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ray Spectroscopically Probing Mo_(2)C@MoSe_(2)Heterojunction Electrodes
1
作者 CAO Yu-yang WEI Shi-qiang +5 位作者 JIANG Wei Peter Joseph Chimtali YAN Zi-wei ZHOU Quan CHEN Shuang-ming SONG Li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8-1625,共8页
Due to their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layered structure,two dimensional MXene materials are re⁃garded as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However,the relatively low stability and specific c... Due to their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layered structure,two dimensional MXene materials are re⁃garded as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However,the relatively low stability and specific ca⁃pacity of MXene materials limit their further utilization.In this study,these issues are addressed using a heterostruc⁃ture strategy via a one-step selenization method to form Mo_(2)C@MoSe_(2).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spectroscopic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characterizations revealed the heterostructure consisting of in-situ grown MoSe_(2)on Mo_(2)C MXene.Electrochemical tests proved the heterojunction electrode’s superior rate perfor⁃mance of 289.06 mAh·g^(-1)at a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5 A·g^(-1)and long cycling stability of 550 mAh·g^(-1)after 900 cycles at 1 A·g^(-1).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useful X-ra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to directly elucidate the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providing an effective reference method for probing hetero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spectroscopic MXene HETEROJUNCTION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lithium-ion batte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3)Res-Transformer:新冠肺炎胸部X-ray图像识别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涛 刘赟璨 +3 位作者 侯森宝 常晓玉 叶鑫宇 陆惠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9-601,共13页
新冠肺炎(COVID-19)自爆发以来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近年来残差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COVID-19识别任务中,辅助医生快速地诊断COVID-19患者,但是COVID-19图像病变区域形状复杂、大小不一,与周围组织的边界模糊,导致网络难以提取有效特征.... 新冠肺炎(COVID-19)自爆发以来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近年来残差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COVID-19识别任务中,辅助医生快速地诊断COVID-19患者,但是COVID-19图像病变区域形状复杂、大小不一,与周围组织的边界模糊,导致网络难以提取有效特征.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M^(3)Res-Transformer的新冠肺炎胸部X-ray图像识别模型,采用Res-Transformer作为模型的主干网络,结合ResNet和ViT,有效地整合局部病变特征和全局特征;设计混合残差注意力模块(mixed residual attention Module,mraM),同时考虑通道和空间位置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为了增大感受野,提取多尺度特征,通过叠加具有不同扩张率的扩张卷积构造多尺度扩张残差模块(multiscale dilated residual Module,mdrM),根据不同层次特征尺度的差异,使用3个逐渐收缩尺度的mdrM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提出上下文交叉感知模块(contextual cross-awareness Module,ccaM),使用深层特征中的语义信息来引导浅层特征,然后将浅层特征中的空间信息嵌入深层特征中,采用交叉加权注意力机制高效聚合深层和浅层特征,获得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为了验证本文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在新冠肺炎胸部X-ray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与先进的CNN分类模型、融合不同注意力机制的ResNet50模型、基于Transformer的分类模型对比以及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模型的Acc、Pre、Rec、F1-Score与Spe指标分别为96.33%、96.36%、96.33%、96.35%与96.26%,在COVID-19胸部X-ray图像识别任务中有效提升了识别精度,并通过可视化方法对其进行进一步验证,为COVID-19的辅助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胸部x-ray图像 残差神经网络 vision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ay在鱼体组织及微量元素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宋一帆 张胜茂 +4 位作者 张衡 唐峰华 张寒野 石永闯 崔雪森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鱼类硬质组织物,特别是骨骼支持鱼体和保护其体内器官的组织,对其进行特征检测分析是研究鱼类游泳运动、鱼类解剖、鱼体建模等的数据基础。