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断层扫描在材料力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龙 冯国林 +2 位作者 李志强 吴建国 张伟 《强度与环境》 2017年第6期43-56,共14页
X射线断层扫描可以无损地对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缺陷及损伤进行三维成像,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文中作者结合研究经验和国内外大量文献,系统地介绍了X射线断层扫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损伤观测(实验研究)、全场... X射线断层扫描可以无损地对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缺陷及损伤进行三维成像,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文中作者结合研究经验和国内外大量文献,系统地介绍了X射线断层扫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损伤观测(实验研究)、全场测量和仿真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方便了解X射线断层扫描及其在材料力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断层扫描 力学行为 损伤观测 全场测量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断层扫描的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形状建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宇 木东升 +2 位作者 韩延彬 黄旭炜 张聪聪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建立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真实形状数学模型,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获得了钢轨轨距角-轨肩处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的真实形态点云数据,提出栅格算法确定裂纹尖端和开口的边界点、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裂纹尖端、裂纹面与钢轨轨面相交确定... 为建立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真实形状数学模型,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获得了钢轨轨距角-轨肩处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的真实形态点云数据,提出栅格算法确定裂纹尖端和开口的边界点、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裂纹尖端、裂纹面与钢轨轨面相交确定裂纹开口的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形状建模方法。研究发现:栅格算法提取的裂纹边界特征点比凸包算法提取的裂纹边界特征点多,代表裂纹边界特征的凸点和凹点都识别,使得裂纹边界失真度更小;随着栅格边长减小,栅格算法提取出的裂纹边界点数量增加,减少了凸包算法的漏点问题。将提取好的裂纹尖端边界点分别用最小二乘法、Bezier曲线、三次B样条曲线等方法进行曲线拟合,发现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得到的裂纹尖端与真实裂纹最为接近,其数据拟合的偏差最大值和标准差均最小,由此获取了真实裂纹的尖端形状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滚动接触疲劳裂纹 x射线断层扫描 栅格算法 三次B样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断层扫描的小麦籽粒模型构建及离散元参数标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康 惠延波 +6 位作者 周颖 王宏晓 张云龙 李辉 陈艳雷 郑金锋 白路遥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8-223,共6页
为构建精准的离散元模型,标定离散元仿真参数,本实验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获取1024张不同灰度值的二维切片,采用图像滤波、图像分割等算法构建小麦籽粒的三维外轮廓模型;在EDEM中导入小麦外轮廓模型,构建了4种不同数... 为构建精准的离散元模型,标定离散元仿真参数,本实验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获取1024张不同灰度值的二维切片,采用图像滤波、图像分割等算法构建小麦籽粒的三维外轮廓模型;在EDEM中导入小麦外轮廓模型,构建了4种不同数量的填充球模型来拟合小麦籽粒的真实形状;通过休止角实际实验与EDEM仿真实验,运用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响应面优化实验标定了小麦离散元仿真参数;最后对标定的离散元参数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实际实验进行对比,发现仿真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小于1.30%,表明本方法构建的离散元模型及标定的参数可用于仿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模型 参数标定 小麦 x射线断层扫描 休止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断层扫描的小麦籽粒霉变结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颖 惠延波 +2 位作者 冯兰芳 闫磊 马晓晓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5-100,共6页
