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X连锁遗传性耳聋2型致病基因POU3F4新突变致多系统临床表现的研究
1
作者 刘硕 齐心 +3 位作者 黄莎莎 戴朴 张帆 苏钰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7,共8页
目的研究POU3F4基因新突变在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中的致病作用及与多系统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先证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听力学评估、影像学检查、激素水平检测,以及全外显子测序和家系验证。结果该家系符合X连... 目的研究POU3F4基因新突变在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中的致病作用及与多系统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先证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听力学评估、影像学检查、激素水平检测,以及全外显子测序和家系验证。结果该家系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模式,先证者听力学表现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影像学显示典型的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同时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睾丸发育不全、垂体高度减小、注意力缺陷等内分泌和神经发育问题。实验室检查显示先证者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的多项功能异常。全外显子测序发现了POU3F4基因的新突变c.401_404dup(p.Gln136Leufs*58),符合基因型与表型共分离。结论POU3F4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但POU3F4基因变异相关的综合征性听力损失的定义和治疗策略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遗传性耳聋2型 POU3F4基因 不完全分隔Ⅲ内耳畸形 多系统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X连锁隐性遗传耳聋家系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牛志杰 冯永 +7 位作者 梅凌云 孙捷 陈红胜 贺楚峰 刘亚兰 王雪萍 文杰 蒋璐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分析一个X连锁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规律。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并进行听力学检测、专科检查及全面体查,对临床听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并绘制遗传图谱,并对先证者进行GJB2、GJB3以及线粒体全序列进... 目的分析一个X连锁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规律。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并进行听力学检测、专科检查及全面体查,对临床听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并绘制遗传图谱,并对先证者进行GJB2、GJB3以及线粒体全序列进行筛查。结果家系成员共28人,其中男性患者5人,分布于第二、三及四代,耳聋发生于0~5岁,迅速进展为双侧对称性中高频下降的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典型听力图表现为特征性的‘U’型或陡降型。4例为语后聋,1例语前聋患儿未能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根据系谱图分析,该家系均为男性患病,双亲正常,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模式,同时先证者耳聋基因筛查亦为阴性。结论本家系的临床听力学及遗传学特征分析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进一步将通过外显子测序探索该家系耳聋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系 x连锁隐性遗传 遗传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遗传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牛志杰 冯永 梅凌云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6,共7页
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X染色体基因突变可引起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其中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位点报道甚少。本文针对引起非综合征型耳聋和部分综合征型耳聋的X连锁耳聋基因与位点进行... 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X染色体基因突变可引起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其中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位点报道甚少。本文针对引起非综合征型耳聋和部分综合征型耳聋的X连锁耳聋基因与位点进行综述,并探讨X连锁耳聋家系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 遗传性耳聋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MX通过下调PKM2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糖酵解 被引量:1
4
作者 颜秋霞 曾鹏 +9 位作者 黄树强 谭翠钰 周秀琴 乔静 赵晓英 冯玲 朱振杰 张国志 胡鸿 陈彩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探讨X连锁RNA结合基序蛋白(RBMX)对膀胱癌细胞(1376细胞和UC-3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以及其在糖酵解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和siRNA干扰技术,分别构建RBMX过表达和敲低的膀胱癌细胞模型(1376细胞和UC-3细胞)。采... 目的探讨X连锁RNA结合基序蛋白(RBMX)对膀胱癌细胞(1376细胞和UC-3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以及其在糖酵解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和siRNA干扰技术,分别构建RBMX过表达和敲低的膀胱癌细胞模型(1376细胞和UC-3细胞)。采用RT-q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检测细胞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通过EdU增殖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过表达和敲低RBMX后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能力,同时通过Transwell实验分析过表达和敲低RBMX后对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随后,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过表达和敲低RBMX后糖酵解关键蛋白PKM1(M1型丙酮酸激酶)和PKM2(M2型丙酮酸激酶)的表达变化;最后,利用葡萄糖和乳酸检测试剂盒分析过表达和敲低RBMX对膀胱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结果RT-qPCR和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过表达RBMX膀胱癌细胞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敲低RBMX膀胱癌细胞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过表达RBMX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敲低RBMX则作用相反。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RBMX使PKM1表达上升,PKM2表达下降,敲低RBMX则作用相反。葡萄糖消耗及乳酸生成实验表明,过表达RBMX均能抑制膀胱癌细胞葡萄糖消耗及乳酸生成(P<0.05),敲低RBMX均能促进膀胱癌细胞葡萄糖消耗及乳酸生成(P<0.05)。结论RBMX通过下调PKM2抑制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和糖酵解能力,有望成为膀胱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RNA结合基序蛋白 M2丙酮酸激酶 膀胱癌 PKM2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隐性遗传聋哑(deaf-mute)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秋菊 杨伟炎 +3 位作者 吴子明 李庆忠 郭维维 仇春燕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9-583,共5页
