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7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确定性条件下地下水污染监测井网优化设计——基于XGBoost替代模型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广齐 卢文喜 +1 位作者 范越 潘紫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44-2152,共9页
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井网优化设计中,应用模拟优化方法时客观存在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往往会影响到设计监测井网的可靠性.针对该问题,重点考虑了渗透系数和污染源释放强度的不确定性,应用模拟优化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求解上述不确定性参数影... 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井网优化设计中,应用模拟优化方法时客观存在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往往会影响到设计监测井网的可靠性.针对该问题,重点考虑了渗透系数和污染源释放强度的不确定性,应用模拟优化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求解上述不确定性参数影响下的最优监测井布设方案.为缓解蒙特卡罗方法多次调用模拟模型所产生的巨大计算负荷,本研究建立了XGBoost替代模型,代替模拟模型与优化模型进行耦合.为提高监测井网对实际污染羽的监测精度,污染监测井网优化模型以监测空间矩误差极小化为优化目标.此外,本次研究还考虑了监测井网设计中污染源释放强度的动态变化过程.最后,以抚顺市某煤矸石堆放场地为基础建立假想例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XGBoost能够有效近似模拟模型的输入输出关系,显著降低了计算负荷.2.空间矩能够有效评估监测井网插值污染羽和实际污染羽的逼近程度,优化设计后的监测井网能够较为准确地捕捉到实际污染羽的状态.3.模拟优化方法结合蒙特卡罗方法能有效求解不确定性条件下最优监测井网的设计问题.本文为地下水污染监测井网设计提供了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监测井布设 模拟优化方法 不确定性 xgboost替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的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基于机器学习XGBoost-SHAP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丙锋 史静 +2 位作者 谢新水 刘晟 曹倩倩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采用熵值法对大运河文化带的新质生产力进行测算,并深入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基于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可解释机器学习(XGBoost-SHAP)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探讨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 采用熵值法对大运河文化带的新质生产力进行测算,并深入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基于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可解释机器学习(XGBoost-SHAP)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探讨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相比于绿色生产力、科技生产力,数字生产力占新质生产力比例更大。各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北京、江苏、浙江部分地级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峰,河南、安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低谷,且2020年各地新质生产力水平均有所提升。其聚集效应沿大运河呈现“三角”分布现象,且表现出“两角聚集夹分异”的发展趋势。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等为影响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主导因素,且各个主导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大运河文化带 时空分异 xgboost-SHA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的COPD患者肺癌发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3
作者 杨靖 焦童 +4 位作者 董宇娇 姚晨雨 孔群钰 石婕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2,共8页
目的 利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构建XGBoost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早期预测的效能。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 目的 利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构建XGBoost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早期预测的效能。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进行筛选,共收集4 008例有完整数据的患者。首先对各特征基线进行分析,再利用XGBoost构建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利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值对各特征重要性进行量化和归因;决策曲线分析(DCA)曲线评价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使用28个变量构建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模型之后,按照变量重要性排序及临床经验,筛选8个变量,重新构建预测模型,模型效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948(0.938,0.958)、0.797(0.738,0.856)。SHAP图显示CEA、CA125、FIB、嗜酸性粒细胞、PLT、D-二聚体升高和TT缩短均会增加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DCA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师做出更准确的预后预测和治疗决策。结论 基于XGBoost成功建立了预测模型,以特征子集实现了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危险性评估 预测模型 xgboost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GBoost模型的衢州市浅层滑坡易发性评价
4
作者 王凯 邬礼扬 +3 位作者 殷坤龙 曾韬睿 谢小旭 龚泉冰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7-209,共13页
