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量XRD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子动力学模拟
1
作者 王晴 李赫维 +2 位作者 丁兆洋 张强 赵明宇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3-490,共8页
提出了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子模型搭建方法,采用Rietveld精修和内标法定量X射线衍射技术(QXRD)分析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晶相成分,并与X射线荧光分析(XRF)结果对照分析了非晶相化学成分,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峰法得到碱激发胶凝材料非晶... 提出了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子模型搭建方法,采用Rietveld精修和内标法定量X射线衍射技术(QXRD)分析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晶相成分,并与X射线荧光分析(XRF)结果对照分析了非晶相化学成分,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峰法得到碱激发胶凝材料非晶相的近程有序结构,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搭建了水化硅铝酸钠(N‑A‑S‑H)和水化硅铝酸钙(C‑A‑S‑H)的结构,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径向分布函数和体积模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N‑A‑S‑H凝胶的近程有序结构与方钠石接近;C‑A‑S‑H凝胶的近程有序结构与水化钙铝黄长石接近.通过径向分布函数与体积模量验证了搭建模型的准确性.本文的模型搭建方法基于真实样品的XRD测试结果,与单一采用软件模拟的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真实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胶凝材料 反应产物 X射线衍射 RIETVELD精修 xrd分峰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etveld/XRD(内标法)水泥浆体物相演变定量表征与晶定量公式非修正 被引量:5
2
作者 赵丕琪 梁辰 +3 位作者 孙传奎 刘红花 王守德 芦令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4-649,共6页
基于Rietveld/XRD精修方法,借助GSAS-EXPGUI软件,研究既定水化龄期普通硅酸盐水泥浆体物相组成的定量表征,并结合Ca(OH)2的热分析定量结果以及熟料矿物与自由水的量化匹配关系研究Rietveld定量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干燥水化样品... 基于Rietveld/XRD精修方法,借助GSAS-EXPGUI软件,研究既定水化龄期普通硅酸盐水泥浆体物相组成的定量表征,并结合Ca(OH)2的热分析定量结果以及熟料矿物与自由水的量化匹配关系研究Rietveld定量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干燥水化样品中Ca(OH)2的Rietveld定量结果与热分析定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水化1 d、3 d、7 d和28 d龄期时,其绝对误差分别为1. 2%、0. 7%、0. 3%和0. 8%,且随着水化龄期的延长,样品的相对误差显著降低。结合水泥浆体物相演变的Rietveld定量表征发现,熟料矿物的消耗程度与自由水的消耗程度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2=0. 996),反映了其Rietveld定量表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此过程中,提出了基于内标法改进型的非晶相定量公式,并建立了水泥浆体自由水与相应干燥样品化学结合水的数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etveld/xrd法 物相演变 水泥水化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D内标法测定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含量和水化程度 被引量:8
3
作者 许彦明 徐玲玲 李文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35,共6页
采用X线衍射(XRD)内标法,以ZnO作为内标物对高镁水泥水化浆体中方镁石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回收率评价其准确性。观察方镁石水化膨胀对浆体试块产生的破坏情况,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140 d方镁石水化产物的形貌。结果表明:内标... 采用X线衍射(XRD)内标法,以ZnO作为内标物对高镁水泥水化浆体中方镁石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回收率评价其准确性。观察方镁石水化膨胀对浆体试块产生的破坏情况,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140 d方镁石水化产物的形貌。结果表明:内标法可以用于定量测定高镁水泥浆体中的方镁石含量并根据测定结果确定方镁石的水化程度。在30℃养护180 d时方镁石水化程度为46.66%,在80℃养护60 d时方镁石的水化程度为86.39%,180 d时达到90.64%,水化趋于完全。SEM观察发现,80℃水化140 d时方镁石颗粒表面有片状水镁石形成。80℃养护条件下,高镁熟料中方镁石水化60 d产生的膨胀对水泥试块产生破坏作用,而养护温度低于38℃时方镁石水化缓慢,水化140 d的高镁水泥浆体试块没有明显的外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熟料 xrd内标 方镁石 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头孢硫脒多晶型表征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瑜 秦晓东 +1 位作者 朱俐 尹利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86-292,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头孢硫脒多晶型的有效表征方法,探索不同厂家产品的晶体特征及分类。