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ray CCD相机在杆箍缩二极管X射线焦斑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岩 周鸣 +4 位作者 宋顾周 马继明 段宝军 韩长材 姚志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9-764,共6页
针孔成像法是诊断杆箍缩二极管X射线焦斑的常用方法。本文建立基于增感屏、光锥耦合、CCD相机的X-ray CCD相机系统,取代针孔成像法中基于闪烁体、物镜、CCD相机的图像获取系统,提高了诊断系统的紧凑性。对所建立的X-ray CCD相机系统的... 针孔成像法是诊断杆箍缩二极管X射线焦斑的常用方法。本文建立基于增感屏、光锥耦合、CCD相机的X-ray CCD相机系统,取代针孔成像法中基于闪烁体、物镜、CCD相机的图像获取系统,提高了诊断系统的紧凑性。对所建立的X-ray CCD相机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进行了测试,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受增感屏限制,使用铅制分辨卡测得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为5lp/mm,使用刀口法测得调制传递函数为0.5时的频率为1.5lp/mm。测试结果表明,在针孔成像倍率为0.5时,可满足1.5 mm左右的X射线焦斑诊断的需要。并开展了杆箍缩二极管侧面焦斑诊断实验,获得了侧面焦斑图像,且进行了图像复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CCD 杆箍缩二极管 x射线焦斑 针孔成像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X射线焦斑环孔编码成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美 胡华四 +6 位作者 盛亮 王培伟 李阳 袁媛 彭博栋 周海生 李奎念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410,共7页
针对几十~百keV能量的低强度X射线焦斑源测量,建立了高探测效率环孔编码成像技术。研究给出了环孔成像效率和信噪比与环孔结构参数的关系,采用微联结的环孔结构设计并模拟了联结区尺寸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解决了环孔结构同轴成像技术难题... 针对几十~百keV能量的低强度X射线焦斑源测量,建立了高探测效率环孔编码成像技术。研究给出了环孔成像效率和信噪比与环孔结构参数的关系,采用微联结的环孔结构设计并模拟了联结区尺寸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解决了环孔结构同轴成像技术难题。所建立环孔成像系统应用于Unique-II X射线焦斑源成像实验。结果表明,X射线焦斑的空间分布近似为‘马鞍’形状,而且中间部分的强度低于两侧的强度,与针孔成像结果相似,但环孔的探测效率明显高于针孔的效率。最后,分析了维纳滤波与R-L两种复原图像方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孔编码成像 R-L方法图象复原 x射线焦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X射线源焦斑尺寸的时间分辨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成刚 邓建军 +6 位作者 石金水 李勤 江孝国 王远 张开志 李劲 章林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7-650,共4页
将门控分幅相机与快闪烁晶体结合,构成时间分辨X射线诊断系统,对神龙一号直线感应加速器产生的高能脉冲X射线源焦斑进行了测量,在时间间隔为10 ns的情况下,获得了焦斑尺寸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单像素尺寸为0.78 mm×... 将门控分幅相机与快闪烁晶体结合,构成时间分辨X射线诊断系统,对神龙一号直线感应加速器产生的高能脉冲X射线源焦斑进行了测量,在时间间隔为10 ns的情况下,获得了焦斑尺寸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单像素尺寸为0.78 mm×0.78 mm的LYSO闪烁晶体阵列,并进行了X射线照射晶体阵列发光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阵列可用于高能X射线源焦斑的时间分辨诊断,并能显著提高成像的空间分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焦斑 时间分辨 LYSO晶体 直线感应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焦斑X射线管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奇志 徐卫平 +1 位作者 沙京田 任翔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0-673,共4页
X射线管焦斑是X射线管的主要性能指标。其大小直接影响射线成像及照相灵敏度。X射线管作为X射线检测设备的发射源,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检查设备对物体的图像分辨率指标。小焦斑X射线管的研制,要求其在保证一定发射功率前提下,能够连续稳定... X射线管焦斑是X射线管的主要性能指标。其大小直接影响射线成像及照相灵敏度。X射线管作为X射线检测设备的发射源,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检查设备对物体的图像分辨率指标。小焦斑X射线管的研制,要求其在保证一定发射功率前提下,能够连续稳定工作;既满足检查小零件及高图像分辨率方面需求,又能有效避免X射线管因焦斑过小所造成的靶面烧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对其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及工作可靠性方面的深入研究,现已成功研制出"小焦斑X射线管"。测试表明:此研究产品在拥有小焦斑特性同时,具有相当的高压稳定性。应用此研究,可开发系列小焦斑X射线管。此产品的成功应用,有望促进X射线检测设备整体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斑x射线 小焦点x射线 图像清晰度 焦斑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焦斑源X射线传播的相衬成像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鑫 郭金川 牛憨笨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1-266,共6页