食品微观结构在确定其最终产品性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霉菌又是粮食储藏期危害非常严重的微生物类群,目前对粮粒感染霉菌后的研究多是间接的、破坏性的,无损的研究食品感染霉菌后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非常困难。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提... 食品微观结构在确定其最终产品性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霉菌又是粮食储藏期危害非常严重的微生物类群,目前对粮粒感染霉菌后的研究多是间接的、破坏性的,无损的研究食品感染霉菌后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非常困难。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工具来无损的评估食品内部的组分,本研究利用X射线断层扫描法实现了小麦籽粒发霉后内部特征的三维可视化和定量分析。利用图像滤波、阈值分割、重建算法对X射线断层扫描获取的图像进行重建和渲染,实现了感染籽粒及内部孔隙的三维可视化,除了可视化还获取了如籽粒体积、籽粒内部孔隙率等参数。X射线断层扫描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可以用于粮食储藏期间易发霉部位如(粮仓墙壁附近、粮粒表层)以及粮食在深加工前是否霉变的区分检测,用于无损检测单颗小麦籽粒等生物材料的损伤和微观结构组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断层扫描 3D可视化 小麦籽粒 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潮 孙钦秀 孔保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9-193,共5页
X射线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microtomography,CT)技术是一种高质、高效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因此其在食品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简要介绍CT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装置的基础上,... X射线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microtomography,CT)技术是一种高质、高效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因此其在食品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简要介绍CT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装置的基础上,综述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CT技术在食品研究中的推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断层扫描 食品 检测 应用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在纺织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伟娜 高彦涛 +1 位作者 胡文锋 吴湘济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传统光学成像或扫描电镜成像作为微观结构的分析方法只能观测到材料外观形貌,难以实现材料内部结构的三维表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为促进三维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X射... 传统光学成像或扫描电镜成像作为微观结构的分析方法只能观测到材料外观形貌,难以实现材料内部结构的三维表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为促进三维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XCT)在纺织应用上的测试设备、测试方式以及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综述XCT技术在织物内部结构表征、辅助建模预测织物性能(热传递性、压缩性)以及纱线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总结XCT技术在纺织应用上的优缺点,同时针对XCT在纺织领域中研究的匮乏,对未来XCT技术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 结构表征 纺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尺度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短切碳纤维SMC复合材料失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子敬 王凯峰 张连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0-138,共9页
短切碳纤维片状模塑料(SMC)复合材料内部复杂的纤维三维分布及其造成的多样微裂纹演化过程加剧了其失效分析的难度。针对短切碳纤维SMC复合材料的失效行为进行研究,提出采用微观尺度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实时表征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捕捉... 短切碳纤维片状模塑料(SMC)复合材料内部复杂的纤维三维分布及其造成的多样微裂纹演化过程加剧了其失效分析的难度。针对短切碳纤维SMC复合材料的失效行为进行研究,提出采用微观尺度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实时表征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捕捉碳纤维和微裂纹的几何信息,结合先进的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而准确重构出短切碳纤维SMC复合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三维结构变化以及微裂纹的完整演变过程,定量测量微裂纹的几何尺寸,实现损伤的精准诊断,并利用Tsai-Wu失效判据和界面开裂后的基体应力场理论等失效方法探究短切碳纤维SMC复合材料的失效机制。该方法的提出对于研究短切碳纤维SMC复合材料的失效过程以及分析相应的失效行为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尺度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 损伤检测 损伤表征 失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涂布纸张三维结构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益 刘寅 沈文浩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4-64,共11页
