文化和德法共治模式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筑牢了区别于西方法治现代化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实践样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和依法治国彰显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关系的法理阐释
8
作者
郭晔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共18页
全面依法治国的“系统性”本质特征决定了中国法治实践的双重特征,即“依法治理”的过程性和“法治化”的状态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是“依法治理”的具体化,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的“系统性”本质特征决定了中国法治实践的双重特征,即“依法治理”的过程性和“法治化”的状态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是“依法治理”的具体化,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法治化”的逻辑展开。“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在逻辑上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可阐释为“因”与“果”、“矢”与“的”、“力”与“能”的关系。“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在句式上呈现“类对偶式”特征,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治理过程和治理目标的系统交叠性、汉语“虚实结合”的特色共同决定了,二者不是一一对应的“对称”关系。“一体建设”是“共同推进”的整体性升华,二者在面向法治中国、追求良法善治、延续中华法治文明的维度上实现了合目的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理
系统工程
共同推进
一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成果入法的总体方案
9
作者
高一飞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7,共17页
涉及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规范性文件有5个、共171个条文,很多改革成果需要写入《刑事诉讼法》,这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求,是党领导立法的要求,是科学立法的要求。建议确立证据裁判、排除非法证据、无罪推定、程序公正、集...
涉及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规范性文件有5个、共171个条文,很多改革成果需要写入《刑事诉讼法》,这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求,是党领导立法的要求,是科学立法的要求。建议确立证据裁判、排除非法证据、无罪推定、程序公正、集中审理五大原则,将配合与制约原则的主体从三机关扩展为四机关;在侦查和起诉程序中确立实物证据收集过程录音录像规则、讯问录音录像全覆盖规则、讯问合法性核查机制、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引导和说理机制;庭前会议程序应当独立成章入法;修改庭审中的开头程序、出庭作证程序、书面证言及实物证据的举证质证程序、法官认证规则;确立非法证据的范围、证据合法性先行调查规则、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审判为中心
《刑事诉讼法》修改
基本原则
诉讼程序
证据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外商投资监管公共法律服务理论
10
作者
杨凯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0,共16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对外商投资的监管职能这一涉外法治理论论述。我国传统的外商投资监管体系通过行政管理和法律制度双管齐下,共同规范外资运行,但传统的多头管理模式和监管体系难以覆盖外资投...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对外商投资的监管职能这一涉外法治理论论述。我国传统的外商投资监管体系通过行政管理和法律制度双管齐下,共同规范外资运行,但传统的多头管理模式和监管体系难以覆盖外资投资经营全流程,也难以满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对外商投资更加柔性服务监管和符合国际惯例的多重要求。在负面清单管理背景下,外商投资的安全审查和有效监管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及监管标准的缺失使得外资企业难以建立有效投资预期,国家有关部门也缺少对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现代化转型的实证分析支撑。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外商投资监管公共法律服务理论论述,提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涉外法治服务功能发挥,能够有效实现外商投资“全业务”“全时空”的柔性法律服务,并通过深入参与外资企业交易行为的规范化、国际化法律服务流程,积累丰富的监管案例和素材。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规范外资运营、为安全审查提供风险预警数据库和资料库、沉淀外资企业数据进而实现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监管服务,有效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在华的守法经营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外商投资监管
公共法律服务
法治化营商环境
柔性监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涉外法治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12
11
作者
刘晓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涉外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法治作为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的桥梁与纽带,其立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更关系到国际法治的稳定与发展。涉外法治体系涵摄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
涉外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法治作为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的桥梁与纽带,其立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更关系到国际法治的稳定与发展。涉外法治体系涵摄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体系、健全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和开放的涉外法治融通体系,体现涉外法治工作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基本特征。构建涉外法治体系更需有效的保障机制,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构建以国际法为支撑的自主知识和话语体系,是构建并完善涉外法治体系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
国际法治
法治中国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语义和意义分析
被引量:
16
12
作者
张文显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7,共13页
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行语义和意义分析,是深化、拓展和创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性学理性创造性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研究范式,对“式...
