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2SiO_5多型矿物中铝的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研究
1
作者 李迪恩 彭明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101-103,共3页
Al2SiO5多型矿物中铝的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研究李迪恩彭明生(中山大学宝石矿物材料研究所,广州510275)关键词铝硅酸盐配位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在铝硅酸盐矿物中,Al通常为四面体和/或八面体配位,但在红柱石中A... Al2SiO5多型矿物中铝的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研究李迪恩彭明生(中山大学宝石矿物材料研究所,广州510275)关键词铝硅酸盐配位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在铝硅酸盐矿物中,Al通常为四面体和/或八面体配位,但在红柱石中Al也可为五次配位,因此,在铝硅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 配位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杨修春 刘维学 +2 位作者 M.Dubiel D.Ehrt 徐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46-1150,共5页
简单介绍了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的物理基础,数据处理方法,讨论了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在元素组成,价态和结构环境方面的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钠钙硅酸盐平板玻璃中,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同时存在。在Ag-Na离子交换后,二价铁离子被银... 简单介绍了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的物理基础,数据处理方法,讨论了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在元素组成,价态和结构环境方面的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钠钙硅酸盐平板玻璃中,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同时存在。在Ag-Na离子交换后,二价铁离子被银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当Ti2O3和锐钛矿被分别掺入硼硅酸盐玻璃后,钛离子主要以四价存在,Ti4+离子占据五重配位点。在玻璃中同时掺入锐钛矿和还原剂C,诱导三价钛离子生成,三价钛离子占据八面体配位点,使得Ti K边预边峰高度降低。包裹在钠钙硅酸盐玻璃中的银纳米颗粒界面存在张应力,使得银晶格膨胀,银原子存在两种结构环境:Ag-O配位和Ag-Ag配位。孤立银原子的存在,使得最近邻Ag-Ag配位数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价态和结构环境 过渡金属 银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在环境矿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彭明生 胥焕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7-221,共5页
本文介绍了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XAS)在环境矿物学中的应用与进展,尤其是在矿物载体催化剂的环境催化活性研究、固-液界面的微观机制研究、毒性痕量元素在矿物中赋存状态的研究、核废料的矿物处置研究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最后指出,XAS... 本文介绍了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XAS)在环境矿物学中的应用与进展,尤其是在矿物载体催化剂的环境催化活性研究、固-液界面的微观机制研究、毒性痕量元素在矿物中赋存状态的研究、核废料的矿物处置研究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最后指出,XAS对推动环境矿物学的发展、优化环境矿物材料和原料的工艺流程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我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吸收光谱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环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程温度对Sr_(2)SiO_(4):Eu^(3+)荧光粉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郑世燕 廖凌鑫 +1 位作者 庄琼 袁怡圃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构分析系统软件对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在电子结构的研究上,则是利用以同步辐射为光源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能谱进行分析.期许能从原子与电子结构的角度,获得制程温度与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发光强度间的关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以低温相存在.当制程温度升高时,Eu^(3+)在样品中的掺杂位置会受影响,体现在不对称率I的改变;虽然此举并不影响样品的发光波长,但会让样品的发光强度增强,在此过程中也伴随着O 2p-Eu 4f/5d混合未占据态态密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2)SiO_(4):Eu^(3+) 光致发光光谱 x射线衍射 一般结构分析系统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沥青质含硫结构的XANES导数光谱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龙力 王春岚 +3 位作者 赵元生 杨国华 苏梅 杨朝合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28-1335,共8页