本研究以X射线断层扫描(CT)为测试手段,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了表征纸张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的方法,研究了涂布对纸张三维结构的影响,从结构角度阐释了涂布影响纸张性能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涂布后纸张的孔隙率、孔径和配位数减小... 本研究以X射线断层扫描(CT)为测试手段,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了表征纸张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的方法,研究了涂布对纸张三维结构的影响,从结构角度阐释了涂布影响纸张性能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涂布后纸张的孔隙率、孔径和配位数减小,孔隙迂曲率升高,使得流体流经孔隙时的阻力增大从而增加其阻隔性;另外,涂布还改变了纸张的表面微观形貌,使纸张表面轮廓均方根偏差降低,减小纸张表面起伏,提高纸张平滑度。基于X射线CT技术对涂布纸张进行三维结构表征有助于明晰纸基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推动新型纸基材料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ct 涂布纸张 三维结构表征 孔隙结构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磁共振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葛欣 李迎欣 +1 位作者 周虹 王照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磁共振(MRI)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成像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9月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9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CT检查,分析二者成像特点。结果79例疑似病毒性脑...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磁共振(MRI)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成像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9月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9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CT检查,分析二者成像特点。结果79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经MRI检查发现,多发病灶44例,单发病灶10例,共检出病灶127个,直径范围0.3~11.0 cm,其中68个病灶直径≤1.0 cm。经CT检查发现多发病灶35例、单发病灶14例,共检出病灶90个,直径范围0.8~11.0 cm,其中30个病灶直径≤1.0 cm。MRI检查准确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漏诊率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病灶较小且多发,易累及基底核、丘脑、大脑半球及半卵圆中心,MRI检查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微小病灶具有良好检出率,且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漏诊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磁共振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煤炭可选性分析研究
10
作者 李飞 董宪姝 +2 位作者 樊玉萍 贺斌 孙冬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共3页
介绍基于X射线计算机断层(X-CT)扫描技术的煤炭可选性分析方法,其优点是低成本、低耗时、安全性高和准确性高。对于选煤厂,这种方法可以指导现场及时的调整分选方法,并显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煤炭可选性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 ct 密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浆体中石墨烯纳米片团聚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解析
11
作者 张华献 高建科 +3 位作者 何建国 徐铖基 党楠茜 曾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35-2243,共9页
为了实现纳米颗粒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均匀分散以及探究如何无损地检验纳米颗粒的分散程度,利用石墨烯纳米片(GNPs)作为代表性的碳纳米添加剂,设置3种不同的超声分散方式(VSD)-直接、间接和直接-间接结合分散,得到具有不同GNPs分散状态的... 为了实现纳米颗粒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均匀分散以及探究如何无损地检验纳米颗粒的分散程度,利用石墨烯纳米片(GNPs)作为代表性的碳纳米添加剂,设置3种不同的超声分散方式(VSD)-直接、间接和直接-间接结合分散,得到具有不同GNPs分散状态的水泥浆体.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对孔隙和石墨烯团聚体进行无损表征;基于两者的形状特征差异(球形度和紧密度)筛分出GNPs团聚体,解析其分布、数量和粒径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GNPs团聚体形貌进行观察;进行抗压强度测试以验证GNPs分散情况对宏观性能的影响.XCT结果表明基于形状特征能够无损地区分出GNPs团聚体,直接分散作用下GNPs团聚体数量和累计体积均最小;SEM观测结果表明GNPs团聚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貌;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抗压强度与分散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石墨烯 团聚体 x射线断层扫描(xct) 形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岩石疲劳破坏的变形控制律、岩土力学试验的实时X射线CT扫描和边坡坝基抗滑稳定分析的新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玉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42-1643,共2页
