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析爆炸残留物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静允 谢伟宏 周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1-734,共4页
提出了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对某爆炸案件的爆炸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以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X)为辅助测试手段,判断为氯酸盐类炸药,所用炸药为烟火剂。结果表明:XPS可以无损、快速地检测出无机爆... 提出了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对某爆炸案件的爆炸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以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X)为辅助测试手段,判断为氯酸盐类炸药,所用炸药为烟火剂。结果表明:XPS可以无损、快速地检测出无机爆炸残留物的元素成分及含量,并确定主要爆炸成分的化学式,进而确定罪犯所用炸药的种类,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残留物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和深度剖析法检测CdS薄膜的成分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静允 龙银花 +2 位作者 左宁 马琳鸽 郭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3,共6页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对化学水浴沉积法制得的硫化镉薄膜的成分进行表征和深度剖析。用能量为2×103eV的Ar+刻蚀3 800s,90层。对Cd3d、S2p和O1s的90个谱峰的高分辨图谱的分析和对谱峰的曲线拟合,得出以下结论:1除最外层和玻璃...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对化学水浴沉积法制得的硫化镉薄膜的成分进行表征和深度剖析。用能量为2×103eV的Ar+刻蚀3 800s,90层。对Cd3d、S2p和O1s的90个谱峰的高分辨图谱的分析和对谱峰的曲线拟合,得出以下结论:1除最外层和玻璃基底层以外的其他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都在6%左右,即CdS占94%左右;2欲获得均匀的CdS薄膜,需一次制备成型;3在形成CdS薄膜的诱发期主要是Cd2+和S2-的结合形成CdS,此时并无CdO和Cd(OH)2的形成;4由于玻璃衬底的亲水性以及氨水的分解产生的OH-形成了生成Cd(OH)2的条件,而CdO的存在主要是因为Cd(OH)2在蒸发时分解产生的;5根据半定量测定,相对于94%的CdS而言,Cd(OH)2的含量为2.7%,CdO的含量为2.2%,吸附氧的含量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深度剖析 CDS薄膜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重组材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侯伦灯 张齐生 +1 位作者 苏团 陆继圣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49,共3页
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的技术手段,以冷压热固化与热压法两种生产模式的竹重组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竹材表面元素组成及相对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冷、热压法竹重组材表面的C、O及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从C原子结合形式来看,... 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的技术手段,以冷压热固化与热压法两种生产模式的竹重组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竹材表面元素组成及相对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冷、热压法竹重组材表面的C、O及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从C原子结合形式来看,冷压法与热压法相比,冷压法竹重组材CA(-C-C或-C-H)含量增加明显,CB(C-O或C-OH)含量减少明显,CC(C=O)含量减少,CD(O-C=O)变化不大。说明竹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以及抽提物含量等化学组分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影响二类竹重组材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重组材 力学性能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硅的XPS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燕 岳瑞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3,共4页
对两类多孔硅样品测量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一类为在空气中放置近一年的多孔硅 ,另一类为HF处理后的具有新鲜表面的多孔硅。通过分析Si2p 和O1s 芯能级谱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新制备的多孔硅表面只有少量的O和F存在 ,其中氧是以OH-... 对两类多孔硅样品测量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一类为在空气中放置近一年的多孔硅 ,另一类为HF处理后的具有新鲜表面的多孔硅。通过分析Si2p 和O1s 芯能级谱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新制备的多孔硅表面只有少量的O和F存在 ,其中氧是以OH-形式存在 ,它的形成与清洗过程中F-被OH-取代有关。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 ,表面逐渐被氧化 ,形成正化学计量比的SiO2,而随着从表层向内的深入 ,逐渐变为次氧化物。结果表明刚制备的多孔硅与大气中放置氧化后的样品表面态的类型是不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芯能级 发光机制 表面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有机聚合物/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Hg(Ⅱ)吸附性能探究
5
作者 申汝佳 许乃岑 +6 位作者 时磊 黄海波 陈海英 张静 沈加林 李华玲 陈雅丽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301,共13页
