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小角散射系统构造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丽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3年第4期289-297,共9页
X射线小角散射(SAXS)是研究介观尺度固态或液态结构的有力工具。由于SAXS有关理论和解析方法还不成熟,用于专门测试小角特性的仪器"X射线小角散射系统"发展远不如其他X射线衍射仪,而且还不为广泛了解和利用,仪器构造分析及软... X射线小角散射(SAXS)是研究介观尺度固态或液态结构的有力工具。由于SAXS有关理论和解析方法还不成熟,用于专门测试小角特性的仪器"X射线小角散射系统"发展远不如其他X射线衍射仪,而且还不为广泛了解和利用,仪器构造分析及软件也很少有人介绍。介绍了小角散射的原理及构造;探讨了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如:光源、光路系统、分辨率、样品的厚度、探测器等。通过4个基于SAXS的应用研究实例开发了仪器的功能。以SBA-15为例,分析了如何通过该系统表征确定有序介观材料的结构;表征了取向碳纳米管/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构;通过SAXS原位变温测试表征了二炔酸/三聚氰胺胶束固体的结构特征;利用SAXS确定了线性聚乙烯退火前后长周期的变化。最后,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目前仪器测试功能的局限性和硬件升级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小角散射 x射线小角散射系统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原位变温SAx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ICS的X射线小角散射实验站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平 杨春明 +3 位作者 洪春霞 边风刚 王玉柱 王劼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21-1526,共6页
上海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X射线小角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光束线站的常规样品台、掠入射样品台、变温热台的控制程序及数据采集程序均是在LabVIEW环境下开发的,而基于步进电机的狭缝... 上海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X射线小角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光束线站的常规样品台、掠入射样品台、变温热台的控制程序及数据采集程序均是在LabVIEW环境下开发的,而基于步进电机的狭缝控制系统等则是在分布式控制的EPICS(Experimental Physics and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环境下开发的。由于开发和运行环境不同,这些设备在联动控制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网络延时的缺陷。本工作在EPICS环境下对运动控制、探测器数据采集和光强检测等控制进行集成,形成了统一的用户操作界面,操作简单,能极大提高实验效率,并在SAXS实验站得到了稳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小角散射 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工具箱 数据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小角散射法测量纳米粉末的粒度分布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辉 曾美琴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1,共5页
在常规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上应用小角散射法测量了ZnO、ZrO2 、Fe和Al2 O3纳米粉末的粒度分布。测量结果与专用X射线小角散射仪器的测量结果一致 ,并经TEM分析验证。证明在常规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上应用小角散射法测量纳米粉末的粒度是可... 在常规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上应用小角散射法测量了ZnO、ZrO2 、Fe和Al2 O3纳米粉末的粒度分布。测量结果与专用X射线小角散射仪器的测量结果一致 ,并经TEM分析验证。证明在常规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上应用小角散射法测量纳米粉末的粒度是可行的。与采用四狭缝系统或Kratky狭缝系统的专用小角散射仪相比 ,该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 ,成本较低 ,易于推广。目前此法可测量 1~ 3 0 0nm范围的粉末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小角散射 纳米粉末 粒度分布 TEM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溶液样品蠕动实验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怡雯 边风刚 +3 位作者 洪春霞 赵镍 杨春明 王劼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14-1920,共7页
研制了用于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实验的溶液样品蠕动实验装置,其主要特点为可有效抑制X射线对溶液样品的辐射损伤、密封性能好、操作简便,且背景散射低、消耗样品量小,还可根据实验要求实现对样品温度的控制,进行变温原位测量。此外,... 研制了用于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实验的溶液样品蠕动实验装置,其主要特点为可有效抑制X射线对溶液样品的辐射损伤、密封性能好、操作简便,且背景散射低、消耗样品量小,还可根据实验要求实现对样品温度的控制,进行变温原位测量。此外,通过实验对该装置的进样量和蠕动速度进行了标定,对防辐射损伤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控制精度高,并可有效减小X射线在测量过程中对样品的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x射线小角散射 辐射损伤 蠕动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RNA CR4/5结构域的X射线小角散射分析