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行语义和意义分析,是深化、拓展和创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性学理性创造性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研究范式,对“式”这一经典概念的本原语义和意义进行考察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人话语谱系中的“中国式”“中国式……”进行梳理分析,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科学概念和理论命题及其重大意义进行深度分析,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行拓展研究,着力论述其作为法治现代化新范式的“资质”“条件”和“意义”。在上述语义和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初步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现代化
法治现代化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理论体系
被引量:
8
13
作者
范进学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共21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法治法理思想,并形成了思想深刻、内容完整、体系宏大、逻辑严密的法治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具体包括法治概念论、法治本质论、法治目的论、法治精神论、法治规范论、法治体系论、法治方法论、法治教...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法治法理思想,并形成了思想深刻、内容完整、体系宏大、逻辑严密的法治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具体包括法治概念论、法治本质论、法治目的论、法治精神论、法治规范论、法治体系论、法治方法论、法治教育论、法治信仰论、法治自信论、法治文化论等。前五论阐明了法治内在与外在的理论与制度的本体问题,概念论阐释法治是什么,本质论诠释法治的政治方向与定位,目的论解决法治的意义与归属,精神论阐明法治的灵魂何谓,规范论则为作为理想、理念、价值的法治找到安身立命的制度载体。因此,前五论关乎法治的内在道德与外在规范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原理。后六论阐释了法治的全过程、全领域的运行过程及其规律,解决法治的目的、精神、本质、规范何以实现以及怎样实现的战略、战术与策略问题:体系论确立了法治建设的目标与法治运行规律,方法论解决了法治战略目标如何实现的路径、方法、方式问题,教育论解决了法治何以使人尊法守法用法的问题,信仰论解决了人们对待法治的根本道德态度、道德习惯与道德义务问题,自信论解决了人们对待本国法治的信心与内在认同问题,文化论阐释了法治的意识形态构成与人文精神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概念
法治精神
法治规范体系
法治信仰
法治十一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功能阐释
被引量:
7
14
作者
蔡宝刚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3,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现代化和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科技创新旨在发挥法治轨道在推进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功能,使法治轨道成为驱动和赋能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机制和动...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现代化和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科技创新旨在发挥法治轨道在推进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功能,使法治轨道成为驱动和赋能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机制和动能来源。要实现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科技创新,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和不断优化法治轨道在保障科技创新的政策实施、激发科技创新的主体活力、维护科技创新的自由空间、塑造科技创新的竞争优势、消解科技创新的伦理风险等方面的调整机制功能,从而为新时代科技创新提供持久法治动力和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轨道
科技创新
法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与展望
被引量:
8
15
作者
姚莉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2,共14页
作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刑事诉讼法治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实现了现代化的理念更新。以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为目标,中国刑事诉讼法治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推进现代化,通过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
作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刑事诉讼法治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实现了现代化的理念更新。以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为目标,中国刑事诉讼法治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推进现代化,通过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取得了影响深远的实践成就。在改革进程中,刑事诉讼的社会治理功能进一步发挥,人权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国内法治、涉外法治得以统筹推进,执法司法中的顽瘴痼疾得到全面整治。但刑事诉讼法治仍然面临理论供给不足、诉讼资源分配制度不尽合理、权力监督制约架构相对薄弱、社会治理功能有待考察等现实困境。在未来需要从科学理论、知识增量、公正司法、能动司法等多个维度回应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刑事诉讼
法治现代化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司法体制改革
以审判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与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
11
16
作者
黄文艺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3,共16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功能、法学学科体系优化功能、法学范畴体系完善功能、法学理论体系创新功能。其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功能,体现为引领法学知识体系建构坚持实...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功能、法学学科体系优化功能、法学范畴体系完善功能、法学理论体系创新功能。其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功能,体现为引领法学知识体系建构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融通中外、系统思维、胸怀天下等原则。法学学科体系优化功能,体现为推进法学基础学科转型升级、法学新兴学科创建发展、法学交叉学科发展、涉外法学学科完善。法学范畴体系完善功能,体现为推动完善法学基本范畴体系、公法学范畴体系、私法学范畴体系、程序法学范畴体系、涉外法学范畴体系。法学理论体系创新功能,体现为推动法律学、法治学、法理学的理论体系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学知识体系
法学学科体系
法学范畴体系
法学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口与法律: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
3
17
作者
公丕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超大规模人口状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国情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深刻地表述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国特色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强调要从中...
