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改进谱投影梯度算法的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
被引量:
6
1
作者
侯榆青
贾涛
+2 位作者
易黄建
张海波
贺小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9,共8页
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XLCT)是一种可同时获得解剖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新型分子影像技术,在早期肿瘤检测与放疗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潜力,但由于测量信息少,成像模型复杂等原因,其断层重建一直是挑战性难题。本文采用非单调Barzilai-Borwein梯度(N...
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XLCT)是一种可同时获得解剖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新型分子影像技术,在早期肿瘤检测与放疗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潜力,但由于测量信息少,成像模型复杂等原因,其断层重建一直是挑战性难题。本文采用非单调Barzilai-Borwein梯度(NBBG)算法来求解重建问题目标函数。每次迭代中,谱投影梯度方法近似为L1范数约束的最小二乘问题。Barzilai-Borwein梯度法获得相应的更新方向,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采用非单调性线性搜索策略构建最优步长,保证全局收敛性。通过将Barzilai-Borwein梯度法和非单调性搜索结合,在保证全局收敛的同时,克服了选取精确步长带来较大计算量的缺点。数值仿真实验和物理实验得到的基于NBBG算法的单光原重建位置误差分别为0.68和0.94mm,与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算法(SALSA)相比,本文方法在重建精度、鲁棒性和重建效率等方面都获得了较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分子影像
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
(
x
LCT)
图像重建
梯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中笔束与锥束激发性能的对比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海波
耿国华
+2 位作者
易黄建
贾涛
贺小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6-992,共7页
研究了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XLCT)的激发性能,对笔束XLCT和锥束XLCT等两种主要的成像系统在不同激发方式下的扫描时间、重建精度、分辨率及重建时间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设计的对比实验中,笔束XLCT系统的扫描时间为436s,锥束XLCT系...
研究了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XLCT)的激发性能,对笔束XLCT和锥束XLCT等两种主要的成像系统在不同激发方式下的扫描时间、重建精度、分辨率及重建时间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设计的对比实验中,笔束XLCT系统的扫描时间为436s,锥束XLCT系统的扫描时间仅为10s。目标实验中,笔束XLCT系统的重建时间为82.57s,重建误差为0.47mm;锥束XLCT系统的重建时间为172.63s,重建误差为1.59mm。在边距分别为1mm和0.5mm的两组双目标实验中,笔束XLCT系统均能准确分辨,重建误差均在0.8mm以内,而锥束XLCT系统对边距为1mm的双目标重建误差均达到了1.7mm左右;当目标边距缩小到0.5mm时,其已无法进行全域分辨。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锥束XLCT,笔束XLCT利用自身的"激发先验"优势具有较短的重建时间、较高的定位能力和分辨率,但是其系统扫描时间要明显大于锥束XLCT。本文的工作为选择合适的XLCT成像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分子影像
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
(
x
LCT)
笔束
x
LCT
锥束
x
L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快速贝叶斯匹配追踪的单视图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
被引量:
2
3
作者
侯榆青
曲璇
+2 位作者
张海波
易黄建
贺小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9-1170,共12页
为了缓解单视图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中出现的不适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区域迭代收缩策略的快速贝叶斯匹配追踪方法。该方法将贝叶斯模型和贪婪算法相结合,可以从较少的观测值中高效快速地恢复稀疏信号。为了进一步提高重建精度,将快速...
