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CT致医疗照射剂量水平及其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范翘楚 郑钧正 高林峰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不断更新发展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因其在医学成像方面的显著优势而为现代医学所不可或缺。伴随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有公众成员的保健查体与疾病诊治需求与日俱增,X-CT包括锥形束CT(CBCT),乃至新崭露头角的静态CT,日益普及之... 不断更新发展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因其在医学成像方面的显著优势而为现代医学所不可或缺。伴随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有公众成员的保健查体与疾病诊治需求与日俱增,X-CT包括锥形束CT(CBCT),乃至新崭露头角的静态CT,日益普及之势越来越迅猛。因而X-CT所致受检者与患者的医疗照射剂量水平,已经占据广大公众源自放射诊断所接受医疗照射的最大份额,由此可能带来的放射风险备受有关各界与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此,从分析X-CT的应用频率发展趋势及其分布特点着手,概要阐述如何监测与估算X-CT成像所致受检者个体与公众群体的医疗照射剂量,据此进一步评述X-CT医学应用引发放射风险的评估方法、现状概况及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四个方面研讨加强X-CT的医疗照射防护,藉以推动在促进X-CT医学应用的同时,追求更好地实现趋利避害而造福于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x-CT) 医疗照射 风险评估 放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实验室型X射线荧光元素分布成像和形态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沈亚婷 罗立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6-695,共10页
近年来,随着X射线光源、单色、聚焦及探测系统的发展,在实验室可借助低功率X射线光源开展X射线荧光(XRF)和X射线吸收谱(XAS)分析。液体金属射流源等新型X射线光源系统、闭合反馈系统、电荷耦合元件和方孔微通道板等技术和计算方法的进... 近年来,随着X射线光源、单色、聚焦及探测系统的发展,在实验室可借助低功率X射线光源开展X射线荧光(XRF)和X射线吸收谱(XAS)分析。液体金属射流源等新型X射线光源系统、闭合反馈系统、电荷耦合元件和方孔微通道板等技术和计算方法的进步促进了聚焦扫描型、全场型和XRF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实验室型XRF元素空间成像技术的发展。超环面、球面和柱状弯晶等单色聚焦系统的发展推动了实验室型XAS技术的发展。探索新型的实验室X射线光源系统,开发更高效的单色聚焦系统,推动X射线动态电影拍摄技术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x射线吸收谱技术 全场型微区 x射线成像系统 原位微区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 x射线单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双能CT的小型单能量X射线源的开发
3
作者 孟德 李斌 +3 位作者 樊赟 安洪振 曹健 吴岳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41-1447,共7页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双能CT的小型单能量X射线源。为了获得稳定的X射线,采用X波段(11.424 GHz)直线加速器加速的多束团电子和Q开关Nd:YAG激光的组合。为了提高X射线通量,采用了激光束循环系统。阐述了双能CT成像、激光束循环的原理和小型...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双能CT的小型单能量X射线源。为了获得稳定的X射线,采用X波段(11.424 GHz)直线加速器加速的多束团电子和Q开关Nd:YAG激光的组合。为了提高X射线通量,采用了激光束循环系统。阐述了双能CT成像、激光束循环的原理和小型单能量X射线源的工作原理。说明了目前系统的构建状况和实验实施状况,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课题做出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电子计算x射线断层扫描 小型单能量x射线 x波段直线加速器 激光束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CT技术快速检测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毛竹密度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卿平 刘杏娥 +4 位作者 张桂兰 杨淑敏 田根林 尚莉莉 马建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99-1903,共5页
密度是竹材材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竹材诸多物理力学性质紧密相关,且测定结果因含水率状态不同而不同。基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技术,比较了不同竹龄毛竹全干、气干、饱水状态下CT值的差异程度,除4年生和10年生毛竹CT值差异较大以... 密度是竹材材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竹材诸多物理力学性质紧密相关,且测定结果因含水率状态不同而不同。基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技术,比较了不同竹龄毛竹全干、气干、饱水状态下CT值的差异程度,除4年生和10年生毛竹CT值差异较大以外,其余竹龄CT值差异较小;分别在全干、气干、饱水状态下对所测定的CT值与相应状态下毛竹的密度进行拟合建模,同时还对不同含水率梯度状态下的CT值与密度进行拟合建模,进而系统分析了不同竹龄毛竹在单一含水率状态下和不同含水率梯度状态下CT值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竹龄毛竹全干状态下相对竹青径向位置的CT值进行了拟合,依据CT值与密度之间的关系,解释说明了毛竹径向密度因竹龄不同所产生差异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毛竹全干、气干、饱水密度与相应的CT值之间均存在线性关系,且拟合斜率相近;在所选含水率梯度状态下毛竹密度与CT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密度与CT值关系受水分影响较小,回归方程为:D=0.001 H+1.003 2,R^2=0.968 3(D为密度,H为CT值),验证模型决定系数R^2=0.974 3;不同竹龄毛竹全干状态下竹青、竹黄处密度差异较小,而在竹肉处差异较大。