采用X射线近边结构谱(XANES)研究沥青质中硫的存在形态,针对沥青质的未知复杂混合体系特性,采用高阶导数谱图分析方法,提高XANES的分辨率,准确分析沥青质中硫的存在形态;采用反正切和高斯函数分峰拟合、定量解析谱图,针对不同氧化态硫3... 采用X射线近边结构谱(XANES)研究沥青质中硫的存在形态,针对沥青质的未知复杂混合体系特性,采用高阶导数谱图分析方法,提高XANES的分辨率,准确分析沥青质中硫的存在形态;采用反正切和高斯函数分峰拟合、定量解析谱图,针对不同氧化态硫3p轨道空余状态不同引起1s→3p跃迁几率不同,提出峰面积修正因子,以准确分析体系中各形态硫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石油沥青质中硫主要存在形式为硫醚、噻吩、亚砜、噻吩砜和硫酸酯,常减压渣油沥青质中基本不含硫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高阶导数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天然菱铁矿的压缩性和电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高静 巫翔 +3 位作者 秦善 张硕 杨科 李晓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6-282,共7页
采用同步辐射光源和金刚石对顶砧(DAC)技术,对天然菱铁矿的压缩性和电子结构进行了原位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测试研究。在室温下随着压力逐渐升高至50.2 GPa,菱铁矿保持方解石型结构不变,但是逐渐向Na Cl... 采用同步辐射光源和金刚石对顶砧(DAC)技术,对天然菱铁矿的压缩性和电子结构进行了原位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测试研究。在室温下随着压力逐渐升高至50.2 GPa,菱铁矿保持方解石型结构不变,但是逐渐向Na Cl型结构转变;刚性[CO3]^2-基团平行于ab-平面定向排列使c轴的压缩性大于a轴。菱铁矿在44.6~47.1 GPa之间发生电子由高自旋态(HS)向低自旋态(LS)的转变,表现为体积塌陷8%。HS菱铁矿的等温状态方程参数为K0=112(5)GPa和K'0=4.6(3)。首次采用XANES技术对菱铁矿中Fe^2+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升高至37.3 GPa,Fe^2+的配位和局域对称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此后电子结构开始转变,Fe^2+的3d轨道分裂能降低,电子跃迁概率增大,呈现LS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自旋转变 金刚石压腔 x射线衍射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LiF团簇基多层纳米膜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巨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84-286,共3页
用蒸发/冷凝方法制备Cu/LiF团簇基多层膜,用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和慢正电子束进行研究。与相应的体材料相比,虽然未发现Cu-Cu键长有明显收缩,但其配位数减少,结构无序性增加。同时,讨论了制备条件对... 用蒸发/冷凝方法制备Cu/LiF团簇基多层膜,用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和慢正电子束进行研究。与相应的体材料相比,虽然未发现Cu-Cu键长有明显收缩,但其配位数减少,结构无序性增加。同时,讨论了制备条件对其微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膜 铜团簇 慢正电子束 缺陷浓度 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液氮温度 单晶铜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径向分布函数 正电子湮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XANES技术在固体沥青温压模拟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魏志红 罗厚勇 +5 位作者 刘文汇 腾格尔 王万春 梁明亮 苏龙 赵屹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2-517,共6页