为了缓解单视图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中出现的不适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区域迭代收缩策略的快速贝叶斯匹配追踪方法。该方法将贝叶斯模型和贪婪算法相结合,可以从较少的观测值中高效快速地恢复稀疏信号。为了进一步提高重建精度,将快速贝叶斯追踪与区域迭代收缩策略结合,简化了自适应有限元方法在网格划分和系统矩阵构建方面的复杂性,在缩减因子迭代缩小可行区域的同时,缓解了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逆向题求解中的病态性。为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仿真实验与真实物理仿体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加快重建速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纳米发光目标的定位精度和发光产额的定量结果,它们分别为0.73mm和0.79μg。真实物理仿体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单视图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分子影像
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
单视图重建
贝叶斯匹配追踪
可行区域迭代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谱投影梯度算法的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
被引量:
6
1
作者
侯榆青
贾涛
易黄建
张海波
贺小伟
机构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1372046
No.11571012
+9 种基金
No.6164041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陕西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No.2015KW-002)
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No.2015JM6322)
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No.15JK1726)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资助项目(No.14JK1578
No.16JK1772)
西北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38020006
No.338050003)
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No.YZZ15096)
文摘
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XLCT)是一种可同时获得解剖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新型分子影像技术,在早期肿瘤检测与放疗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潜力,但由于测量信息少,成像模型复杂等原因,其断层重建一直是挑战性难题。本文采用非单调Barzilai-Borwein梯度(NBBG)算法来求解重建问题目标函数。每次迭代中,谱投影梯度方法近似为L1范数约束的最小二乘问题。Barzilai-Borwein梯度法获得相应的更新方向,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采用非单调性线性搜索策略构建最优步长,保证全局收敛性。通过将Barzilai-Borwein梯度法和非单调性搜索结合,在保证全局收敛的同时,克服了选取精确步长带来较大计算量的缺点。数值仿真实验和物理实验得到的基于NBBG算法的单光原重建位置误差分别为0.68和0.94mm,与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算法(SALSA)相比,本文方法在重建精度、鲁棒性和重建效率等方面都获得了较优的结果。
关键词
光学分子影像
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
(
x
LCT)
图像重建
梯度算法
Keywords
optical molecular imaging
x
-ray Luminescence Computed Tomography(
x
LCT)
image reconstruction
gradient algorithm
分类号
Q63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中笔束与锥束激发性能的对比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海波
耿国华
易黄建
贾涛
贺小伟
机构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6-99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1372046
No.61172170
+3 种基金
No.11571012)
陕西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No.2013K12-20-12
No.2015KW-002)
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No.2015JM6322)
文摘
研究了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XLCT)的激发性能,对笔束XLCT和锥束XLCT等两种主要的成像系统在不同激发方式下的扫描时间、重建精度、分辨率及重建时间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设计的对比实验中,笔束XLCT系统的扫描时间为436s,锥束XLCT系统的扫描时间仅为10s。目标实验中,笔束XLCT系统的重建时间为82.57s,重建误差为0.47mm;锥束XLCT系统的重建时间为172.63s,重建误差为1.59mm。在边距分别为1mm和0.5mm的两组双目标实验中,笔束XLCT系统均能准确分辨,重建误差均在0.8mm以内,而锥束XLCT系统对边距为1mm的双目标重建误差均达到了1.7mm左右;当目标边距缩小到0.5mm时,其已无法进行全域分辨。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锥束XLCT,笔束XLCT利用自身的"激发先验"优势具有较短的重建时间、较高的定位能力和分辨率,但是其系统扫描时间要明显大于锥束XLCT。本文的工作为选择合适的XLCT成像系统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光学分子影像
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
(
x
LCT)
笔束
x
LCT
锥束
x
LCT
Keywords
optical molecular imaging
x
-ray Luminescence Computed Tomography(
x
LCT)
pencilbeam
x
LCT
cone-beam
x
LCT
分类号
Q-333 [生物学]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快速贝叶斯匹配追踪的单视图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
被引量:
2
3
作者
侯榆青
曲璇
张海波
易黄建
贺小伟
机构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9-117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1640418
No.61372046
+9 种基金
No.61401264
No.11571012
No.61601363)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3K12-20-12
No.2015KW-002)
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2015JM6322)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16JK1772)
西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338050018
No.334100032
No.338020012)
文摘
为了缓解单视图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中出现的不适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区域迭代收缩策略的快速贝叶斯匹配追踪方法。该方法将贝叶斯模型和贪婪算法相结合,可以从较少的观测值中高效快速地恢复稀疏信号。为了进一步提高重建精度,将快速贝叶斯追踪与区域迭代收缩策略结合,简化了自适应有限元方法在网格划分和系统矩阵构建方面的复杂性,在缩减因子迭代缩小可行区域的同时,缓解了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逆向题求解中的病态性。为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仿真实验与真实物理仿体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加快重建速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纳米发光目标的定位精度和发光产额的定量结果,它们分别为0.73mm和0.79μg。真实物理仿体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单视图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光学分子影像
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
单视图重建
贝叶斯匹配追踪
可行区域迭代收缩
Keywords
optical molecular imaging
x
-ray luminescence computed tomography
single-viewreconstruction
Bayesian matching pursuit
iterative-shrinking permissible region
分类号
Q63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改进谱投影梯度算法的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
侯榆青
贾涛
易黄建
张海波
贺小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中笔束与锥束激发性能的对比
张海波
耿国华
易黄建
贾涛
贺小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采用快速贝叶斯匹配追踪的单视图X射线发光断层成像
侯榆青
曲璇
张海波
易黄建
贺小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