5
作者 杨卓茹 张敏敏 +4 位作者 蔡汝洁 张含笑 管俊豪 Altaf Ahmed Simair 陆昌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99,共3页
端粒酶是一类独特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能够维持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端粒的完整性。目前,人端粒酶全酶分子组装机制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知之甚少,人端粒酶RNA(human telomerase RNA,hTR)的结构研究也仅限于二级结构。通过对hTR CR4/5结... 端粒酶是一类独特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能够维持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端粒的完整性。目前,人端粒酶全酶分子组装机制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知之甚少,人端粒酶RNA(human telomerase RNA,hTR)的结构研究也仅限于二级结构。通过对hTR CR4/5结构域进行体外转录、纯化,利用X射线小角散射技术(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获得其在溶液中的聚集信息,并预测分析了hTR CR4/5的构象。这将对hTR CR4/5结构域及hTR三维结构的解析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为了解hTR在端粒酶逆转录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人端粒酶RNA CR4/5结构域 x射线小角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中微孔洞的一维多取向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祖飞 王春忠 +4 位作者 魏英进 徐跃 高忠民 华中 陈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24-1127,共4页
应用一维多取向小角 X射线散射 ( SAXS)方法研究了聚丙烯腈 ( PAN)基碳纤维中微孔洞的形态 .结果表明 ,这些微孔洞沿纤维轴方向呈针状 ,并与纤维轴呈Φ=1 4°角的取向排列 ;微孔洞投影在碳纤维横截面上的平均半径 R=1 .1 4nm,投影... 应用一维多取向小角 X射线散射 ( SAXS)方法研究了聚丙烯腈 ( PAN)基碳纤维中微孔洞的形态 .结果表明 ,这些微孔洞沿纤维轴方向呈针状 ,并与纤维轴呈Φ=1 4°角的取向排列 ;微孔洞投影在碳纤维横截面上的平均半径 R=1 .1 4nm,投影在碳纤维轴向上的平均长度 L=1 7.97nm.建立的一维多取向 SAXS方法可以得到若干二维 SAXS方法才能得到的微孔洞形态及分布信息等参数 (如 Φ和 L) ,且在各种纤维的微孔洞或微纤维的表征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多取向小角x射线散射 碳纤维 微孔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和液氮吸附所测分维计算高庙子膨润土膨胀变形 被引量:1
7
作者 彭磊 陈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12-2721,共10页
针对核废料缓冲回填材料内蒙古高庙子钠基膨润土GMZ01,采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液氮吸附法,基于双对数曲线求斜率测定了SAXS分形维数,基于FHH(Frenkel-Halsey-Hill)模型计算了液氮吸附分形维数。归纳了膨润土膨胀变形计算模... 针对核废料缓冲回填材料内蒙古高庙子钠基膨润土GMZ01,采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液氮吸附法,基于双对数曲线求斜率测定了SAXS分形维数,基于FHH(Frenkel-Halsey-Hill)模型计算了液氮吸附分形维数。归纳了膨润土膨胀变形计算模型和所需计算参数。基于膨润土膨胀变形双电层和分形模型,采用SAXS分形维数和液氮吸附分形维数分别计算了膨润土膨胀力参数K值,对比了两种方法所测分形维数的计算膨胀力的迥异。结果表明:同步辐射小角散射(SAXS)和液氮吸附所测分形维数较为接近,分别是2.600和2.636,两者差值较小。在双对数坐标表下散射强度和散射矢量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在孔隙比和膨胀力关系中,两种方法所得预测值小于试验实测值;相同的膨润土密度条件下,由SAXS分维计算膨胀应变预测值大于由液氮吸附测试的分维所预测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x射线小角散射 高庙子膨润土 液氮吸附 膨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PAN原丝制备过程中孔结构的演变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琴 梁晓怿 +7 位作者 吕春祥 张睿 乔文明 詹亮 刘鸿鹏 凌立成 陈中军 董宝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29,共4页
