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兵 刘文俊 +3 位作者 赵秋宇 王建光 郭胜男 王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4-1070,共7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腺癌顺铂耐药A549/DDP细胞株荷瘤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及B淋巴瘤细胞-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BALB/c-nu裸鼠A549/DDP移植瘤模型,分别...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腺癌顺铂耐药A549/DDP细胞株荷瘤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及B淋巴瘤细胞-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BALB/c-nu裸鼠A549/DDP移植瘤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顺铂、参芪扶正注射液、顺铂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低剂量、顺铂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高剂量干预裸鼠,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TUNEL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较顺铂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与顺铂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细胞水肿,重度皱缩,染色质凝集,呈明显凋亡形态;TUNEL染色显示,与顺铂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较顺铂组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均显著上调,Bcl-2表达下调(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加强顺铂抗肿瘤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下调Bcl-2、激活cleaved caspase-3及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肺腺癌移植瘤 B淋巴瘤细胞-2相关X蛋白 B淋巴瘤细胞-2 胱天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乙醇提取物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小鼠帕金森样行为
2
作者 赵婷婷 何岚峤 +3 位作者 严森 樊鹏雨 张翀 曾玲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目的:探究绞股蓝乙醇提取物(本文简称GP)对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GP小剂量组和GP大剂量组,每组16只。通过在小鼠黑质网状部区域定... 目的:探究绞股蓝乙醇提取物(本文简称GP)对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GP小剂量组和GP大剂量组,每组16只。通过在小鼠黑质网状部区域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的方式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造模两周后,阳性对照组、GP小剂量组和GP大剂量组分别给予左旋多巴(10 mg/kg,腹腔注射)、GP(100 mg·kg^(-1)·d^(-1),口服)和GP(200 mg·kg^(-1)·d^(-1),口服)三周。通过旷场实验和CatWalk步态分析实验评估GP对帕金森病小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通过抓力仪检测小鼠的肌肉力量;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变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内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分析GP对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p38、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JNK)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蛋白和B细胞淋巴瘤蛋白(Bcl)-2、Bcl-2关联X蛋白(Bax)、cleaved-胱天蛋白酶(caspase)-3等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P各剂量组移动距离、正常步序比、四肢步周长度增加,前肢抓力增大(均P<0.05)。进一步检测发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P组TH阳性细胞比例增加,脑组织中多巴胺和血清素含量增加,磷酸化ERK1/2表达增加,磷酸化p38和磷酸化JNK1/2表达减少,Bax/Bcl-2和cleaved-caspase-3/caspase-3下降(均P<0.05)。结论:GP可通过调节磷酸化MAPK家族和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提高中脑组织内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促进黑质网状部区域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绞股蓝 行为学实验 多巴胺能神经元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蛋白 线粒体相关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钾泵抑制剂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生成介导肝癌HepG2细胞周期S期阻滞与凋亡 被引量:24
3
作者 高默杰 徐忠伟 +3 位作者 王凤梅 陈小义 呼文亮 徐瑞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目的研究钠泵抑制剂哇巴因(ouabain)和华蟾毒配基(cinobufogen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 目的研究钠泵抑制剂哇巴因(ouabain)和华蟾毒配基(cinobufogen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clinA1、CDK2、PCNA和p21CIP1表达的变化。结果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荧光染色显示药物处理24h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实验组S期细胞比例升高,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可下调CyclinA1、CDK2和PC-NA的表达(P<0.05),上调p21CIP1的表达(P<0.05)。