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扫描数据的鼻腔鼻窦三维模拟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段文超 鲁通 +1 位作者 陈雷 许腾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CT扫描数据的鼻窦、颈内动脉、眶壁及病变组织三维(3D)重建模型指导鼻内镜手术的可行性及实用性。资料与方法采集11例住院患者的鼻窦CT薄层扫描图像,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重建软件FitMe DICOM viewer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图像分... 目的研究基于CT扫描数据的鼻窦、颈内动脉、眶壁及病变组织三维(3D)重建模型指导鼻内镜手术的可行性及实用性。资料与方法采集11例住院患者的鼻窦CT薄层扫描图像,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重建软件FitMe DICOM viewer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和三维可视化重建,并评估重建质量及对手术的应用价值。结果选择CT薄层扫描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和重建,分割后的图像边界清晰、完整,数据无丢失。重建的结构清晰、连续,可以真实反映鼻窦、颈内动脉、眶壁及病变组织结构的实际情况,为术者提供符合空间想象的图像,以指导鼻内镜手术。结论利用FitMe DICO Mviewer软件对二维CT图像进行分割,方法简单实用,分割效果理想,重建后的3D模型三维效果逼真,立体感强,既能够显示鼻腔内部各结构的情况,又能准确反映鼻窦及病变组织与周围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为临床和教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计算机模拟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鼻腔 鼻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仿真内镜对鼻腔及鼻窦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何亚奇 漆剑频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对鼻腔及鼻窦病变的显示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健康志愿者6例及临床疑为鼻部病变的患者30例共71侧鼻腔,分别进行CT仿真内镜及硬管内镜检查,将两种方法所得显示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利用WilconxonWtest及χ^(2...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对鼻腔及鼻窦病变的显示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健康志愿者6例及临床疑为鼻部病变的患者30例共71侧鼻腔,分别进行CT仿真内镜及硬管内镜检查,将两种方法所得显示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利用WilconxonWtest及χ^(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鼻腔解剖结构和病变的显示,VE与RE有良好的一致性,VE可完整显示大部分未受侵犯的结构及大的病变;VE较RE能更清楚完整地显示鼻窦肿瘤、囊肿和息肉,本组显示例数均多于RE。结论:VE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性、多入路方式及多观察方向的特点。对鼻腔病变的诊断上,VE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对鼻窦病变的诊断,VE有一定优势,可作为一种主要手段运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镜 鼻腔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鼻窦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质量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文华 何亚奇 漆剑频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鼻腔及鼻窦螺旋CT仿真内镜 (CTVE)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ProspeedSXAdantage低压滑环螺旋CT机 ,对我院 3 6例鼻腔及鼻窦病变患者 ,将其分为 3组选用不同的扫描参数进行检查 ,所有病例图像传至工作站 ,使用... 目的 :探讨影响鼻腔及鼻窦螺旋CT仿真内镜 (CTVE)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ProspeedSXAdantage低压滑环螺旋CT机 ,对我院 3 6例鼻腔及鼻窦病变患者 ,将其分为 3组选用不同的扫描参数进行检查 ,所有病例图像传至工作站 ,使用NavigaterSmooth进行VE重建 ,比较并分析成像质量。结果 :行CTVE检查的 3 6例病例均能清晰、完整地显示鼻腔解剖结构。结论 :影响CTVE图像质量的技术因素 ,主要包括扫描参数、重建方式、窗口技术、阈值以及术前准备、运动伪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 螺旋CT 仿真内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质量控制 图像处理 鼻窦炎 鼻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空洞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初探
4
作者 贺锋 岳建国 +3 位作者 蔡毅 李晓红 管荣平 许德冬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8期582-583,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空洞病变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 (CTVE)成像技术及其初步临床运用。方法 :选择 13例肺空洞患者进行常规横断面CT扫描 ,将容积数据重建后输入GEAW 4.0工作站 ,用三维导航软件 (Navigator)重建成仿真内镜图像 ,调整阈值及视角并... 目的 :探讨肺空洞病变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 (CTVE)成像技术及其初步临床运用。方法 :选择 13例肺空洞患者进行常规横断面CT扫描 ,将容积数据重建后输入GEAW 4.0工作站 ,用三维导航软件 (Navigator)重建成仿真内镜图像 ,调整阈值及视角并用伪彩技术立体观察空洞内表面情况。结果 :癌性空洞 8例 ,肺脓疡空洞 3例 ,结核性空洞 2例。癌性空洞内壁不规则 ,多伴大小不等壁结节 ,表面光滑 ;肺脓疡空洞内壁毛糙 ,显示多发锯齿状、柱状、火山口状改变 ;结核性空洞内壁光滑、规则 ,无结节状改变。对于直径 >3cm空洞 ,CTVE可较满意地获得立体的肺空洞内表面图像 ,空洞内结节的形态、大小、数量以及与空洞内壁联结关系 ,对直径 1.5~ 3 .0cm空洞 ,需调节适当阈值 ,扩大视角显示较好 ;对直径 <1.5cm空洞 ,CTVE显示困难。结论 :肺空洞CTVE成像是对常规CT重要补充 ,但不能作为独立诊断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空洞 多层螺旋CT 仿真内镜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