为了研究固体沥青热解和TSR过程中钙元素赋存状态的演化,采集川西北矿山梁地区的下寒武统含硫低熟固体沥青,通过半开放实验体系"高温高压模拟仪"开展仿真地层条件的模拟实验,并利用钙的K边XANES分析技术对固体产物中的钙元素... 为了研究固体沥青热解和TSR过程中钙元素赋存状态的演化,采集川西北矿山梁地区的下寒武统含硫低熟固体沥青,通过半开放实验体系"高温高压模拟仪"开展仿真地层条件的模拟实验,并利用钙的K边XANES分析技术对固体产物中的钙元素的化学赋存状态进行精确检测。结果表明,沥青热解模拟实验固体产物中含钙化合物以碳酸钙为主;沥青TSR模拟实验过程中,伴生着温压的升高,硫化氢产率和硫酸钙相对百分含量的增加,指示实验过程中既发生了还原态硫化物的氧化反应,也发生了氧化态的硫酸盐的还原反应;硫酸钙矿物的生成和富集表明,TSR过程伴生的酸性流体可以对白云岩储层产生明显的溶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硫酸钙 固体沥青 热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十年农田土壤磷分子形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瑾 杨建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8-567,共10页
农田土壤磷的赋存形态决定迁移、转化及归趋过程,单单通过全磷或有效磷含量并不能全面、准确、长效地评估土壤磷的养分供应能力和生态环境风险,探索可持续的农田磷素管理措施迫切需要能够科学表征、准确认识土壤磷形态。随着分析测试技... 农田土壤磷的赋存形态决定迁移、转化及归趋过程,单单通过全磷或有效磷含量并不能全面、准确、长效地评估土壤磷的养分供应能力和生态环境风险,探索可持续的农田磷素管理措施迫切需要能够科学表征、准确认识土壤磷形态。随着分析测试技术发展,农田土壤磷形态领域经历了以传统连续提取法为主的分级组分研究,到目前基于先进光谱技术的分子形态研究的发展历程。液相磷-31核磁共振技术(P-NMR)、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技术(P-XANES)是当今土壤磷分子形态表征的主流技术,分别促进土壤多种有机磷和无机磷(铁磷/钙磷/铝磷)分子形态的有效识别。借助Histcite软件进行引文网络分析,梳理了近三十年(1990—2019年)土壤磷分子形态研究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关键性成果,基于此综述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归纳发现农田土壤磷分子形态研究最初主要借助P-NMR技术侧重有机磷分子形态表征,而后过渡至与同步辐射XANES以及X射线微探针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土壤磷分子形态的全面认识。最后,对多谱学技术联用推动土壤磷分子形态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形态 液相磷-31核磁共振(P-NMR) 同步辐射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 x射线微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内陆架沉积物中有机硫形态的K边XANES谱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良进 朱茂旭 +2 位作者 黄香利 马陈燕 赵屹东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70,共10页
有机硫是海洋沉积物重要的硫形态,与有机质保存及多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利用硫的K边XANES谱从分子水平研究了东海内陆架沉积物中腐殖酸硫(HA-S)、富里酸硫(FA-S)以及铬不可还原有机硫(non-CROS)的形态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H... 有机硫是海洋沉积物重要的硫形态,与有机质保存及多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利用硫的K边XANES谱从分子水平研究了东海内陆架沉积物中腐殖酸硫(HA-S)、富里酸硫(FA-S)以及铬不可还原有机硫(non-CROS)的形态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HA-S和FA-S总体上均以氧化态有机硫为主,其相对平均含量分别为56%和69%,而non-CROS则以还原态有机硫为主(>86%)。HA-S和FA-S的强还原态硫为还原态有机硫的主要组成,磺酸盐和硫酸酯为HA-S中氧化态有机硫的主要组分,硫酸酯为FA-S中氧化态有机硫的主要组分。FA-S的强还原态有机硫为硫化成因,HA-S的强还原态硫可能与硫化和生物成因有关,而non-CROS的强还原态有机硫则主要为生物成因。如non-CROS能近似代表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硫总量,则表明该沉积物中总有机硫以还原态硫为主;而腐殖质硫(HA-S+FA-S)较高比例的氧化态硫则表明腐殖质硫不能全面反映沉积物中有机硫的组成和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有机硫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硫化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橄榄石中的钒研究洋中脊玄武岩的氧逸度
11
作者 夏群科(编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6-896,共1页
氧逸度是控制变价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和岩浆去气过程中挥发分行为的关键参数。因此,了解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氧逸度有助于约束大气和地慢化学演化过程。迄今为止,诸多手段可用于研究玄武岩氧逸度,如针对Fe在玄武岩熔体中价态变化的分析、... 氧逸度是控制变价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和岩浆去气过程中挥发分行为的关键参数。因此,了解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氧逸度有助于约束大气和地慢化学演化过程。迄今为止,诸多手段可用于研究玄武岩氧逸度,如针对Fe在玄武岩熔体中价态变化的分析、V在橄榄石-玄武岩之间的分配系数、全岩V/Sc变化和锆石Ce异常等。