这些结果为实现快速检测毛竹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密度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同时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技术也为深入研究竹材材性和构造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x-CT)技术 密度检测 毛竹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ay CT图像的沥青混合料车辙过程空隙分布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宇 王伟成 +3 位作者 方珑 刘晋周 肖传语 于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8-522,共15页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测试方法,已被广泛用于评估沥青混合料中的空隙结构和与空隙有关的病害。基于X-ray CT和图像处理技术,从细观结构层面探讨了车辙变形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空隙...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测试方法,已被广泛用于评估沥青混合料中的空隙结构和与空隙有关的病害。基于X-ray CT和图像处理技术,从细观结构层面探讨了车辙变形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结构特征。提出了体积等效球棍模型来表征空隙连通性的变化,用改进的环扇分割变异系数、位置偏心率和球度分别描述了空隙的分布和形状特征。结果表明,车辙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结构的影响机制因混合料类型而异。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相比,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中的空隙更加不均匀和离散,尤其是那些体积小于0.01 mm^(3)的空隙。此外,SMA-13中的空隙连通性和分布更容易受到外部荷载的影响,其粗集料在变形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定向移动进而改变初始位置。尽管车辙变形同时增加了2种混合料中空隙的水平不均匀性,但AC-13的竖向不均匀性减少,而SMA-13的竖向不均匀性增加。加载使AC-13混合料的空隙几何形状变得复杂和分散,而SMA-13则相反,预示着与AC混合料相比,SMA混合料在加载1 h后仍保持抵抗车辙破坏的潜力。总体而言,沥青混合料中空隙的拓扑特征及其在车辙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响应主要取决于混合料的级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空隙 三维分布 连通性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技术 车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FRC圆盘动态劈裂试验及基于μXCT图像的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勇 杨贞军 +3 位作者 张昕 庞苗 李雅祺 喻渴来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85,共18页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钢纤维体积分数为0~3%的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 UHPFRC)圆盘试件进行应变率为1.72~7.42 s^(-1)的动态劈裂试验,使用高速摄像机结合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钢纤维体积分数为0~3%的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 UHPFRC)圆盘试件进行应变率为1.72~7.42 s^(-1)的动态劈裂试验,使用高速摄像机结合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法获得试件表面裂缝扩展全过程图像和应变演化过程,并对冲击前后试件进行微观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micro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μXCT),获得分辨率为56.7μm的三维内部图像,并进行统计和破坏机理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无纤维试件,掺入1%~3%的钢纤维,静、动劈裂强度分别提高84%~131%和47%~87%,动劈裂强度增强因子(即动静强度比值)为1.07~1.72;(2) DIC应变图像分析表明,无纤维试件裂缝集中、破坏快、能耗低;含纤维试件裂缝弥散程度大、能耗高、延性好,且随着纤维含量的提高而提升;(3)μXCT图像分析表明,试件中钢纤维体积分数为1.04%~2.47%,与设计基本一致,孔洞体积分数为0.98%~1.71%,纤维掺量的提高,降低了孔洞数量和总体积分数,但孔洞的平均体积和平均等效直径增大;裂缝桥连纤维数量的增加,减小了主裂缝的体积和平均宽度,提高了裂缝面的粗糙度和相对表面积,从而提高了试件的强度、能耗、韧性和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劈裂 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 微观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 断裂机理 数字图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CT的C60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细观结构损伤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杜红秀 樊亚男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0-215,共6页