机器学习模型作为评估滑坡易发性的先进工具,其精度的提高是获得高质量易发性区划图的核心。为优化机器学习模型,克服传统模型在预测浅层滑坡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BO)的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 机器学习模型作为评估滑坡易发性的先进工具,其精度的提高是获得高质量易发性区划图的核心。为优化机器学习模型,克服传统模型在预测浅层滑坡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BO)的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用以评价衢州市的浅层滑坡易发性。首先,基于衢州市682处浅层滑坡的基础数据,选取坡度、坡向等10个指标构建指标因子体系;然后构建XGBoost模型,使用贝叶斯算法进行超参数优化;最后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及统计方式进行精度分析,并与其他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BO-XGBoost模型(AUC=0.874)预测精度最高,比XGBoost模型性能提升了4.17%,且根据浅层滑坡在各易发性等级的分布情况,BO-XGBoost模型在极高易发区中浅层滑坡数占比最高,为36.80%,滑坡比率最高,为3.92;②衢州市浅层滑坡极高和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南部和中部山区的道路和水系沿线区域;③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居民点距离小于400 m、道路距离与水系距离小于150 m是衢州市浅层滑坡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提出的模型显著优于传统方法,提高了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准确性,为东部沿海山区的浅层滑坡易发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滑坡 易发性评价 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 贝叶斯优化(B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WOA-XGBoost改进模型的植被混凝土生境基材配合比研究
5
作者 周明涛 童温亮 +3 位作者 章涵 刘黎明 王瑞红 石立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9,共12页
传统植被混凝土生境基材配合比设计通常依据个人主观经验,规范化与标准化有所欠缺,随着技术的发展,应明确不同工况条件下最优配合比,以规范工程实践与提升工程质量。文章通过现场案例及室内试验分析得出合理基材组配,并根据基材物理、... 传统植被混凝土生境基材配合比设计通常依据个人主观经验,规范化与标准化有所欠缺,随着技术的发展,应明确不同工况条件下最优配合比,以规范工程实践与提升工程质量。文章通过现场案例及室内试验分析得出合理基材组配,并根据基材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探究了不同年均降雨量、边坡坡度和种植土用量工况条件下各组分用量间的影响。为提高调参效率,结合遗传算法(GA)与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XGBoost模型超参数,通过GAWOA-XGBoost改进模型建立植被混凝土组分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基于NSGA-Ⅱ算法求得各工况条件下的最优配合比。研究表明,加大水泥用量可增强基材强度和抗冲刷性,改良剂有助于调节基材酸碱环境,有机肥和有机料用量的增加则可提高基材养分含量和连通孔隙率。对比验证结果表明GAWOA-XGBoost改进模型能有效建立基材组分用量与基材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由NSGA-Ⅱ算法所得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植被混凝土配合比性能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 组分 GAWOA-xgboost改进模型 影响规律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SHAP的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溯源模型
6
作者 盛武 王灵子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7,140,共8页
针对目前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预测模型由于“黑盒”结构导致内部运行逻辑未知、预测结果可解释性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SHAP的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溯源模型。对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浓度关联监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特... 针对目前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预测模型由于“黑盒”结构导致内部运行逻辑未知、预测结果可解释性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SHAP的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溯源模型。对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浓度关联监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特征变量;基于XGBoost搭建上隅角瓦斯浓度预测模型,引入SHAP算法计算每个特征变量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值,增强模型透明度,为XGBoost提供全局性解释;最后利用现场多源传感监测数据对模型性能进行验证。实例分析结果表明:①XGBoost模型的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3,0.007,0.008,相较于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回归(SVR)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拟合优度最高,误差最低。②XGBoost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478%,相较于对比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与较好的泛化性能。③依据各输入特征的平均绝对SHAP值,工作面T1瓦斯浓度对上隅角瓦斯浓度影响最大,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抽采管道内瓦斯浓度次之,回采煤层瓦斯含量、回采煤层顶板压力等紧随其后,说明XGBoost能捕捉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和交互作用,SHAP算法可为XGBoost模型提供全局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浓度预测 上隅角瓦斯溯源 xgboost模型 SHAP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理模型和XGBoost的短期光伏功率区间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威 裴玮 +3 位作者 曾锃 张瑞 滕昌志 赵振兴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7,共9页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准确预测光伏发电功率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光伏功率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模型和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的集成模型应用于短期分布式光伏功率概率区间预...