采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了PAN原丝制备过程中纤维孔结构的演变。结果表明,在水洗工艺中,纤维孔隙较多、较大,孔径分布较宽,近似圆形;在热水牵伸工艺中,纤维孔隙仍较多、较大,孔径分布较宽,近似椭圆形,长轴约17 nm^21 nm,短轴约4 ... 采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了PAN原丝制备过程中纤维孔结构的演变。结果表明,在水洗工艺中,纤维孔隙较多、较大,孔径分布较宽,近似圆形;在热水牵伸工艺中,纤维孔隙仍较多、较大,孔径分布较宽,近似椭圆形,长轴约17 nm^21 nm,短轴约4 nm^11 nm;在干燥致密化工艺中,孔隙急剧减少、减小,孔径分布较窄,沿纤维轴向约7 nm^9nm,垂直纤维轴向约2 nm;经过蒸汽牵伸,孔隙又增多、增大,孔径分布变宽,孔隙沿纤维轴向被牵伸得很长,近似梭形;但是随后的松弛热定型又使孔隙减小,孔径分布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热拉工艺对熔融拉伸法制备的聚丙烯微孔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卫 徐佳丽 +3 位作者 林元菲 李薛宇 孟令蒲 李良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8-2134,共7页
采用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热拉过程中,拉伸比和拉伸温度对熔融拉伸法制备的聚丙烯微孔膜晶体和孔洞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拉、热定型过程中片晶簇被分离开,其内部结构在热拉过程中不发生分离等变形;随着热拉拉... 采用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热拉过程中,拉伸比和拉伸温度对熔融拉伸法制备的聚丙烯微孔膜晶体和孔洞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拉、热定型过程中片晶簇被分离开,其内部结构在热拉过程中不发生分离等变形;随着热拉拉伸比的增加,片晶簇间架桥长度不断增大;与冷拉、热定型样品相比,热拉后的微孔膜架桥沿垂直于拉伸方向具有较好的周期性.不同的拉伸温度结果表明,架桥长度随拉伸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过高时架桥会发生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微孔膜 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 冷拉-热定型-热拉 微孔 片晶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春明 洪春霞 +4 位作者 周平 缪夏然 李小芸 李秀宏 边风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9,111,共9页
小角X射线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是研究物质内部一纳米到数百纳米甚至到微米尺度级别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近年来随着我国同步辐射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步辐射SAXS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材料的研究领域。然而,由于S... 小角X射线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是研究物质内部一纳米到数百纳米甚至到微米尺度级别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近年来随着我国同步辐射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步辐射SAXS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材料的研究领域。然而,由于SAXS图谱是倒空间的信号,并不像显微镜那么直观,也不如X射线衍射(XRD)那么被大家所熟知。简要介绍了SAXS的基本原理(稀疏体系、稠密体系),简短回顾了我国同步辐射小角散射线站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介绍了最近十余年基于同步辐射SAXS原位实时检测技术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结晶、取向性、周期性),原位SAXS和反常SAXS技术在合金相析出(成分、团簇尺寸),以及掠入射X射线散射在介孔薄膜(区域尺寸、位错因子)和有机光伏薄膜等领域中的典型应用,并展望了同步辐射SAXS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同步辐射 掠入射x射线散射 广x射线散射 原位SAxS 反常小角x射线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炭纤维中微孔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登华 吴刚平 +5 位作者 吕春祥 李永红 贺福 冯志海 李秀涛 郭玉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7,共7页
利用二维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SAXS),结合纤维孔结构解析理论及分形原理得到了炭纤维形成过程中纺丝、预氧化、低温和高温炭化等四个阶段样品的微孔结构信息。结果表明:原丝中孔隙沿纤维轴向择优取向,呈长梭状,其长轴与短轴的平均尺寸分别... 利用二维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SAXS),结合纤维孔结构解析理论及分形原理得到了炭纤维形成过程中纺丝、预氧化、低温和高温炭化等四个阶段样品的微孔结构信息。结果表明:原丝中孔隙沿纤维轴向择优取向,呈长梭状,其长轴与短轴的平均尺寸分别为24.3nm和19.2nm,长径比为1.27。遗留到预氧化阶段的原丝孔洞使得预氧化纤维出现高达1.85的长径比极大值,这可能与原丝线性结构向预氧丝耐热梯形结构转化有关。炭化阶段微孔尺寸迅速减小,长轴、短轴分别达到3.56nm和2.85nm左右,长径比也减小至1.24。分形状态研究表明:表面分形维数DS值介于2.42~2.88之间,且随工艺的进行逐渐增大,低温炭化阶段变化幅度较大,说明各级产品在微观结构上越来越复杂,亦证明低温炭化是促进炭纤维微观结构转变的重要的工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微孔 分形维数 x射线小角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化条件对炭纤维纳米微孔分形维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忠民 徐跃 +1 位作者 黄科科 李向山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4,共4页