在进行中国人群的遗传性耳聋发病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了一个5代隔代遗传的聋哑家系(L021家系)。研究中调查家系成员64人,对其中的31人进行了系统的听力学检查,发现聋哑男性8位,听力表型为全聋及极重度聋,获得家系成员的血样31人份。家系... 在进行中国人群的遗传性耳聋发病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了一个5代隔代遗传的聋哑家系(L021家系)。研究中调查家系成员64人,对其中的31人进行了系统的听力学检查,发现聋哑男性8位,听力表型为全聋及极重度聋,获得家系成员的血样31人份。家系图谱分析显示该家系为X连锁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为先天性聋哑疾病分子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哑 遗传性耳聋 x连锁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超声造影参数与SRPX2、HSP70和MFAP2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石光煜 张雪松 +2 位作者 赵丽娜 赵芳园 张磊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42-1047,共6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超声造影(CEUS)参数与Sushi重复蛋白X连锁2(SRPX2)、热休克蛋白70(HSP70)、微纤维相关蛋白2(MFAP2)的相关性,为早期评估DTC患者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超声造影(CEUS)参数与Sushi重复蛋白X连锁2(SRPX2)、热休克蛋白70(HSP70)、微纤维相关蛋白2(MFAP2)的相关性,为早期评估DTC患者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48例D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12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迈瑞RE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甲状腺检查,记录结节内增强程度(分为低、中和高度)和均匀性,测量造影剂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峰值强度(P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TC患者和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病灶组织中SRPX2、HSP70和MFAP2的表达水平。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造影特征及参数以及免疫组化指标间的差异。结果:DTC患者的SRPX2、HSP70和MFAP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患者(P<0.05)。超声造影检查显示DTC与良性结节之间增强程度、增强均匀性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C的TTP、MTT和PI均显著低于良性结节(P<0.05)。SPRX2高表达组出现低增强、强化不均匀、低水平TTP、MTT和PI的比例均显著高于SPRX2低表达者(P<0.05);HSP70高表达组出现低水平TTP、MTT和PI的比例均显著高于HSP70低表达组(P<0.05);MFAP2高表达组出现低水平TTP、MTT和PI的比例均显著高于MFAP2低表达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水平PI和增强不均匀是SRPX2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低水平PI和MTT是HSP70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低水平TTP、MTT和PI是MFAP2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参数值与SRPX2、HSP70、MFAP2的表达水平有关,有助于预测DT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癌 超声造影 Sushi重复蛋白x连锁2 热休克蛋白70 微纤维相关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CTA基因突变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DFNA8/12型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郭亿莲 何琦 袁慧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6-208,共3页
耳聋病因复杂,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其中约60%属于遗传性聋,遗传性聋分为综合征型和非综合征型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约占15%-20%。分子遗传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型聋的基因定位和克隆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非综合征 耳聋 基因突变 分子遗传学技术 2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百成 郭玉芬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非综合征性耳聋 基因研究进展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性耳聋 人类健康 x连锁遗传 线粒体遗传 Y连锁遗传 遗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JB2基因型相关听力表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琦(综述) 戴朴(审校) 黄德亮(审校)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关键词 GJB2基因 听力下降 非综合征耳聋 基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 ARNSHL 遗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研究进展及基因治疗的可能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逸群 朱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24-528,共5页
δ氨基γ酮戊酸合酶(ALAS)是血红蛋白合成重要的限速酶,目前发现实际有两种ALAS,真正影响血红素合成的是δ氨基γ酮戊酸合酶2(ALAS2)。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XLSA)与ALAS2的基因突变有明确的关系,近年陆续报道25种可导致XLSA的ALAS2的基... δ氨基γ酮戊酸合酶(ALAS)是血红蛋白合成重要的限速酶,目前发现实际有两种ALAS,真正影响血红素合成的是δ氨基γ酮戊酸合酶2(ALAS2)。X连锁铁粒幼细胞贫血(XLSA)与ALAS2的基因突变有明确的关系,近年陆续报道25种可导致XLSA的ALAS2的基因突变,其中两种是本课题组首次报道的。针对这种明确的单基因疾病有可能开展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x连锁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ALAS2 基因突变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区域捕获联合新一代测序技术在遗传性聋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洪阳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1-536,共6页
耳聋是最常见的遗传异质性疾病之一,大多数遗传性聋是单基因病。自1988年第一个耳聋基因被定位,1995年第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POU3F4被克隆以来,耳聋基因的定位及克隆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已经鉴定了76个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基... 耳聋是最常见的遗传异质性疾病之一,大多数遗传性聋是单基因病。自1988年第一个耳聋基因被定位,1995年第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POU3F4被克隆以来,耳聋基因的定位及克隆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已经鉴定了76个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基因,另外100多个已定位的耳聋基因座尚待相关基因的鉴定(截至2013年10月)[1]。在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中,通常采用的家系连锁分析和定位克隆技术是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之一,但是,如果家系中患病人数有限或不外显,或外显不全,或是散发性病例,则连锁分析多半失效。此外,以Sanger测序为基础的测序技术因其高成本和长耗时也限制了其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nex 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NGS)为探索单基因病提供了新的途径,因其无需收集大家系的样本,且可对全外显子组或全基因组的无偏倚测序,使得NGS在发现罕见遗传病的病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对遗传性聋患者的全外显子组或耳聋相关基因组(分别占全基因组的1%和0.01%)[2]进行目标区域测序分析,捕获的是疾病的大部分致病突变信息,具有所需样本量少、费用低、通量高的优势,能够检测更多的样本,促进了遗传性聋新的致病变异的发现。本文聚焦于目标区域捕获联合 NGS在遗传性聋基因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该技术在转化医学和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前景,同时归纳了基因捕获的主要方法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序技术 遗传性 应用 遗传异质性疾病 非综合征耳聋 致病基因定位 家系连锁分析 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耳聋肌张力障碍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玮 黄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6-848,共3页