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超大规模人口状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国情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深刻地表述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国特色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强调要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保持历史耐心,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史的进程表明,人口问题与法律发展密切相关。法律对人口状况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能,并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深刻影响着以人口状况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及其现代化的进程。新时代新征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发展准则,把握人的现代化这一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脉络,探寻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方式,重塑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法治格局,进而为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确立可行的法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人口与现代化
人口与法律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基本逻辑、运行样态与法治进路
被引量:
7
18
作者
秦鹏
徐燕飞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6,共14页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特色制度创新,不仅是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的实践范例。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逻辑论证和运行观察,发现:作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的基本性制度,...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特色制度创新,不仅是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的实践范例。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逻辑论证和运行观察,发现:作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的基本性制度,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根植于空间转向理论,蕴含着深厚的空间治理逻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实现空间正义为价值目标,法治化是其制度发展的应然理路;法制供给滞后、法律内容残缺、配套机制缺失是掣肘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战略实施和制度转型的主要动因。因此,提出要在明确立法策略的基础之上,按照内外在机理构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法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国土空间
三线一单
空间正义
行政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大变局”应对方略论
19
作者
赵谦
娄鑫玥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大变局”应对方略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论断,针对积极应对世界大变局的现实需要所彰显之实效导向型共识。其作为一种凸显执行性遵守之行动整合的共同准则与依据,往往围绕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体系和营造国际...
“大变局”应对方略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论断,针对积极应对世界大变局的现实需要所彰显之实效导向型共识。其作为一种凸显执行性遵守之行动整合的共同准则与依据,往往围绕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体系和营造国际法治新秩序这两种应对方略而具体展开。法治体系应对方略主要表征为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体系的原则表达、目标设定与核心要素,法治秩序应对方略则主要表征为营造国际法治新秩序的目标设定、方案要义与路径导向。基于此,全面梳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大变局”应对方略样态,能够为涉外法治工作的有效推动提供系统的类型化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涉外法治体系
国际法治新秩序
方略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科学思想方法
被引量:
9
20
作者
江必新
孙珺涛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共12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包括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在内的,具有时代内涵、中国特色、实践价值的完整科学思想方法体...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包括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在内的,具有时代内涵、中国特色、实践价值的完整科学思想方法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原创性方法论贡献。“七大思维”的形成过程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过程密不可分,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大思维”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得到了充分地运用并进行了极大的创新,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体系性、完整性与科学性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所蕴涵的科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与理论特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科学思想方法
“七大思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宪法理论特质与实践指向
1
作者
陈建
机构
郑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5,共11页
基金
司法部2024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宪法理论体系研究”(24SFB3003)
2024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档资助(GZC20241556)。
文摘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包含一系列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宪法的核心要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实践,标志着我们党对宪法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宪法理论特质与实践指向加以研究分析,既有助于从宪法视角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也有利于为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更好开展确立行动指南。“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我国政法话语体系中历来居于重要位置,贯穿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系统论述里,是理解中国宪法的政治内涵、人民属性和实践指向的关键线索。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宪法的首要政治内涵。中国宪法由此肩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是巩固和保障党的领导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法治保障。坚持人民当家作主集中彰显中国宪法的人民属性。中国宪法是人民的宪法,宪法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公平正义是宪法实施的崇高追求,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宪法实施的最终归宿。只有牢牢依靠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宪法才能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宪法全面实施战略布局的实践指向,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有效实现展开。坚持党的领导,是宪法全面实施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宪法全面实施的根基所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宪法全面实施的必然要求,也为宪法全面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正是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坚持和实现,确保了宪法全面实施不是空洞的宣示,而是有着具体的实践路径和坚实的实施基础,我国宪法所承载的政治内涵、所保障的人民根本利益,才能够切切实实地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对宪法的系统阐释,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西方宪政话语模式的关于中国宪法的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为我们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中国宪法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中国宪法学的理论研究树立了正确典范。中国宪法学应当根植于中国宪法的历史与实践之中,将研究的视角和重心真正聚焦在中国真实生动的政法实践中,这是认知中国宪法真实,推动中国宪法实施,建立中国宪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关键。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宪法