应用X射线小角散射方法研究了炭纤维纳米微孔内表面特征的分形维数D.结果表明,不同炭化温度下得到的炭纤维,其微孔尺寸在1 60~4 13nm.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由900℃升至2400℃),D值增大(由2 09增加到2 59).当增大炭化牵伸率时,微孔分形... 应用X射线小角散射方法研究了炭纤维纳米微孔内表面特征的分形维数D.结果表明,不同炭化温度下得到的炭纤维,其微孔尺寸在1 60~4 13nm.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由900℃升至2400℃),D值增大(由2 09增加到2 59).当增大炭化牵伸率时,微孔分形维数也有所增加.从具有不同分形维数炭纤维力学强度的测试中发现,分形维数较低的试样,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小角散射 炭纤维 纳米微孔 分形维数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测试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伟平 董学仁 +2 位作者 王少清 杨现德 许志刚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纳米颗粒测试的6种常见方法分别为透射电镜观察法、X射线衍射线宽法、X射线小角散射法、BET比表面积法、离心沉降法和动态光散射法。其中透射电镜观察法和X射线衍射线宽法由于技术成熟,是现在纳米颗粒测试的主要方法;X射线小角散射法随... 纳米颗粒测试的6种常见方法分别为透射电镜观察法、X射线衍射线宽法、X射线小角散射法、BET比表面积法、离心沉降法和动态光散射法。其中透射电镜观察法和X射线衍射线宽法由于技术成熟,是现在纳米颗粒测试的主要方法;X射线小角散射法随着分形几何理论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BET比表面积法、离心沉降法是早期实验室中的常用方法;动态光散射法具有不破坏、不干扰体系原有状态的优点,测量范围为1~5000nm,这是上述5种方法所不能比拟的,特别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中产品粒径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颗粒测试 透射电镜观察法 x射线射线宽法 x射线小角散射 BET比表面积法 离心沉降法 动态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基碳纤维制备过程中微孔结构的形成与转变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玉蓉 闫国民 +3 位作者 刘立 邱敏 皮艳梅 华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4-78,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小角X射线散射(SAXS)对PAN基碳纤维制备过程中不同阶段纤维的表面形貌、微孔结构进行了测试,计算了PAN基碳纤维制备过程中不同阶段微孔的大小、各微孔占总微孔的体积分数、微孔的平均尺寸及表面的分形维数,分析了碳... 利用扫描电镜(SEM)、小角X射线散射(SAXS)对PAN基碳纤维制备过程中不同阶段纤维的表面形貌、微孔结构进行了测试,计算了PAN基碳纤维制备过程中不同阶段微孔的大小、各微孔占总微孔的体积分数、微孔的平均尺寸及表面的分形维数,分析了碳纤维的微孔结构在制备过程中的形成与转变。结果表明,原丝内部微孔的平均尺寸较大,预氧化过程中、后期,纤维内部微孔的平均尺寸及各相微孔的体积分数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低温碳化后,纤维中微孔的平均尺寸减小,且大孔洞的体积分数增大。高温碳化后,微孔的平均尺寸进一步减小,大孔的体积分数增大。原丝的微孔表面比较粗糙,在预氧化过程中微孔表面的分形维数减小。低温碳化后,微孔表面的分形维数增加。高温碳化后,微孔的形状由曲面转变为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微孔 x射线小角散射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炭纤维微孔尺寸测量结果不一致性的分析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宇 彭刚 +2 位作者 韩志鹏 高忠民 李向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115,共4页
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方法,应用D/max2550型衍射仪,测量了国产高强炭纤维中的微孔为非单一尺寸散射体系,以及实验时选择不同的散射角范围,计算微孔尺寸时采用不同的微孔形状模型等因素,是导致不同实验者测得的微孔尺寸结果一致性不好的主... 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方法,应用D/max2550型衍射仪,测量了国产高强炭纤维中的微孔为非单一尺寸散射体系,以及实验时选择不同的散射角范围,计算微孔尺寸时采用不同的微孔形状模型等因素,是导致不同实验者测得的微孔尺寸结果一致性不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x射线小角散射 微孔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添加DTBP的生物柴油时排放颗粒粒径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铭迪 王忠 +4 位作者 许广举 赵洋 刘帅 李瑞娜 李立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1-275,共5页
