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投影补偿的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空间分辨率增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保磊 杨民 傅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4-1118,共5页
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可以通过提高投影放大比来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但是对于一定尺寸的工件,随着放大比的增大容易引起投影截断,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重建的图像存在伪影和衰减系数漂移。提出了一种投影补偿的方法来补全截断的投影数... 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可以通过提高投影放大比来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但是对于一定尺寸的工件,随着放大比的增大容易引起投影截断,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重建的图像存在伪影和衰减系数漂移。提出了一种投影补偿的方法来补全截断的投影数据。该方法对工件执行高放大比和低放大比两次扫描成像,其中低放大比下的投影数据没有被截断。在低放大比下执行低分辨率图像重建,将重建的CT图像数字放大并重投影以得到与高放大比下投影数据相匹配的截断投影的估计值。将估计出的截断投影与高放大比下的投影组合并进行滤波反投影重建,得到空间分辨率局部增强的显微CT图像。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x射线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投影补偿 空间分辨率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在宫颈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金志兴 朱芝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近年来宫颈癌在全球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全球妇女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在治疗前明确分期以及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已逐渐成为一种评估宫颈癌的... 近年来宫颈癌在全球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全球妇女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在治疗前明确分期以及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已逐渐成为一种评估宫颈癌的重要成像方法。PET/CT检测对宫颈癌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一系列变化的诊断均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明确宫颈癌的分期。对指导宫颈癌患者的治疗、评估患者的预后及复发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且有助于结合患者实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宫颈癌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纳米透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特征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羽 汪丽华 +3 位作者 王建强 姜政 金婵 王彦飞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3-573,共11页
页岩纳米级孔隙的三维结构特征直接决定页岩气微观渗流机理,是完善页岩储层流动模型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以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孔样品(直径约7μm)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同步辐射纳米CT和实验室纳米CT重建有机孔三维空间结构,针对两个... 页岩纳米级孔隙的三维结构特征直接决定页岩气微观渗流机理,是完善页岩储层流动模型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以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孔样品(直径约7μm)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同步辐射纳米CT和实验室纳米CT重建有机孔三维空间结构,针对两个装置获得的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孔样品呈蜂窝状,孔隙度约60%,连通性较好;孔径分布呈双峰模式,集中于60~150nm和500~1400 nm;孔径大于500 nm的孔隙对样品的总孔隙度贡献较大。(2)同步辐射纳米CT与实验室纳米CT结果相较,孔隙度和孔隙总数两参数基本一致,喉道总数和喉道半径偏差较大;孔径分布和配位数分布规律虽然类似,但具体数值存在明显差异,值得进一步深入比较分析和研究。(3)纳米CT方法在页岩纳米孔隙三维结构表征方面存在阈值划分难度大与扫描视场过小的问题,可从切片重构算法、三维数据处理、表征单元体三方面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透射x射线成像 三维重构 有机质孔隙 龙马溪组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X射线断层成像技术对四川元坝地区页岩微裂缝的定量表征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磊 郝景宇 +3 位作者 肖继林 李平平 张正辰 邹华耀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2-372,共11页
页岩中微裂缝的定量研究有利于认识储层类型与页岩气勘探潜力评价。微米级X射线断层成像(微米CT)技术是观测微裂缝最为直观的方法。本文以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大安寨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米CT二维图像上微裂缝的识别与统计,定量计算了... 页岩中微裂缝的定量研究有利于认识储层类型与页岩气勘探潜力评价。微米级X射线断层成像(微米CT)技术是观测微裂缝最为直观的方法。本文以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大安寨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米CT二维图像上微裂缝的识别与统计,定量计算了页岩样品的微裂缝孔隙度,并结合氦气法获得的页岩样品的总孔隙度,定量评价了微裂缝在页岩总孔隙空间的比例。结果表明:页岩中微裂缝主要为构造微裂缝,缝宽主要在0~12μm,三维空间内呈层状展布;页岩的氦气孔隙度为2.24%~4.60%(平均3.48%),其中微裂缝孔隙度为0.25%~1.06%(平均0.82%),在总孔隙空间中占比平均23.28%。与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海相龙马溪组页岩(微裂缝孔隙度平均0.3%~1.3%,占总孔隙空间的6.1%~22.4%)中微裂缝的发育程度相当。元坝地区大安寨段页岩为孔隙型储层,发育丰富的纳米级基质孔隙,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同时微裂缝发育,可以沟通众多孤立的基质孔隙,有利于页岩气的高产。元坝地区大安寨段页岩为孔隙型储层同时微裂缝发育,表明具有页岩气高产稳产的孔隙条件和良好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级x射线断层成像 裂缝 定量表征 元坝地区 大安寨段 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条形注意力机制的电芯极片计算机断层图像分割