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技术,对20~600℃下C60高性能混凝土(HPC)和掺0.2%聚丙烯纤维C60高性能混凝土(PPHPC)的细观结构进行试验研究,旨在分析高温及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内部细观结构损伤及劣化衍化的影响,揭示高性能混凝土... 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技术,对20~600℃下C60高性能混凝土(HPC)和掺0.2%聚丙烯纤维C60高性能混凝土(PPHPC)的细观结构进行试验研究,旨在分析高温及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内部细观结构损伤及劣化衍化的影响,揭示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爆裂及聚丙烯纤维改善其高温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孔隙率、平均孔径不断增加,裂缝长度、宽度、面积及周长均有所发展,内部细观结构不断劣化,抗压强度随之降低;400℃高温作用后,PPHPC内部孔隙数量较HPC有所增加;X-CT图像直观表明PPHPC劣化滞后于HPC,PPHPC孔隙增长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均较HPC低;受火温度与缺陷率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掺聚丙烯纤维可以改善HPC的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细观结构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x-CT) 高温损伤 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XCT技术检测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耀城 杨文根 +2 位作者 李周义 刘伟 刘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902-2909,共8页
本文归纳了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扫描及重构的工作原理,总结并讨论了该技术在划分材料内部组分、水泥水化过程跟踪、孔结构及细观裂缝判定、外界侵蚀物质迁移造成的微观结构变化和钢筋锈蚀开裂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世界上最新... 本文归纳了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扫描及重构的工作原理,总结并讨论了该技术在划分材料内部组分、水泥水化过程跟踪、孔结构及细观裂缝判定、外界侵蚀物质迁移造成的微观结构变化和钢筋锈蚀开裂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世界上最新XCT仪器研究水泥基材料孔结构实时变化的实例。最后,对今后XCT技术在定量研究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 水泥基材料 物质传输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re structur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Chinese local mudstone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cycle of wetting and drying
9
作者 ZHANG Qing-song LIU Zhi-bin +3 位作者 TANG Ya-sen DENG Yong-feng LUO Ting-yi MENG Fan-x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582-596,共15页
As a typical sedimentary soft rock,mudsto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easily softened and disintegrated under the effect of wetting and drying(WD).The first cycle of W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ire WD ... As a typical sedimentary soft rock,mudsto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easily softened and disintegrated under the effect of wetting and drying(WD).The first cycle of W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ire WD cycles.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was used as a non-destructive tool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mudstone due to the first cycle of WD.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WD leads to an increase of pore volume and pore connectivity in the mudstone.The porosity and fractal dimension of each slice of mudstone not only increase in value,but also in fluctuation amplitude.The pattern of variation in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the equivalent radii of connected,isolated pores and pore throats in mudstone under WD effect satisfies the Gaussian distribution.Under the effect of WD,pores and pore throats with relatively small sizes increase the most.The sphericity of the pores in mudstone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ore radius.The WD effect transforms the originally angular and flat pores into round and regular pores.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deterioration and catastrophic mechanisms of mudstone under wetting and drying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DSTONE wetting and drying cycle 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pore structure pore morph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CT的蒸养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砂浆孔结构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郭玉柱 陈徐东 +1 位作者 宁英杰 陈育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5-892,共8页