随着X-ray技术的发展和国产设备的广泛应用,其仪器设备成本明显降低,使得X-ray在渔业研究与自动... 鱼类硬质组织物,特别是骨骼支持鱼体和保护其体内器官的组织,对其进行特征检测分析是研究鱼类游泳运动、鱼类解剖、鱼体建模等的数据基础。随着X-ray技术的发展和国产设备的广泛应用,其仪器设备成本明显降低,使得X-ray在渔业研究与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成为可能。首先介绍了X-ray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其在鱼体组织检测中的应用,X-ray技术在鱼体组织及微量元素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分为鱼类组织器官的无损检测和鱼体微量元素检测两部分,其中分别介绍了包括照相法、数字成像法、衍射技术和吸收光谱法等X-ray技术;然后综述其在鱼体组织器官建模、鱼骨检测、鱼类化石研究、鱼耳石分析和鱼体微量元素检测方面的应用,总结了Xray在渔业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X-ray的渔业应用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鱼体骨骼 鱼类耳石 鱼体建模 鱼体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ayμCT技术的玉米干燥损伤定量研究
4
作者 范奔 任柳阳 杨德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172,共6页
应力裂纹是玉米干燥损伤的主要形式,一些微裂纹无法肉眼观察但影响玉米的机械强度、发芽率以及活力等。为此,利用X-rayμCT技术对不同干燥条件下玉米进行扫描,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分割与胚乳密度相近的胚区域并结合软件对玉米内部物性特征... 应力裂纹是玉米干燥损伤的主要形式,一些微裂纹无法肉眼观察但影响玉米的机械强度、发芽率以及活力等。为此,利用X-rayμCT技术对不同干燥条件下玉米进行扫描,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分割与胚乳密度相近的胚区域并结合软件对玉米内部物性特征参数进行提取,提出了一种新的玉米内部损伤定量评价方法。结合定量研究结果提出的玉米干燥损伤模型,可为玉米损伤预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干燥 应力裂纹 定量评价 x-rayμ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High Temperature Apparatus for in situ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Molten Salt
5
作者 CAO Hui-li GAO Mei +5 位作者 Andebet G.Tamirat ZHAO Hong-bin ZHOU Xing-tai HUANG Yu-ying LEI Qi WEN Wen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8-1617,共10页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high temperature rotatory apparatus for insitu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molten salts,facilitating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high temperature rotatory apparatus for insitu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of molten salts,facilitating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structural materials and molten salts.The apparatus enables accurate detection of every phase change during hightemperature experiments,including strong reaction processes like corrosion.Molten salts,such as chlorides or fluo⁃rides,together with the structure materials,are inserted into either quartz or boron nitride capillaries,wher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can be continuously collected,as the samples are heated to high temperature.The replacement re⁃action,when molten ZnCl2 are etching Ti3AlC2,can be clearly observed through changes in diffraction peak intensity as well as expansion in c-axis lattice parameter of the hexagonal matrix,due to the larger atomic number and ionic ra⁃dius of Zn2+.Furthermore,we investigated the high-temperature corrosion process when GH3535 alloy is in FLiNaK molten salt,and can help to optimize its stability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olten salt reactor.Additionally,this high temperature apparatus is fully compatible with the combined usage of X-ray diffraction and Raman technique,providing both bulk and surface structural information.This high temperature apparatus has been open to users and is extensively used at BL14B1 beamline of the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tu x-ray diffraction rotary micro-diffractometer rotary high-temperature apparatus molten sa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full lifecycl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data at Hefei Light Source soft X-ray microscopy station
6
作者 Haishan Yu Lei Cui +4 位作者 Zhen Zhang Guang Lin Xiaokang Sun DaDi Zhang Gongfa Li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1,66,共8页