拜读葛修润先生“岩石疲劳破坏的变形控制律、岩土力学试验的实时X射线CT扫描和边坡坝基抗滑稳定分析的新方法”一文(以下称原文)后,对边坡坝基抗体抗滑稳定性分析矢量和法有不同看法,提出来与葛先生商榷。
关键词 抗滑稳定分析 土力学试验 疲劳破坏 ct扫描 控制律 x射线 坝基 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X射线工业CT扫描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黎明 廖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15-1718,共4页
分析了高能X射线工业CT扫描运动控制系统的作用,提出了扫描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方案。控制系统由工业控制计算机、计数卡、控制卡、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工作平台、光栅和控制软件组成。研究了在Windows驱动程序模式(WDM)下,控制系统... 分析了高能X射线工业CT扫描运动控制系统的作用,提出了扫描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方案。控制系统由工业控制计算机、计数卡、控制卡、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工作平台、光栅和控制软件组成。研究了在Windows驱动程序模式(WDM)下,控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的组成。以运动控制卡为例,研究了开发控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并分析了设备驱动程序和用户程序交互的过程。通过编写WDM驱动程序,实现了对高能X射线工业CT扫描运动系统的实时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扫描运动控制系统,可靠性和实时性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x射线 工业ct 运动控制 Windows驱动程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断层扫描的食品霉变检测方法
14
作者 俞伊 蒋知坊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30期191-192,共2页
为了提高食品霉变检测结果的精度,本文开展了基于X射线断层扫描的食品霉变检测方法的设计研究。制备霉变食品样本,调试X射线断层扫描作业参数,使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扫描旋转角度,以此获取食品霉变图像。选择切片图像中的正视图、水平视图... 为了提高食品霉变检测结果的精度,本文开展了基于X射线断层扫描的食品霉变检测方法的设计研究。制备霉变食品样本,调试X射线断层扫描作业参数,使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扫描旋转角度,以此获取食品霉变图像。选择切片图像中的正视图、水平视图及多维度视图,构建样品的集成三维视图,融合样品参数分析处理食品霉变部位图像,实现对霉变区域的有效检测。选择某地区生产的小麦作为实验样品,实施对比实验,证明设计方法得出的检测结果与实际发霉面积相比其检测误差在0~0.05 mm;范围以内,检测结果的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断层扫描 食品 霉变 检测方法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泽exaCTU——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
15
《汽车制造业》 2018年第1期19-19,共1页
温泽exaCTU是一款通用设计型设备,它的设计可使每一个用户都能选用合适的X射线源及探测器来定制自己的工业CT系统。135~450kV的射线源及相应的所有需求都可在机器内部进行配置。高性能的射线源为这款CT系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与灵... 温泽exaCTU是一款通用设计型设备,它的设计可使每一个用户都能选用合适的X射线源及探测器来定制自己的工业CT系统。135~450kV的射线源及相应的所有需求都可在机器内部进行配置。高性能的射线源为这款CT系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与灵活性。作为平稳系统而提供,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功率和灵活性。exaCTU可扫描更大密度的大零件,exaCTU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设备适用于所有需要以无损和实时的方式测试和评估内外部数据的工件,尤其适合于由塑料、复合材料、陶瓷、轻合金和钢材等制造的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工业ct系统 扫描系统 x射线 成像设备 外部数据 复合材料 设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斜孔散射校正板的锥束X射线CT散射校正方法
16
作者 郭成龙 倪培君 +1 位作者 齐子诚 付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4,共9页
锥束X射线CT和二维扇束、平行束CT系统相比具有扫描速度快、射线利用率高、重建图像轴向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一致等优点,是当前工业CT技术发展的重点。然而,由于散射线的存在,其成像质量受到影响。为了减小散射线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 锥束X射线CT和二维扇束、平行束CT系统相比具有扫描速度快、射线利用率高、重建图像轴向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一致等优点,是当前工业CT技术发展的重点。然而,由于散射线的存在,其成像质量受到影响。为了减小散射线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斜孔散射校正板的散射校正方法,对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获取原始扫描数据以及斜孔散射校正板后的扫描数据,利用插值和平滑处理的方法获得散射场数据。然后,通过将原始数据减去散射场数据后进行重建,即可得到无散射的CT图像。通过与光栅式散射校正板校正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于涡轮叶片的锥束CT扫描结果校正,典型区域(叶片内冷却通道及叶片内壁)对比度噪声比分别提升了14.2%和56.8%,而光栅式散射校正板校正后,同一位置对比度噪声比分别仅提升了5.6%和27.6%,验证了基于斜孔散射校正板散射校正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散射校正 伪像 斜孔散射校正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X射线CT技术研究根系三维构型的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玲玲 房焕 +4 位作者 魏晓庆 刘玉婷 高伟达 李保国 周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5-384,共10页