结论钠泵抑制剂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S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这与其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生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巴因 华蟾毒配基 HepG2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细胞 钠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β-微管蛋白、微管相关蛋白tau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mRNA水平与胃癌对紫杉醇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雯婷 陆明洁 +3 位作者 喻存俊 施伟 束永前 刘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Ⅲ型β-微管蛋白(ClassⅢβ-tubulin)、微管相关蛋白tau(MAPT)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水平对化疗药物紫杉醇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54例胃癌原代细胞对紫杉醇的体外药物敏感性,RT-PCR...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Ⅲ型β-微管蛋白(ClassⅢβ-tubulin)、微管相关蛋白tau(MAPT)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水平对化疗药物紫杉醇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54例胃癌原代细胞对紫杉醇的体外药物敏感性,RT-PCR法检测胃癌细胞内ClassⅢβ-tubulin、MAPT和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胃癌细胞对紫杉醇的体外敏感性与上述生物学指标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ClassⅢβ-tubulin的mRNA表达水平为1.04±0.22,与分化程度有关(P=0.029);MAPT的mRNA表达水平为0.80±0.17;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为1.00±0.19,与分化程度有关(P=0.009)。药敏指数与ClassⅢβ-tubul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72,P=0.006),与MAPT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292,P=0.032),与surviv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40,P=0.012);ClassⅢβ-tubulin与MAPT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84,P=0.037),与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59,P=0.000)。结论:胃癌细胞中ClassⅢβ-tubulin、MAPT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可能对紫杉类药物的化疗敏感性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紫杉醇 Ⅲ型β-微管蛋白 微管相关蛋白tau 抑制蛋白SURVIVIN ATP生物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外分泌蛋白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葛玉杰 王黎霞 +6 位作者 王诗琪 石梦云 陈玲玲 王梦琦 于慧 张建军 安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了研究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裂殖子的外分泌蛋白对马-达氏牛肾(MDBK)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本试验建立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体系,即将E.acervulina裂殖子与MDBK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共培养1.5、3和6 h M... 为了研究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裂殖子的外分泌蛋白对马-达氏牛肾(MDBK)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本试验建立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体系,即将E.acervulina裂殖子与MDBK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共培养1.5、3和6 h MDBK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共培养6 h后的细胞上清液中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5、3和6 h共培养组MDBK细胞的总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2±0.19)%、(8.13±0.32)%和(11.57±0.37)%,与对照组相比,总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LC-MS/MS分析共鉴定到65个E.acervulina的外分泌蛋白,包括热休克蛋白、微线蛋白、能量代谢酶分子、蛋白磷酸酶分子和未知功能蛋白等。结果表明,E.acervulina裂殖子外分泌蛋白可抑制MDBK细胞凋亡,具体哪种蛋白在抑制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型艾美耳球虫 裂殖子 MDBK细胞 抑制 外分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抑制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黎明 涂水平 +3 位作者 戴强 姚玮艳 乔敏敏 江石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基因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裸鼠荷瘤模型,每组5只裸鼠分别在瘤内分3点注射相同感染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Ad5/F35-Null对照空病毒及等体...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基因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裸鼠荷瘤模型,每组5只裸鼠分别在瘤内分3点注射相同感染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Ad5/F35-Null对照空病毒及等体积的磷酸缓冲液(PBS),隔天注射1次,疗程2周。每3天测量各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观察Ad5/F35-XAF1组移植瘤的生长与其他两组的差异。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中XAF1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PBS组和Ad5/F35-Null组比较,瘤内注射Ad5/F35-XAF1组裸鼠移植瘤体积、质量和MVD显著减小(P<0.05或P<0.01),而移植瘤细胞的凋亡指数和XAF1蛋白的表达率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XAF1基因可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可能与该基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 肝癌 腺病毒 移植瘤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C末端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涛 汪亚君 +2 位作者 范大华 陈小谊 刘慧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39-844,共6页