其中,Fe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Fe-XANES)因其高精度和空间分辨率而得到重视。全球MORB的Fe-XANES分析结果显示其氧逸度分布范围是FMQ-0.18士0.16。然而,一旦玄武岩经历较强的风化蚀变、变质作用,Fe-XANES便未必能够给出可靠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中脊玄武岩 氧逸度 化学演化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变质作用 橄榄石 空间分辨率 xAN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常压渣油沥青质含硫官能团形态与其性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龙力 王春岚 +2 位作者 赵元生 杨国华 杨朝合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81-1085,共5页
以塔河常压渣油为原料,分离正庚烷沥青质,并将正庚烷沥青质分成三个极性不同的亚组分。测定沥青质亚组分的平均偶极矩,利用1H-NMR谱关联得到沥青质平均结构参数以分析沥青质亚组分缔合性质,采用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表征沥青质亚... 以塔河常压渣油为原料,分离正庚烷沥青质,并将正庚烷沥青质分成三个极性不同的亚组分。测定沥青质亚组分的平均偶极矩,利用1H-NMR谱关联得到沥青质平均结构参数以分析沥青质亚组分缔合性质,采用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表征沥青质亚组分中含硫官能团形态,分析硫原子存在形态对沥青质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沥青质亚组分极性降低,H/C原子比增大;沥青质极性增加,缔合性增强;沥青质中还原态硫主要以噻吩硫形式存在,其次为硫醚;亚砜、砜和磺酸盐是主要的含氧硫化物。噻吩、砜和磺酸盐等官能团的存在对沥青质性质具有影响,但对沥青质极性及缔合性的影响不明显,杂原子硫不是影响沥青质极性和缔合性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极性 缔合性 杂原子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铁/硫氧化菌浸出煤矸石中硫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环 韩亚涛 +7 位作者 石开仪 洪芬芬 朱红威 冷云伟 陶秀祥 郑雷 马陈燕 赵屹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04-1310,共7页
利用嗜酸铁/硫氧化微生物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SOB-1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SOB-2浸出煤矸石,利用XRD和硫的K边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pectroscopy(XANES)分析煤矸石浸出前后物相组成和硫的形态变化。XRD结... 利用嗜酸铁/硫氧化微生物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SOB-1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SOB-2浸出煤矸石,利用XRD和硫的K边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pectroscopy(XANES)分析煤矸石浸出前后物相组成和硫的形态变化。XRD结果表明:经浸出处理后矸石中黄铁矿消失,其他矿物组成变化不明显。XANES结果表明,原始矸石中硫形态主要是黄铁矿硫,氧化型谷胱甘肽硫,硫代硫酸盐硫,单质硫和少量噻吩硫。与空白对照相比,SOB-1对矸石浸出效果较差,样品中各种形态硫的含量变化不明显;而SOB-2及SOB-1和SOB-2的混合菌对矸石中总硫和黄铁矿均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其脱除率最高可达51.08%和71.5%。矸石样品中的黄铁矿硫经氧化转变成硫代硫酸盐硫和硫酸盐硫,SOB-2和混合菌明显促进了硫的形态变化,并且两株菌及其混合菌可能对噻吩硫也有一定脱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铁/硫氧化菌 煤矸石 硫形态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典型能量代谢菌浸出黄铜矿及其硫形态的转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安安 汤露 +4 位作者 夏金兰 夏乐先 赵小娟 聂珍媛 朱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930-2937,共8页
比较了3种典型嗜中温铁/硫代谢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及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单独及混合浸出黄铜矿过程中细菌硫氧化、铁氧化情况。同时利用XRD、硫的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XA... 比较了3种典型嗜中温铁/硫代谢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及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单独及混合浸出黄铜矿过程中细菌硫氧化、铁氧化情况。同时利用XRD、硫的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XANES)等分析手段研究3种细菌单独/混合浸出黄铜矿过程中矿物组成成分和矿物表面硫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浸出初期电位低于400 mV(vs SCE)时,黄铜矿的浸出速率较快,此后电位迅速升高至540 mV,黄铜矿浸出速率明显变慢。混合菌浸出时体系的硫/铁氧化活性较单一菌高,根据XANES拟合分析发现,混合菌浸出时矿物表面元素硫及黄钾铁矾积累量明显减少,浸出初期辉铜矿产量明显高于单一细菌浸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化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Ⅺ心咂S) 黄铜矿 硫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中固体沥青裂解过程硫元素赋存状态模拟实验
