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PS原位分析纯铁微动磨损摩擦氧化行为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子玥 盛亮亮 +3 位作者 魏雪娇 魏怀正 徐小军 朱旻昊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摩擦化学是微动磨损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摩擦学行为,对材料的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原位XPS高精度切向微动磨损试验平台,系统性研究工业纯铁在真空(p=4 mPa)和大气环境下不同微动运行区域接触界面摩擦化学... 摩擦化学是微动磨损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摩擦学行为,对材料的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原位XPS高精度切向微动磨损试验平台,系统性研究工业纯铁在真空(p=4 mPa)和大气环境下不同微动运行区域接触界面摩擦化学状态及其微动磨损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工业纯铁在大气环境下未观察到微动混合区,然而真空环境下因接触界面发生了严重粘着效应,使得微动运行难以进入滑移区而具有较宽的混合区。随着位移幅值的增加,工业纯铁在真空环境下的微动磨斑具有更多的Fe基体暴露,并伴有以FeO为主的氧化物,整体表现出较高的磨损量;相对比,在大气环境下其磨斑表面产物为以FeO和Fe_(2)O_(3)为主的氧化物,特别在滑移区几乎没有Fe单质暴露,且磨斑表面主要以Fe_(2)O_(3)氧化物为主,表现出较真空环境下更轻微的磨损。磨损结果表明,FeO和Fe_(2)O_(3)具有较好的润滑保护作用,特别是Fe_(2)O_(3)氧化物能显著提高材料表面抗微动磨损性能。利用原位XPS技术可以实现表征材料接触表面真实的摩擦化学状态,且更加准确地揭示摩擦氧化反应对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作用机理,对丰富和发展微动磨损基础理论具有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铁 原位xps分析 微动磨损 磨损氧化 微动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PS硬质合金刀具氧化磨损的试验分析
2
作者 石莉 姜增辉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1,共4页
采用多功能表面分析系统对车铣加工Ti6Al4V钛合金的硬质合金刀具进行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PS)。通过对磨损区域进行全谱扫描和精细谱扫描,应用XPSPEAK4.1和Origin7.5对所得数据进行分峰拟合处理,最后分析了所生成的氧化物对刀具磨损和刀... 采用多功能表面分析系统对车铣加工Ti6Al4V钛合金的硬质合金刀具进行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PS)。通过对磨损区域进行全谱扫描和精细谱扫描,应用XPSPEAK4.1和Origin7.5对所得数据进行分峰拟合处理,最后分析了所生成的氧化物对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涂层材质为S30T的刀具磨损表面有Ti O_2、Al_2O_3、Co O和Ti N等物质生成;H13A非涂层材质刀具磨损表面有Ti O_2、WO3和Co_3O_4等氧化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s 氧化磨损 精细谱 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锡超微粒的纳米结构、化学稳定性与反常相变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光明 刘文浩 郑裕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1-515,共5页
采用低氧压下惰性气体沉积法制备粒经6nm以下的氧化锡微粒.由XRD、TEM及穆斯堡尔谱分析测定它的超精细参数、化学稳定性及加热过程发生的相变.结果表明,超微粒的纳米结构由体相和表面相组成;在室温下自发氧化形成稳定的二氧化锡.经... 采用低氧压下惰性气体沉积法制备粒经6nm以下的氧化锡微粒.由XRD、TEM及穆斯堡尔谱分析测定它的超精细参数、化学稳定性及加热过程发生的相变.结果表明,超微粒的纳米结构由体相和表面相组成;在室温下自发氧化形成稳定的二氧化锡.经300~600℃热处理后,产生正交与四方SnO2相.分析认为,正交SuO2相可能是在缺氧条件下,无序SnO2相向高温稳定四方相转变的中间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 超微粒子 纳米结构 化学稳定性 反常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等离子体改性工艺与氧化铟锡薄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志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氧气等离子体表面改性中各工艺因素对ITO薄膜表面性质的影响,获得了ITO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且通过XPS,AFM,透射光谱的分析以及薄膜表面接触角和方块电阻的测量,表征了优化工艺条件下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前后IT...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氧气等离子体表面改性中各工艺因素对ITO薄膜表面性质的影响,获得了ITO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且通过XPS,AFM,透射光谱的分析以及薄膜表面接触角和方块电阻的测量,表征了优化工艺条件下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前后ITO薄膜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氧气等离子体处理降低了ITO表面的粗糙度和方块电阻,改善了ITO表面的化学组分和浸润性能。另外,以表面处理前后的ITO基片作为空穴注入电极,采用真空热蒸镀技术制备了有机薄膜电致发光(OTFEL)器件,并对器件的电流-电压-亮度特性以及电流效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氧气等离子体处理降低了启亮电压和驱动电压,提高了发光亮度和电流效率,有效地改善了OTFEL器件的光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 氧气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原子力显微镜 透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0.6Sr0.4-xCaxCo0.2Fe0.8O3-δ纳米复合阴极的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红梅 孙凯利 +1 位作者 万峰 储爱民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0-494,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以Ce0.8Sm0.2O1.9(SDC)为骨架、La0.6Sr0.4-xCaxCo0.2Fe0.8O3-δ(x=0、0.2和0.4)为催化相的复合阴极,研究掺杂离子半径对复合阴极极化电阻的影响。XRD、SEM分析表明:La0.6Sr0.4-xCaxCo0.2Fe0.8O3-δ粉体在750℃下热处理2 ... 采用浸渍法制备以Ce0.8Sm0.2O1.9(SDC)为骨架、La0.6Sr0.4-xCaxCo0.2Fe0.8O3-δ(x=0、0.2和0.4)为催化相的复合阴极,研究掺杂离子半径对复合阴极极化电阻的影响。XRD、SEM分析表明:La0.6Sr0.4-xCaxCo0.2Fe0.8O3-δ粉体在750℃下热处理2 h后,得到平均晶粒尺寸约为46 nm的单一钙钛矿结构;浸渗颗粒在SDC骨架上分布均匀,颗粒大小约为50 nm。复合阴极在400~600℃的阻抗结果表明:阴极的极化电阻在x=0.2时最小,x=0.4时最大。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表明:Sr2+和Ca2+共掺杂(即x=0.2)时,氧空位浓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浸渍 阴极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