目的观察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蛋白C-末端多肽(DCTP)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DCTP抑制DAPK功能的机制。方法采用PCR法扩增DCTP核酸片段,定向连接至质粒pEGFPN1、pIRES2-EGFP和pcDNA3.1(-),将重组质粒[pEGFPN1-DCTP、... 目的观察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蛋白C-末端多肽(DCTP)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DCTP抑制DAPK功能的机制。方法采用PCR法扩增DCTP核酸片段,定向连接至质粒pEGFPN1、pIRES2-EGFP和pcDNA3.1(-),将重组质粒[pEGFPN1-DCTP、pIRES2-DCTP-EGFP和pcDNA3.1(-)-DCTP]转染至SH-SY5Y细胞中,筛选稳定细胞株。分析pEGFPN1-DCTP的表达产物在细胞中的定位。建立稳定表达DCTP的SH-SY5Y细胞。用MTT法、Hoechst3325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H-SY5Y细胞对谷氨酸的敏感性,用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内DAPK的表达量以及磷酸化DAPK(p-DAPK)水平的变化。结果谷氨酸对SH-SY5Y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40mmol/L的谷氨酸对细胞的抑制率为51.7%。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40mmol/L谷氨酸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分别为26.1%和27.7%,而正常培养细胞分别为0.08%和0%。谷氨酸诱导细胞凋亡时,p-DAPK表达下降。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DCTP定位于细胞质。用40mmol/L谷氨酸分别诱导转染pcDNA3.1(-)-DCTP和pcDNA3.1(-)质粒(对照质粒)的SH-SY5Y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前者凋亡率为43.7%,而后者凋亡率为62.2%。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在谷氨酸诱导下,与转染pIRES2-EGFP质粒(对照质粒)的SH-SY5Y细胞相比,转染pIRES2-DCTP-EGFP质粒的细胞内DAPK和p-DAPK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DCTP基因的表达产物定位于SH-SY5Y胞质。DCTP可以抵抗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的凋亡,但并不影响DAPK的磷酸化及其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蛋白激酶 基因疗法 谷氨酸 细胞 DNA降解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对新生小鼠脑缺氧缺血后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
8
作者 徐发林 朱长连 +2 位作者 王小阳 邢秋景 程秀永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对未成熟脑缺氧缺血(HI)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的影响。方法新生9日龄转基因XIAP过度表达C57BL/6小鼠(XIAP组)及同期野生型9日龄C57BL/6小鼠(野生组)在HI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脑,部分脑组织进... 目的探讨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对未成熟脑缺氧缺血(HI)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的影响。方法新生9日龄转基因XIAP过度表达C57BL/6小鼠(XIAP组)及同期野生型9日龄C57BL/6小鼠(野生组)在HI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脑,部分脑组织进行手工匀浆后差速离心分离胞浆和线粒体成分进行Western蛋白印迹,部分脑组织进行细胞色素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Western蛋白印迹显示,HI后24h缺血侧脑组织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较对侧减少,而胞浆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较对侧增加(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XIAP组脑组织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释放量明显少于野生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I后3h、24h,XIAP组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细胞色素C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野生组。结论XIAP过度表达可抑制HI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向胞浆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连锁的抑制蛋白 缺氧缺血 细胞色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性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与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化疗耐药的关系
9
作者 王家凤 张志民 +2 位作者 王成坤 聂代邦 高文信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X-性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XIAP表达与Tca8113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平阳霉素(PYM)间歇性加药,逐步递增剂量,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 目的研究X-性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XIAP表达与Tca8113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平阳霉素(PYM)间歇性加药,逐步递增剂量,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对PYM的敏感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XIAP在药物处理前后的各Tca8113细胞组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XIAP与细胞耐药性的关系。结果Tca8113细胞在PYM间断作用下产生耐受,Tca8113-1-10组、Tca8113-10-10组耐药细胞对PYM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12.758±0.030)、(18.986±0.150)μg·mL-1。Tca8113-1-20、Tca8113-10-20组耐药细胞对PYM的IC50分别为(26.302±0.072)、(35.294±0.115)μg·mL-1。XAIP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对PYM的耐药有相关性(P<0.01)。