政治内涵
人民属性
宪法实施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Chinese c
on
stituti
on
political c
on
notati
on
people attribute
implementati
on
of
the
c
on
stituti
on
分类号
G911.0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转型
2
作者
叶青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6,共9页
文摘
在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过程中,涉外法治人才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不连贯、学科体系设置不合理和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等,涉外法治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尚不能满足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需要。高校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系统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转型,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方式
创新转型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foreign-related legal talents
training methods
innovati
on
and transformati
on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律职业伦理观
3
作者
黄文艺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共18页
文摘
法律职业伦理建设是现代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新时代中国法律职业伦理建设作出了战略思考和系统谋划,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性、标识性、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科学化、系统化的法律职业伦理观。中国法律职业伦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理念性、制度性、严格性等基本特征。法治专门队伍、法律服务队伍、法学专家队伍既有普遍适用的共同职业伦理,又有各具特色的特殊职业伦理。法律职业伦理建设是一项多主体协同、多环节推进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法律职业伦理规范体系、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健全法律职业伦理实施机制、加大违反法律职业伦理的成本。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律职业伦理
法律职业共同体
法治工作队伍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legal pr
of
essi
on
al ethics
legal pr
of
essi
on
al community
legal workforce
分类号
DF03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策略研究
4
作者
王小一
王雨南
宫麟丰
机构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基金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度“思政研究”专项课题(LNNZYSZ20254B、LNNZYSZ20251B)。
文摘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是完善大思政育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质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联动机制、增强教师法治教学本领、横纵两维融通资源的实施策略,以期提升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
大中小学一体化
价值意蕴
实施策略
Keywords
educati
on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integrati
on
of
primary schools,middle school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value implicati
on
implementati
on
strategy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G6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总体格局论”
5
作者
江必新
戢太雷
机构
湖南大学法学院
湖南智慧法治研究院
出处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5,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3ZDA072)研究成果。
文摘
党的二十大报告原创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这一重大论断。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重大论断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与丰富的理论内涵,可以将其概括为“总体格局论”,包括中国特色方向道路格局、理念价值格局、基本任务格局、工作格局、推进格局和法治保障格局等六个理论板块。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总体格局论为根本遵循,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系建构与与时俱进同向发力、宏观设计与微观落实统筹推进、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齐头并进、全民守法与抓住“关键少数”共同推动,使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
总体格局
法治中国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rule
of
law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rule
of
law
overall pattern
rule
of
law
in China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遗产保护立法论纲
6
作者
解志勇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法治体系完善与基本法理研究”(项目编号:24&ZD134)的研究成果。
文摘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历史遗产是物质化、精神化的历史具象,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历史性”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款,其实是国际共识,历史价值理论、文化主权理论、言论自由与公共利益理论,构成了其理论基础。历史遗产保护应该在科学界定其范围的基础上,以保护其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传承共同记忆和文明,增进国家、民族、文化与身份认同为目标,以国家利益、社会秩序、代际公平、真实公正为价值取向,坚持全面原真保护、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建立以历史遗产委员会、分级保护、历史遗产名录和公益诉讼等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
历史遗产
文化遗产
历史遗产名录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xi
Jinping
thought
on
rule
of
law
Historical Heritage
Cultural Heritage
Historical Heritage Directory
分类号
DF3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7
作者
王少
机构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同济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出处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共13页
基金
上海市教育系统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建设项目(2023-2025)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与其三大内涵一一对应。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遵循,其科学性、人民性和先进性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增强了理论自信、强化了理论自觉、保障了理论自主。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历史根基,法治本土资源、优秀法治文化和德法共治模式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筑牢了区别于西方法治现代化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实践样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和依法治国彰显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同步发展。