耳聋肌张力障碍综合征(Mohr—Tranebjaerg syndrome,MTS)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最早由Mohr等于1960年进行描述。MTS以感觉神经性耳聋及肌张力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典型的发病过程表现为幼年时期进行性感觉神经性耳聋,通常... 耳聋肌张力障碍综合征(Mohr—Tranebjaerg syndrome,MTS)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最早由Mohr等于1960年进行描述。MTS以感觉神经性耳聋及肌张力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典型的发病过程表现为幼年时期进行性感觉神经性耳聋,通常在10岁前即出现严重听力障碍,随后其他的症状会逐渐显现出来,包括肌张力障碍、进行性视力丧失、痉挛、共济失调、激惹行为、痴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性耳聋 肌张力障碍 A肉毒毒素 综合征 x连锁隐性遗传 治疗 临床特征 幼年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JB2结构功能及致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辉兵 于飞 +1 位作者 戴朴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7,共7页
遗传性耳聋包括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和综合征型耳聋(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SHI),其中NSHI占70%,,遗传缺陷是以感音神经性聋为主,基本无其他异常;SHI占30%,临床表现除听力障碍... 遗传性耳聋包括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和综合征型耳聋(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SHI),其中NSHI占70%,,遗传缺陷是以感音神经性聋为主,基本无其他异常;SHI占30%,临床表现除听力障碍以外还伴有其他症状和体征。迄今为止,发现400多个遗传性综合征与耳聋有关,140多个基因位点与NSHI有关,确定60多个耳聋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机制 结构功能 GJB2 非综合征耳聋 NSHI 感音神经性聋 遗传性综合征 遗传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致病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奇慧 李浒 +7 位作者 刘平 朱正峰 王旭 袁文林 刘静宇 冒海燕 王擎 刘木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6,共5页
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NSHI)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约有1/1000的新生儿患有语前聋。GJB2基因编码间隙连接蛋白Cx26,是最常见的NSHI致病基因,大约50%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NSHI是由GJB2基因突变引起的... 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NSHI)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约有1/1000的新生儿患有语前聋。GJB2基因编码间隙连接蛋白Cx26,是最常见的NSHI致病基因,大约50%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NSHI是由GJB2基因突变引起的。在本研究中,收集了江苏省一个复杂的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遗传学研究。对所有已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NSHI致病基因,选用其侧翼的微卫星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发现该家系的致病基因与D13S175连锁。对GJB2基因进行整个编码区域的测序,发现235碱基处发生了碱基C的纯合缺失,这一突变可能是该家系中绝大多数患者致病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耳聋 突变 连锁分析 β-2间隙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2D1A基因突变的淋巴瘤患儿6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党宛玉 段彦龙 +5 位作者 周春菊 金玲 杨菁 黄爽 张梦 李楠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4-388,共5页
背景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罕见且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目的总结伴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 背景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罕见且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目的总结伴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初诊为淋巴瘤且年龄<18岁,经高通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提示SH2D1A基因突变的连续住院病例。根据病理诊断确定治疗方案: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基于改良的LMB89方案治疗;成熟T细胞淋巴瘤合并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先以HLH方案控制病情,确诊后予SMILE方案化疗。化疗2~3个月行中期疗效评估。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超声和PET/CT,化疗结束第1、2年内每3个月评估瘤灶超声、肝功能、LDH和免疫功能。主要结局指标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6例伴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5(4~12)岁。瘤灶累及胃肠道3例,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和多脏器浸润各1例;临床分期:Ⅱ期1例,Ⅲ期3例,Ⅳ期2例;病理类型: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高级别成熟B细胞淋巴瘤,1例伴11q异常的伯基特样淋巴瘤,1例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5例患儿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指标下降。5例病初全血和血浆EBV-DNA均阴性,其中2例病程中复测全血EBV-DNA上升至≥10^(5)拷贝数/mL;1例病初合并HLH,多次全血EBV-DNA为106拷贝数/mL。6例均提示SH2D1A基因突变,2例完善SAP蛋白检测未见异常;1例染色体异常。3例完成化疗,2例因HLH死亡,1例予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结论SH2D1A基因突变的淋巴瘤患儿临床少见,病理形态多表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在合适时机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2D1A基因突变 儿童淋巴瘤 x连锁淋巴增殖综合征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ort综合征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宏文 王芳 丁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ALPORT综合征 治疗进展 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COL4A5基因突变 遗传性肾脏疾病 syndrome 感音神经性耳聋 x连锁显性遗传 肾功能减退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