结论XIAP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鳞癌的化疗耐药性有关,这可作为口腔鳞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x-性染色体连锁抑制蛋白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线粒体蛋白12对肝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金姝 王俐 +7 位作者 王颖 谢国化 陈惠娟 王树军 张惠珍 张勇 葛瑜 葛海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线粒体蛋白12(TAMP1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1)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包装细胞PA317,将获得的病毒颗粒感染TAMP12低表达的肝癌细胞株HepG2。应用RT-PCR检测TAMP12 mRNA表达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线粒体蛋白12(TAMP1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1)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包装细胞PA317,将获得的病毒颗粒感染TAMP12低表达的肝癌细胞株HepG2。应用RT-PCR检测TAMP12 mRNA表达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双色荧光标记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定量表达。(2)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FACS检测5-氟尿嘧啶(5-FU)处理后对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CLSM检测显示TAMP12主要表达于HepG2细胞线粒体中。转染细胞中TAMP12基因和蛋白呈稳定高表达。(2)5-FU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后,转染细胞的核形态较为完整,但对照细胞的染色质发生凝聚、边缘化、核固缩;且FACS检测显示转染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细胞(P<0.05或P<0.01)。结论:TAMP12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线粒体蛋白12 线粒体 逆转录病毒载体 HEPG2细胞 氟尿嘧啶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神经毒性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赖霞 刘河 +2 位作者 朱晓鹏 龙艳 邓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 SH-SY5Y-APP695细胞培养体系培育按实验目的分组:A组(25μmol/L Aβ)、B组(2μmol/L ASC)、C组(2μmol/L ASC+25μmol/L Aβ+10μg/ml AL1...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 SH-SY5Y-APP695细胞培养体系培育按实验目的分组:A组(25μmol/L Aβ)、B组(2μmol/L ASC)、C组(2μmol/L ASC+25μmol/L Aβ+10μg/ml AL177)、D组(2μmol/L ASC+25μmo/L Aβ+10μg/ml ab155970)、E组(25μmol/L Aβ+2μmol/L ASC)用于探讨重组ASC蛋白与Aβ蛋白结合。对照组[磷酸盐吐温缓冲液(PBST)]、Aβ组(10μmol/L Aβ)、Aβ+N端组(10μmol/L Aβ+10μg/ml AL177)、Aβ+C端组(10μmo/L Aβ+10μg/ml ab155970)用于探讨细胞炎性反应。Ⅰ组(PBST)、Ⅱ组(10μmol/L Aβ)、Ⅲ组(10μmol/L Aβ+10μg/ml AL177)、Ⅳ组(10μmol/L Aβ+10μg/ml ab155970)用于细胞毒性检测。N端组[10μg/ml AL177+10μg/ml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Aβ_(42)]、C端组(10μg/ml ab155970+10μg/ml FITC-Aβ_(42))、空白组(PBST)用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A组比较,C组细胞中Aβ聚集减少,D组Aβ聚集增多(P<0.01)。与对照组比较,Aβ+C端组Aβ引起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噻唑蓝法检测结果显示,Ⅱ组细胞活性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4.25 vs 0.73±5.68,P<0.01);Ⅲ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2.21 vs 0.73±5.68,P<0.05)。结论 ASC蛋白N端抗体AL177抑制Aβ聚集,ASC蛋白C端抗体ab155970促进Aβ聚集,并具有时间依赖性。C端抗体刺激Aβ引起炎性反应,N端抗体拮抗对Aβ神经细胞毒性。表明ASC不同表位抗体对Aβ聚集及神经毒性具有不同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细胞毒性 免疫 抗体 表位 相关斑点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c合成肽靶向下调凋亡抑制蛋白XIAP提高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冀晖 张厚德 +4 位作者 雷萍 苏卓娃 麦丽文 郑芳 龚非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包含目的蛋白功能结构域的Smac合成肽能否增强胰腺癌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化学合成SmacN7细胞可穿透融合多肽,共沉淀实验观察SmacN7细胞穿透肽与胰腺癌Panc-1细胞内的XIAP的相互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ma... 目的:探讨包含目的蛋白功能结构域的Smac合成肽能否增强胰腺癌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化学合成SmacN7细胞可穿透融合多肽,共沉淀实验观察SmacN7细胞穿透肽与胰腺癌Panc-1细胞内的XIAP的相互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macN7细胞穿透肽与顺铂、5-FU联用对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MTT法检测SmacN7细胞穿透肽应用前后Panc-1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结果:SmacN7融合多肽能与内源性XIAP结合,明显下调Panc-1细胞XIAP表达水平,显著增强顺铂或5-FU诱导的Panc-1细胞凋亡,使其对顺铂、5-FU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降低1.98倍、2.62倍。结论:应用包含目的蛋白功能结构域的Smac合成肽能靶向下调胰腺癌Panc-1细胞XIAP表达,显著提高其化疗敏感性,为胰腺癌的生物治疗协同化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C/DIABLO x-相关凋亡抑制蛋白 合成肽 胰腺癌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和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p17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立梅 毕桂南 +4 位作者 罗传明 李浩 邱燕东 黎彬如 石胜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317-321,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脑组织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 ib itor of apoptosis prote in,X IAP)和Caspase-3 p17的动态表达。