采用80℃下恒温12 h的蒸养制度对砂浆进行了蒸养,蒸养结束后采用自然养护、水养和标养3种方式进行后续养护,同时设置了全程标养砂浆作为对照组.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下砂浆的早期强度发展规律,并基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技术对砂浆... 采用80℃下恒温12 h的蒸养制度对砂浆进行了蒸养,蒸养结束后采用自然养护、水养和标养3种方式进行后续养护,同时设置了全程标养砂浆作为对照组.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下砂浆的早期强度发展规律,并基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技术对砂浆的孔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0℃下恒温12 h蒸养使砂浆孔隙率增大,最终导致蒸养砂浆28 d抗压强度低于全程标养砂浆;蒸养砂浆抗压强度随孔隙率增大而快速降低,两者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蒸养后水养和标养可以有效降低蒸养砂浆的孔隙率,使其28 d抗压强度高于蒸养后自然养护的砂浆;砂浆孔隙的孔体积与球形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且蒸养会使孔体积-球形度分布规律中的异常值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养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 活动轮廓模型 孔结构 球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CT的气体扩散层传输特性孔尺度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恒 詹志刚 +2 位作者 陈奔 隋邦杰 潘牧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5,共7页
为了探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中孔隙率对各向异性传输特性的影响,先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可视化技术方法对Freudenberg H2315 GDL气体扩散层进行三维微观结构重构,随后利用孔尺度模型分别研究了气体有效扩散率、曲度... 为了探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中孔隙率对各向异性传输特性的影响,先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可视化技术方法对Freudenberg H2315 GDL气体扩散层进行三维微观结构重构,随后利用孔尺度模型分别研究了气体有效扩散率、曲度、有效电导率、有效热导率与孔隙率的关系,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模型研究液态水渗透率在厚度方向和平面内方向与孔隙率的关系,以及液态水饱和度和毛细压强的关系。结果表明:孔隙率对传输特性有显著的影响,Freudenberg H2315 GDL气体扩散层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传输特性 微观重构 气体扩散层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 孔尺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X-CT系统在日本的引进和使用
12
作者 鸟越俊行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2,共6页
在日本,对文物的科学研究原则上是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使用光学方法进行的。为此,以国立博物馆为首引入了许多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系统。本文介绍了日本引进CT系统的历史及其使用范例。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 文物 CT数据的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X-CT和数字图像相关法对遗址反复干湿导致的劣化机制进行基础研究
13
作者 庄旺璋 胁谷草一郎 +3 位作者 麓隆行 安福胜 柳田明进 高妻洋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126,共6页
此研究是以石材和土壤所构成的考古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确定石材和土壤的渗透性下,通过数字体积相关法(DVC)和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对干湿劣化的环境条件进行定量的评估,并提出控制这种劣化发生的环境调整方法。为了收集基本数据,通过... 此研究是以石材和土壤所构成的考古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确定石材和土壤的渗透性下,通过数字体积相关法(DVC)和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对干湿劣化的环境条件进行定量的评估,并提出控制这种劣化发生的环境调整方法。为了收集基本数据,通过DIC及X射线成像技术分析从湿润到干燥的过程中丰浦硅砂的位移量实验,并在实验中,使用DIC计算样品在收缩应力下的变形分布。此外,本次实验以铁粉作为示踪剂添加至样品中,并以铁粉作为参考点计算丰浦硅砂特定范围的移动量,借此评估铁粉作为示踪剂的适用性及精确性。结果表明,通过拍摄干燥前后样品的X射线图像,并用DIC进行分析可以计算出干燥前后的变形分布。在样品中添加示踪剂也被发现有助于分析样品局部区域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量。因此通过此基本数据的检验,相信将来通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及数字体积相关法(DVC)的应用,可以用来阐明反复干湿风化的劣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 多孔材料 干湿风化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x-CT) 数字图像相关法(D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陷表征的增材制造AlSi10Mg合金疲劳强度预测方法
