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ical Analysis of Hydroxyapatite Artificial Bone Powders by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EDXRF) 被引量:2
1
作者 O.K.Koksal G.Apaydin +4 位作者 E.Cengiz L.Samek I.H.Karahan A.Tozar M.Lankosz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45-2649,共5页
Stoichiometric hydroxyapatite(HA)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a wet chemical method.Calcium nitrate tetra hydrate used as calcium source and dibasic ammonium phosphate used as phosphorous source.Calcium nitrate t... Stoichiometric hydroxyapatite(HA)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a wet chemical method.Calcium nitrate tetra hydrate used as calcium source and dibasic ammonium phosphate used as phosphorous source.Calcium nitrate tetra hydrate and dibasic ammonium phosphate solutions were prepared by dissolving the salts in distilled water.Stoichiometric 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s used by artificial bone powders and synthesized by a wet chemical method were analyzed using EDXRF method.The concentrations of K,Ca,Ti,V,Cr,Fe,Ni,Cu,Sr and Pb for artificial bone powders have been determined.Besides,Calcium contents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agit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XRF x-ray Tube Elemental analysis HYDROXYAPAT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tative Geomorphologic Analysis to Measure Relationships and Changes Between Morphology and Forcing Agents of the Monterey Canyon System
2
作者 Francesca Chiara Pascoletti Andrea Taramelli +2 位作者 Carlo Innocenti Leonardo Disperati Ivano W.Aiello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22-222,共1页
This research compares submarine morphology with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as they manifest tectonics in a rapidly transform continental margin (Monterey Bay,California).We study modern submarine processes integrati... This research compares submarine morphology with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as they manifest tectonics in a rapidly transform continental margin (Monterey Bay,California).We study modern submarine processes integrating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interpretation,slope stability and liquefaction potential analyses and geomorphic change obtained by using high-resolution multib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PHOMETRIC analysis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SUBMARINE CANYON SLOPE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北部蓬莱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地震沉积学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坤 刘宏 +5 位作者 谭磊 梁锋 王立恩 马梓珂 刘博文 杨孟祥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为了阐明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的时空展布规律以及探索地震沉积学在碳酸盐岩中的应用,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恢复、正演模拟、波形聚类、属性融合等地震沉积学技术方法对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进行... 