方法30只雄性W 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 h后再灌注6、12、24、48和72 h组,每...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脑组织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 ib itor of apoptosis prote in,X IAP)和Caspase-3 p17的动态表达。方法30只雄性W 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 h后再灌注6、12、24、48和72 h组,每组5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1.5 h再灌注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脑组织X IAP、Caspase-3 p17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和IR组非缺血侧可见少量X IAP阳性细胞,但未见Caspase-3 p17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相比,X IAP阳性细胞再灌注6 h开始增加(P=0.00),12 h达高峰,24 h下降,48 h趋于正常(P=0.549);而再灌注6 h可见少量Caspase-3 p17阳性细胞,24 h达到高峰,至72 h仍较多,显著高于再灌注6 h时(P=0.004)。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可诱导凋亡抑制蛋白X IAP和促凋亡蛋白Caspase-3 p17短暂性表达增加,且前者表达的高峰时间早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抑制蛋白 CASPASE-3 基因表达调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GLCP抑制宿主EBL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玉娟 刘桐 +3 位作者 武琪 徐青元 辛九庆 潘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3-591,共9页
为探究牛支原体(M.bovis)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抑制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实验室前期经AKTA分子筛分成5组的M.bovis TJ株LAMPs分别刺激胎牛肺(EBL)细胞,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LAMPs对EBL细胞中凋亡执行分子Caspase-3剪切... 为探究牛支原体(M.bovis)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抑制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实验室前期经AKTA分子筛分成5组的M.bovis TJ株LAMPs分别刺激胎牛肺(EBL)细胞,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LAMPs对EBL细胞中凋亡执行分子Caspase-3剪切激活水平的影响,经CCK-8试验检测筛选出的目标LAMPs对EBL细胞活力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蛋白质谱测序分析。结果显示,D组LAMPs能够抑制Caspase-3的剪切激活水平,并可以极显著提高EBL细胞活力,结合蛋白质谱测序结果以及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蛋白功能,选定VSPHB0801-4、TPP、DJ-1、EF-TU、GAPDH以及GLCP为候选蛋白进行后续试验。经PCR扩增dj-1基因,重叠延伸PCR扩增ef-tu和glcp融合基因,vsphb0801-4、tpp和gapdh基因片段则由华大基因公司合成,将上述基因片段分别克隆至相应的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vsphb0801-4、pET-28a-tpp、pET-32a-dj-1、pET-32a-ef-tu、pEGX-6P-1-gapdh和pMAL-c5X-glcp,并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通过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的纯化效果。结果显示,获得了纯度较高的6个重组蛋白。将不同浓度的6个重组蛋白分别刺激EBL细胞,经western blot验证重组蛋白是否具有抑制EBL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显示,只有重组蛋白GLCP能够抑制EBL细胞凋亡。因此,将其作为靶标蛋白进一步探究其抑制EBL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将不同浓度的重组蛋白GLCP分别刺激EBL细胞后,经western blot检测经典凋亡通路介导分子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12的剪切激活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EB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关键分子Bcl-2、Bax、Cyt C、Apaf-1以及剪切的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重组蛋白GLCP主要抑制Caspase-9的剪切激活水平,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并上调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关键分子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下调Bax、Cyt C、Apaf-1和剪切的PARP1蛋白表达水平。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蛋白GLCP主要通过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抑制EBL细胞凋亡。本研究首次筛选到抑制EBL细胞凋亡的M.bovis脂质相关膜蛋白GLCP,并初步解析了其抑制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为M.bovis持续性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细胞 脂质相关蛋白 线粒体介导的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dta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副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张正艳 李长正 +2 位作者 李静 王艳 路承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Dpdta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H-SY5Y细胞用终浓度分别为0.156、0.312、0.625、1.250、2.500、5.000μmol/L DpdtaA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增殖抑制率。SH-SY5Y细胞... 