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准确预测光伏发电功率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光伏功率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模型和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的集成模型应用于短期分布式光伏功率概率区间预测。首先,结合气象数据,应用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设计光伏功率数据治理方法,以剔除历史数据中的异常数据;其次,基于筛选后的优化样本构建集成模型,具体来说,基于机理模型构建基础预测模型对光伏功率进行初步预测,将预测结果和其他气象数据作为XGBoost模型的输入变量,进而对基础预测模型产生的预测误差进行修正;分别提取不同的特征数据对机理模型和XGBoost模型进行训练及预测。最后,通过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建立预测误差概率密度函数,并在一定置信水平下预测光伏功率的波动范围。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已通过光伏电站的实际数据及对比试验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预测 集成模型 xgboost 概率区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XGBoost和SHAP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分析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聪林 李盛 +2 位作者 崔晓宁 蔡磊 张建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8,共13页
【目的】为精准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突出XGBoost模型的预测优势和实现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功能,【方法】构建以水泥、龄期、水等8种影响因素为输入特征和以抗压强度为目标特征的1030个样本数据集,建立支持向量回归(SVR)、随机森林(RF)... 【目的】为精准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突出XGBoost模型的预测优势和实现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功能,【方法】构建以水泥、龄期、水等8种影响因素为输入特征和以抗压强度为目标特征的1030个样本数据集,建立支持向量回归(SVR)、随机森林(RF)和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开展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研究,将XGBoost模型和ACI209公式的预测结果对比,同时,引入SHAP模型对XGBoost模型进行解释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R^(2)为0.952,MAE为2.48,MAPE为9.16,RMSE为3.58,但XGBoost模型对小于30 MPa的低抗压强度样本的预测误差较大,随着抗压强度的增大,XGBoost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超限样本比例从25%下降到2.7%;与ACI209公式的预测结果相比,XGBoost模型在龄期56 d和100 d样本的预测值绝对误差率均值为4.10%,3.64%,而ACI209公式则为11.27%,17.96%。【结论】XGBoost模型适用于混凝土强度大于30 MPa的样本的预测;SHAP模型不仅可以定量地给出特征重要性排序,还能定性地给出每个特征参数是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能为混凝土相关研究及其他需要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解释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xgboost SHAP 抗压强度预测 混凝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特征重组和BiGRU-Attention-XGBoost模型的超短期负荷功率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练兵 高国强 +3 位作者 陈伟光 付文杰 张超 赵莎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1-581,共11页
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能为生产调度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电力负荷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充分挖掘其潜在特征并分别预测,是提升预测准确性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adaptive local... 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能为生产调度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电力负荷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充分挖掘其潜在特征并分别预测,是提升预测准确性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adaptive local iterative filtering,ALIF)的BiGRU-Attention-XGBoost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ALIF-SE实现将历史负荷序列分解重组为周期序列、波动序列和趋势序列;通过Attention机制对BiGRU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XGBoost模型构建基于时变权重组合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实验分析表明,输入模型数据经过ALIF-SE处理后预测精度有明显提升;所提组合模型在工作日和节假日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预测误差大部分在5%以下;通过在不同负荷数据集下进行实验对比,验证了所提预测方法的可迁移性。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模型具有有效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 样本熵 深度学习 组合模型 超短期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启发式算法优化XGBoost的隧道围岩节理剪切强度预测模型研究
10
作者 张金戈 杜岩 +4 位作者 蒋宇静 陈红宾 张孙豪 刘敬楠 尚栋琦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6-1297,共12页