关键词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
Key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
on
of
rule
of
law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the
excellent traditi
on
al legal culture
of
China
the
road
of
rule
of
law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
on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关系的法理阐释
8
作者
郭晔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共18页
基金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项目编号:2024MZD022)的研究成果。
文摘
全面依法治国的“系统性”本质特征决定了中国法治实践的双重特征,即“依法治理”的过程性和“法治化”的状态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是“依法治理”的具体化,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法治化”的逻辑展开。“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在逻辑上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可阐释为“因”与“果”、“矢”与“的”、“力”与“能”的关系。“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在句式上呈现“类对偶式”特征,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治理过程和治理目标的系统交叠性、汉语“虚实结合”的特色共同决定了,二者不是一一对应的“对称”关系。“一体建设”是“共同推进”的整体性升华,二者在面向法治中国、追求良法善治、延续中华法治文明的维度上实现了合目的性的统一。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理
系统工程
共同推进
一体建设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Jurisprudence
Systematic Project
Joint Advancement
Integrated C
on
structi
on
分类号
DF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成果入法的总体方案
9
作者
高一飞
机构
广西大学法学院
出处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7,共17页
基金
2024年度中国刑事诉讼法研究会“刑事诉讼法制完善项目”重点项目“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成果入法研究”
司法部2022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重点课题“习近平关于政法工作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项目编号:22SFB20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涉及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规范性文件有5个、共171个条文,很多改革成果需要写入《刑事诉讼法》,这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求,是党领导立法的要求,是科学立法的要求。建议确立证据裁判、排除非法证据、无罪推定、程序公正、集中审理五大原则,将配合与制约原则的主体从三机关扩展为四机关;在侦查和起诉程序中确立实物证据收集过程录音录像规则、讯问录音录像全覆盖规则、讯问合法性核查机制、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引导和说理机制;庭前会议程序应当独立成章入法;修改庭审中的开头程序、出庭作证程序、书面证言及实物证据的举证质证程序、法官认证规则;确立非法证据的范围、证据合法性先行调查规则、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审判为中心
《刑事诉讼法》修改
基本原则
诉讼程序
证据制度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Centered
on
Trials
Amendment to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Basic Principles
Litigati
on
Procedures
Evidence System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外商投资监管公共法律服务理论
10
作者
杨凯
机构
不详
出处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0,共16页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事司法程序现代化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ZD&20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对外商投资的监管职能这一涉外法治理论论述。我国传统的外商投资监管体系通过行政管理和法律制度双管齐下,共同规范外资运行,但传统的多头管理模式和监管体系难以覆盖外资投资经营全流程,也难以满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对外商投资更加柔性服务监管和符合国际惯例的多重要求。在负面清单管理背景下,外商投资的安全审查和有效监管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及监管标准的缺失使得外资企业难以建立有效投资预期,国家有关部门也缺少对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现代化转型的实证分析支撑。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外商投资监管公共法律服务理论论述,提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涉外法治服务功能发挥,能够有效实现外商投资“全业务”“全时空”的柔性法律服务,并通过深入参与外资企业交易行为的规范化、国际化法律服务流程,积累丰富的监管案例和素材。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规范外资运营、为安全审查提供风险预警数据库和资料库、沉淀外资企业数据进而实现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监管服务,有效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在华的守法经营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外商投资监管
公共法律服务
法治化营商环境
柔性监管模式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Supervisi
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Public Legal Services
Legal Business Envir
on
ment
Fle
xi
ble Supervisi
on
Mode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涉外法治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12
11
作者
刘晓红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3YJC820010)。
文摘
涉外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法治作为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的桥梁与纽带,其立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更关系到国际法治的稳定与发展。涉外法治体系涵摄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体系、健全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和开放的涉外法治融通体系,体现涉外法治工作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基本特征。构建涉外法治体系更需有效的保障机制,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构建以国际法为支撑的自主知识和话语体系,是构建并完善涉外法治体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涉外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
国际法治
法治中国
自主知识体系
Keywords
foreign-related
rule
of
law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internati
on
al
rule
of
law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分类号
D997.4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语义和意义分析
被引量:
16
12
作者
张文显
机构
吉林大学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7,共13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础理论和核心要义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JZDZ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行语义和意义分析,是深化、拓展和创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性学理性创造性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研究范式,对“式”这一经典概念的本原语义和意义进行考察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人话语谱系中的“中国式”“中国式……”进行梳理分析,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科学概念和理论命题及其重大意义进行深度分析,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行拓展研究,着力论述其作为法治现代化新范式的“资质”“条件”和“意义”。在上述语义和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初步定义。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现代化