5
作者 刘泽芳 龙超 +4 位作者 刘学栓 韩艳 谭川东 谭辉 段黎明 《光学精密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525-3535,共11页
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测叠片电芯极片时,在CT图像中分割出极片是关键步骤。然而,由于叠片电芯的极片结构复杂、长宽比大,现有分割方法在速度与精度上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检测的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提... 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测叠片电芯极片时,在CT图像中分割出极片是关键步骤。然而,由于叠片电芯的极片结构复杂、长宽比大,现有分割方法在速度与精度上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检测的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条形注意力机制的电芯极片CT图像分割网络。该网络主要由主干网络、条形空洞金字塔池化模块(Strip 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S-ASPP)和解码器模块组成。其中,主干网络设计为轻量型网络MobilenetV2,用于减少网络参数量并提高分割速度;S-ASPP模块中将全局池化设计为条形池化,用于减少条形特征信息的丢失,有效解决欠分割的问题;解码器模块的条形注意力机制用于关注图像中的边缘和细节信息,从而改善边缘模糊的问题。在电芯极片CT数据集上进行学习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网络对电芯极片的平均像素分类准确率(mAcc)、平均交互比(mIoU)、参数量和分割速度分别达到了98.62%,89.97%,5.814M,56.94 frame/s。相比DANet,DeepLabV3+,U-Net,HRNet和Segnext网络,本文网络的分割精度最高,分割速度优于DANet,DeepLabV3+,U-Net和HRNet网络,略逊色Segnext网络。综合考虑评价指标mIoU,mAcc,FPS,Parameters(M),本文方法在保持较低计算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极片分割的精度和效率,优于目前主流的分割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叠片电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微断层扫描技术(XDMT)在多孔介质中含砷聚集物的三维成像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彭道平 黄涛 贺玉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89-1093,共5页
利用X射线微断层差异扫描技术,扫描富砷河床沉积物及人工含砷样品,对多孔介质中的含砷聚集物进行成像分析.利用Avizo 6和Blob3D等工具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含砷聚集物的三维可视化成像.结果显示,大量的含砷聚集物沉积在多孔... 利用X射线微断层差异扫描技术,扫描富砷河床沉积物及人工含砷样品,对多孔介质中的含砷聚集物进行成像分析.利用Avizo 6和Blob3D等工具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含砷聚集物的三维可视化成像.结果显示,大量的含砷聚集物沉积在多孔介质颗粒表面,且不同尺寸的聚集物呈现出明显的形态多样化特征.小颗粒聚集物趋向于球形,大颗粒聚集物则趋向于扁平状.研究表明,该技术可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直接观测多孔介质因沉积作用导致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断层差异扫描技术 多孔介质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软X射线显微成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蒋诗平 张玉煊 张新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18,共2页
利用同步辐射为光源,以抗蚀剂PMMA为X光探测器,在波长为32nm的单色X光条件下,对厚度约5μm的贝母子房切片进行了接触显微成像研究。与普通光学显微镜显微图相比,软X射线接触显微成像(SXCM)显微图则可见细胞核... 利用同步辐射为光源,以抗蚀剂PMMA为X光探测器,在波长为32nm的单色X光条件下,对厚度约5μm的贝母子房切片进行了接触显微成像研究。与普通光学显微镜显微图相比,软X射线接触显微成像(SXCM)显微图则可见细胞核内细微结构,从而显示了SXCM在研究生物样品时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接触成像 植物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X射线显微成像 被引量:2
8
作者 谢行恕 《光学机械》 CSCD 1991年第1期14-19,共6页
软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为研究生物显微结构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突破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在应用上的某些限制。本文评述了软X射线接触显微镜、软X射线成像显微镜、软X射线扫描显微镜以及三维软X射线显微成像和X射线全息术,并介绍了中... 软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为研究生物显微结构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突破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在应用上的某些限制。本文评述了软X射线接触显微镜、软X射线成像显微镜、软X射线扫描显微镜以及三维软X射线显微成像和X射线全息术,并介绍了中国科技大学在软X射线接触显微成像方法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X射线显微成像靶材的优化设计
9