为了阐明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的时空展布规律以及探索地震沉积学在碳酸盐岩中的应用,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恢复、正演模拟、波形聚类、属性融合等地震沉积学技术方法对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丘滩体进行了识别与刻画。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蓬莱地区震旦系灯二段沉积期,蓬莱地区整体表现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可分为丘滩复合体、丘滩间海、台坪、局限潟湖等4种沉积亚相。②通过地震-岩性精细标定,建立了地震相与沉积相带间的良好对应关系,其中高能丘滩相带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低幅丘状外形、内部杂乱或断续—弱断续反射、内幕核部亮点反射特征。基于地震相约束下的主成分分析(PCA)多属性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丘滩复合体识别精度。③灯二段丘滩分布具有分区分带的特点,磨溪地区SQ1沉积期丘滩较蓬莱地区发育,至SQ2沉积期,蓬莱地区丘滩发育规模变大,滩核微相发育范围广,而磨溪地区以台坪沉积为主,丘滩仅在局部零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滩复合体 地震沉积学 多属性分析 低幅丘状 杂乱反射 亮点反射 灯影组二段 震旦系 蓬莱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重金属的光学参数计算方法及光谱分析——以典型铅化合物为例
4
作者 梁业恒 欧阳宇纯 +6 位作者 许敏端 邓孺孺 雷聪 徐丹 郭昱 谷钰泽 刘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49-2155,共7页
基于遥感的水体重金属反演一直是环境遥感领域中的难点方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重金属相关的光学参数未被系统地测量形成完整的光谱库,导致遥感反演模型中输入参数的缺失,从而限制了学者们向更深入的方面开展研究。鉴于此,选择四种在... 基于遥感的水体重金属反演一直是环境遥感领域中的难点方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重金属相关的光学参数未被系统地测量形成完整的光谱库,导致遥感反演模型中输入参数的缺失,从而限制了学者们向更深入的方面开展研究。鉴于此,选择四种在重金属污染企业生产废水中常见的铅化合物:硫酸铅、四氧化三铅、铬酸铅、硫化铅,测量其在波长范围350~2500 nm的反射率光谱,并对四者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和对比讨论;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反射率和透射光相配合的室内外实验,提出一种能应用在水体重金属遥感模型的化合物样品液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消光系数计算方法。反射率测量结果发现:四种铅化合物的光谱曲线各自呈现独有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可区分性。其中,硫酸铅和硫化铅的反射率总体变化不大,硫酸铅反射率大部分波长维持在80%以上,值域变化幅度约为17%,而硫化铅反射率则总体在15%以下,值域变化幅度约7%;而四氧化三铅和铬酸铅的反射率变化特征均呈较为丰富的“S”型,存在特征的反射峰和谷。四种化合物的反射率大小关系,以波长747 nm为分界处,在此之前变化丰富;之后则趋于稳定,具体为硫化铅<铬酸铅<硫酸铅<四氧化三铅。进一步地,以硫酸铅样品液为例,计算得到其波长范围400~900 nm的吸收系数在0.001 m^(-1)·mg^(-1)·L上下波动,在波长451和848 nm附近出现极小值,725 nm附近出现极大值;散射系数从0.019 m^(-1)·mg^(-1)·L缓慢增加至0.027 m^(-1)·mg^(-1)·L,近似为斜率很小的斜线。结果说明水中硫酸铅对入射光的消光作用主要来自于散射,吸收影响很小,而且散射和消光系数随波长变化不大,近似为粒子散射类型中的“无选择散射”,符合“大颗粒”的散射特征。以上工作不仅为遥感反演过程中敏感波段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实现水中铅浓度遥感反演所必需的基础数据,也为其他重金属化合物光学参数的测量提供方法支撑,进一步为水体重金属遥感理论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重金属遥感 反射率 散射系数 光谱分析 铅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NN的桥梁爆炸荷载时程预测
5
作者 杜晓庆 何益平 +2 位作者 邱涛 程帅 张德志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1,共15页
人工智能方法是预测爆炸荷载的新手段,但现有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峰值或冲量,而用于预测反射超压时程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以平面冲击波绕射桥梁主梁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人工智能方法是预测爆炸荷载的新手段,但现有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峰值或冲量,而用于预测反射超压时程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以平面冲击波绕射桥梁主梁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的桥梁爆炸冲击波反射超压时程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利用PCA降维处理时程数据,基于多任务学习的BPNN算法,提出了考虑超压峰值和冲量峰值影响的损失函数,使模型能有效预测不同入射超压下的桥梁冲击波荷载时程。通过分析多任务学习模型、多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等3种BPNN模型,发现多任务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难以有效适应当前预测任务需求。采用多任务学习模型预测得到的桥梁表面各测点位置的反射超压时程、超压峰值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92和0.987,作用在箱梁上的合力时程和扭矩时程预测值也与数值模拟值较为吻合。同时,该模型对内插值预测的表现优于外推值预测,但其在预测外推值方面同样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预测 反射超压时程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地物光谱仪和水体光谱仪测量水体光谱差异研究
