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拉菲尼对人肾癌裸鼠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汪磊 周佩军 +2 位作者 徐达 王祥慧 邵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6-781,共6页
目的建立人肾癌裸鼠移植肿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索拉菲尼对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BALB/c裸鼠经皮下接种人肾透明细胞癌皮肤转移细胞(Caki-1)建立荷Caki-1裸鼠肿瘤模型。细胞接种1周后,采用小动物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 目的建立人肾癌裸鼠移植肿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索拉菲尼对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BALB/c裸鼠经皮下接种人肾透明细胞癌皮肤转移细胞(Caki-1)建立荷Caki-1裸鼠肿瘤模型。细胞接种1周后,采用小动物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18F-FDG PET/CT)技术评价实体肿瘤模型。选取肿瘤生长情况接近的荷瘤裸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索拉菲尼低、高剂量组(n=6),于细胞接种后第35天处死动物,测量各组荷瘤裸鼠的体质量及肿瘤体积和质量,观察移植肿瘤的组织学改变。另选取肿瘤生长情况接近的荷瘤裸鼠15只进行如上分组(n=5),预设观察期100 d,比较存活率。结果荷瘤裸鼠肿瘤组织18F-FDG吸收代谢水平高于正常组织。与对照组比较,索拉菲尼低、高剂量组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均被明显抑制,各组间肿瘤体积和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索拉菲尼高剂量组裸鼠的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索拉菲尼低剂量组(P<0.05)。索拉菲尼低、高剂量组荷瘤裸鼠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动物18F-FDG PET/CT可用于评价肾癌细胞在宿主体内的生长状况,索拉菲尼对人肾癌裸鼠皮下移植肿瘤模型中肾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裸鼠 索拉菲尼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 小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包膜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毅 刘伟 +1 位作者 杨军 杨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645-364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包膜的CT表现,评价结节"包膜征"在C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CT表现与病理特征。结果 2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病变198...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包膜的CT表现,评价结节"包膜征"在C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CT表现与病理特征。结果 2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病变198例(包括腺瘤9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腺瘤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腺瘤11例);恶性病变47例(包括乳头状癌23例,隐灶癌23例,髓样癌1例)。共87例出现"包膜征",良性75例,恶性12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T表现在包膜厚度及包膜均匀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12和1.54,P>0.05),在包膜完整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7,P<0.01)。结论"包膜征"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主要征象之一,单发结节且包膜不完整对提示恶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体层摄影扫描 x线计算机 甲状腺肿 结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层CT单容积肺动脉成像诊断老年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濮欣 窦瑞雨 +5 位作者 黄小勇 晏子旭 赵轶轲 张卫华 王玲娜 张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4-976,共3页
目的探讨320层CT单容积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20层CT单容积扫描模式对75例年龄>60岁临床怀疑肺栓塞患者行肺动脉CT成像,采用容积再现技术、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方法分析扫描数据。结果本... 目的探讨320层CT单容积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20层CT单容积扫描模式对75例年龄>60岁临床怀疑肺栓塞患者行肺动脉CT成像,采用容积再现技术、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方法分析扫描数据。结果本组7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扫描,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41例诊断为肺栓塞,其中段级肺栓塞12例,余34例除外肺栓塞。全部病例最终诊断均经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及临床溶栓治疗有效所证实。应用320层CT单容积肺动脉成像扫描时间1 s,平均射线剂量为(2.73±0.47)mSv,造影剂总量45 ml。结论 320层CT单容积肺动脉成像诊断肺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手段,其具有低射线损伤、低对比剂用量、成像速度快等优势,尤其适用于临床急重症及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扫描 x线计算机 肺动脉 血管造影术 x线影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变与轻度认知功能损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谭纪萍 王鲁宁 刘克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损伤(mild cognitive impainnent,MCI)与颅脑CT所发现的脑血管病变的可能关系。方法 MCI患者70例(MCI组),与其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认知正常老年人84例(对照组),两组以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损伤(mild cognitive impainnent,MCI)与颅脑CT所发现的脑血管病变的可能关系。方法 MCI患者70例(MCI组),与其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认知正常老年人84例(对照组),两组以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变、双侧额区白质病变评分及脑室指数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去除了年龄、白质病变和脑萎缩的影响后,证实脑血管病变与MCI有关,OR=6.63.95%CI:3.16~13.96;白质病变、脑室指数与MCI无显著相关。结论 颅脑CT所显示的脑血管病变可能是MCI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认知障碍 体层摄影扫描 x线计算机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定量测量在颅中窝底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凯群 步荣发 桂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0-332,共3页