作者 牛耕 赵伟霞 +2 位作者 刘俊标 韩立 马玉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388,共5页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X射线显微成像是利用SEM的微聚焦电子束轰击金属靶材产生的低能X射线对样品进行投影成像,可为低原子序数材料提供的一种无损检测手段.其中,靶材是影响着X射线成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X射线显微成像是利用SEM的微聚焦电子束轰击金属靶材产生的低能X射线对样品进行投影成像,可为低原子序数材料提供的一种无损检测手段.其中,靶材是影响着X射线成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了靶材的材料和靶材与电子束作用面的倾角与探测器接收到的X射线强度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靶材作用面在与水平面倾角为60°时有最佳的X射线出射率;此外,在该倾角下的靶材产生的X射线强度分布均匀;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这些结论.最后,使用不同材质的靶材对杨树叶样品进行成像实验,结果表明钨靶材具有较好的亮度和对比度,更适合X射线显微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 成像 金属靶材 x射线 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入射多层膜软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王占山 曹健林 +1 位作者 马月英 陈星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66-668,共3页
正入射多层膜软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的实验研究王占山,曹健林,马月英,陈星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0引言在过去的软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研究中,绝大部分是以同步辐射做光源的... 正入射多层膜软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的实验研究王占山,曹健林,马月英,陈星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0引言在过去的软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研究中,绝大部分是以同步辐射做光源的。但由于同步辐射光源造价昂贵,机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成像系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入射软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聚光镜设计
11
作者 王占山 曹健林 陈星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0-34,共5页
依据正入射软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对聚光镜的要求,论述了采用掠入射聚光镜是最佳选择。在分析聚光镜几何参数的基础上,决定了确定椭球面聚光镜的方法。在考虑材料反射特性和实际制作椭球面镜方法的同时,确定了要研制的高分辨率显微成... 依据正入射软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对聚光镜的要求,论述了采用掠入射聚光镜是最佳选择。在分析聚光镜几何参数的基础上,决定了确定椭球面聚光镜的方法。在考虑材料反射特性和实际制作椭球面镜方法的同时,确定了要研制的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系统用聚光镜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成像系统 聚光镜 掠入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的软X射线谱学显微成像研究
12
作者 周铭 唐海沁 +1 位作者 蒋诗平 张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5-857,共3页
探索性地应用软X射线谱学显微技术研究血小板的结构及钙元素成像的变化,采用谱学显微术对制取的SD大鼠血小板形态扫描透射成像并对血小板作钙元素双能对比衬度成像。血小板成像可看到血小板大小不等,有的伸出伪足;钙元素分布成像血小板... 探索性地应用软X射线谱学显微技术研究血小板的结构及钙元素成像的变化,采用谱学显微术对制取的SD大鼠血小板形态扫描透射成像并对血小板作钙元素双能对比衬度成像。血小板成像可看到血小板大小不等,有的伸出伪足;钙元素分布成像血小板在静息状态时胞内钙元素主要分布于质膜侧凹陷的钙池,诱导聚集后则扩散分布于胞质。软X射线谱学显微成像能反应血小板钙元素分布,为钙的探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钙分布 x射线成像 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异机三维融合影像分析
13
作者 彭鳒侨 丘红英 +3 位作者 董伟强 刘襄平 晏颖 卢伟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6-791,793,共7页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结合预选的"外部特征点"以供下一步的混合"对焦",遵循"特征提取"、"图像对位"的步骤,实施"循点择面、循面分割"。这一"9点3面"立体定位配准方案的设计首先在几何学上被证明理论可行,并在实时工作站Mimics通过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和讯号叠加技术使图像融合最终实现。结果以肿瘤患者为例试验[PET+CT]3D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呈现代谢状况和解剖结构的互补3D影像,获得54%的检出率,虽在定量分析方面低于2D同机[PET+CT]的检出率,但在定性分析角度具备同机[PET+CT]所没有的视觉功用。结论在[PET+CT]联机设备尚未普及尤其是[PET+CT]立体融合仍未实现的状况下,[PET+CT]异机3D融合是同机[PET+CT]2D融合功能的必要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的护理体会
14
作者 宦欢 李毅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B期46-47,共2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通过智能化合成分析,有效降低了PET或CT的误差。PET/CT应用最为广泛而成熟的领域是恶性肿瘤的诊断,尤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胃癌 检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三维显微成像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玉烜 张新夷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28,共17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同步辐射进行X射线三维成像的工作原理及进展状况 ,详细论述了X射线三维成像的两种方法 ,X射线全息及CT技术 ,以及通过两者的结合 (HCT)进行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的有关理论与实验技术 ;介绍了同轴全息中消除“双生像”噪声... 本文介绍了利用同步辐射进行X射线三维成像的工作原理及进展状况 ,详细论述了X射线三维成像的两种方法 ,X射线全息及CT技术 ,以及通过两者的结合 (HCT)进行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的有关理论与实验技术 ;介绍了同轴全息中消除“双生像”噪声的数字方法 ,讨论了影响分辨率的各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三维成像 成像 同步辐射 CT x射线全息 H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光成像中环形编码孔径显微镜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家升 程丽红 +1 位作者 谢存 李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A01期104-108,共5页