Hefei Light Source(HLS)is a synchrotron radiation light source that primarily produces vacuum ultraviolet and soft X-rays.It currently consists of ten experimental stations,including a soft X-ray microscopy station.As... Hefei Light Source(HLS)is a synchrotron radiation light source that primarily produces vacuum ultraviolet and soft X-rays.It currently consists of ten experimental stations,including a soft X-ray microscopy station.As part of its on-going efforts to establish a centralized scientific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HLS i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test sys-tem that covers the entire lifecycle of scientific data,including data generation,acquisition,processing,analysis,and de-struction.However,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e soft X-ray microscopy experimental station rely on commercial propriet-ary software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We developed a semi-automatic data acquisition program to facilitate the integration of soft X-ray microscopy stations into a centralized scientific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Additionally,we cre-ated an online data processing platform to assist users in analyzing their scientific data.The system we developed and de-ployed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successfully integrating the soft X-ray microscopy station into the full lifecycl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fei Light Source soft x-ray microscopy full lifecycle data acquisition data processing scientific d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ay CT的沥青混合料空隙测试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谭忆秋 任俊达 +1 位作者 纪伦 许振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71,共7页
为了分析细观尺度下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德国Phoenix v|tome|x S240型工业X-ray CT机,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与方差分析,研究不同CT参数及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三维重构体积参数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级配类型马歇尔试件扫... 为了分析细观尺度下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德国Phoenix v|tome|x S240型工业X-ray CT机,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与方差分析,研究不同CT参数及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三维重构体积参数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级配类型马歇尔试件扫描并进行三维重构与体积分析,建立影响因素与空隙率测试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最优扫描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细观尺度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三维体积分析是可行的;扫描电压、电流及级配类型对重构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适当提高电压、电流及选择恰当的滤波片可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恰当的设备参数条件下,基于细观尺度与宏观尺度下得到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有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试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结构 x-ray CT 沥青混合料 三维重构 测试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钢纤维混凝土中的钢纤维分布X-ray CT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慕儒 马艳奉 +2 位作者 李辉 王晓伟 张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87-491,共5页
为分析定向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的分布,通过X-CT扫描原位测试确定了混凝土中所有钢纤维的空间位置坐标,根据钢纤维空间坐标,分析计算钢纤维的角度分布及纤维方向效应系数。结果表明,定向钢纤维混凝土中,与设计的目标方向夹角<30... 为分析定向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的分布,通过X-CT扫描原位测试确定了混凝土中所有钢纤维的空间位置坐标,根据钢纤维空间坐标,分析计算钢纤维的角度分布及纤维方向效应系数。结果表明,定向钢纤维混凝土中,与设计的目标方向夹角<30°的钢纤维根数占总数量的比例达85%,定向钢纤维的定向效果较好;定向钢纤维混凝土中纤维方向效应系数增加25%,增强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钢纤维混凝土 x-ray CT 纤维方向效应系数 纤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ay CCD相机在杆箍缩二极管X射线焦斑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宋岩 周鸣 +4 位作者 宋顾周 马继明 段宝军 韩长材 姚志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9-764,共6页
