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dVO_(4)∶Yb^(3+),Ln^(3+)(Ln=Er^(3+),Tm^(3+))发光粉的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
1
作者 张洋珲 徐振庭 +1 位作者 韩昆伯 李艳红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190,198,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GdVO_(4)∶Yb^(3+),Er^(3+)/Tm^(3+)发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探究了掺杂浓度和激发功率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GdVO_(4)∶Yb^(3+),Er^(3+)/Tm^(3+)发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探究了掺杂浓度和激发功率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发光粉为四方结构的GdVO_(4)。稀土离子掺杂没有影响晶体结构,高浓度Yb^(3+)离子掺杂会引起晶面间距减小。样品形貌呈现稍有团聚的均匀球状颗粒。样品在980nm红外光激发下分别发出来自Er^(3+)离子和Tm^(3+)离子的绿色和蓝色上转换发光。GdVO_(4)∶10%Yb^(3+),1%Er^(3+)和GdVO_(4)∶10%Yb^(3+),0.75Tm^(3+)发光粉具有较强的发光强度。高浓度稀土离子掺杂由于交叉弛豫过程导致发光效率下降。样品的色坐标显示,改变掺杂稀土离子浓度和激发功率可调控发光粉发光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GdVO_(4)∶Yb^(3+) Er^(3+)/tm^(3+) 上转换发光 发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niLog TM微生物鉴定系统在青海高原野生型鼠疫噬菌体宿主谱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存香 祁芝珍 +6 位作者 张青雯 赵海红 马龙 游陪松 杨建国 吴海生 冯建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采用两种微量法检测青海高原野生型鼠疫噬菌体的宿主谱,为今后噬菌体生态学研究和基于宿主范围噬菌体分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OmniLog TM微生物鉴定系统微量法和微量点滴法,检测3株鼠疫噬菌体对2株鼠疫耶尔森菌(鼠疫疫苗株EV... 目的采用两种微量法检测青海高原野生型鼠疫噬菌体的宿主谱,为今后噬菌体生态学研究和基于宿主范围噬菌体分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OmniLog TM微生物鉴定系统微量法和微量点滴法,检测3株鼠疫噬菌体对2株鼠疫耶尔森菌(鼠疫疫苗株EV 76、614F)和4株非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PTB3、PTB5、大肠杆菌V51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52302-2)的裂解情况。结果476号、087号和072204号鼠疫噬菌体均能成功感染鼠疫疫苗株EV 76、614F并依赖其生长繁殖,且基于OmniLog TM系统33℃培养48 h也能够观察到试验孔中四唑类染料颜色随着噬菌体数量的增加和宿主菌数量的减少而变淡。利用微量点滴法检测3株鼠疫噬菌体对4株非鼠疫耶尔森菌敏感性结果显示,28℃和37℃时476号鼠疫噬菌体对假结核耶尔森菌PTB5敏感,而087号和072204号对其不敏感;476号、087号和072204号鼠疫噬菌体对假结核耶尔森菌PTB3、大肠杆菌V51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52302-2这3株非鼠疫耶尔森菌均不敏感,且基于OmniLog TM系统观察到试验孔与对照孔中细菌生长曲线和四唑类染料颜色分别呈现相似对应的结果。然而,以鼠疫疫苗株EV 76、614F为宿主菌,37℃时072204号鼠疫噬菌体微量点滴于固体培养基上不显示噬菌斑。结论基于OmniLog TM检测系统的噬菌体宿主范围测定法可以作为一种替代传统检测宿主谱的测定方法,在噬菌体与宿主菌相互作用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鼠疫菌 宿主谱 OmniLog tm微生物鉴定系统 点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D^(TM)法制备TiC_p/ZA—12复合材料
3
作者 王香 李庆芬 +1 位作者 马旭梁 曾松岩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47,共4页
采用XD^(TM)法制备TiC_p/ZA—12复合材料。组织现察表明:TiC_p原位自生,在基体中均匀分布,没有颗粒的偏聚和宏观、微观偏析存在;自生的TiC_p多呈近球形,其表面光滑圆整,没有棱角和尖角;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结合较为紧密,无反应产物存在。... 采用XD^(TM)法制备TiC_p/ZA—12复合材料。组织现察表明:TiC_p原位自生,在基体中均匀分布,没有颗粒的偏聚和宏观、微观偏析存在;自生的TiC_p多呈近球形,其表面光滑圆整,没有棱角和尖角;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结合较为紧密,无反应产物存在。拉伸试验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D^(tm)法 制备 TiCp/ZA-12复合材料 TI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M数据提取干旱区土地覆被信息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15