在简述 X光成像技术发展的基础上 ,特别讨论了多针孔和环形编码等孔径编码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论述了 X光成像中孔径编码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成像过程 。
关键词 x射线 图像处理 孔径编码成像 环表编码孔径 x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显微X射线断层分析研究金属粉末烧结
17
作者 MichielMdi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x射线断层分析 金属粉末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显微CT的PBX热冲击损伤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存丰 田勇 +2 位作者 张伟斌 张催 肖盼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59-965,共7页
为研究小尺寸高聚物黏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半球的热冲击损伤特征,针对Φ10 mm TATB基和HNS基PBX半球样品开展了0~100℃水浴温度冲击实验,利用X射线显微层析成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μCT)技术研究了样品损伤... 为研究小尺寸高聚物黏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半球的热冲击损伤特征,针对Φ10 mm TATB基和HNS基PBX半球样品开展了0~100℃水浴温度冲击实验,利用X射线显微层析成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μCT)技术研究了样品损伤的三维形态和分布特征,并采用热弹塑性二维轴对称模型对样品温度冲击过程的热传导和热应力进行了模拟分析。CT结果表明温度冲击后2种样品均由边角起裂,其中TATB基PBX半球沿边部环向扩展,形态曲折,具有撕裂和脆断特征;HNS基PBX半球沿轴向基本贯穿,形态平直,具有脆断特征。数字模拟结果表明温度冲击过程中TATB基PBX半球内部产生较强的拉应力,由边角区域至中心区域拉应力先后超过其拉伸强度,导致主裂纹由半球边角区域萌生并向内扩展。样品损伤形态与温度冲击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特征、黏结剂温度特性吻合。本研究为TATB基和HNS基PBX温度冲击损伤机理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黏结炸药 x射线层析成像 TATB HNS 温度冲击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X射线显微术及其在水泥水化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亮 蒋诗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0-62,91,共4页
与其它显微术相比 ,软X射线显微术具有许多独特优势。本文通过对软X射线显微术成像原理和特点的介绍 ,说明了其除了在生物学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外 ,在其它领域也有广泛用途。在此主要介绍软X射线显微术在水泥碱骨料反应机理研究以及水... 与其它显微术相比 ,软X射线显微术具有许多独特优势。本文通过对软X射线显微术成像原理和特点的介绍 ,说明了其除了在生物学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外 ,在其它领域也有广泛用途。在此主要介绍软X射线显微术在水泥碱骨料反应机理研究以及水泥中钙分布分析的优势。最后简要介绍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NSRL)软X射线显微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水泥 水化 成像 碱骨料 硅酸钙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相衬CT成像显示人体胆道闭锁样品微脉管结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梦燏 吕文娟 +2 位作者 赵新颜 秦莉莉 胡春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18-1322,共5页
目的探讨X射线相衬CT(PCCT)对人体胆道闭锁(BA)样品中脉管显微结构的显示作用。方法将4份人体BA样品进行冲洗、固定并以乙醇脱水干燥,采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BL13W1线站进行PCCT成像,通过图像处理分别获得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图像、样品整... 目的探讨X射线相衬CT(PCCT)对人体胆道闭锁(BA)样品中脉管显微结构的显示作用。方法将4份人体BA样品进行冲洗、固定并以乙醇脱水干燥,采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BL13W1线站进行PCCT成像,通过图像处理分别获得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图像、样品整体及微脉管的3D重建图像,并对不同类型脉管进行区分。而后对样品进行石蜡包埋,4μm切片,并行平滑肌细胞抗体(SMA)、细胞角蛋白19抗体(CK19)免疫组化染色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组织病理检查。对比观察滤波反投影算法及微脉管3D重建图像与相应病理图。结果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CT图像及微脉管3D重建图像均可用以区分人体BA样品中的肝动脉、胆管及增生胆管、门静脉,并清晰显示不同类型脉管的结构特征,所示微脉管结构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符。结论结合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及3D可视化技术,PCCT能够清晰显示离体BA组织的微脉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相衬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胆道闭锁 脉管 3D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