14
作者 罗振轩 周保成 +4 位作者 唐伟琴 李大永 彭颖红 朱明 王全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228,共7页
结合极值统计法和Kitagawa-Takahashi(K-T)图,提出了一种基于缺陷无损表征的疲劳强度评估方法。对不同扫描速度制备的试样进行高周疲劳试验和对断口形貌观测,基于断口形貌中的裂纹源测量尺寸建立K-T图,基于EI-Haddad数学模型描述疲劳强... 结合极值统计法和Kitagawa-Takahashi(K-T)图,提出了一种基于缺陷无损表征的疲劳强度评估方法。对不同扫描速度制备的试样进行高周疲劳试验和对断口形貌观测,基于断口形貌中的裂纹源测量尺寸建立K-T图,基于EI-Haddad数学模型描述疲劳强度随裂纹源变化的演化规律。此外,通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定量化表征试样内部缺陷,通过极值统计法估计待观测样本中的极值缺陷。然后基于K-T图确定与之对应的疲劳强度,从而实现了对不同扫描速度制备试样的疲劳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 缺陷 极值统计法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Al–Mg–Sc–Zr合金孔隙缺陷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15
作者 陈琨 冯振宇 +2 位作者 马佳威 张宏宇 陈向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2-109,共8页
为研究激光增材制造铝合金孔隙缺陷特征及孔隙缺陷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成形了Al–Mg–Sc–Zr合金疲劳试样,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CT)对疲劳试样内部孔... 为研究激光增材制造铝合金孔隙缺陷特征及孔隙缺陷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成形了Al–Mg–Sc–Zr合金疲劳试样,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CT)对疲劳试样内部孔隙缺陷的三维特征进行表征,对孔隙缺陷的数量、尺寸和形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疲劳试验测试了合金的疲劳性能,并对疲劳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缺陷主要为气孔和未熔合,其中未熔合缺陷的尺寸大、形状不规则,且多为扁平的层间未熔合缺陷。疲劳试样的孔隙率分布在0.004%~0.102%,大尺寸孔隙缺陷(等效直径>100μm)占全部孔隙缺陷的0.58%,孔隙缺陷的最大等效直径为188μm。孔隙缺陷的球形度集中在0.2~0.6,大尺寸孔隙缺陷的球形度均小于0.4。疲劳断口显示疲劳裂纹源均萌生于表面的未熔合缺陷处,且裂纹源缺陷的特征尺寸越大,试样的疲劳寿命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SLM)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x-CT) 孔隙缺陷 疲劳性能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颗粒三维形态的定量表征方法 被引量:39
16
作者 付茹 胡新丽 +2 位作者 周博 汪华斌 王剑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3-490,共8页
颗粒形态是影响砂土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影响砂土在低应力状态下的抗剪强度、剪胀效应和临界状态行为,以及高应力状态下的颗粒破碎行为。因此,准确地重构砂粒的三维形态,并量化计算其形态表征参数是研究砂粒形态效应的前提工作。... 颗粒形态是影响砂土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影响砂土在低应力状态下的抗剪强度、剪胀效应和临界状态行为,以及高应力状态下的颗粒破碎行为。因此,准确地重构砂粒的三维形态,并量化计算其形态表征参数是研究砂粒形态效应的前提工作。借助于高精度的CT扫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得近海石英砂和风化花岗岩残积砂这两类砂土颗粒的三维形态信息。采用球谐函数序列实现两种砂颗粒三维形态的准确重构,并通过球谐函数分析计算砂土颗粒的体积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基于球谐重构的三维砂粒表面,提出了实用性的方法来计算砂粒的表面积、表面曲率和三维尺寸等,进而计算砂粒的三维球度、圆度和伸长率等形态表征参数。结果表明,当球谐函数阶达到15时,其重构的砂粒基本形状和表面纹理均与真实砂粒非常接近;近海石英砂在水流搬运和磨蚀的作用下颗粒形态较为规则和圆滑,球度和圆度较大,而风化花岗岩残积砂则在物理风化和剥蚀作用下颗粒形态较为复杂和粗糙,球度和圆度较小;而这两种地质作用对砂土颗粒的伸长率则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形态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 图像处理 球谐函数分析 形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板材料与Medpor材料修复儿童眼眶骨折效果的临床观察和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军 韩崧 +2 位作者 宋维贤 孙华 侯志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8-641,共4页
背景 儿童眼眶骨折有其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整复材料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措施.可吸收板材料的出现为儿童眼眶骨折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填充物,但其与常规填充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较少见. 目的 比较可吸... 背景 儿童眼眶骨折有其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整复材料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措施.可吸收板材料的出现为儿童眼眶骨折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填充物,但其与常规填充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较少见. 