方法本文采用NIR、FTIR、Raman、XRD、TGA和MDSC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注射用头孢硫脒混晶特征的表征方法。结果分子光谱及成像方法揭示了注射用头孢硫脒晶... 目的通过研究头孢硫脒多晶型的有效表征方法,探索不同厂家产品的晶体特征及分类。方法本文采用NIR、FTIR、Raman、XRD、TGA和MDSC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注射用头孢硫脒混晶特征的表征方法。结果分子光谱及成像方法揭示了注射用头孢硫脒晶型特征为混晶。NIR法能够综合反映物质的理化性质,宏观地表征并区分各制剂混晶特征的差异;XRD法能够精确表征制剂晶体特征的细微差异,而MDSC法则有效地表征混晶中的晶体及其相对关系等特征,二者结合能够在没有晶型标准品的情况下,推出各晶体的XRD特征峰信息,进一步对混晶中晶体进行定性。上述3种方法结果相互验证,互为补充。结论 NIR法可作为晶型分类的首选方法,有晶型标准品时,XRD法为晶型特征首选表征方法,无晶型标准品时可使用MDSC法结合XRD法晶体特征信息,进而实现晶型特征表征。通过对头孢硫脒制剂的晶型特征的表征,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和稳定性等工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型 晶型分类 晶体表征 NIR xrd法 M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D的薄膜界面结合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孔德军 张永康 +3 位作者 鲁金忠 冯爱新 任旭东 葛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8-41,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析了薄膜结合界面应力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薄膜界面结合状态的检测,建立了X衍射法测量薄膜界面结合强度的原理、方法与过程。其检测界面结合强度方法可对薄膜试样进行非接触检测,适用于晶体或多晶体薄膜的界面...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析了薄膜结合界面应力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薄膜界面结合状态的检测,建立了X衍射法测量薄膜界面结合强度的原理、方法与过程。其检测界面结合强度方法可对薄膜试样进行非接触检测,适用于晶体或多晶体薄膜的界面结合强度测量,是一种研究无损检测薄膜结合强度的试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强度 X衍射(xrd) 薄膜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3铝合金X射线法表面残余应力的检测 被引量:7
6
作者 段能全 任建亮 +1 位作者 庞瑞强 吴昊天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4,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铝合金3003基体材料表面残余应力中用到的衍射角。试验中,将等强度梁加载后表面产生的应力假设为"表面残余应力",用传统电测法和X射线法分别测量加载后铝合金3003等强度梁的应力值。以电测值为参照,考察X... 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铝合金3003基体材料表面残余应力中用到的衍射角。试验中,将等强度梁加载后表面产生的应力假设为"表面残余应力",用传统电测法和X射线法分别测量加载后铝合金3003等强度梁的应力值。以电测值为参照,考察X射线法在衍射角为142°和156°时的应力测量值,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表明,衍射角为142°时的测量结果存在非测量不当引起的测量非线性点。因此,X射线测铝合金3003宏观表面残余应力的最佳衍射角为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残余应力 基体材料 X射线(xrd) 衍射角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法在物证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迪 邓琴 +2 位作者 贾亚琪 程志飞 刘品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86-90,共5页
通过XRD衍射法对从交通事故案发现场中,采集的泥土A样品进行物相及成分分析,并与案发现场周边30km范围内的13个挖土工地采集的泥土样品比对,发现样品A的衍射峰及物相成分与其中5个工地所采集的泥土样品相符,肇事车辆疑属这5个工地。结... 通过XRD衍射法对从交通事故案发现场中,采集的泥土A样品进行物相及成分分析,并与案发现场周边30km范围内的13个挖土工地采集的泥土样品比对,发现样品A的衍射峰及物相成分与其中5个工地所采集的泥土样品相符,肇事车辆疑属这5个工地。结果表明,多晶粉未XRD衍射法在交通事故物证司法鉴定中,具有分析时间短、见效快、成本低、科学性强的特点,为交通事故的侦破处理及打击交通违法犯罪提供更为有效、便捷、快速、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粉末xrd衍射 交通事故 肇事逃逸 微量物证 成分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X射线应力测量定峰方法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建亮 王俊元 +3 位作者 杜文华 段能全 庞瑞强 杜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27,共5页