6
作者 曹晓艺 崔建勇 +2 位作者 董文 许明明 万剑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3-760,共8页
现场实测水体光谱数据是遥感反演的基础,通常采用野外地物光谱仪采集水体光谱数据,但野外地物光谱仪对于水上测量的可用性难以评估。对使用野外地物光谱仪和水体光谱仪水上实验测量的数据,从抗噪能力、测量结果、影响两类仪器的外界环... 现场实测水体光谱数据是遥感反演的基础,通常采用野外地物光谱仪采集水体光谱数据,但野外地物光谱仪对于水上测量的可用性难以评估。对使用野外地物光谱仪和水体光谱仪水上实验测量的数据,从抗噪能力、测量结果、影响两类仪器的外界环境、水质参数反演几个方面进行差异分析。在对比两类光谱仪用于水体光谱测量的差异前,对两种仪器抗噪声能力的对比发现,水体光谱仪的抗噪声能力较强,因此将水体光谱仪的数据作为参照标准进行分析。首先在太阳辐照度差异上,两类仪器测得太阳辐照度的关联系数在0.5~0.75范围内变化,两种仪器太阳辐照度存在关联;其次,在361、411、461、511和561 nm五个波长对比天空光辐亮度变化发现水体光谱仪获得的太阳辐亮度变化范围小,数据获取比野外地物光谱仪稳定,对比不同时间海面总辐亮度变化,发现水体光谱仪在不同时间所得到的辐亮度存在差异,两者变化曲线不同,野外地物光谱仪在太阳光照弱时信噪比降低,导致各波段观测值波动剧烈,计算所得反射率差值,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这种现象明显。最后,对比发现不同风速条件下外界环境对两种仪器处理过程中气-水界面反射率会有影响,需要按照风速对气-水界面反射率的值进行数据修正,这样得到的遥感反射率才更加准确。光谱仪获取水体反射光谱曲线后,通常用于水质参数定量反演,为了对比分析两种光谱仪观测结果对水质参数反演精度的影响,使用两个仪器观测的水体反射光谱曲线,对悬浮物浓度进行反演,分别与对应位置采集水样的实验检测结果对比,发现两个结果差异较大,水体光谱仪精度比野外地物光谱高。此外两种仪器不能混合使用,这样会使结果误差更大。通过对两种光谱仪获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水质参数的反演,对野外地物光谱仪进行水体测量提出建议,以便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水体光谱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仪 水体光谱测量 遥感反射率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窗口激光防护/中红外增透膜光热仿真
7
作者 曹袁睿 王利栓 +3 位作者 刘华松 杨仕琪 孙鹏 钮信尚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4-313,共10页
激光技术的发展给飞行器红外光学系统带来极大挑战,而光学窗口是红外光学系统抗激光损伤的最薄弱环节。文中针对ZnS光学窗口设计了多层薄膜结构,使其在提高3~5μm波段光学透过率的同时,具备对1.06μm激光的防护能力。首先,构建了激光作... 激光技术的发展给飞行器红外光学系统带来极大挑战,而光学窗口是红外光学系统抗激光损伤的最薄弱环节。文中针对ZnS光学窗口设计了多层薄膜结构,使其在提高3~5μm波段光学透过率的同时,具备对1.06μm激光的防护能力。首先,构建了激光作用多层膜的光热响应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获得了膜层厚度、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等参数对光学窗口薄膜的光学性能和热效应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HfO2/SiO2作为多层膜基本膜堆,当最外三层薄膜物理厚度误差在-3.3%~3.3%范围时,膜基界面温度变化最大为27℃,1.06μm波长处反射率和3~5μm波段内平均透过率变化均小于1‰,对多层膜光热性能影响较小;当两种膜层材料的折射率差值增大时,膜层内部电场的变化影响了薄膜的吸收率,使膜基界面温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多层膜的膜基界面温度随膜层材料消光系数提高而升高,且低折射率材料对激光热效应的影响权重更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激光防护/中红外增透多层膜的抗激光损伤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热效应 有限元分析 多层膜 折射率 厚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光谱的润滑油磨粒含量检测实验研究
8
作者 刘雪婧 崔洪帅 +5 位作者 殷雄 马世一 周延 种道彤 熊兵 李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6-835,共10页