目的 比较可吸收板材料与Medpor材料在儿童眼眶骨折整复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手术治疗的儿童眼眶骨折72例7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可吸收板植入物治疗者28眼及Medpor植入物治疗者44眼,2个组术前人口基线特征及临床症状匹配,2个组除植入物不同外,手术过程相同,并均于术后2d即开始眼肌功能性训练.CT检查评价术眼手术前后眶壁的影像学表现,平均随访12.7个月,比较2个组术后术眼的疗效,包括眼眶骨折的解剖学复位率、眼球运动和复视的改善率,评估2种手术的安全性和并发症,包括眼球内陷、眶下神经支配区麻木率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 所有术眼术后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改善或消失,其中可吸收板植入物组症状改善者占92.9%(26/28),Medpor植入物组占90.9%(4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术后可吸收板植入物组眶下神经支配区麻木者13眼,占46.4%,Medpor植入物组20眼,占45.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CT检查结果显示,2个组术眼术后眶壁缺损区修复,眶内嵌顿的软组织回复,眶壁植入物在位.可吸收板植入物组未发现术后残存眼球内陷者及术后感染者,但Medpor植入物组眼球内陷及迟发感染者各1例,均占2.27%.结论 可吸收板材料与Medpor材料均可用于儿童眼眶骨折的整复,手术效果接近,可吸收板材料用于儿童眼眶骨折的修复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骨折/手术 眼外伤/手术疗法 儿童 假体植入术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 回顾性研究 比较研究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T成像表征锦纶6中TiO2颗粒分布状况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少轩 洪友丽 +8 位作者 高云龙 黄万霞 袁清习 张凯 刘玉峰 康廷国 赵莹 徐怡庄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9-271,共3页
无机纳米材料与高分子基质共混构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对其电学、光学和机械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使其性能得到切实改善,需要使无机纳米材料在高分子基质中均匀分散.对其分散状态的检测传统方法是对材料进行超薄、连续... 无机纳米材料与高分子基质共混构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对其电学、光学和机械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使其性能得到切实改善,需要使无机纳米材料在高分子基质中均匀分散.对其分散状态的检测传统方法是对材料进行超薄、连续切片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 纳米CT成像 锦纶6纤维 二氧化钛颗粒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结构损伤区细观裂纹扩展的分形特征及其多尺度损伤表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超凡 李兆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9-1044,共6页
为了研究焊接结构破坏过程中的宏细观损伤演化特征及其表征方法,以含细观裂纹的焊接构件为对象,采用X-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电测技术同步记录试样内部细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变化过程.实验发现,试样变形过程中试样在弹性模量减小... 为了研究焊接结构破坏过程中的宏细观损伤演化特征及其表征方法,以含细观裂纹的焊接构件为对象,采用X-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电测技术同步记录试样内部细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变化过程.实验发现,试样变形过程中试样在弹性模量减小的同时,其内部细观裂纹不断萌生、扩展和聚合,扩展形态表现出显著的分形特征,且分形维数随试样塑性变形呈线性增加的趋势.综合考虑裂纹扩展形态的分形维数度量与裂纹扩展的物理意义,提出了一种多尺度损伤表征方法,以同时描述结构宏观损伤特性与内部细观裂纹扩展特性,并用传统的损伤量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的多尺度损伤表征方法能够很好地描述细观裂纹到宏观损伤的多尺度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 分形维数 塑性变形 细观裂纹 多尺度损伤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复合水泥基材料的孔结构反演模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必钦 刘静宜 +2 位作者 林琛 张健超 洪舒贤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9-394,共6页
为研究水泥基材料内的孔结构,基于Lucas-Washburn方程,提出考虑分形维数的毛细孔分布反演模型.应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无损表征水泥基材料的毛细吸收过程,通过分布曲线推断出样品的孔径分布,通过劈开试验及滴定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 为研究水泥基材料内的孔结构,基于Lucas-Washburn方程,提出考虑分形维数的毛细孔分布反演模型.应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无损表征水泥基材料的毛细吸收过程,通过分布曲线推断出样品的孔径分布,通过劈开试验及滴定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将该模型应用于粉煤灰质量分数为10%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结果表明,毛细管孔径越大,毛细管内水上升得越快,在毛细管吸水的早期阶段,毛细管内水上升的高度较大.由模型推导出累积孔径分布,将所得结果与压汞法测得的累积孔体积进行比较,相关度为0.9426,证明了反演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水泥 孔结构 毛细吸收 反演模型 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