将X射线法(XRD)的绝对应力测量评定转化为相对应力测量评定,以测量精确度和重复性为评价指标,对各种定峰方法的优劣性进行研究。实验证明,交相关法通过逐差法利用全部衍射峰信息,直接获取XRD法所需的布拉格角差值,有最好的测量精度和重... 将X射线法(XRD)的绝对应力测量评定转化为相对应力测量评定,以测量精确度和重复性为评价指标,对各种定峰方法的优劣性进行研究。实验证明,交相关法通过逐差法利用全部衍射峰信息,直接获取XRD法所需的布拉格角差值,有最好的测量精度和重复性。最大值法和抛物线法利用峰顶信息,具有较高的应力测量精度,但由于信息利用区间较窄,测量重复性较差,半高宽法(FWHM)测量精度和重复性很差,不适于对铝合金定峰。远离布拉格角处信息对重心法影响很大,对衍射峰的预处理要求也高,力臂的存在使得测量精度变差;力臂和波谱边缘随机性使测量重复性很差。交相关法对铝合金X射线应力测量有最好的定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xrd) 定峰方 应力测量 交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中文石晶体择优取向的XRD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侯东芳 周根树 郑茂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431-434,共4页
贝壳珍珠层独特的结构是其优异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对贝壳珍珠层及柱状晶的晶体结构及择优取向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结果表明:珍珠层中文石晶体在沿珍珠层面上存在两种定向排列,即(002)和(012),具有择优取向性,柱状晶... 贝壳珍珠层独特的结构是其优异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对贝壳珍珠层及柱状晶的晶体结构及择优取向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结果表明:珍珠层中文石晶体在沿珍珠层面上存在两种定向排列,即(002)和(012),具有择优取向性,柱状晶层结构的无序性比珍珠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石晶体 X射线衍射(xrd) 择优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纳米粉的阳极弧等离子体制备与粒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智强 夏天东 +3 位作者 戴剑锋 冯旺军 王青 闫鹏勋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8-421,443,共5页
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成功制备了高纯镍纳米粉体并对其粒度进行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XRD)测试样品的物相和结构,并用Scherrer公式计算晶粒粒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粒度分布;采用表面吸附仪测定样品的N... 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成功制备了高纯镍纳米粉体并对其粒度进行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XRD)测试样品的物相和结构,并用Scherrer公式计算晶粒粒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粒度分布;采用表面吸附仪测定样品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并由BET理论模型计算出样品的比表面积和颗粒粒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法所制备的镍纳米的晶体结构与相应的块体材料基本相同,为fcc结构的晶态,呈规则的球形链状分布,比表面积为14.23m2/g,粒径范围分布在(20~70) nm,平均粒径为47 nm,三种方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纳米粉 粒度 xrd法 TEM B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氮化与离子镀TiN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及强化机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树兵 崔崑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6-29,共4页
研究了3Cr2W8V和M2基体进行离子氮化和离子镀TiN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和强化机理。利用XRD法分析了涂层的相结构,用划痕法测定了涂层的结合力,并用SEM观察分析了划痕形貌。结果表明,离子氮化与离子镀TiN复合涂层... 研究了3Cr2W8V和M2基体进行离子氮化和离子镀TiN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和强化机理。利用XRD法分析了涂层的相结构,用划痕法测定了涂层的结合力,并用SEM观察分析了划痕形貌。结果表明,离子氮化与离子镀TiN复合涂层的结合力和硬度均高于TiN单层;合理的硬度梯度分布、膜基界面冶金结合、TiN沉积过程中离子氮化ε-Fe2-3N相的含量减少、离子氮化过渡层对顶层TiN涂层有力的支撑作用,是复合涂层强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氮化 离子镀 TiN复合涂层 结合强度 强化机理 试验 xrd法 划痕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熟料中方镁石定量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福松 徐玲玲 张志宾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5-1299,1305,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泥熟料中氧化镁的定量分析方法,并采用化学方法和XRD内标法对水泥熟料中的方镁石进行定量分析,用回收率评价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化学方法和XRD内标法定量水泥熟料中方镁石的含量是可行的,化学方法的回收率在99....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泥熟料中氧化镁的定量分析方法,并采用化学方法和XRD内标法对水泥熟料中的方镁石进行定量分析,用回收率评价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化学方法和XRD内标法定量水泥熟料中方镁石的含量是可行的,化学方法的回收率在99.40%以上,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熟料 方镁石 定量分析 化学分析 xrd内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涂层残余应力对其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爱萍 孔德军 朱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4-36,共3页
