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投影补偿的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空间分辨率增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保磊 杨民 傅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4-1118,共5页
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可以通过提高投影放大比来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但是对于一定尺寸的工件,随着放大比的增大容易引起投影截断,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重建的图像存在伪影和衰减系数漂移。提出了一种投影补偿的方法来补全截断的投影数... 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可以通过提高投影放大比来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但是对于一定尺寸的工件,随着放大比的增大容易引起投影截断,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重建的图像存在伪影和衰减系数漂移。提出了一种投影补偿的方法来补全截断的投影数据。该方法对工件执行高放大比和低放大比两次扫描成像,其中低放大比下的投影数据没有被截断。在低放大比下执行低分辨率图像重建,将重建的CT图像数字放大并重投影以得到与高放大比下投影数据相匹配的截断投影的估计值。将估计出的截断投影与高放大比下的投影组合并进行滤波反投影重建,得到空间分辨率局部增强的显微CT图像。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x射线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投影补偿 空间分辨率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中Na_(2)SiO_(3)浓度对铌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烧蚀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宁炳坤 谢天祥 +4 位作者 钱伟峰 陈永楠 王楠 李延超 张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02-3114,共13页
本文通过改变电解液中Na_(2)SiO_(3)浓度研究不同孔隙率的微弧氧化膜层增强铌合金耐烧蚀性能,借助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还原膜层的内部孔隙结构,并结合有限元模拟建立模型还原膜层热烧蚀过程。结果表明:随着Na_(2)SiO_(3)浓度的增加... 本文通过改变电解液中Na_(2)SiO_(3)浓度研究不同孔隙率的微弧氧化膜层增强铌合金耐烧蚀性能,借助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还原膜层的内部孔隙结构,并结合有限元模拟建立模型还原膜层热烧蚀过程。结果表明:随着Na_(2)SiO_(3)浓度的增加,膜层的孔隙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Na_(2)SiO_(3)为10 g/L时,膜层孔隙率最小为15.08%,其中40.2%孔隙的孔径比为0.6~0.7,呈现出连通孔向孤立孔转变的状态。此时,膜层抗烧蚀性能最好,经1000℃烧蚀15 min后,膜层质量损失仅为0.017 mg/dm^(2)。孤立孔虽然可以降低膜层密度,但由于其在空间上的分离性,有助于分散热应力,减小局部应力集中,从而提高膜层的抗烧蚀性能。相比之下,连通孔的大规模出现增加了膜层的热导率,导致膜层更容易发生热应力集中,从而出现裂纹造成膜层脱落,形成更大规模的烧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SiO_(3)浓度 弧氧化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孔结构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实验室型X射线荧光元素分布成像和形态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亚婷 罗立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6-695,共10页
近年来,随着X射线光源、单色、聚焦及探测系统的发展,在实验室可借助低功率X射线光源开展X射线荧光(XRF)和X射线吸收谱(XAS)分析。液体金属射流源等新型X射线光源系统、闭合反馈系统、电荷耦合元件和方孔微通道板等技术和计算方法的进... 近年来,随着X射线光源、单色、聚焦及探测系统的发展,在实验室可借助低功率X射线光源开展X射线荧光(XRF)和X射线吸收谱(XAS)分析。液体金属射流源等新型X射线光源系统、闭合反馈系统、电荷耦合元件和方孔微通道板等技术和计算方法的进步促进了聚焦扫描型、全场型和XRF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实验室型XRF元素空间成像技术的发展。超环面、球面和柱状弯晶等单色聚焦系统的发展推动了实验室型XAS技术的发展。探索新型的实验室X射线光源系统,开发更高效的单色聚焦系统,推动X射线动态电影拍摄技术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x射线吸收谱技术 全场型 x射线成像系统 原位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x射线单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re structur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Chinese local mudstone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cycle of wetting and drying
4
作者 ZHANG Qing-song LIU Zhi-bin +3 位作者 TANG Ya-sen DENG Yong-feng LUO Ting-yi MENG Fan-x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582-596,共15页
As a typical sedimentary soft rock,mudsto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easily softened and disintegrated under the effect of wetting and drying(WD).The first cycle of W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ire WD ... As a typical sedimentary soft rock,mudsto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easily softened and disintegrated under the effect of wetting and drying(WD).The first cycle of W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ire WD cycles.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was used as a non-destructive tool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mudstone due to the first cycle of WD.