15
作者 罗厚勇 张大勇 +2 位作者 梁明亮 刘文汇 胡文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3-228,共6页
为查明碳酸盐岩储集层固体沥青裂解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过程中硫元素赋存状态的变化,采集川西北矿山梁地区下寒武统含硫低成熟固体沥青,通过半开放实验体系,模拟了固体沥青的生排烃演化;并利用同步辐射分析技术,对固体产物中硫元素... 为查明碳酸盐岩储集层固体沥青裂解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过程中硫元素赋存状态的变化,采集川西北矿山梁地区下寒武统含硫低成熟固体沥青,通过半开放实验体系,模拟了固体沥青的生排烃演化;并利用同步辐射分析技术,对固体产物中硫元素的化学赋存状态进行精确检测。结果表明,固体沥青直接裂解过程中,主要发生了还原态硫化物的氧化反应;在有溶解硫酸盐存在的条件下,形成了H_2S和大量的CO_2,反映该过程发生了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伴随实验温度和压力的升高,H_2S产率和硫酸盐相对含量的增加,反映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还原态硫化物的氧化反应和氧化态硫酸盐的还原反应。硫酸钙矿物的生成和富集表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过程伴随的酸性流体可以对白云岩储集层产生明显的溶蚀作用,可能会生成次生膏盐,高含硫储集层中的膏盐可能是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的反应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集层 固体沥青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 硫化氢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窑共处置含Cr废物中Cr在不同温度下的形态转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范兴广 杨玉飞 +2 位作者 黄启飞 李忠武 于泓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8,共7页
将Na2CrO4加入生料中模拟含Cr入窑物料[掺加比例为0.048%(以W计)],以探索水泥窑共处置含Cr废物过程中Cr的形态转化.将含Cr入窑物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煅烧,消解煅烧样品以分析Cr在不同温度下的残留率并利用XANES(X射线吸收近... 将Na2CrO4加入生料中模拟含Cr入窑物料[掺加比例为0.048%(以W计)],以探索水泥窑共处置含Cr废物过程中Cr的形态转化.将含Cr入窑物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煅烧,消解煅烧样品以分析Cr在不同温度下的残留率并利用XANES(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技术分析煅烧样品中Cr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对应900、1000、1100、1200、1300和1450℃煅烧条件下,熟料中Cr的残留率分别为88.2%、70.7%、73.7%、67.2%、69.5%和67.8%.由于窑尾温度为1050—1100℃,并且Cr的残留率在1100℃较高,因此从窑尾添加含Cr废物可以减少水泥窑共处置含Cr废物过程中的Cr逸放.在900~1450℃煅烧条件下,所有样品中的Cr主要以CrO3、Cr2O3和CaCrO4的形式存在.1000℃煅烧温度下存在K2Cr2O7,但不存在K7CrO4;900℃和1100~1300℃煅烧温度下有K2CrO4存在,但不存在K2Cr2O7.1100~1450℃煅烧温度下,Cr元素进入到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中,并主要以CrO3和Cr2O3的形式与其他物质结合生成了较为复杂的Ca4A16O12CrO4、Ca6Al4Cr2O15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窑共处置 xANES(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 重金属 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有机结合态磷肥的多谱学分子形态表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瑾 杨建军 +3 位作者 Yongfeng Hu 李菊梅 张秀 马义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58-962,共5页