针孔成像法是诊断杆箍缩二极管X射线焦斑的常用方法。本文建立基于增感屏、光锥耦合、CCD相机的X-ray CCD相机系统,取代针孔成像法中基于闪烁体、物镜、CCD相机的图像获取系统,提高了诊断系统的紧凑性。对所建立的X-ray CCD相机系统的... 针孔成像法是诊断杆箍缩二极管X射线焦斑的常用方法。本文建立基于增感屏、光锥耦合、CCD相机的X-ray CCD相机系统,取代针孔成像法中基于闪烁体、物镜、CCD相机的图像获取系统,提高了诊断系统的紧凑性。对所建立的X-ray CCD相机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进行了测试,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受增感屏限制,使用铅制分辨卡测得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为5lp/mm,使用刀口法测得调制传递函数为0.5时的频率为1.5lp/mm。测试结果表明,在针孔成像倍率为0.5时,可满足1.5 mm左右的X射线焦斑诊断的需要。并开展了杆箍缩二极管侧面焦斑诊断实验,获得了侧面焦斑图像,且进行了图像复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CCD 杆箍缩二极管 X射线焦斑 针孔成像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ay CT试验的塌陷区回填体孔隙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伟 吴爱祥 +2 位作者 侯克鹏 杨溢 刘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635-3642,共8页
为了研究地表塌陷区回填体破坏过程中的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利用医用X-Ray CT及小型加载装置开展了废石/尾砂混合回填体实时单轴压缩扫描试验,重构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回填体的多组分结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应力值增大,回填体孔隙率增加,... 为了研究地表塌陷区回填体破坏过程中的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利用医用X-Ray CT及小型加载装置开展了废石/尾砂混合回填体实时单轴压缩扫描试验,重构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回填体的多组分结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应力值增大,回填体孔隙率增加,应力超过峰值应力80%后,孔隙率陡增,孔隙主要以X型共轭面分布;回填体孔隙率随含石量增加而增大;回填体细观结构演化过程可划分孔洞持续压密、孔洞先压密后扩容、孔洞持续扩容、相邻微裂隙的贯通、不均质区的孔隙扩展6种模式;回填体在峰值应力80%以前,CT数、孔隙率变化幅度小,回填体中并未出现显著的贯穿性裂缝,主要以原生孔隙的压缩与扩容、次生孔隙的萌生与扩展两种状态为主;应力超过峰值应力80%后,CT数急剧降低,孔隙率陡增,回填体中的原生、次生孔隙结构逐渐贯通,形成贯穿性裂缝,回填体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塌陷区 回填体 x-ray CT 三维重构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ay CT技术研究混凝土内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娜 赵燕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1169-21177,共9页
使用X射线断层扫描(X-ray CT)方法可以观测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并据此分析混凝土的内部损伤,这对研究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CT分辨率高低和试件尺寸大小之间的矛盾以及加载设备的局限阻碍了其在混凝土材料研究中的推广应用。... 使用X射线断层扫描(X-ray CT)方法可以观测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并据此分析混凝土的内部损伤,这对研究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CT分辨率高低和试件尺寸大小之间的矛盾以及加载设备的局限阻碍了其在混凝土材料研究中的推广应用。随着CT设备的不断优化,CT用于混凝土的研究逐渐由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提供了可靠方法。近五年来,CT用于混凝土的研究由孔的分布、裂缝扩展形态及位置、纤维分布、纤维腐蚀状态等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使用CT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计算各相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以此分析混凝土损伤变化规律;二是分析孔隙参数,如孔的尺寸、孔径分布、不同孔体积占比等,以此研究孔隙与混凝土损伤之间的关系;三是分析裂缝宽度、体积变化,以此分析混凝土断裂变化规律;四是定量评估纤维在混凝土内部的分散状态及方向,以此研究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五是基于CT图像构建三维模型进行模拟,获得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分布并与试验结果作对比分析。本文基于孔结构和裂缝变化规律对X-ray CT应用于混凝土材料内部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对近些年来,特别是近五年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X-ray CT用于混凝土研究的优劣势,为混凝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CT 混凝土 CT设备 定量分析 内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ay CT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倩倩 李哲 李炜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25-535,共11页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作为一种具有高分辨率、非破坏性、三维可视化等特征的材料表征测量技术,显示出独特的优势。X-ray CT不仅能得到试样的高分辨率外部特征,还能够获取其详细的内部结构信息,在各...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作为一种具有高分辨率、非破坏性、三维可视化等特征的材料表征测量技术,显示出独特的优势。X-ray CT不仅能得到试样的高分辨率外部特征,还能够获取其详细的内部结构信息,在各个领域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简单比较几种无损检测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引出了X-ray CT的独特性,阐述了X-ray CT的原理以及实验室断层扫描和同步辐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ynchrotron radi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SRCT)的特点;从探索纤维增强聚合物(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评估制造过程、获取损伤失效演变以及X-ray CT与其他表征手段相结合等几个方面归纳了X-ray CT在FRP中的应用,并提出了X-ray CT在FRP研究中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 x-ray CT 结构分析 损伤分析 原位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ernel-ICA和X-ray成像的品种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仲志 万剑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127,共5页