从标量衍射及部分相干光衍射理论出发,结合硬X射线特点,建立基于微焦斑X射线源的衍射成像模型.该模型将Fresnel积分运算转换到空间频域,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衍射光场.根据部分相干光理论分析,有限大小光源的物体衍射光场为光源光强... 从标量衍射及部分相干光衍射理论出发,结合硬X射线特点,建立基于微焦斑X射线源的衍射成像模型.该模型将Fresnel积分运算转换到空间频域,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衍射光场.根据部分相干光理论分析,有限大小光源的物体衍射光场为光源光强分布与点源所形成的物体衍射光场的卷积,将卷积运算转换到空间频域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提高运算速度.模拟衍射结果表明,物体到X射线源的距离、X射线光子能量以及X射线源焦斑尺寸均影响自由空间传播相衬成像系统的图像衬度.研究结果有助于X射线相衬成像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快速傅立叶变换 空间频域 相衬成像 焦斑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X射线纯相位衬度图像的实验获取(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金川 杨勤劳 +1 位作者 周彬 牛憨笨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基于自由空间传播的硬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在生物学、医学诊断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该演示实验证明,硬X射线的纯相位图像可以直接利用微焦斑X射线源获得.实验选择聚乙烯材料样品作为测试物体,样品表面划有刻痕,使用4 mm的铝片... 基于自由空间传播的硬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在生物学、医学诊断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该演示实验证明,硬X射线的纯相位图像可以直接利用微焦斑X射线源获得.实验选择聚乙烯材料样品作为测试物体,样品表面划有刻痕,使用4 mm的铝片对X射线进行硬化处理,工作电压选择60 kVp.结果表明,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刻痕的纯相位图像越来越尖锐,而在同样条件下传统方法采集的吸收图像中,观察不到刻痕.该实验有助于理解基于传播的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的物理机制,且验证了从双衬度图像中恢复纯相位图像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斑x射线 相衬图像 自由空间传播 纯相位物体 x射线成像 x射线硬化 x射线过滤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电子工业用数字化X射线检测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伟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4-659,共6页
提出一种高分辨率电子工业用数字化X射线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选择微焦斑X射线源和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作为该系统的关键器件,分析了微焦斑X射线源的焦斑尺寸对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并且建立了微焦斑X射线源和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 提出一种高分辨率电子工业用数字化X射线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选择微焦斑X射线源和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作为该系统的关键器件,分析了微焦斑X射线源的焦斑尺寸对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并且建立了微焦斑X射线源和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自身分辨率及成像的几何放大率对系统最终分辨率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得出了几何放大率同系统分辨率的关系曲线。设计了光路及图像采集装置,并用VC 6.0完成了实用的X射线图像处理软件,研制了完整的成像系统样机并进行了调试与实验。这种成像系统有效视野可达75mm,分辨率为160lp/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斑x射线 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 数字化成像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探测器MTF的狭缝法测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邝忠华 李兰君 +2 位作者 桂建保 胡启斌 张健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3-787,共5页
X射线探测器的调制传输函数(MTF)可以有效反映X射线摄影系统的成像质量,是客观评价X射线成像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方法。实验采用一个缝宽为10μm的狭缝相机和一个微焦斑X射线源,搭建测量平板探测器MTF曲线的平台。通过探测器采集X射线穿... X射线探测器的调制传输函数(MTF)可以有效反映X射线摄影系统的成像质量,是客观评价X射线成像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方法。实验采用一个缝宽为10μm的狭缝相机和一个微焦斑X射线源,搭建测量平板探测器MTF曲线的平台。通过探测器采集X射线穿透狭缝的成像数据,运用MATLAB编程对狭缝图像进行线扩展函数(line spread function,LSF)的合成、高斯拟合、去噪、傅立叶变换和归一化等处理,得到探测器的MTF曲线,再利用MTF曲线定量分析探测器的成像性能。通过探测器采集不同的X射线源电压、发射功率、狭缝倾角及曝光时间下的数据,比较它们对探测器MTF测量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传输函数(MTF) 狭缝法 线扩展函数(LSF) 焦斑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MeV电子束轰击旋转钽靶产生轫致辐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庞健 何小中 +2 位作者 杨柳 王科 张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0,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直线加速器的多脉冲X光照相系统,有望用于材料动态性能诊断等流体物理动力学研究。基于射频加速器的特点,该套照相系统能够产生时间跨度10μs以上、数个脉冲间隔可调、脉宽为几十至一百ns的脉冲电子束,产生电子束束... 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直线加速器的多脉冲X光照相系统,有望用于材料动态性能诊断等流体物理动力学研究。基于射频加速器的特点,该套照相系统能够产生时间跨度10μs以上、数个脉冲间隔可调、脉宽为几十至一百ns的脉冲电子束,产生电子束束斑半高宽尺寸小于1mm。通过蒙特卡罗模拟程序Geant4,分析计算了特定的几何布局以及不同厚度及电子束束斑条件下,电子束打靶后在靶中的能量沉积,靶中的电子束散射对X光焦斑的影响,以及1m处的照射量,探讨了这套X光照相系统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在30MeV,400nC电子束轰击厚度为1mm的靶条件下,1m处照射量约为9.1R,靶厚在1~2mm范围内并未引起X光焦斑的明显增大。较小横向尺寸的电子束会引起靶体局部升温严重,将会制约脉冲数量;采用旋转靶能够提升脉冲数量,通过分析二维旋转靶的应力,分析了靶材升温以及钽/钽合金屈服强度对脉冲间隔的限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射频加速器 轫致辐射 旋转靶 x射线焦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