为准确预测节理岩体的剪切强度,进而实现隧道施工中围岩稳定性的智能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的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模型。首先,在分析节理岩体剪切机制的基础上,选取节理粗糙度系数(JRC)、岩石单轴抗压强度(U... 为准确预测节理岩体的剪切强度,进而实现隧道施工中围岩稳定性的智能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的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模型。首先,在分析节理岩体剪切机制的基础上,选取节理粗糙度系数(JRC)、岩石单轴抗压强度(UCS)、岩石弹性模量(YM)、法向应力(NS)和剪切面长度(SSL)作为输入参数,峰值剪切强度(PSS)作为输出参数,相关性分析显示法向应力是峰值剪切强度的主控因子。然后,采用平衡优化器(EO)、灰狼优化算法(GWO)和黏菌算法(SMA)对XGBoost的超参数进行优化,确定初始种群数量的最优设置。最后,将3种优化模型的预测性能与随机搜索优化的XGBoost模型、随机森林(RF)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3种基于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的模型整体性能均优于随机搜索优化模型,且SMA优化的XGBoost模型表现最优(RMSE=0.393 21,R^(2)=0.996 24,MAE=0.256 89,VAF=0.996 25),验证了元启发式算法在提升模型性能方面的有效性。此外,SHAP分析也确认法向应力在模型预测中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为隧道工程中围岩稳定性的智能动态评估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机器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节理剪切强度 xgboost模型 元启发式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DE-XGBoost的小方坯缺陷预测模型
11
作者 田炎霖 闫文青 +1 位作者 高峰 顾进广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针对某厂的小方坯缺陷分类数据,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差分进化(DE)和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的小方坯缺陷预测模型。首先通过过采样、随机采样和特征工程三种数据增强的方法对不平衡数据集进行预处理,随后采用PSO和D... 针对某厂的小方坯缺陷分类数据,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差分进化(DE)和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的小方坯缺陷预测模型。首先通过过采样、随机采样和特征工程三种数据增强的方法对不平衡数据集进行预处理,随后采用PSO和DE方法优化XGBoost算法的超参数,并验证模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特征工程增强的数据集训练的模型性能最优,对于中心缩孔等级、内部裂纹等级、表面缺陷等级和形状缺陷等级的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79.07%、80.6%、97.5%和72.7%。该研究方法不仅为小方坯缺陷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为铸坯的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方坯缺陷 粒子群优化 差分进化 xgboost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A影像和XGBoost模型的滇中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反演研究
12
作者 严正飞 杨明龙 +3 位作者 唐秀娟 夏永华 杨赈 李万涛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3,共9页
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在保持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效精准地获取SOC含量非常重要。利用Sentinel-2A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并结合实测SOC含量、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 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在保持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效精准地获取SOC含量非常重要。利用Sentinel-2A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并结合实测SOC含量、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植被指数和地形因子数据(高程、坡度、坡向),分别使用随机森林(RF)、深度森林(DF)和XGBoost算法模型,对姚安灌区的SOC含量进行反演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组合的辅助变量来看,结合不同变量因子(植被指数因子、地形因子、后向散射系数因子等)有助于提高SOC含量的预测精度,尤其加入地形因子后,RF、DF和XGBoost 3种模型的R^(2)分别提升0.0523、0.0398和0.0689。从不同预测模型测算结果分析,XGBoost和DF算法模型都可以有效地进行耕地SOC含量的精准预测,其中XGBoost算法模型与M3变量组合(Sentinel-2A影像的12个波段数据、植被指数数据、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数据以及地形因子数据的组合)结合的预测能力最高[决定系数(R^(2))=0.8106,均方根误差(RMSE)=1.8132],其次是DF算法模型(R^(2)=0.7512,RMSE=1.9255),而RF算法模型的预测能力相对较低(R^(2)=0.6245,RMSE=2.5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Sentinel-2A 遥感反演 机器学习 xgboost算法 滇中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XGBoost模型对路基压实质量的预测
13
作者 赖建平 赵辉 +1 位作者 王东升 冯怀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1,共9页
为提升智能压实(intelligent compaction,IC)质量的实时检测与评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GA-XGBoost模型的连续压实质量预测方法,以提高动态变形模量(E vd)的预测精度。模型以动态变形模量为目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主要采用决策树算法,构建X... 为提升智能压实(intelligent compaction,IC)质量的实时检测与评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GA-XGBoost模型的连续压实质量预测方法,以提高动态变形模量(E vd)的预测精度。