当发动机内部传动部件间发生磨损时,细微金属磨粒会脱落在设备内部构件之间,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引发严重事故,因此在线监测润滑油内磨粒信息是十分必要的。采用反射光谱定量分析,开展了润滑油磨粒含量检测实验,通过搭建反... 当发动机内部传动部件间发生磨损时,细微金属磨粒会脱落在设备内部构件之间,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引发严重事故,因此在线监测润滑油内磨粒信息是十分必要的。采用反射光谱定量分析,开展了润滑油磨粒含量检测实验,通过搭建反射光谱润滑油磨粒含量检测实验台,选用300目(50μm)疲劳磨损颗粒和80目(175μm)严重磨损颗粒共2种粒径大小的Fe粒和Cu粒,分别在可见光波段(450~760 nm)和紫外波段(200~435 nm),获取了润滑油磨粒浓度在6~15μg·mL^(-1)范围内,以0.3μg·mL^(-1)为间隔的31组反射光谱数据。针对反射光谱数据建立了偏最小二乘(PLS)线性模型,而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差。又采用数据预处理校正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校正,削减建模数据中的干扰因素,建立了PLS优化模型,却发现PLS优化模型虽然提高了预测效果,部分工况下的预测效果仍然较差,为进一步优化模型预测效果,建立了遗传规划模型和遗传规划-偏最小二乘(遗传规划-PLS)模型。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在PLS线性模型中,模型决定系数R^(2)处于0.71~0.80范围内;在PLS优化模型中,模型决定系数R^(2)处于0.80~0.94范围内;在遗传规划模型中,模型决定系数R^(2)处于0.72~0.96范围内;在遗传规划-PLS模型中,模型决定系数R^(2)处于0.84~0.98范围内。结果表明遗传规划-PLS模型预测效果最好。通过对润滑油磨粒含量反射光谱的研究,有望为发动机油液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磨粒含量 反射光谱 光谱分析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黄芪不同栽培方式的高光谱识别与分类
9
作者 吴强 卢玲 +5 位作者 冯晓娟 王猛 王永龙 侯丁一 范菠菠 刘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2-1847,共6页
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一般来说,仿野生种植的蒙古黄芪在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往往优于平栽种植,但仅凭外观难以有效鉴别,而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有效成分则存在成本高昂、耗时长等缺... 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一般来说,仿野生种植的蒙古黄芪在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往往优于平栽种植,但仅凭外观难以有效鉴别,而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有效成分则存在成本高昂、耗时长等缺点。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快速、经济且准确的方法来区分仿野生和平栽种植的蒙古黄芪。采用HPLC测定研磨后蒙古黄芪根系样品的有效成分含量;采用地物光谱仪(SVC-HR1024)获取样品在350~2500 nm波长范围的高光谱反射率信息,重点关注可见光(VIS,350~700 nm)、近红外(NIR,700~1100 nm)和短波红外(SWIR,1100~2500 nm)三个主要波段的光谱特征;采用随机森林(RF)、K近邻(KNN)、朴素贝叶斯(NB)和支持向量机(SVM)四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分类;对表现最佳的RF模型进行了SHAP特征重要性分析。研究表明:(1)仿野生种植的蒙古黄芪有效成分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平栽种植;(2)仿野生和平栽蒙古黄芪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区域存在显著的光谱差异,反映出仿野生种植环境的多样性对蒙古黄芪色素合成、组织结构及化学成分的影响;(3)随机森林模型在分类任务中表现最佳,准确率、精确率、F1分数、Kappa和MCC系数分别为97.14%、97.42%、0.9713、0.9429、0.9456;(4)SHAP分析识别出的关键波段与水分、蛋白质和纤维素等重要成分相关。本研究证明了基于高光谱反射率的方法在区分蒙古黄芪仿野生与平栽样品方面的有效性,为中药材质量控制和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非破坏性的快速检测方法,有望在中药材质量评估和市场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高光谱反射率 仿野生种植 平栽种植 机器学习 SHA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快速多光谱内窥光学系统可视化解析活体动物组织形态与生理特征
10
作者 任丹丹 卢怡欣 +3 位作者 刘静 楚佳慧 张紫璇 王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7-1533,共7页
内窥镜作为临床常用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器械,在重大恶性疾病筛查、临床诊断、术中检测与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相比于其他光学分析技术,多光谱成像技术(MSI)作为一种图(图像)谱(光谱)结合的光学分析手段,在临床内窥光学检测方面... 内窥镜作为临床常用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器械,在重大恶性疾病筛查、临床诊断、术中检测与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相比于其他光学分析技术,多光谱成像技术(MSI)作为一种图(图像)谱(光谱)结合的光学分析手段,在临床内窥光学检测方面更具优势。基于此,我们以氙灯光源、硬管内窥镜和成像CCD为核心,研建了一套快速多光谱内窥成像系统,并利用活体大鼠睾丸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其成像分析性能。该系统在照明光源内部安装有一个步进电机驱动的分光装置,并采用六个3通道窄带滤光片,同时在蓝光(B:415~490 nm)、绿光(G:500~595 nm)和红光(R:615~760 nm)波段实现3个约15 nm窄带照明光的多谱带协同照明。照明光经光波导光纤传输至硬管内窥镜后,由CCD实时采集(每秒24个MSI数据集)每个滤光片所对应的窄带图像与视频信息。