4
作者 沙占江 马海州 +4 位作者 李玲琴 樊启顺 黄华兵 杨海镇 曹广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4,共6页
以柴达木盆地香日德绿洲作为研究实验区,对该区域ETM遥感数据经过空间分辨率融合、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空间信息增强及专题信息增强处理,组合最佳视觉背景图像,分别在不同背景图像上选择训练样本,利用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方法(MLC)、多... 以柴达木盆地香日德绿洲作为研究实验区,对该区域ETM遥感数据经过空间分辨率融合、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空间信息增强及专题信息增强处理,组合最佳视觉背景图像,分别在不同背景图像上选择训练样本,利用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方法(MLC)、多空间尺度分层聚类(SSHC)和基于知识的模糊聚类方法(KFC)等分类器,分别用各自训练样本初始化各类别信息特征值,形成类别特征值模式库,分别以此为基础对待分样本进行分类,对初分类的结果经过类别合并、碎斑滤除以及重新编码赋色等分类后处理,得到最终分类结果及分类精度评价结果。从所获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总体精度和Kappa值可知,SSHC和KFC分类方法所获结果精度较高,总体精度比MLC分类结果约高于3%,SSHC之结果精度略高于KFC之结果;SSHC、KFC和MLC三种分类方法对该区域地表覆被信息的提取分类中,SSHC分类方法对耕地、石砾地、河滩和荒漠分类结果较好,KFC分类方法对耕地、沙地、河滩和荒漠分类结果较好,MLC分类方法对耕地、河滩和荒漠分类结果较好,三种分类方法对耕地、河滩和荒漠等三种地类的分类精度较高,用户精度都在80%以上,而对沙地和石砾地的分类结果其用户精度大都低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图像 训练样本 分类器 分类精度 tm数据 模式库 基于知识 耕地 区域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NaY_(1-x-y)F_4∶Yb_y^(3+),Tm_x^(3+)材料的上转换光学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敏文 孟繁谊 +2 位作者 苑星海 李勇 刘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194,共3页
用水热法合成了NaY1-x-yF4∶Yby3+,Tmx3+上转换纳米粒子材料。实验发现,样品的粒径多数在100nm以内;当加热温度180℃、反应时间120min、稀土离子Tm3+的摩尔分数为0.04%时,所制备的纳米材料在980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其主要上转换发光的... 用水热法合成了NaY1-x-yF4∶Yby3+,Tmx3+上转换纳米粒子材料。实验发现,样品的粒径多数在100nm以内;当加热温度180℃、反应时间120min、稀土离子Tm3+的摩尔分数为0.04%时,所制备的纳米材料在980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其主要上转换发光的辐射峰值位于476.54n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上转换发光 NaYF4:Yb 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纳米晶NaYF4:Er^3+,Tm^3+,Yb^3+的上转换发光特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岳 翟海青 +1 位作者 杨魁胜 张月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2,共4页
以EDTA为络合剂,用水热法合成了Er3+,Tm3+和Yb3+共掺杂的NaYF4纳米晶。XRD和TEM的结果表明:粒径约为30 nm,属于六方晶系。在980 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研究了不同Er3+离子掺杂浓度对Tm3+和Er3+离子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光强与泵浦功率... 以EDTA为络合剂,用水热法合成了Er3+,Tm3+和Yb3+共掺杂的NaYF4纳米晶。XRD和TEM的结果表明:粒径约为30 nm,属于六方晶系。在980 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研究了不同Er3+离子掺杂浓度对Tm3+和Er3+离子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光强与泵浦功率的双对数曲线表明,474,525,539,650 nm的发射均属于双光子过程,408 nm的发射属于三光子过程。讨论了样品的协作敏化和声子辅助共振能量传递的上转换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上转换 纳米晶 NaYF4:Er^3+ tm^3+ Y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YAG晶体的生长及吸收特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宋平新 赵志伟 +3 位作者 徐晓东 姜本学 邓佩珍 徐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6-379,共4页