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SAXS)方法测量了柴油机在标定工况,燃用添加4种不同比例(0、0.25%、0.5%、0.75%)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的生物柴油时,排放颗粒的粒径,并与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燃料十六烷值对排放颗... 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SAXS)方法测量了柴油机在标定工况,燃用添加4种不同比例(0、0.25%、0.5%、0.75%)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的生物柴油时,排放颗粒的粒径,并与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燃料十六烷值对排放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AXS方法可用于柴油机颗粒粒径的测量,以获得单个颗粒粒径的统计分布数据,使测量结果不受颗粒团聚的影响;颗粒粒径近似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在65~67nm之间;随着DTBP添加比例的增加,燃料的十六烷值升高,颗粒的平均粒径略有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DTBP 颗粒 粒径分布 x射线小角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水泥浆体的分形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林华 朱卫华 夏颂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简要介绍了用X射线小角散射分析技术测定多孔固体材料中气孔固体界面分形维数的理论,并将这一理论用于测定粉煤灰水泥浆体的分形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水泥浆体具有面分形结构特征.此外,对分形维数与抗压强度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分形 x射线小角散射 粉煤灰水泥浆体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水泥浆体中微孔表面分维及对浆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卫华 印友法 车黎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0-154,共5页
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技术对硅灰水泥石中微孔孔表面的分形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测定其分形维数,同时分析探讨了孔表面分维对孔比表面积、硬化水泥浆体强度等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石中微孔孔壁是相当粗糙的,并且均具有分形结构的特... 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技术对硅灰水泥石中微孔孔表面的分形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测定其分形维数,同时分析探讨了孔表面分维对孔比表面积、硬化水泥浆体强度等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石中微孔孔壁是相当粗糙的,并且均具有分形结构的特点,表面分维与3较为接近;水泥浆体的抗弯、抗压强度以及孔内比表面积等均与微孔表面的分形维数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 水泥石 x射线小角散射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粉水泥石中微孔界面分形结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卫华 印友法 +1 位作者 蒋林华 车黎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5,共5页
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SAXS)技术,对硅粉水泥石中微孔孔界面分形结构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硅粉水泥石中微孔界面不具有分明的边界,而是有一个2nm左右的电子密度缓变的过渡层;微孔界面具有分形结构特征,分形维数与3接近,说明其孔界面是非... 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SAXS)技术,对硅粉水泥石中微孔孔界面分形结构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硅粉水泥石中微孔界面不具有分明的边界,而是有一个2nm左右的电子密度缓变的过渡层;微孔界面具有分形结构特征,分形维数与3接近,说明其孔界面是非常粗糙的;水胶比、硅粉含量对孔界面分形维数具有显著的影响,笔者根据实验结果,从微观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性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粉 水泥石 x射线小角散射 孔界面 分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2Ni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初步研究
20
作者 张玲 周晓松 +1 位作者 彭述明 龙兴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24-26,29,共4页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Mg2Ni纳米材料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获得了样品随扫描速度和温度变化的循环伏安曲线。测试结果表明:氧化峰的电位随扫描速度的加快有所正移;机械合金化制备的样品在室温下的吸氢性能显著增强,吸放氢速度随温度的...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Mg2Ni纳米材料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获得了样品随扫描速度和温度变化的循环伏安曲线。测试结果表明:氧化峰的电位随扫描速度的加快有所正移;机械合金化制备的样品在室温下的吸氢性能显著增强,吸放氢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X射线小角散射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制备的Mg2Ni粉末具有1-5nm以及5-10nm范围内的粒度分布,较小的粒度使得吸/放氢反应的活性位置增多和放氢的扩散路径降低,这可能是机械合金化制备的Mg2Ni纳米材料贮氢性能显著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NI 机械合金化 循环伏安法 x射线小角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