利用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AHE)算法和CIELab色彩空间模型提高所获多光谱图像数据集与重构图像的对比度;通过计算CCD光谱响应的校准系数矩阵,并结合组织光学传输模型,在重构分析组织多光谱图像与其反射光谱基础上,进一步可视化呈现活体动物模型的生理特征图像(血液含量、氧合指数、散射体尺寸分布图像等)。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MSI图像显著增强了组织表层血管、皮下微血管以及其他组织结构的可见度,也更有利于观察组织结构纹理、毛细血管分布情况;重构的生理特征图像可视化呈现出组织不同部位间血容量分布差异;通过分析组织反射光谱特征,能够进一步量化评估组织内部血液含量差异。本文所提出的内窥光学成像技术与其检测系统,可在无标记可视化描述组织形态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定量分析组织内部生化构成信息,有助于探索并形成满足临床癌变早期检测要求的新型内窥光学检测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成像 内窥镜 活体生物成像 反射光谱 多光谱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UAV群分布式光移动通信
11
作者 王海卜 张在琛 +1 位作者 葛荧萌 曾涵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随着无人机(UAV)系统的规模持续扩大以及对更高通信速率的需求增长,UAV光移动通信(UAV-OMC)已经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技术方向。然而,传统的UAV-OMC难以支持多UAV之间的通信。该文基于光学智能反射表面(OIRS)技术,提出一个适用于UAV群的分布... 随着无人机(UAV)系统的规模持续扩大以及对更高通信速率的需求增长,UAV光移动通信(UAV-OMC)已经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技术方向。然而,传统的UAV-OMC难以支持多UAV之间的通信。该文基于光学智能反射表面(OIRS)技术,提出一个适用于UAV群的分布式OMC系统。通过在特定的UAV上设置OIRS,利用OIRS将光信号从单个UAV节点扩散到多个UAV节点。这一系统在保留UAV-OMC系统的高能效和高速度的同时,能够支持分布式UAV群的通信。对所提出的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考虑了一系列现实因素,如OIRS的光束控制、UAV之间的相对运动和UAV的抖动等,这些因素都符合实际系统的特点。此外,该文还推导出了系统的误比特率(BER)和渐进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基于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讨论了各个参数和系统设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移动通信 光学智能反射表面 无人机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印刷品的宽幅面高光谱颜色测量系统研究
12
作者 陈静雪 魏愉城 +2 位作者 周建康 朱嘉诚 沈为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21,共10页
光照环境变化、印刷材质差异、相机彩色滤光片曲线或色彩响应偏差容易影响相机检测印刷色度测量值,而高光谱成像仪可获取物体的自身反射率曲线并配合色度算法有效提升色度测量的准确性,并可得到各种光照环境条件下的色度值。基于印刷品... 光照环境变化、印刷材质差异、相机彩色滤光片曲线或色彩响应偏差容易影响相机检测印刷色度测量值,而高光谱成像仪可获取物体的自身反射率曲线并配合色度算法有效提升色度测量的准确性,并可得到各种光照环境条件下的色度值。基于印刷品色差检测需求,提出以印刷品三原色混合反射率为基础建立成像色度测量系统各指标的三刺激值影响分析模型,重要指标有信噪比、光谱分辨率、谱线弯曲、色畸变等。为降低非均匀性、噪声及辐射标准传递影响,摒弃传统成像光谱仪相对辐射定标、绝对辐射定标而采用均匀间隔分布的标准漫反射板来直接建立物体反射率和仪器探测器像元响应的物理关系。基于Offner型分光组件研制了推扫式宽幅色度成像装置(PBCID),具有低谱线弯曲和色畸变的分光组件减免了校正处理,并由分析模型和CIEDE2000色差公式得到该装置各指标引起的色差均小于0.3。对比PBCID和参照仪器CM-700d测量24色标准色卡的颜色结果,光谱精度和色度精度能够达到分辨精细印刷品色差的要求。反射率定标后狭缝视场内光谱辐射响应均匀,色度测量均匀性良好,最大色差为1.02。不同光源照明时PBCID测得各色块的平均色差为1.56,表明使用研制的PBCID测量颜色时不受光源的影响。本文提出的色度测量仪器指标影响分析模型和基于反射率板的定标流程为开发在线式宽幅成像色度仪器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品颜色 推扫式色度成像 三刺激值影响分析模型 色差 反射率定标 谱线弯曲和色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胡椒酸/4,4′-联吡啶的Zn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Hirshfeld分析
13
作者 徐娅蓉 赵九州 +2 位作者 赵成兄 梁毅农 孙赞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利用胡椒酸(HBDCA)和4,4′-联吡啶(4,4′-bpy)与Zn(NO_(3))_(2)通过溶剂热反应,成功合成了一例锌配位聚合物[Zn(BDCA)(4,4′-bpy)_(0.5)]_n(I),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SXRD)、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X射线粉末衍射(X... 利用胡椒酸(HBDCA)和4,4′-联吡啶(4,4′-bpy)与Zn(NO_(3))_(2)通过溶剂热反应,成功合成了一例锌配位聚合物[Zn(BDCA)(4,4′-bpy)_(0.5)]_n(I),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SXRD)、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配合物I属于单斜晶系,I2/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2196(11)nm,b=1.01964(9)nm,c=1.67283(14)nm和β=100.771(6)°,分子式为C_(26)H_(18)N_(2)O_(8)Zn。