目的:探讨Dpdta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H-SY5Y细胞用终浓度分别为0.156、0.312、0.625、1.250、2.500、5.000μmol/L DpdtaA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增殖抑制率。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给予二甲基亚砜)和DpdtaA组(0.5μmol/L DpdtaA),处理24 h后采用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采用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另取细胞,分4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pdtaA与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单独及联合作用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ALG-2相互作用蛋白X(Alix)的表达。结果:DpdtaA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H-SY5Y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为(0.54±0.13)μmol/L。与对照组比较,DpdtaA组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增多(P<0.05);DpdtaA组细胞核周围有大量空泡,线粒体肿胀,ROS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发生副凋亡。DpdtaA处理后Alix蛋白表达水平下降;NAC预处理后,Alix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DpdtaA能够抑制SH-SY5Y细胞增殖,引起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和副凋亡,部分机制可能与上调ROS及抑制Ali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dtaA 神经母细胞瘤 SH-SY5Y细胞 增殖 氧化应激 相关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及其相关因子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治国 张继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367-3369,共3页
目的观察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XIAP相关因子1(XAF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在CML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ML患者42例,其中慢性期24例(CML慢性期组),进展期18例(CML进展期组,其中加速期7例,急变... 目的观察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XIAP相关因子1(XAF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在CML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ML患者42例,其中慢性期24例(CML慢性期组),进展期18例(CML进展期组,其中加速期7例,急变期11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患者骨髓细胞XIAP及XAF1 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为非恶性血液病患者21例(非恶性血液病组)及急性白血病(AL)患者28例(AL组)。结果 CML进展期组患者骨髓中XIAP mRNA表达水平高于CML慢性期组(P<0.01)和非恶性血液病组(P<0.01);而CML进展期患者骨髓中XAF1 mRNA表达水平低于CML慢性期(P<0.05)和非恶性血液病组(P<0.01);化疗后获得骨髓缓解的CML患者骨髓中XIA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而XAF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XIAP mRNA及XAF1 mRNA表达水平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CML患者进展期XIAP及XAF1的联合检测及动态观察可作为CML临床辅助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抑制蛋白 XIAP相关因子1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BCR-ABL阳性 细胞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莲心碱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17
作者 孟贝 翟春晓 +1 位作者 孟欢 赵江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2-1087,共6页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72只8月龄(200+20)g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构建AMI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甲基莲心碱低剂量组、甲基莲心碱高剂量组、甲基莲心碱高剂量+SIRT1抑制剂(EX-527)组,每组18只,另取18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情况、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心肌细胞凋亡情况、SIRT1/AMPK/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甲基莲心碱低剂量组、甲基莲心碱高剂量组较模型组心肌病理损伤减轻,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Ⅱ、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光密度及LC3Ⅱ/LC3Ⅰ、Beclin-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SIRT1、p-AMPK/AMPK表达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p-mTOR/mTOR表达显著降低(P<0.05);甲基莲心碱高剂量+EX-527组较甲基莲心碱高剂量组心肌病理损伤加重,LVEF、LVFS、LC3Ⅱ、Beclin-1光密度及LC3Ⅱ/LC3Ⅰ、Beclin-1、Bcl-2、SIRT1、p-AMPK/AMPK表达显著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Bax、p-mTOR/mTOR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甲基莲心碱可抑制AMI大鼠细胞凋亡并促进自噬,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SIRT1/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类 mTOR调节相关蛋白 心肌梗死 自噬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通过下调X-盒结合蛋白1表达抑制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婷婷 魏庆庆 +6 位作者 严宇鹏 孙颖颖 李莉 胡罗文 马瑞 李欧 王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36-840,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心肌病(DCM)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X-盒结合蛋白1(XBP1)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联系,以及明确缬沙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两部分:腹腔注射65 mg/kg的柠檬酸盐缓冲液的... 