【目的】X射线CT扫描具有非破坏性、高分辨率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植物根系三维构型。本文介绍了X射线CT技术研究植物根系的原理和方法,并重点阐述了CT图像提取和定量根系的方法。【主要进展】X射线CT可以穿透土体进而获取土... 【目的】X射线CT扫描具有非破坏性、高分辨率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植物根系三维构型。本文介绍了X射线CT技术研究植物根系的原理和方法,并重点阐述了CT图像提取和定量根系的方法。【主要进展】X射线CT可以穿透土体进而获取土体三维结构,并能通过图像分析准确定量土体内部的细节特征(如根系、孔隙等)。目前根系结构研究中应用的CT主要有医用CT、工业显微CT、同步辐射CT等,分别用于研究不同大小和分辨率要求的样品。应用CT扫描根系样品时,样品的制备和扫描参数的选择非常重要,样品的尺寸、容器的材质、扫描功率和扫描时长等因素都会影响CT图像质量。CT图像中提取根系的方法包括全局阈值法、区域生长法、根系追踪法、深度学习法等,结合图像预处理和后处理能更完整地提取根系。利用ImageJ、Rootrak、RooTh等软件,可以定量根系形态学参数(体积、根长、直径等),还可以分析根系三维分布特征(根系生长角度、根系生长深度等)。【展望】从CT图像中提取根系的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开发提取根系的先进算法,准确获取根系三维构型并将其定量表征,仍将是CT技术用于根系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CT设备性能的特点,扫描样品尺寸和图像分辨率的矛盾仍然是关键问题,X射线CT硬件设备的创新和发展对其在根系研究中更加广泛和有效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三维构型 x射线ct 图像分割 根系定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岩石疲劳破坏的变形控制律、岩土力学试验的实时X射线CT扫描和边坡坝基抗滑稳定分析的新方法”讨论的答复
18
作者 葛修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43-1644,共2页
贵刊转来的后勤工程学院方玉树先生的信(以下简称“信函”)由于地址不清,我于2009年6月初才收到。该信主要就我2008年1月由学报6主办学会邀请我在南京作一年一度的“黄文熙讲座”主讲报告(以下简称“讲座论文”)中的有关“边坡坝... 贵刊转来的后勤工程学院方玉树先生的信(以下简称“信函”)由于地址不清,我于2009年6月初才收到。该信主要就我2008年1月由学报6主办学会邀请我在南京作一年一度的“黄文熙讲座”主讲报告(以下简称“讲座论文”)中的有关“边坡坝基抗滑稳定分析的新方法”部分提出了商榷意见。拜读后简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稳定分析 土力学试验 疲劳破坏 ct扫描 坝基 边坡 控制律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微米CT扫描技术的煤岩孔裂隙多尺度精细表征——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区块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彦君 苏雪峰 +3 位作者 王钧剑 宋洋 汪明丰 郎云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72,共7页
深入探究煤层气赋存和运移机理,不仅需要分析煤岩孔裂隙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还需对其进行定量表征。为此,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区块3#煤层为研究对象,应用X射线微米CT扫描技术,先构建低精度CT扫描煤岩母样三维数字化模型,再通过高精度C... 深入探究煤层气赋存和运移机理,不仅需要分析煤岩孔裂隙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还需对其进行定量表征。为此,以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区块3#煤层为研究对象,应用X射线微米CT扫描技术,先构建低精度CT扫描煤岩母样三维数字化模型,再通过高精度CT扫描构建煤岩子样三维数字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Avizo图像处理软件,重构煤岩孔裂隙系统,实现煤岩孔裂隙的多尺度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盆地南部马必东区块3#煤层发育多尺度孔裂隙结构。煤岩孔裂隙宏观上以C型为主,微观上以E型为主。煤岩发育成孤立片状分布的宏观孔裂隙及连通性较差的孔裂隙。据子样和母样矿物含量的相关性可知,较大规模的孔裂隙多被矿物充填,限制了煤层气的渗流和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多尺度孔裂隙 x射线微米ct扫描技术 孔裂隙分布特征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组件高能X射线CT扫描控制子系统设计
20
作者 潘喆 谢乔 +1 位作者 张向阳 何高魁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4-227,共4页
对于应用于燃料组件照射后检测的高能X射线CT技术,扫描控制子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重建图像的质量。本课题利用微型计算机、ACR9000专业运动控制器、安川伺服驱动器、安川交流伺服电机等设计了一套服务于二代扫描方式的扫描控制子系统,... 对于应用于燃料组件照射后检测的高能X射线CT技术,扫描控制子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重建图像的质量。本课题利用微型计算机、ACR9000专业运动控制器、安川伺服驱动器、安川交流伺服电机等设计了一套服务于二代扫描方式的扫描控制子系统,系统不仅能驱动燃料组件与探测系统相对运动,还为计算机提供了精确的空间位置数据,为乏燃料组件的照射后成像检测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x射线ct技术 ACR9000专业控制器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