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硅酸盐矿物,玻璃和熔体中Si和Al的配位与局部结构:K-边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彭明生 李迪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2-405,共4页
本文采用同步辐射的 Si K-边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XANES)谱研究了 Si在 Si O2 - P2 O5 和 Na2 O-Si O2 - P2 O5 的低压磷硅酸盐玻璃中结构与配位 ,以及 Si的配位几何随玻璃中 P2 O5 含量而变化 :同步辐射的 AlK-边 XANES谱研究了 Al在... 本文采用同步辐射的 Si K-边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XANES)谱研究了 Si在 Si O2 - P2 O5 和 Na2 O-Si O2 - P2 O5 的低压磷硅酸盐玻璃中结构与配位 ,以及 Si的配位几何随玻璃中 P2 O5 含量而变化 :同步辐射的 AlK-边 XANES谱研究了 Al在铝硅酸盐成分为 Na Al Si2 O6 - Na Al Si3O8的玻璃和熔体中的配位和局部结构 ,并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来证明该成分的玻璃体系中由于压力的变化所诱导 Al配位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玻璃 配位 结构 x-射线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胡敏素结构特征及对铜离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范春莹 谢修鸿 +1 位作者 燕爱春 张晋京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60-1471,共12页
以棕壤和赤红壤为供试土壤,在对土壤胡敏素进行结构表征的基础上,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不同反应温度下其对铜离子(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技术探测了Cu^(2+)在胡敏素表面吸附的微观局域结构。结果表... 以棕壤和赤红壤为供试土壤,在对土壤胡敏素进行结构表征的基础上,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不同反应温度下其对铜离子(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技术探测了Cu^(2+)在胡敏素表面吸附的微观局域结构。结果表明:与胡敏酸相比,胡敏素具有较高的脂族性和极性,但其分子中甲氧基碳、羰基碳、木质素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的比例较低;随溶液Cu^(2+)浓度、接触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胡敏素对Cu^(2+)的吸附量也增加;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是需要能量和吸热的缔合反应;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吸附反应是自发、吸热和自由度增加的过程;与胡敏酸类似,胡敏素表面吸附态Cu^(2+)是以扭曲的八面体构型存在,第一配位层(Cu-O)由原子间距为1.91~1.97?的4个O原子构成,第二配位层(Cu-C)由原子间距为2.80~2.83?的2个C原子组成,证实Cu^(2+)主要以内层复合物形式吸附在胡敏素表面的有机官能团上。上述结果指出,尽管胡敏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于胡敏酸,但Cu^(2+)在这两种腐殖物质组分表面的局域配位结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铜离子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