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Arg399Gln多态性与宫颈癌急性放射性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蓝美玲 肖何 +7 位作者 余娴 张志敏 张辉 何轩 李建 周鹏 叶云飞 王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探讨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宫颈癌急性放射性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152例。Sanger测序法检测外周血X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 目的探讨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宫颈癌急性放射性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152例。Sanger测序法检测外周血X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并分析其与急性放射性损伤致放射性膀胱炎和直肠炎发生的关系。结果 152例宫颈癌患者中,携带XRCC1 Arg/Arg、Arg/Gln、Gln/Gln基因型的分别有78、56、18例。其中发生2~3级急性膀胱炎有47例;2~3级急性直肠炎有100例,没有4级膀胱炎、直肠炎的发生。对其他临床因素校正后,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XRCC1 399密码子杂合变异基因型携带者(Arg/Gln)和纯合变异携带者(Gln/Gln)的2~3级膀胱炎发生风险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分别为野生型的4.114倍(OR=4.114,95%CI:1.746~9.693)和9.096倍(OR=9.096,95%CI:2.707~30.566);2~3级直肠炎发生风险分别是野生型的5.011倍(OR=5.011,95%CI:2.169~11.575)和7.165倍(OR=7.165,95%CI:1.506~34.092)。结论 XRCC1 399密码子的SNP与宫颈癌急性放射性膀胱炎和直肠炎有关,具有潜在的放射治疗副反应预测因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 宫颈癌 放疗 急性膀胱炎 急性直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胃癌患者对DDP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季枚 吴昌平 +6 位作者 蒋敬庭 徐斌 吴骏 赵伟庆 张红宇 周文杰 李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45-947,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XRCC1399)多态性与以DDP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癌59例。所有晚期胃癌病例化疗前抽取外周血,提取脱氧核糖核酸(DNA),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XRCC1399)多态性与以DDP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癌59例。所有晚期胃癌病例化疗前抽取外周血,提取脱氧核糖核酸(DNA),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XRCC1399基因型。所有患者经多西他赛(Docetaxel)+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联合方案化疗,化疗后观察疗效及其与XRCC1399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59例晚期胃癌患者中,16例(27.12%)为A/A基因型,18例(30.51%)为G/A基因型,25例(42.37%)为G/G基因型。其中,4例完全缓解(CR),14例为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SD),22例进展(PD),总化疗有效率为30.51%。XRCC1399 A/A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有效率(68.75%)明显高于G/A基因型患者(22.23%),P<0.01,明显高于G/G基因型患者(12.0%),P<0.01。G/A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与G/G基因型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XRCC1399基因型对预测以DDP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XRCC1399 A/A基因型的晚期胃癌患者对以DDP为主的化疗方案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肿瘤 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XRCCl) 多态性 DDP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CC3基因多态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倪红霞 边建超 +3 位作者 沈强 汤洪伟 朱虔兮 吴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讨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3(XRCC3)多态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PCR-RFLP和PCR-SSP技术检测191例PTC患者和201例对照的XRCC3基因多态。结果在XRCC3基因A4541G、A17893G和C18067T... 目的探讨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3(XRCC3)多态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PCR-RFLP和PCR-SSP技术检测191例PTC患者和201例对照的XRCC3基因多态。结果在XRCC3基因A4541G、A17893G和C18067T多态位点,所有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吸烟、饮酒和经常饮茶者中,4541G/G基因型使PTC的发病风险降低,其OR值分别为0.09(95%CI:0.02-0.51)、0.10(95%CI:0.04-1.00)和0.18(95%CI:0.05-0.68)。AAT单倍型在对照组的频率高于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以GAC单倍型为参照,AAT单倍型可使PTC发病风险降低,OR值为0.34(95%CI:0.11-0.92)。结论XRCC3基因A4541G、A17893G和C18067T多态与PTC无关联,但在吸烟、饮酒和常饮茶者中,4541G/G基因型可使PTC发病风险降低,是PTC的保护因素。AAT单倍型亦可降低PTC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3 基因多态 遗传易感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对头颈部放疗生存期及血清XRCC1、XRCC3mR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任淑惠 王山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3,共4页
目的探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对头颈部放疗患者生存期及血清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XRCC1)、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3(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3,XRCC3)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 目的探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对头颈部放疗患者生存期及血清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XRCC1)、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3(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3,XRCC3)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旋转容积调强技术结合放疗治疗,联合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XRCC1及XRCC3mRNA水平、生存期、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自汗、恶心呕吐、神疲乏力、食欲差、失眠、头晕眼花等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清XRCC1、XRCC3水平及外周血XRCC1、XRCC3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69%,17/49)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92%,35/48)(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能改善头颈部放疗患者肿瘤客观缓解率,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XRCC1、XRCC3mRNA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旋转容积调强技术 头颈部肿瘤 放疗 生存期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