采用提拉法生长出三种掺Tm3 + 浓度的Tm∶YAG晶体。运用ICP AES测定Tm3 + 离子在Tm∶YAG晶体中的分凝系数约为 1。室温下测定了Tm∶YAG晶体在 190~ 90 0nm之间的吸收光谱及 10 0 0~ 4 5 0 0cm-1范围内退火前后的红外吸收谱。测试结果... 采用提拉法生长出三种掺Tm3 + 浓度的Tm∶YAG晶体。运用ICP AES测定Tm3 + 离子在Tm∶YAG晶体中的分凝系数约为 1。室温下测定了Tm∶YAG晶体在 190~ 90 0nm之间的吸收光谱及 10 0 0~ 4 5 0 0cm-1范围内退火前后的红外吸收谱。测试结果表明 ,退火后 336 5cm-1处OH-1离子的吸收峰完全消失。说明在空气气氛下对Tm∶YAG晶体进行退火处理改善了晶体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 YAG晶体 生长工艺 提拉法 分凝系数 吸收光谱 ICP-AES 红外可调谐激光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法制备Tm^(3+)和Tm_2O_3掺杂TiO_2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晨 季日鑫 +6 位作者 吴迪 王丽丽 张大帅 祁晓炜 张小朋 史载锋 林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了提高TiO_2的光催化活性,优化球磨工艺,采用球磨法制备稀土金属Tm掺杂TiO_2光催化剂,在300W中压汞灯光照下,对模拟染料亚甲基蓝(MB)溶液进行降解,考察稀土金属Tm以离子态或氧化物掺杂TiO_2的光催化活性,探究球磨中掺杂比、球料比对Ti... 为了提高TiO_2的光催化活性,优化球磨工艺,采用球磨法制备稀土金属Tm掺杂TiO_2光催化剂,在300W中压汞灯光照下,对模拟染料亚甲基蓝(MB)溶液进行降解,考察稀土金属Tm以离子态或氧化物掺杂TiO_2的光催化活性,探究球磨中掺杂比、球料比对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用XRD、UV-vis DRS、SEM-ED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m~^(3+)的存在可以诱导TiO_2产生晶格畸变,Tm^2O_3/TiO_2和Tm~^(3+)/TiO_2对可见光产生响应,禁带宽度分别降低至2. 97 eV和3. 05 eV。当催化剂投入量为0. 2 g·L^(-1),亚甲基蓝(MB)溶液浓度为25 mg·L^(-1),Tm~^(3+)/TiO_2和Tm^2O_3/TiO_2的最佳掺杂比分别为2. 5%和3%、球料比为4:1、球磨转速为500rpm时,Tm~^(3+)/TiO_2、Tm^2O_3/TiO_2和纯TiO_2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可达0. 0689 min^(-1)、0. 0562 min^(-1)和0. 0263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法 tm 二氧化钛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Ti_2O_7∶Tm^(3+)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游维雄 孙珅磊 +3 位作者 肖宗梁 赖凤琴 蒋鸿辉 王春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7-27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和Tm3+掺杂浓度的Y2Ti2O7∶x Tm(x=0.005,0.01,0.03,0.05)荧光粉,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晶型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和Tm3+掺杂浓度的Y2Ti2O7∶x Tm(x=0.005,0.01,0.03,0.05)荧光粉,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晶型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样品为单一立方相烧绿石结构。样品在361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蓝光,其峰值波长为456 nm,对应于Tm3+的1D2→3F4跃迁。1 000℃烧结的Y2Ti2O7∶0.01Tm3+样品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样品在456 nm处的相对发光强度随Tm3+掺杂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Tm3+摩尔分数为1%时达到最大,即出现了浓度猝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Ti2O7∶tm^3+荧光粉 溶胶-凝胶法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TM数据的济宁市水体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晶 李恩来 +3 位作者 苗慧玲 余洋 王宇鹏 王培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5-179,186,共6页