法治现代化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两个结合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Chinese
law
modernizati
on
modernizati
on
of
the
rule
of
law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
on
of
the
rule
of
law
two integrati
on
s
分类号
DF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理论体系
被引量:
8
13
作者
范进学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出处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共21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课题“构建中国特色宪法监督理论体系研究”(批准号:23JDZ02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法治法理思想,并形成了思想深刻、内容完整、体系宏大、逻辑严密的法治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具体包括法治概念论、法治本质论、法治目的论、法治精神论、法治规范论、法治体系论、法治方法论、法治教育论、法治信仰论、法治自信论、法治文化论等。前五论阐明了法治内在与外在的理论与制度的本体问题,概念论阐释法治是什么,本质论诠释法治的政治方向与定位,目的论解决法治的意义与归属,精神论阐明法治的灵魂何谓,规范论则为作为理想、理念、价值的法治找到安身立命的制度载体。因此,前五论关乎法治的内在道德与外在规范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原理。后六论阐释了法治的全过程、全领域的运行过程及其规律,解决法治的目的、精神、本质、规范何以实现以及怎样实现的战略、战术与策略问题:体系论确立了法治建设的目标与法治运行规律,方法论解决了法治战略目标如何实现的路径、方法、方式问题,教育论解决了法治何以使人尊法守法用法的问题,信仰论解决了人们对待法治的根本道德态度、道德习惯与道德义务问题,自信论解决了人们对待本国法治的信心与内在认同问题,文化论阐释了法治的意识形态构成与人文精神积淀。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概念
法治精神
法治规范体系
法治信仰
法治十一论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the
C
on
cept
of
the
rule
of
law
the
Spirit
of
the
rule
of
law
rule
of
law
Normative System
Belief in
the
rule
of
law
Eleven Discussi
on
s
on
the
rule
of
law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功能阐释
被引量:
7
14
作者
蔡宝刚
机构
扬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3,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加强道德立法的理据与进路研究”(19AFX001)
文摘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现代化和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科技创新旨在发挥法治轨道在推进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功能,使法治轨道成为驱动和赋能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机制和动能来源。要实现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科技创新,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和不断优化法治轨道在保障科技创新的政策实施、激发科技创新的主体活力、维护科技创新的自由空间、塑造科技创新的竞争优势、消解科技创新的伦理风险等方面的调整机制功能,从而为新时代科技创新提供持久法治动力和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轨道
科技创新
法治功能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track
of
the
rule
of
law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
on
functi
on
of
the
rule
of
law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与展望
被引量:
8
15
作者
姚莉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2,共14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现代化”(项目批准号:31514110630/106)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项目“相对不起诉的社会治理质效提升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GJ2023C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作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刑事诉讼法治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实现了现代化的理念更新。以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为目标,中国刑事诉讼法治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推进现代化,通过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取得了影响深远的实践成就。在改革进程中,刑事诉讼的社会治理功能进一步发挥,人权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国内法治、涉外法治得以统筹推进,执法司法中的顽瘴痼疾得到全面整治。但刑事诉讼法治仍然面临理论供给不足、诉讼资源分配制度不尽合理、权力监督制约架构相对薄弱、社会治理功能有待考察等现实困境。在未来需要从科学理论、知识增量、公正司法、能动司法等多个维度回应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的需求。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刑事诉讼
法治现代化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司法体制改革
以审判为中心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criminal procedure
modernizati
on
of
the
rule
of
law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
on
of
the
rule
of
law
judicial
system reform
trial-centered approach
分类号
DF7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与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
11
16
作者
黄文艺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3,共16页
基金
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023JZDZ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功能、法学学科体系优化功能、法学范畴体系完善功能、法学理论体系创新功能。其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功能,体现为引领法学知识体系建构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融通中外、系统思维、胸怀天下等原则。法学学科体系优化功能,体现为推进法学基础学科转型升级、法学新兴学科创建发展、法学交叉学科发展、涉外法学学科完善。法学范畴体系完善功能,体现为推动完善法学基本范畴体系、公法学范畴体系、私法学范畴体系、程序法学范畴体系、涉外法学范畴体系。法学理论体系创新功能,体现为推动法律学、法治学、法理学的理论体系创新。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学知识体系
法学学科体系
法学范畴体系
法学理论体系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legal knowledge system
legal disciplinary system
legal system
of
category
legal
the
oretical system
分类号
DF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口与法律: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
3
17
作者
公丕祥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20&ZD00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础理论和核心要义研究”(2022JZD001)。
文摘