当前,磷肥不合理施用引发的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创制新型磷肥、提高磷肥利用率是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于有机结合态磷肥不易被土壤组分固定,在土壤中移动性强,作物有效性高,研发新型有机结合态磷肥有... 当前,磷肥不合理施用引发的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创制新型磷肥、提高磷肥利用率是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于有机结合态磷肥不易被土壤组分固定,在土壤中移动性强,作物有效性高,研发新型有机结合态磷肥有望从根本上突破并解决无机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新近,新型有机结合态磷肥的研发方兴未艾,而有机结合态磷肥的赋存形态及其高效机理尚不清楚。基于多种有机结合态磷肥研制及肥效方面的研究成果,选取价格低廉、肥效稳定的淀粉基磷肥,采用液相磷-31核磁共振(P-NMR)技术、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技术在分子层面上对其磷形态进行表征。将供试淀粉基磷肥酶解制成α-极限淀粉糊精,溶解于45%的二甲亚砜,通过液相P-NMR分析发现该磷肥中总磷含量约为5 218mg·kg^(-1),与灼烧-比色法测得的结果一致;其中磷主要以有机形态赋存,正磷酸单酯占总磷比例达75.8%。正磷酸二酯含量为17.3%,而无机磷仅占总磷含量的6.9%。另外,通过指纹图谱比对,供试样品磷的K-边XANES谱与植酸磷的谱图极为相似。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淀粉基磷肥中磷以正磷酸单酯为主,为深入揭示有机结合态磷肥的高效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形态 液相磷-31核磁共振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区居民头发中Pb,As,Cd等有害元素含量、微区分布及元素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傅晨菲 罗立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06-2611,共6页
头发是人体元素的排泄器官之一,头发中元素含量能反映出一段时间内矿区毒性元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情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对某铅锌矿区居民头发中Pb,As,Cd,Ca,Mg,Fe,Zn,Cu,M... 头发是人体元素的排泄器官之一,头发中元素含量能反映出一段时间内矿区毒性元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情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对某铅锌矿区居民头发中Pb,As,Cd,Ca,Mg,Fe,Zn,Cu,Mn和Sr进行了定量分析,应用微区X射线荧光(Micro-XRF)和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测定了头发中的Pb和As等元素微区分布和Pb形态。研究发现(1)当地部分居民已经受到矿区中Pb,Cd,Cu和Mn等重金属污染的危害。(2)不同性别群体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惯是决定其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女性头发中Pb,Cd,Ca,Mg,Zn,Cu和Sr的平均含量都显著高于男性,男性头发中的Fe显著高于女性;(3)由于各元素性质、来源和吸收机制等原因,矿区居民头发中Ca-Mg-Sr-Zn,Pb-Cd-Cu-Mn,Fe-Mn具有相关性;(4)矿区典型头发样本中Pb和As主要沿头发中轴分布,从发根至发梢含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5)头发样品中Pb由4.7%Pb3(PO4)2,36.8%Pb-GSH和8.4%PbS组成;(6)头发中不溶性磷酸铅、铅-半胱氨酸巯基结合态是发铅的主要存在形态,揭示了其为人体铅代谢的主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 铅锌矿区 微区分析 形态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硒形态研究进展
19
作者 周彧琛 李光一 +2 位作者 汪岸 肖玉芳 贾正勋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6期234-236,共3页
对近年来关于土壤样品中硒的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土壤中硒形态的提取方法,硒的检测手段包括: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LC-AFS)、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仪(HPLC-ICP-MS)等通过色谱分离与检测仪器... 对近年来关于土壤样品中硒的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土壤中硒形态的提取方法,硒的检测手段包括: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LC-AFS)、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仪(HPLC-ICP-MS)等通过色谱分离与检测仪器联用测定硒的形态组分。此外,对土壤样品中的硒形态进行无损分析可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分析方(XANES),并与连续化学提取液中硒的形态与研究进行比对,二者结果基本一致。概述了土壤的pH值、Eh值和腐殖质对硒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形态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LC-AFS) 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PLC-ICP-MS)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分析(xANES)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