文章基于济宁市2009年LANDSAT TM影像,根据影像各波段间的相关性和地物在各影像上的灰度差异,分别采用单波段阈值法、多波段谱间关系法、改进的水体指数法(MNDWI)及HIS空间水体提取模型法对济宁市水体信息进行识别提取。在此基础上,结... 文章基于济宁市2009年LANDSAT TM影像,根据影像各波段间的相关性和地物在各影像上的灰度差异,分别采用单波段阈值法、多波段谱间关系法、改进的水体指数法(MNDWI)及HIS空间水体提取模型法对济宁市水体信息进行识别提取。在此基础上,结合归一化指数法和HIS空间水体提取模型,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并对各方法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已有方法对济宁市水体识别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综合法集成了归一化指数法和HIS空间水体模型的优点,很好地弥补了已有方法的不足,对济宁市水体信息进行了较好的提取,尤其是细小水体,同时也很好地消除了建筑物、阴影、水生植被等的影响,提高了济宁市水体信息识别的精度,为更好地定量评价济宁市地表水体时空演变规律等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影像 阈值 水体识别 HIS空间水体提取模型 水体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NaYF_4∶Tm^(3+),Yb^(3+)的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家跃 杨志萍 杜海燕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Tm3+和Yb3+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其中Tm3+和Yb3+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1%,0.1%。在室温下测试了NaYF4∶Tm3+,Yb3+材料在300~1 100 nm的吸收光谱。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测试了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Tm3+和Yb3+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其中Tm3+和Yb3+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1%,0.1%。在室温下测试了NaYF4∶Tm3+,Yb3+材料在300~1 100 nm的吸收光谱。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测试了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NaYF4∶Tm3+,Yb3+材料为六方相晶体,其颗粒大小约为50~60 nm,产物结晶良好,含有少量杂相。在798 nm近红外光激发下,测试了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光谱。观察到了蓝、绿色上转换发光。讨论了上转换发光的可能机理,蓝光主要来源于Tm3+的激发态1G4到基态3H6的跃迁,绿光来源于Tm3+的1D2→3H5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间接敏化 共沉淀法 NaYF4∶tm3+ Y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掺杂CdWO_4单晶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皓阳 万云涛 +3 位作者 胡建旭 夏海平 张约品 陈红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用坩埚下降法生长获得了尺寸为φ25 mm×90 mm、Tm2O3初始掺杂摩尔分数为0.5%的CdWO4单晶。晶体的颜色由上部血红色逐渐加深至下部的黑褐色。对不同部位的晶体薄片进行800℃的氧化处理,测定了处理前后不同部位的吸收光谱和FTIR红外... 用坩埚下降法生长获得了尺寸为φ25 mm×90 mm、Tm2O3初始掺杂摩尔分数为0.5%的CdWO4单晶。晶体的颜色由上部血红色逐渐加深至下部的黑褐色。对不同部位的晶体薄片进行800℃的氧化处理,测定了处理前后不同部位的吸收光谱和FTIR红外光谱。经氧气退火处理后,由于氧空位缺陷减少,晶体的颜色明显变淡。在吸收光谱中观测到421,684,805 nm的吸收带。其中421 nm的吸收峰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步减弱,经800℃处理后基本消失。在808 nm激光二极管激发下,观察到中心波长为1.5μm和1.8μm的荧光发射,分别对应于Tm3+的3H4→3F4,3F4→3H6的能级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WO4单晶 坩埚下降法 光谱性质 tm3+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荧光材料GdVO_4:Tm^(3+)的燃烧法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朝辉 丁玲红 +2 位作者 张盈 王继鹏 张伟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9-80,89,共3页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蓝色荧光纳米晶GdVO4:Tm3+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荧光光度计等方法对GdVO4:Tm3+的物相结构、形貌粒度、发光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单一的四方相结构,晶粒尺寸小于70nm。GdVO4:T...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蓝色荧光纳米晶GdVO4:Tm3+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荧光光度计等方法对GdVO4:Tm3+的物相结构、形貌粒度、发光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单一的四方相结构,晶粒尺寸小于70nm。