在配合物I中,中心Zn原子位于扭曲的四面体几何构型中,配体连接金属形成1D链结构。Hirshfeld分析表明,链与链之间可通过π…π堆积和C—H…O相互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I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及固态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位聚合物 溶剂热合成 晶体结构 Hirshfeld分析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固态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罩熔喷聚丙烯纤维的ATR-FTIR检验及聚类分析
14
作者 陈壮 王元凤 杜然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79,共7页
口罩熔喷布的聚类分析可以为刑侦工作提供重要线索。因此,收集85个以聚丙烯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口罩熔喷布样品,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建立了检验及分类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特征根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 口罩熔喷布的聚类分析可以为刑侦工作提供重要线索。因此,收集85个以聚丙烯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口罩熔喷布样品,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建立了检验及分类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特征根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79%的3个主成分,建立K-means模型,基于4种内部评价指标对聚类有效性进行评价,引入层次聚类和Fisher判别分析2个外部评价指标,进一步度量K-means聚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口罩熔喷聚丙烯纤维的ATR-FTIR检验结果重现性较好,K-means聚类模型最优聚类簇数为5,因子载荷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别样品光谱反射特征统计学差异较显著,K-means聚类结果与层次聚类结果的一致性为87.06%,聚类结果的Fisher判别验证其准确率为99.38%,留一法交叉验证准确率为97.09%,为口罩熔喷纤维ATR-FTIR光谱检验及聚类分析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熔喷布 K-MEANS聚类 评价指标 因子载荷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质项优化函数的光谱反射率重建
15
作者 徐雪峰 黄余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6-1003,共8页
针对三色坐标中从颜色三刺激值重建光谱反射率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采用由多个异质项构成的优化函数来实现光谱反射率重建的方法。首先对测量训练反射率采用降维技术来获得它们的线性基和重建光谱的初始估计值;然后计算出重建光谱与测... 针对三色坐标中从颜色三刺激值重建光谱反射率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采用由多个异质项构成的优化函数来实现光谱反射率重建的方法。首先对测量训练反射率采用降维技术来获得它们的线性基和重建光谱的初始估计值;然后计算出重建光谱与测量光谱之间的光谱残差,并应用拟合系数优度(GFC)来测量光谱的初始估计值与训练集的每个元素之间的似然值,从而得到1个由比色误差项、2个形状可行性项和光谱误差项构成的优化函数,并基于这个优化函数运行优化程序来得到最终的反射率估计值;基于5个不同的光谱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所考虑的全部误差指标方面,所提出的算法比现有的基准方法能够以更高的精度重建光谱反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计量 三刺激值 光谱反射率 主成分分析 比色误差 优化函数 平均光谱残差 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low reflectivity specular object based on phase measuring deflectometry 被引量:1
16
作者 Yuxiang Wu Huimin Yue Yong Liu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2-780,共9页
Phase measuring deflectometry(PMD)is a robust,noncoherent technique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pecular surface.For measuring high specular reflectivity surface,PMD can deliver micron radian range local gradient.Howe... Phase measuring deflectometry(PMD)is a robust,noncoherent technique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pecular surface.For measuring high specular reflectivity surface,PMD can deliver micron radian range local gradient.However,when the measured surface has low specular