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WD leads to an increase of pore volume and pore connectivity in the mudstone.The porosity and fractal dimension of each slice of mudstone not only increase in value,but also in fluctuation amplitude.The pattern of variation in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the equivalent radii of connected,isolated pores and pore throats in mudstone under WD effect satisfies the Gaussian distribution.Under the effect of WD,pores and pore throats with relatively small sizes increase the most.The sphericity of the pores in mudstone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ore radius.The WD effect transforms the originally angular and flat pores into round and regular pores.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deterioration and catastrophic mechanisms of mudstone under wetting and drying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DSTONE wetting and drying cycle 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pore structure pore morph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表面解离度分析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康贺 李超 +2 位作者 叶小璐 李国胜 曹亦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矿物解离程度显著影响浮选分离效率,矿物在颗粒表面解离行为的精准解析是实现浮选过程高效调控的前提。总结了矿物加工领域常见的矿物表面解离度分析方法: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2D解离度分析、2D解离度的体视学修正和3D解离度分析方... 矿物解离程度显著影响浮选分离效率,矿物在颗粒表面解离行为的精准解析是实现浮选过程高效调控的前提。总结了矿物加工领域常见的矿物表面解离度分析方法: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2D解离度分析、2D解离度的体视学修正和3D解离度分析方法(X射线显微断层扫描成像技术)。2D解离度分析方法应用于低解离度粗粒连生体时存在体视学偏差,并且复杂共伴生颗粒的2D矿物解离度体视学修正仍面临挑战。2D解离分析适用于矿物单体解离或者高度解离的传统浮选处理的细颗粒,而对于矿物解离度较低的粗颗粒,3D解离度分析不存在体视学偏差,可提供更准确的表面解离度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解离度 体视学校正 x射线断层扫描(x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罐地基材料在熔盐泄露后的导热系数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曌文 周昊 +2 位作者 罗佳伟 伍其威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3,共7页
为了对太阳能发电厂储罐结构设计和储热系统进行建模,基于XCT技术,在真实三维体重建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3种不同粒径配比的储罐基础内的堆积陶粒在熔盐泄露后的热物性,分析微观结构并估算导热系数.探究熔盐泄露后对熔盐... 为了对太阳能发电厂储罐结构设计和储热系统进行建模,基于XCT技术,在真实三维体重建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3种不同粒径配比的储罐基础内的堆积陶粒在熔盐泄露后的热物性,分析微观结构并估算导热系数.探究熔盐泄露后对熔盐罐地基内堆积陶粒热物性的影响. 3种工况下熔盐泄露后的堆积陶粒的孔隙体积分数分别为30.1%、30.7%和29.9%,导热系数的有限元模拟结果分别为0.505、0.476和0.478 W/(m·K).熔盐泄露后,孔隙体积分数降低了50%以上,导热系数提高了4.0~5.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熔盐罐基础 三相阈值分割 熔盐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基因风险评分和PET代谢参数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婧姼 杨俊泉 高伊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的风险评分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评估的肿瘤代谢负荷结合... 目的:探讨联合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的风险评分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评估的肿瘤代谢负荷结合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唐山市人民医院(唐山市肿瘤医院)的101例Ⅲ~Ⅳ期NSCLC患者,通过PET/CT定量评估代谢肿瘤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糖酵解的总病变(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分离患者外周血中CTCs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ALOX5、TFRC、PHKG2、FADS2、NOX1)表达,构建风险评分。结果:根据风险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风险评分低组(评分≤0.70,n=51)和风险评分高组(评分>0.70,n=50)。与风险评分低的患者相比,风险评分高的患者表现出明显更高的MTV和TLG水平(P<0.05)。风险评分和MTV、TLG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618、0.462,均P<0.001)。低MTV和低风险评分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高于低MTV和高风险评分的患者(P<0.001)。低TLG和低风险评分患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高于低TLG和高风险评分的患者(P<0.001)。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与低风险评分组相比,高风险评分组OS的风险比(HR)显著增加(HR=3.22,P=0.001)。在多变量分析中调整MTV和TLG后,NSCLC患者中高风险评分的HR相似(P<0.01)。结论:低风险评分和低MTV或低TLG显示出比低风险评分和高MTV或高TLG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铁死亡途径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