GdVO4:Tm3+能够被240~350nm的紫外光激发,在320nm波长紫外光激发下发出波长为472nm的明亮蓝光;退火温度为1000℃,Tm3+掺杂摩尔浓度在0.4%时得到的GdVO4:Tm3+纳米晶的发光特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稀土 GdVO4:tm3+ 纳米晶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光调制器中M-Z波导TM模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进昆 刘永智 +2 位作者 廖翊韬 甘小勇 陆荣国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M-Z光波导是聚合物电光调制器的重要结构单元。利用有效折射率法计算聚合物脊形波导的横向折射率分布,将三维光波场传播简化为二维传播。从导模满足的标量波动方程出发,结合透明边界条件,采用C rank-N icho lson差分格式,得出有限差分... M-Z光波导是聚合物电光调制器的重要结构单元。利用有效折射率法计算聚合物脊形波导的横向折射率分布,将三维光波场传播简化为二维传播。从导模满足的标量波动方程出发,结合透明边界条件,采用C rank-N icho lson差分格式,得出有限差分束传播法的基本计算格式。通过对M-Z型波导结构中TM模的传播及损耗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脊宽、分支角等结构参数对损耗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效折射率法与二维有限差分束传播法的结合可以较好地解决脊形M-Z波导的设计问题。该方法具有精度高、计算量小及效率高等优点,为聚合物电光调制器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聚合物 Mach—Zenhder波导 tm 有限差分束传播法 有效折射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岩山区大地电磁法TE和TM极化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勃 罗润林 +1 位作者 李尔頔 吕玉增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9-309,共11页
在基岩山区进行大地电磁测深勘探,经常受到静态效应影响。地表电阻率不均匀或地形起伏使测深曲线不规则,断面等值线图上出现密集垂直分布的等值线,掩盖或混淆了实际探测目标体产生的异常,给资料解释带来很大的困扰。大地电磁测深矢量测... 在基岩山区进行大地电磁测深勘探,经常受到静态效应影响。地表电阻率不均匀或地形起伏使测深曲线不规则,断面等值线图上出现密集垂直分布的等值线,掩盖或混淆了实际探测目标体产生的异常,给资料解释带来很大的困扰。大地电磁测深矢量测量包含TE和TM极化模式信息,两种极化模式获得的ρyx和ρxy卡尼亚视电阻率曲线特征及相互关系与地下电性结构有关。研究各种静态效应对两种极化模式的测深曲线影响规律,总结两种曲线的组合特征,可以识别静态效应,分离干扰,准确获得地下地质构造的信息。实例证明基岩山区大地电磁法工作中,利用ρxy和ρyx卡尼亚视电阻率曲线异常特征和影响规律共同解释可以获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山区 大地电磁法 TE模式 tm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m,Ho:YAG激光器输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燕凌 曾钦勇 +2 位作者 李彤 牛瑞华 薛亮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3-565,共3页
为了研究Cr,Tm,Ho∶YAG激光器输出脉冲能量和晶体温度的关系,利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制冷温度和抽运功率情况下晶体内温度的分布,从而分析温度分布对激光实验输出的影响。控制制冷液温度在15℃、重频5Hz时,获得最大能量为217m J的... 为了研究Cr,Tm,Ho∶YAG激光器输出脉冲能量和晶体温度的关系,利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制冷温度和抽运功率情况下晶体内温度的分布,从而分析温度分布对激光实验输出的影响。控制制冷液温度在15℃、重频5Hz时,获得最大能量为217m J的脉冲输出,斜效率约为1.4%;而重频10Hz时,最大单脉冲输出仅为56m J,斜效率约为0.9%。结果表明,制冷温度和频率的增加都将大大增加激光的抽运阈值,同时降低输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Cr tm Ho:YAG 热效应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Y分支波导的TM模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荣国 刘永智 +2 位作者 廖进昆 张长命 廖翊韬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5,共2页