特定多孔结构和杂原子掺杂的吸附剂对提高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大多在溶剂中合成,且为粉末状的形式,但在合成方法优化和实际应用便捷性方面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水体中的汞污染,采用简... 特定多孔结构和杂原子掺杂的吸附剂对提高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大多在溶剂中合成,且为粉末状的形式,但在合成方法优化和实际应用便捷性方面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水体中的汞污染,采用简单快速的机械研磨法以1,3,5-三醛基间苯三酚(Tp)和硫脲(TU)制备硫掺杂的多孔有机聚合物(TpTU)与壳聚糖(CS)复合材料TpTU@CS。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N_(2)吸附-解吸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对TpTU@CS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镜证实了TpTU@CS复合材料的多孔结构。由于在分子网络中引入了-C=S-基团,合成的TpTU@CS在水溶液中对Hg(Ⅱ)具有更高的吸附选择性和亲和力,吸附容量高(249.21mg/g),吸附动力学快(10min)。通过表征分析得出,TpTU@CS捕获Hg(Ⅱ)的主要机制是C=S中S与Hg的键合以及C-N与Hg(Ⅱ)的配位相互作用。与其他研究相比,TpTU@CS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且具有易于处理和可回收利用的优点。同时,该复合材料TpTU@CS对于Hg(Ⅱ)低浓度污染的实际水样和高浓度的加标水样,均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去除率可达到77.0%~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有机聚合物 复合微球 结构表征 吸附性能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碳纤维制备及脱除NO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子红 邱建荣 +4 位作者 谭增强 曾汉才 刘豪 胡新 张曼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4-70,150,共7页
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结构,孔径分布较窄。为进一步提高活性碳纤维的脱硝性能,并揭示脱硝机制,采用H2O2,KMnO4/NaOH,NaClO/KOH对ACF进行改性处理,用于燃煤污染物NO的脱除。经过改性处理... 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结构,孔径分布较窄。为进一步提高活性碳纤维的脱硝性能,并揭示脱硝机制,采用H2O2,KMnO4/NaOH,NaClO/KOH对ACF进行改性处理,用于燃煤污染物NO的脱除。经过改性处理后,ACF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孔径有一定的增大。经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析表面官能团发现,经过改性处理后ACF表面各类含氧官能团有一定的增加。实验分析了改性ACF对NO的脱除机制,认为脱除机制是由以物理吸附为主的初期阶段和以化学吸附氧化为主的后期阶段构成,且化学吸附阶段,ACF表面化学官能团的催化氧化作用使NO氧化为中间产物NO2,提高了NO脱除效果。结果表明,用摩尔浓度比为0.03 0.1的KMnO4/NaOH对活性炭进行氧化改性可以获得最佳的NO脱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氧化改性 含氧官能团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改性强化磁铁矿吸附水体中铅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邵坤 赵改红 赵朝辉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5-723,共9页
磁铁矿是一种绿色廉价的矿物材料,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但吸附容量低,选择性差,易团聚,通过改性可以克服该缺点并提高其吸附性能。本文以腐植酸为改性剂,采用常温水相反应制备了腐植酸改性磁铁矿吸附材料。通过傅里叶红... 磁铁矿是一种绿色廉价的矿物材料,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但吸附容量低,选择性差,易团聚,通过改性可以克服该缺点并提高其吸附性能。本文以腐植酸为改性剂,采用常温水相反应制备了腐植酸改性磁铁矿吸附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研究其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采用静态平衡实验考察了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铅、镉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吸附动力学规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腐植酸上的羧基、羟基被成功地接枝到了磁铁矿表面。在室温下,溶液初始pH对Pb2+的吸附率几乎无影响,对Cd2+的影响较大,当pH=7时,Pb2+和Cd2+吸附率均达到了95%。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的Pb2+、Cd2+最佳吸附平衡时间为360min,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实验得到的竞争吸附顺序为Pb2+>Cd2+,由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得到Pb2+、Cd2+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39.27mg/g、28.95mg/g,显著大于磁铁矿的饱和吸附容量,表明磁铁矿经腐植酸改性后增强了对水中铅镉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样 重金属 吸附 改性磁铁矿 腐植酸 傅里叶红外光 扫描电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亚硒酸钠还原菌的分离及纳米硒表征 被引量:5
8
作者 曾仪维 张小萱 +3 位作者 程思俊 刘欢 闵婷 梅运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79-83,共5页
纳米硒具有毒性低而生物活性强的特征,在医药、保健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竞争力,生物制备纳米硒在国内研究较少。从湖北省恩施州富硒矿区土壤中成功分离了1株能将亚硒酸钠还原为红色产物的菌株,对该菌株进行了亚硒酸钠耐受性、形态及分... 纳米硒具有毒性低而生物活性强的特征,在医药、保健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竞争力,生物制备纳米硒在国内研究较少。从湖北省恩施州富硒矿区土壤中成功分离了1株能将亚硒酸钠还原为红色产物的菌株,对该菌株进行了亚硒酸钠耐受性、形态及分类上的分析;对红色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电镜结果显示,该菌呈杆状,16S rRNA测序及MEGA 6.0建树分析表明该菌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对亚硒酸钠的耐受性为10~20 mg/m L;红色物质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鉴定为纳米硒,粒径在100~200 nm。该假单胞菌可作为生产红色纳米硒的菌株,可为硒的生物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纳米颗粒硒 假单胞菌 亚硒酸钠还原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