模型以动态变形模量为目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主要采用决策树算法,构建XGBoost模型对压实质量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引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模型超参数寻优,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首先,通过现场工程试验,测量压路机碾压时振动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信号,计算信号统计量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出谐波频率,初步建立各项特征因子与E vd之间的系统联系;其次,筛选各个时频域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选用相关性较高的特征来建立预测模型;最后,验证了GA-XGBoost预测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E vd。研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GA)可以高效地确定XGBoost算法的超参数,且较单一的XGBoost模型表现出更优的收敛速度;通过优化特征因子,改变输入参数,提高了GA-XGBoost模型的预测精度,优化后均方误差为3.9%,相关系数为0.748;同时对比了传统CMV拟合E vd的方法,该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大幅度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压实 机器学习 xgboost算法 遗传算法 动态变形模量 时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XGBoost算法的山东省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预测模型研究
14
作者 田洁 朱有晨 +3 位作者 李林芝 朱星 李文然 安雪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404,共11页
构建考古遗址预测模型可以精准识别遗址的潜在空间范围,有助于对尚未发现的遗址进行前瞻性保护.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收集了1916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不含墓葬)作为研究样本,按照1∶1的比例随机提取1916个非遗址点作为负样本,并选取高... 构建考古遗址预测模型可以精准识别遗址的潜在空间范围,有助于对尚未发现的遗址进行前瞻性保护.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收集了1916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不含墓葬)作为研究样本,按照1∶1的比例随机提取1916个非遗址点作为负样本,并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微地貌、坡位、濒水距离8个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因子,构建考古遗址预测模型的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XGBoost算法,构建考古遗址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潜在遗址点的空间范围预测,同时分析了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XGBoost算法构建的考古遗址预测模型可获取较高的精度,本研究的AUC测试值为0.85;2)用最佳样本训练后的模型,将结果划分为低、中、高3种等级,并绘制出考古遗址概率空间分布图,得出遗址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3)XGBoost算法对影响因子重要性分析表明,坡位、微地貌、高程是影响山东省新石器时代遗址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自然地理因子.研究发现,XGBoost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构建的模型为考古遗址预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并为考古发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揭示了新石器时代遗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boost算法 GIS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和线性回归的军队体系建设“成本-能力”组合优化模型
15
作者 张玉婷 杨镜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495,共10页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体系能力评估和优化是提升军事体系建设效能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着眼军队体系建设中多种“成本-能力”方案优选问题,借鉴投资组合优化理论,采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二分类模型、线性回归...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体系能力评估和优化是提升军事体系建设效能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着眼军队体系建设中多种“成本-能力”方案优选问题,借鉴投资组合优化理论,采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二分类模型、线性回归、三点估计等方法,构建“成本-能力”组合优化模型,汇总多个评估标准,得出备选方案的经济价值和对备选方案不确定性的敏感程度,综合分析,得到最优备选方案,并将模型应用于体系建设案例中进行验证,研究成果为“成本-能力”组合备选方案评估优选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优化 xgboost二分类 线性回归 三点估计 体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XGBoost模型查明土地利用格局对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非线性影响
16
作者 刘琪琪 陈春 匡新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3-1261,共9页
土地利用与交通安全是城市地理和交通运输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但目前关于土地利用对行人交通事故的影响研究多纳入建成环境统一框架,并多采用土地利用混合度或土地利用类型占比来衡量,缺乏对土地利用类型的细化研究,难以有效指导设计实... 土地利用与交通安全是城市地理和交通运输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但目前关于土地利用对行人交通事故的影响研究多纳入建成环境统一框架,并多采用土地利用混合度或土地利用类型占比来衡量,缺乏对土地利用类型的细化研究,难以有效指导设计实践。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基于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精细刻画,应用极致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探究土地利用类型以及行人、道路条件、道路环境等对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①土地利用类型对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有重要作用,其中影响较大的分别是医院、住宅和教育用地,事故点缓冲区300 m内存在医院、居民小区以及教育用地对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有降低作用;②弯道和弯坡道的道路线形处是严重行人交通事故的高发区;路段进出口处、窄路等路口路段处对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有降低作用。研究结论可为精细化的土地利用规划与治理以降低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成环境 极致梯度提升决策树(xgboost)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XGBoost模型的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