目的:研究糖尿病心肌病(DCM)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X-盒结合蛋白1(XBP1)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联系,以及明确缬沙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两部分:腹腔注射65 mg/kg的柠檬酸盐缓冲液的大鼠为对照组(n=10);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大鼠(n=40)注射7天后,收集大鼠尾静脉血测空腹血糖,其中37只连续2次空腹血糖≥16.7mmol/L(300mg/dl)为DCM大鼠建模成功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给予以生理盐水灌胃的为DCM组(n=20),以30mg/kg·d灌胃缬沙坦给药的为DCM+缬沙坦组(n=17)。三组大鼠饲养过程中检测体重、血糖、血压、心功能等指标变化。大鼠16周后处死观察心肌组织结构、细胞形态、胶原分布情况,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并通过免疫荧光、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ytochrome c、cleaved caspase 3、葡萄糖调节蛋白78(GPR78)和剪接型XBP1(XBP1-s)表达水平。结果:DCM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结构紊乱,胶原含量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P<0.05),GRP78、XBP1-s、cleaved caspase 3和cytochrome c蛋白及核糖核酸(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DCM+缬沙坦组与DCM组相比,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心肌间质内和小动脉周围胶原纤维显著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GRP78、XBP1-s、cleaved caspase 3和cytochrome c蛋白及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DCM大鼠心肌组织中存在着调节内质网应激的关键因子-XBP1的活化,DCM病程中存在着XBP1调控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途径的激活,心肌细胞凋亡增加,而缬沙坦能够抑制DCM大鼠心肌细胞XBP1的激活,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细胞 x-盒结合蛋白1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昌生 张学贞 +2 位作者 韩宗明 朱鸿波 万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5-371,共7页
目的:研究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 2,CKAP2)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系HepG2,Huh7和SMMC-7721。采用实时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KAP2的表达水平。进... 目的:研究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 2,CKAP2)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系HepG2,Huh7和SMMC-7721。采用实时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KAP2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组、阴性对照(NC)组和沉默CKAP2(siCKAP2)组。NC组和siCKAP2组细胞分别转染siControl和siCKAP2。采用CKK-8法检测细胞活性,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leavedcaspase 3,Bax,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以及磷酸化的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和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肝细胞L02比较,CKAP2在肝癌细胞系HepG2,Huh7和SMMC-7721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与NC组比较,siCKAP2组细胞活性和增殖率显著下降(均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caspase 3和Bax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显著减少(均P<0.05);E-cadherin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上调,Vimentin,Ncadherin,磷酸化的JAK2和磷酸化的STAT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沉默CKAP2基因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其凋亡,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这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 肝癌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人胃癌中的表达以及和survivin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9
20
作者 王同杉 游思洪 +3 位作者 葛红梅 陈子庆 丁小健 刘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livinα、livinβ和survivin的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blot...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livinα、livinβ和survivin的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blot分析liv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40例胃癌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47.5%、survivin为60%,而在正常和癌旁组未检出阳性结果;l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组织分化差,淋巴结转移者livin表达率高(P<0.05);24例survivin阳性样本中有14例livin呈阳性。结论:liv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作为胃癌的分子标志物,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livin表达和survivin表达在本实验中结果显示没有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蛋白 LIVIN SURVIVIN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