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了40Cr基体表面生成的TiN涂层结合界面残余应力,并利用划痕试验法测试了TiN涂层的结合强度,建立了残余应力与结合强度的定性关系。试验结果表明,TiN涂层残余应力对其结合强度有明显的影响,涂层残余应力越大,其结合强... 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了40Cr基体表面生成的TiN涂层结合界面残余应力,并利用划痕试验法测试了TiN涂层的结合强度,建立了残余应力与结合强度的定性关系。试验结果表明,TiN涂层残余应力对其结合强度有明显的影响,涂层残余应力越大,其结合强度越小,在涂层制备程中减小残余应力,有利于提高其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强度 X衍射(xrd) TIN涂层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在棕榈藤纤维细胞壁结构研究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汪佑宏 张菲菲 +3 位作者 薛夏 季必超 李担 张利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42-1446,共5页
棕榈藤(rattan)是热带森林中仅次于木材和竹材、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由于目前对棕榈藤的细胞结构,尤其是藤纤维的细胞壁结构知之甚少,严重限制了对棕榈藤材的研究和加工利用。因此,为构建棕榈藤材纤维细... 棕榈藤(rattan)是热带森林中仅次于木材和竹材、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由于目前对棕榈藤的细胞结构,尤其是藤纤维的细胞壁结构知之甚少,严重限制了对棕榈藤材的研究和加工利用。因此,为构建棕榈藤材纤维细胞壁结构模型、探索棕榈藤强韧机理,选择高地钩叶藤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分别测量并计算藤纤维微纤丝角、结晶度及微晶体尺寸等结晶参数;其中微纤丝角计算选用0.4 T法。微纤丝角测试时,试样沿直径方向由一侧藤皮开始依次切取尺寸为L(长)×T(厚)×W(宽)=25 mm×0.5 mm×W的试件8片,然后放置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5%的调温调湿箱中平衡处理至少一周。结晶度及微晶体尺寸测试时,每个试样再分藤皮、藤中和藤芯三个部分,使用球磨机磨成粉末后放入烘箱中在(103±2)℃下烘至绝干。研究结果表明:高地钩叶藤微纤丝角在22.53°~49.47°间变异,平均值为36.50°。径向上藤皮处微纤丝角最小,藤芯处微纤丝角最大,说明藤皮强度比藤芯好;轴向上微纤丝角为2 m处>梢部>中部>基部,微纤丝角与藤龄间规律性不强。藤茎结晶度在21.40%~36.45%间变异,平均值为29.99%。径向上纤维素结晶度为藤皮>藤中>藤芯;轴向向上随藤龄减小,结晶度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且最大值在中部、最小值在基部。纤维素微晶体宽度在5.72~6.19 nm间变异,平均值为6.03 nm。藤皮处微晶体宽度最小,藤芯最大;藤茎平均微晶体宽度与藤中、藤芯一样,随着藤茎高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至中部达最小值后又上升的变化趋势。微晶体长度在13.07~19.34 nm间变异,平均值为15.59 nm。径向上微晶体长度为藤皮>藤芯>藤中;微晶体长度轴向随着藤茎高度上升,均呈"降-升-降"趋势,总体上微晶体长度基部高于梢部,呈下降趋势。高地钩叶藤藤茎中段比基部和梢部材质好、藤皮比藤芯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钩叶藤 X射线衍射(xrd) 微纤丝角 结晶度 微晶体宽度 微晶体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的制备及物相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文刚 恽榴红 +2 位作者 王睿 付桂英 刘泽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研制非洛地平-美托洛尔(FEL-MET)复方透皮贴剂,考察其体外经皮渗透特性,并进行物相分析。方法:以流涎法制备FEL-MET复方透皮贴剂;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进行体外药物经皮渗透性研究;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 目的:研制非洛地平-美托洛尔(FEL-MET)复方透皮贴剂,考察其体外经皮渗透特性,并进行物相分析。方法:以流涎法制备FEL-MET复方透皮贴剂;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进行体外药物经皮渗透性研究;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对贴剂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贴剂中FEL和MET 48 h内均以零级动力学经大鼠皮肤转运,并具有一定的同步性。DSC和XRD结果表明,FEL和MET均以非晶态均匀分散于贴剂中。结论:FEL-MET复方透皮贴剂缓释特征明显,处方和工艺稳定、可靠,重现性好;药物以非晶态分散于载体可有效提高其经皮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 美托洛尔 透皮贴剂 制备 差示扫描量热(DSC) X-射线粉末衍射(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