reflectivity,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d gradient is low since the captured fringe pattern shows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The phase error characteristics in PMD system when testing low reflectivity surfaces are analyzed.The analysis illustrates that the random phase error increases rapidly while the nonlinear error drops slowly with the decreasing of the tested surface reflectivity.In order to attain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low reflectivity specular surface,a robust error reduction method based on wavelet de-noising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phase error.This error reduction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several other normally used methods in bo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work.The method based on the wavelet de-noising shows better performance when measuring the low reflectivity specular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工程 电学技术 测试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压缩变换的电缆缺陷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向阳 操雅婷 +3 位作者 余欣 唐志荣 于是乎 周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04-3012,共9页
由于采集信号为入射波与多反射波的叠加,且多分量信号之间存在耦合不服从线性叠加原理,导致以采用魏格纳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WVD)为核函数的传统时频域反射法(time-frequency domain reflection,TFDR)存在严重的交叉项干扰... 由于采集信号为入射波与多反射波的叠加,且多分量信号之间存在耦合不服从线性叠加原理,导致以采用魏格纳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WVD)为核函数的传统时频域反射法(time-frequency domain reflection,TFDR)存在严重的交叉项干扰,影响对缺陷的定位和判断。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同步压缩变换的电缆缺陷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同步压缩变换(synchrosqueezing transform,SST)替代WVD以消除交叉项干扰,并以高分辨率定位电缆缺陷。同时分析参考信号相关参数,针对不同长度电缆测试,提出参考信号设计原则。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通过采用TFDR法获取时域定位信号;然后采用SST求取压缩和重排后的时频谱图,以获取更精确的时频表达并消除交叉项干扰。最后,搭建了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仿真模型进行研究,并选取了长度为500 m含中间接头的XLPE电力电缆和某地约32km海底电缆对算法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SST算法对信号进行重排后能有效消交叉相的干扰,提高了时频域反射法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缺陷定位 同步压缩变换 时频域反射法 阻抗不匹配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水体背景下的底质反射率光谱特征及其对离水反射率贡献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业恒 邓孺孺 +4 位作者 梁钰婕 刘永明 吴仪 袁宇恒 艾先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水体重金属遥感反演是水环境遥感领域中的难题,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基础性问题有待解决,而浅水区底质对离水反射率贡献规律是将来遥感反演模型精度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尤其在重金属污染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揭示其贡献规律对提升水体重金属... 水体重金属遥感反演是水环境遥感领域中的难题,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基础性问题有待解决,而浅水区底质对离水反射率贡献规律是将来遥感反演模型精度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尤其在重金属污染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揭示其贡献规律对提升水体重金属遥感模型精度有重要作用,测量结果对研究重金属尾矿底泥的反射率光谱特征以及区分常见水底底质有参考意义。首先利用光谱仪测量获得广东大宝山尾矿底质反射率,发现其在波长755、 1 280、 1 620和2 200 nm存在反射峰,有明显光谱特征,并与河床常见的粗沙、淤泥和石头三类底质反射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粗沙和淤泥反射率呈一缓慢上升的曲线,与存在多个特征反射峰的矿区底泥有明显区别;另一方面,石头反射率则在波长范围550~650 nm出现一个宽而扁平的反射峰后随即在波长675 nm处出现波谷然后增大至波长750 nm后趋于平缓,其特征波长与矿区底泥均不一样。