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超大规模人口状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国情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深刻地表述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国特色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强调要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保持历史耐心,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史的进程表明,人口问题与法律发展密切相关。法律对人口状况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能,并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深刻影响着以人口状况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及其现代化的进程。新时代新征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发展准则,把握人的现代化这一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脉络,探寻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方式,重塑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法治格局,进而为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确立可行的法治路径。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人口与现代化
人口与法律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populati
on
and modernizati
on
populati
on
and
law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
on
Chinese path to
rule
of
law
modernizati
on
分类号
C924.2 [社会学—人口学]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基本逻辑、运行样态与法治进路
被引量:
7
18
作者
秦鹏
徐燕飞
机构
重庆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6,共14页
基金
重庆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规划项目“生物安全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22XXFZ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治理效能的环境法体系化研究”(20XFX165)。
文摘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特色制度创新,不仅是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的实践范例。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逻辑论证和运行观察,发现:作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的基本性制度,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根植于空间转向理论,蕴含着深厚的空间治理逻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实现空间正义为价值目标,法治化是其制度发展的应然理路;法制供给滞后、法律内容残缺、配套机制缺失是掣肘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战略实施和制度转型的主要动因。因此,提出要在明确立法策略的基础之上,按照内外在机理构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法治体系。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国土空间
三线一单
空间正义
行政法治
Keywords
eco-envir
on
mental z
on
ing c
on
trol
xi
Jinping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
on
territorial space
three lines and
on
e list
spatial justice
administrative
rule
of
law
分类号
F41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大变局”应对方略论
19
作者
赵谦
娄鑫玥
机构
西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阐释”专项课题(24SKCS)。
文摘
“大变局”应对方略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论断,针对积极应对世界大变局的现实需要所彰显之实效导向型共识。其作为一种凸显执行性遵守之行动整合的共同准则与依据,往往围绕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体系和营造国际法治新秩序这两种应对方略而具体展开。法治体系应对方略主要表征为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体系的原则表达、目标设定与核心要素,法治秩序应对方略则主要表征为营造国际法治新秩序的目标设定、方案要义与路径导向。基于此,全面梳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大变局”应对方略样态,能够为涉外法治工作的有效推动提供系统的类型化指引。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涉外法治体系
国际法治新秩序
方略样态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Pr
of
oun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Foreign
rule
of
law
System
New Order
of
Internati
on
al
rule
of
law
Strategic Pattern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科学思想方法
被引量:
9
20
作者
江必新
孙珺涛
机构
湖南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学会
中南大学法学院
中南大学行政规制研究中心
出处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共12页
文摘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包括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在内的,具有时代内涵、中国特色、实践价值的完整科学思想方法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原创性方法论贡献。“七大思维”的形成过程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过程密不可分,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大思维”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得到了充分地运用并进行了极大的创新,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体系性、完整性与科学性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所蕴涵的科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与理论特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科学思想方法
“七大思维”体系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scientific thinking method
the
"seven thinkings"system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宪法理论特质与实践指向
陈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转型
叶青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律职业伦理观
黄文艺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策略研究
王小一
王雨南
宫麟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总体格局论”
江必新
戢太雷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历史遗产保护立法论纲
解志勇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王少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关系的法理阐释
郭晔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成果入法的总体方案
高一飞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外商投资监管公共法律服务理论
杨凯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中国涉外法治体系的构建
刘晓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语义和意义分析
张文显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理论体系
范进学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功能阐释
蔡宝刚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与展望
姚莉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与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建构
黄文艺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人口与法律: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路径
公丕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基本逻辑、运行样态与法治进路
秦鹏
徐燕飞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大变局”应对方略论
赵谦
娄鑫玥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科学思想方法
江必新
孙珺涛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