为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侵犯颅中窝底区域的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选择 6 0名正常范围的志愿者 ,在牙尖交错位状态下进行螺旋CT扫描 ,重建颅面骨三维影像 ,在EASYVISION工作站上对重建的颅底骨性标志点进行三维测量 ,并与 1... 为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侵犯颅中窝底区域的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选择 6 0名正常范围的志愿者 ,在牙尖交错位状态下进行螺旋CT扫描 ,重建颅面骨三维影像 ,在EASYVISION工作站上对重建的颅底骨性标志点进行三维测量 ,并与 12具颅骨干标本测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显示 :三维定量头影测量值与颅骨干标本测量值平均差异 <2mm ,测量结果有较好的同一性 (P >0 .0 5 )。提示三维定量头影测量对颅中窝底区域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 三维定量测量 颌面部肿瘤 颅中窝底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不明性质肿物CT引导经皮穿刺50例活检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志强 张靖 +2 位作者 李建明 周少毅 陶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225-3227,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不明性质肿物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病例,以评价该技术在儿童病例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该技术在儿童病例应用的技术要点。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儿童不明性质肿物病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不明性质肿物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病例,以评价该技术在儿童病例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该技术在儿童病例应用的技术要点。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儿童不明性质肿物病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使用自制定位标记物标记。结果:50例均成功获取病变组织,技术成功率100%,其中48例(96%)组织标本获得病理诊断。26例(52%)病灶穿刺部位出现少量液性密度阴影,其中1例出现气胸,肺压缩为20%,经过保守治疗后吸收好转,其他病例均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儿童不明性质肿物病例使用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具有适应证广、准确性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简单快捷等优点,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儿童 体层摄影扫描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肺动静脉瘘一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储莉 刘伏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862-2864,共3页
肺动静脉瘘是由先天性发育不全导致的肺动静脉间异常交通,产生心外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咯血、气促、发绀等症状。本文报道1例弥漫性肺动静脉瘘患者的诊疗经过,首次行肺动脉血管造影(CTA)未见异常,复查发现左肺门区、... 肺动静脉瘘是由先天性发育不全导致的肺动静脉间异常交通,产生心外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咯血、气促、发绀等症状。本文报道1例弥漫性肺动静脉瘘患者的诊疗经过,首次行肺动脉血管造影(CTA)未见异常,复查发现左肺门区、右肺上叶及下叶部分血管走行呈"逗点样"改变,局部肺动静脉间见细条状交通支。肺动静脉瘘患者CT检查可能会出现漏诊,对于难以明确的低氧血症者,应考虑肺动静脉瘘可能,选择恰当的扫描时相及造影剂剂量行肺动脉CTA,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做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体层摄影扫描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CT值量化判断5 mm以上肺结核病灶活动性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魏赣辉 张加成 邱小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34-939,共6页
目的:探讨容积CT值量化判断肺结核活动性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结核科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临床确诊的224例肺结核患者胸部CT影像资料,以纵隔窗上最短径线>5 mm为入选标准,挑选出216个活动性肺... 目的:探讨容积CT值量化判断肺结核活动性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结核科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临床确诊的224例肺结核患者胸部CT影像资料,以纵隔窗上最短径线>5 mm为入选标准,挑选出216个活动性肺结核病灶与128个非活动性肺结核病灶,通过ITK-SNAP软件手动分割病灶图像,计算病灶容积CT值并进行ROC曲线分析;再以临床最终诊断为参照标准,比较常规CT阅片法与容积CT值判断肺结核活动性的辅助诊断效能及一致性。结果:216个活动性肺结核病灶的容积CT值[32.38(28.17,36.23)HU]明显低于128个非活动性肺结核病灶[78.89(57.78,120.27)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439,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当约登指数取最大值0.958时,最佳容积CT临界值为45.79 HU,容积CT值判断肺结核活动性的敏感度为96.3%、特异度为100.0%,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98。以临床最终诊断为参照标准,常规CT阅片法判断肺结核活动性的敏感度、特异度、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71.8%(155/216)、71.1%(91/128)、71.5%(246/344)和0.413,而容积CT值判断肺结核活动性的对应数值分别为96.3%(208/216)、100.0%(128/128)、97.7%(336/344)和0.951。结论:通过测量肺结核病灶容积CT值可以精确量化、判断肺结核活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扫描 x线计算机 放射测量术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