对农作物品种正确分类是作物分类学的重要内容,为考察X-ray成像技术对小麦品种分类研究的有效性,基于软X-ray成像仪采集的3品种(Kama,Rosa and Canadian)每个品种70个籽粒,共210个籽粒样本的X-ray扫描图像,并针对其7个形态几何特征(面... 对农作物品种正确分类是作物分类学的重要内容,为考察X-ray成像技术对小麦品种分类研究的有效性,基于软X-ray成像仪采集的3品种(Kama,Rosa and Canadian)每个品种70个籽粒,共210个籽粒样本的X-ray扫描图像,并针对其7个形态几何特征(面积、周长、紧致度、籽粒长度、宽度、偏斜度、种子腹沟长度),提出了一种使用Kernel-ICA的方法先对特征进行优化,再进行小麦品种的聚类与识别的方法,并与K-means、C-means 2种聚类方法以及基于工神经网络(ANN)和支持向量机(SVM)2种识别方法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分类正确率从高到低分别为:Kernel-ICA、SVM、C-means、K-means、BP-ANN,分类正确率分别为:91.9%、90.5%、89.5%、87.1%、86.9%。研究提出的Kernel-ICA的方法,聚类优化和识别能力较强,对软X-ray成像的小麦品种进行分类,已基本上满足农艺上对小麦品种分类需要,对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别和作物品种分类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Kernel-ICA x-ray成像品种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界面附近CdZnTe晶体组份分布及X-Ray测试
14
作者 涂步华 方维政 +3 位作者 刘从峰 孙士文 杨建荣 何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53-856,共4页
利用对垂直布里奇曼Bridgman法生长中的Cd1-xZnxTe晶体停电自然降温的方法获得了具有不同凝固速率的同一块单晶样品。通过红外透射光谱测量方法对停电自然降温前后的单晶区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停电自然降温后,在固液界面附近存在一个... 利用对垂直布里奇曼Bridgman法生长中的Cd1-xZnxTe晶体停电自然降温的方法获得了具有不同凝固速率的同一块单晶样品。通过红外透射光谱测量方法对停电自然降温前后的单晶区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停电自然降温后,在固液界面附近存在一个明显的组份过度区,正常凝固的晶体组份分布比较均匀,而快速凝固的结晶区域轴向组份分布梯度较大,同时,通过X-Ray测试结果进一步准确判断固液界面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xZnxTe 快速降温 Zn组份 x-r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ay强度计算程序的全新研制
15
作者 胡正西 吕俊霞 +2 位作者 凌留 胡肥龙 庄应烘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4年第3期72-73,63,共3页
该程序是应用VB 6 .0语言开发的一个实例 (以下简称leisure程序 ) ,VB应用程序有良好的界面 ,使得输入变得更加容易。计算结果表明它符合x -ray的强度计算的要求 ,减轻了实验者的工作负担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leisure程序 合金 化合物 粉末法分析 多晶衍射 x-ray强度计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狭义相对论转动质量效应的X-ray光谱分析
16
作者 余志强 谢泉 肖清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36-1140,共5页
基于狭义相对论的基本观点,研究了特征X-ray的产生机理,分析了在狭义相对论下转动质量效应对X-ray光谱的影响,导出了一个计算X-ray特征波长的公式,同时对计算推导的特征波长值做了系统的误差分析,得到了相对误差的规律。结果表明,计算... 基于狭义相对论的基本观点,研究了特征X-ray的产生机理,分析了在狭义相对论下转动质量效应对X-ray光谱的影响,导出了一个计算X-ray特征波长的公式,同时对计算推导的特征波长值做了系统的误差分析,得到了相对误差的规律。结果表明,计算推导的波长值与实验的波长值相比是非常的接近的,并且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转动质量效应对特征波长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研究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对分析特征X-ray光谱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义相对论 特征x-ray 转动质量效应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獐茅盐腺结构及其Na^+的X-ray微区分析
17
作者 刘志华 时丽冉 +1 位作者 白丽荣 马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9-380,共2页
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獐茅盐腺为典型的双细胞结构,主要分布在叶脉附近,这样有利于它快速收集来自根部的盐离子。用NaCl溶液处理试验材料,通过X-ray微区分析表明,獐茅盐腺可以有效地将Na+从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转运到基细胞,由帽细胞分泌到... 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獐茅盐腺为典型的双细胞结构,主要分布在叶脉附近,这样有利于它快速收集来自根部的盐离子。用NaCl溶液处理试验材料,通过X-ray微区分析表明,獐茅盐腺可以有效地将Na+从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转运到基细胞,由帽细胞分泌到体外,从而降低植物体内盐分水平以适应盐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獐茅 盐腺 x-ray微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SCI期刊导航《X-Ray Spectrometry》
18
作者 卓尚军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304,共2页