本文利用有效折射率法计算聚合物脊形波导的横向折射率分布,将三维光波场传播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从导模满足的标量波动方程出发,结合透明边界条件,采用Crank-Nicholson差分格式,得出有限差分束传播法的基本方程。对Y分支波导结构中TM... 本文利用有效折射率法计算聚合物脊形波导的横向折射率分布,将三维光波场传播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从导模满足的标量波动方程出发,结合透明边界条件,采用Crank-Nicholson差分格式,得出有限差分束传播法的基本方程。对Y分支波导结构中TM模的传播及损耗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优化的结构参数:Y分支角α=1.1°,脊宽W=5μm,波导间距G=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聚合物 Y分支波导 tm 有效折射率法 有限差分束传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h-Zehnder波导中TM波的FD-BPM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甘小勇 刘永智 +2 位作者 廖进昆 陈海燕 代志勇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2-16,共5页
 M-Z结构波导是许多集成光学器件中的重要组成单元。本文结合辐射透明边界条件(TBC),由Maxwell方程导出了TM模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FD-BPM)基本方程,用FD-BPM法系统地模拟了M-Z波导结构中TM模的传播情况,并着重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M-Z结构波导是许多集成光学器件中的重要组成单元。本文结合辐射透明边界条件(TBC),由Maxwell方程导出了TM模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FD-BPM)基本方程,用FD-BPM法系统地模拟了M-Z波导结构中TM模的传播情况,并着重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二维情况下的最佳尺寸。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在模拟分析集成光学中具有的有效性、方便性和优越性,为实际的设计制作提供了很好的模拟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h-Zehnder波导 tm 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角波导TM模截止波数的边界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占腊民 董天临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3,48,共4页
推导了常数单元边界元法求解波导本征值问题的矩阵计算公式 ,应用常数单元和线性单元边界元法计算五角波导TM模的截止波数 ,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结果与文献中已有结果吻合良好。
关键词 五角波导 tm 常数单元边界元法 截止波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DI Sepsityper^(TM) Kit和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病原菌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11
20
作者 秦娟秀 黄芊 +3 位作者 高倩倩 谢乙慧 李敏 张灏旻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6-551,共6页
目的比较MALDI Sepsityper^(TM) Kit和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病... 目的比较MALDI Sepsityper^(TM) Kit和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有效性。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6年4-6月血培养仪报警的非重复血培养瓶138个,以传统培养鉴定的方法为金标准,同时采用以上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阳性标本,再进行MALDI-TOF MS鉴定。结果本次共收集非重复的血培养阳性标本138份,排除6个假阳性血瓶,鉴定出的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70株(53.03%)、革兰阳性菌57株(43.18%)、真菌3株和2例复数菌。MALDI Sepsityper^(TM)Kit和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两种前处理方法的血培养快速鉴定病原菌准确率分别为91.67%和84.09%,种鉴定准确率分别为83.33%和61.36%。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后,革兰阴性菌的准确率分别为98.57%和95.71%,革兰阳性菌的准确率分别为87.72%和78.59%,两者鉴定所需时间为40 min/样本和25 min/样本。结论虽然MALDI Sepsityper^(TM)Kit比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鉴定准确率稍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7%对84.09%,P>0.05),与MALDI Sepsityper^(TM) Kit相比,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是一种快速、易获得、低廉的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病原菌的前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 Sepsityper^tm KIT 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 血培养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