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多晶X射线衍射仪联用技术鉴定进口铜矿和含铜物料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新明 田延河 +2 位作者 宁海龙 王东 谢纯斌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8年第4期21-25,共5页
首次研究进口可利用含铜物料与进口铜矿属性的不同特性并建立了鉴定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光谱法联用技术建立铜矿和含铜物料属性的鉴别方法。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铜矿和含铜物料中元素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再用X射线衍... 首次研究进口可利用含铜物料与进口铜矿属性的不同特性并建立了鉴定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光谱法联用技术建立铜矿和含铜物料属性的鉴别方法。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铜矿和含铜物料中元素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再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对铜矿和含铜物料的特征谱峰进行扫描,与X射线衍射仪中标准卡片比对分析,能够确定铜矿和含铜物料的物相组成。结果显示,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的铜矿和含铜物料的共同特点是铜的含量较高,达到冶炼铜对原料的要求;硅、铁、钠、钙和镁元素都能够检出;差异性在铅和锌元素在含铜物料中较高,在铜矿石中基本未检出;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出的金属元素,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后与标准图片比对,各元素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含铜物料中,且有规律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含铜物料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射线衍射光谱法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热稳定性的机理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杨 李艳 +4 位作者 连芳 钟盛文 李培植 万新华 刘庆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33-836,共4页
研究了18650型锂离子蓄电池及其组分的热稳定性。热箱实验证明LiMn2O4组装的电池,比LiCoO2和包埋-LiNiO2组装的电池安全性好。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一步确定在升温过程中正极/负极材料的热量释放过程和差异... 研究了18650型锂离子蓄电池及其组分的热稳定性。热箱实验证明LiMn2O4组装的电池,比LiCoO2和包埋-LiNiO2组装的电池安全性好。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一步确定在升温过程中正极/负极材料的热量释放过程和差异。结果表明,LiCoO2和包埋-LiNiO2组装的电池热失控主要是由正极的分解及其和电解液反应的放热造成;而LiMn2O4电池爆炸的主要原因是高温下石墨嵌锂和金属锂沉积与聚偏氟乙烯(PVDF)、电解液之间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热稳定性 x射线衍射光谱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LiCoO_2正极材料的过充电行为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力臻 朱继涛 +2 位作者 李中东 李荣富 常培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研究了不同充电终止电压(分别为4.3、4.5、4.8、5.0V)的充放电循环和不同倍率充电对钴酸锂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池充电终止电压越高,电量转换效率越低,电极活性衰减越严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与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分析说... 研究了不同充电终止电压(分别为4.3、4.5、4.8、5.0V)的充放电循环和不同倍率充电对钴酸锂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池充电终止电压越高,电量转换效率越低,电极活性衰减越严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与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分析说明电池性能衰退是由于LiCoO2结构变形,颗粒粉化团聚且形成惰性物质Co3O4造成的。同时,在充电终止电压为4.8V的条件下,1.5C充放电循环后,电池0.2C的充放电性能下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过充电 交流阻抗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x射线衍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