上述特征波长可作为重金属污染背景下底泥光谱的重要区分波段。测量水深为1 cm、 10 cm和深水区的离水反射率,结合水质遥感模型计算出1 cm水深情况下底质反射光、水体散射光,并将其对离水反射率贡献进行讨论。离水反射率测量结果表明,底质对浅水区影响极大,随着水深变浅,离水反射率总体不断被抬升。而水底反射光和水体散射光对离水反射率贡献规律则以波长515 nm为分界线,向短波方向以水体散射光贡献为主,向长波方向则以水底反射光为主,贡献量由底质反射能力和水体散射能力共同决定。对考虑了底质反射光后的遥感模型精度进行评价,模型计算得到波长范围350~950 nm内的离水反射率与野外测量值对比结果,二者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R^(2)=0.964 2),相对误差在波长范围560~830 nm低于10%,甚者可低于5%,模型总体模拟精度较好,远比在不考虑底质影响时精度高,模型满足将来水中重金属遥感反演要求。研究结果对今后水体重金属遥感反演时处理底质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有助推动该领域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重金属遥感 重金属矿区 底质反射率 光谱特征分析 模型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反射法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内部缺陷检测与频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立翔 杨卓然 +1 位作者 刘剑 朱炫培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39,共9页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力设备中,其涉及多层介质,结构复杂,内部易产生缺陷,在长期电场作用下会引发局部放电甚至绝缘击穿。对绝缘内部缺陷进行早期检测,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本文基于超声反射法搭建了复合材料超...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力设备中,其涉及多层介质,结构复杂,内部易产生缺陷,在长期电场作用下会引发局部放电甚至绝缘击穿。对绝缘内部缺陷进行早期检测,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本文基于超声反射法搭建了复合材料超声检测系统,基于真空树脂传递模塑法人工制备了含裂纹、分层和金属杂质缺陷的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平板试样,然后分别对含缺陷的平板试样进行超声检测与频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缺陷试样的超声反射波形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超声回波进行频谱变换,得出归一化频谱特性曲线,根据曲线计算特征值可以实现对不同形态缺陷的识别。其中裂纹缺陷试样的特征值最小,分层缺陷试样的特征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超声反射法 回波分析 频谱变换 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无损鉴别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淑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50-2458,共9页
纤维种类鉴别是古代纸张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探究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无损纤维鉴别的方法对中国古籍、档案及纸质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对已知纤维成分的17类64种中国传统手工... 纤维种类鉴别是古代纸张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探究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无损纤维鉴别的方法对中国古籍、档案及纸质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对已知纤维成分的17类64种中国传统手工纸标准样品进行了无损分析,参考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红外峰位及部分纸样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确认纸样中的所有红外谱峰归属;并采用分波段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相似度极高的谱图进行比对分析,分别总结各类纸张在4000~1800、1800~1500、1500~1200和1200~600cm^(-1)四个波段的谱图特征;同时对4cm^(-1)精度的谱图进行二阶导数处理,分别总结各类纸张在1500~1200和1200~900cm^(-1)两个波段的二阶导数谱图特征;最后通过红外结晶指数及其他峰高和峰面积比值计算结果实现对纸类更细致的区分。应用上述方法对16个盲测样品进行了有效性测试,红外分析结果与显微纤维鉴别结果一致,初步证明了该方法在中国传统手工纸无损纤维鉴别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应用ATR-FTIR无损分析法可对麻、桑构皮、檀皮、瑞香皮和竹几大类原料的传统手工纸纤维类型作出快速而准确的鉴别,对于混料的宣纸也同样适用;但对于显微分析也难以鉴别的亲缘关系较近的植物原料如桑、构皮之间的精细鉴别仍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 中国传统手工纸 纤维鉴别 无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