17
作者 周淑婷 邹晓荣 邹邦郁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1-488,共8页
为精确预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渔场位置并有效降低入渔成本,利用2018-2021年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在大西洋的作业数据及同期海洋环境数据,在最优分布式决策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的基础上,逐步结... 为精确预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渔场位置并有效降低入渔成本,利用2018-2021年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在大西洋的作业数据及同期海洋环境数据,在最优分布式决策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的基础上,逐步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onvolutional neutral network,CNN)和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 anneal,SA),构建XGBoost、CNN-XGBoost和CNN-SA-XGBoost模型对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场进行预测并对比模型预测性能。结果表明:CNN-SA-XGBoost模型的准确率(ACC)为82%,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相较于XGBoost和CNN-XGBoost模型,ACC分别提高了15%和6%,AUC分别提升了0.10和0.02;在CNN对环境因子重要性分析的结果中,叶绿素a浓度(Chl-a)、海水表层温度(T_(0))、海水表层盐度(S_(0))和300 m水深盐度(S_(300))的相对重要性指数之和约为51%,为影响大眼金枪鱼渔获量和渔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表明,CNN-SA-XGBoost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平衡性和适应性,可用于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CNN-SA-xgboost模型 渔场预报 大西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TM-MSTCN-XGBoost混合模型的时空数据特征挖掘
18
作者 李阳政 易吉良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57-160,共4页
时空数据因具有时空关联性与动态演化性,导致特征挖掘难度大。目前单一维度分析方法难以全面捕捉时空数据的长短期变化特征,易使关键信息丢失。为此,提出一种基于LSTM-MSTCN-XGBoost混合模型的时空数据特征挖掘方法。用OWL对时空数据进... 时空数据因具有时空关联性与动态演化性,导致特征挖掘难度大。目前单一维度分析方法难以全面捕捉时空数据的长短期变化特征,易使关键信息丢失。为此,提出一种基于LSTM-MSTCN-XGBoost混合模型的时空数据特征挖掘方法。用OWL对时空数据进行形式化建模,由LSTM与MSTCN模型分别挖掘长短期特征,输入XGBoost模型融合并输出特征模式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取的时空数据特征全局时空Moran′s I指数超过0.9,在交通时空数据挖掘中对拥堵特征的刻画也更贴合实际,可为时空数据挖掘及智能决策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数据 特征挖掘 LSTM模型 MSTCN模型 xgboost模型 OWL形式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模型的城市建成环境对网约车碳排放影响
19
作者 尹超英 葛耀霞 +2 位作者 陈文栋 王晓全 邵春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为探究建成环境与网约车碳排放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南京市网约车订单运营数据为基础,从人口数量、土地利用、距市中心距离及房价等方面刻画建成环境指标,建立将出行起终点建成环境因素同时考虑在内的极端梯度提升树模型(Extreme Gradient ... 为探究建成环境与网约车碳排放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南京市网约车订单运营数据为基础,从人口数量、土地利用、距市中心距离及房价等方面刻画建成环境指标,建立将出行起终点建成环境因素同时考虑在内的极端梯度提升树模型(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识别影响网约车碳排放的关键因素,揭示二者之间非线性影响与变量交互效应.同时,将模型回归结果与传统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GBDT)进行对比,进而验证该模型在拟合回归上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拟合效果优于GBDT模型,其决定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41、0.364、0.275;网约车出行起终点距市中心距离变量贡献度较大,分别为20.544%和29.127%;起终点距地铁站点距离对网约车碳排放量的反馈机制相反,表明距地铁站点距离对碳排放影响存在非对称性;起终点距市中心距离与网约车碳排放非线性关系均呈现U型分布,在7 km和20 km处具有显著阈值效应;起点距市中心距离与起点道路密度等变量对网约车碳排放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非线性作用 xgboost模型 网约车碳排放 建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串并联集成的数据驱动MSWI全流程模型
20
作者 王天峥 汤健 +1 位作者 夏恒 乔俊飞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9-1843,共15页
针对城市固废焚烧(MSWI)过程燃烧机理与烟气净化机制复杂难以采用数学模型刻画、离线智能控制与运行优化算法难以验证等问题,构建了能够体现工艺顺序特性的基于XGBoost串并联集成的数据驱动MSWI全流程模型。首先,在描述目前国内典型炉... 针对城市固废焚烧(MSWI)过程燃烧机理与烟气净化机制复杂难以采用数学模型刻画、离线智能控制与运行优化算法难以验证等问题,构建了能够体现工艺顺序特性的基于XGBoost串并联集成的数据驱动MSWI全流程模型。首先,在描述目前国内典型炉排炉控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经验认知对炉内燃烧过程模型的输入进行约简处理;接着,采用适应工业数据特性的XGBoost构建炉内燃烧过程串行模型;然后,基于互信息选择输入特征构建基于XGBoost的烟气处理过程并行模型;最后,采用逐阶段递进式训练策略对所提出的MSWI全流程模型进行调试。通过实际运行数据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洞悉MSWI过程的内在机理和验证智能控制与运行优化算法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废焚烧 数据驱动 全流程模型 xgboost 互信息 递进式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