《X-Ray Spectrometry》(印刷版ISSN 0049-8246,网络版ISSN 1097-4539)由John Wiley&amp;Sons,Ltd.出版,是X射线光谱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刊1972年创刊,开始为季刊,1987年改为双月刊.除了特刊(Special Issue)外,每期发表论文都... 《X-Ray Spectrometry》(印刷版ISSN 0049-8246,网络版ISSN 1097-4539)由John Wiley&amp;Sons,Ltd.出版,是X射线光谱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该刊1972年创刊,开始为季刊,1987年改为双月刊.除了特刊(Special Issue)外,每期发表论文都在20篇以下,创刊至今已发表论文约2000篇.2012年SCI影响因子为1.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学术期刊 SCI 导航 国际 X射线光谱 影响因子 印刷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ayμCT技术的玉米籽粒结构特征的粒位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银学波 明博 +3 位作者 侯俊峰 王克如 李少昆 谢瑞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4,共7页
玉米籽粒因其在果穗上着生位置不同存在较大差异,明确籽粒结构特征的粒位效应为玉米的消费、加工和播种质量等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评价提供参考。该研究以3个不同籽粒类型的玉米品种登海618(DH618)、KX3564和先玉335(XY335)为材料,利用... 玉米籽粒因其在果穗上着生位置不同存在较大差异,明确籽粒结构特征的粒位效应为玉米的消费、加工和播种质量等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评价提供参考。该研究以3个不同籽粒类型的玉米品种登海618(DH618)、KX3564和先玉335(XY335)为材料,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X-rayμCT)技术扫描测试样本,通过图像滤波、阈值分割等图像分析方法重建籽粒3维结构,获取玉米果穗不同粒位籽粒的胚、胚乳、皮下空腔、胚空腔、硬质胚乳、粉质胚乳、胚乳空腔等结构参数。数据分析表明,籽粒不同结构指标在果穗上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从基部到顶部(不考虑果穗两端的极端籽粒),胚、胚乳及硬质胚乳体积线性下降,各指标在果穗上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5.82~33.36、180.15~296.50及87.13~166.00 mm^(3);胚乳空腔>皮下空腔>胚空腔,果穗中部籽粒的空腔较小且稳定,3个品种表现一致;胚与胚乳的比值在粒位间基本稳定,粉质胚乳体积、硬质胚乳与粉质胚乳的比值从基部至顶部逐渐减小,但不同指标的变化斜率存在差异。3个供试品种的籽粒结构参数不同:DH618果穗不同部位籽粒胚与胚乳的比值大于KX3564和XY335,XY335籽粒硬质胚乳与粉质胚乳的比值大于DH618和KX3564。在籽粒空腔方面,KX3564皮下空腔的比例较高,而XY335胚乳空腔的比例较高。3个品种胚、胚乳、皮下空腔体积在玉米籽粒中的比例平均分别为9.27%、89.87%、0.86%。X-rayμCT扫描技术为玉米籽粒性状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明确果穗籽粒结构的粒位效应有利于全面地掌握玉米果穗上籽粒的性状特征,为玉米的生产、加工及品种改良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玉米 粒位效应 籽粒结构 x-rayμ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e of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to study structures and particle contacts of granite residual soil 被引量:18
20
作者 SUN Yin-lei TANG Lian-s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938-954,共17页
A small problem about soil particle regularization and contacts but essential to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as studied.The soils sourced from Guangzhou and Xiamen were sieved into five different particle scale ranges(d... A small problem about soil particle regularization and contacts but essential to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as studied.The soils sourced from Guangzhou and Xiamen were sieved into five different particle scale ranges(d<0.075 mm,0.075 mm≤d<0.1 mm,0.1 mm≤d<0.2 mm,0.2 mm≤d<0.5 mm and 0.5 mm≤d<1.0 mm)to study the structures and particle contacts of granite residual soil.The X-ray 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 method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microstructure of granite residual soil.The particle was identified and regulariz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The particle contacts and 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in 3D space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e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ain types of contact among the particles are face-face,face-angle,face-edge,edge-edge,edge-angle and angle-angle contacts for particle sizes less than 0.2 mm.When the particle sizes are greater than 0.2 mm,the contacts are effectively summarized as face-face,face-angle,face-edge,edge-edge,edge-angle,angle-angle,sphere-sphere,sphere-face,sphere-edge and sphere-angle contacts.The differences in porosity among the original sample,reconstructed sample and regularized sampl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ter-swelling and water-disintegrable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 residual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granite residual soil RECONSTRUCTION REGULARIZATION particle conta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