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江苏省吴县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小兵 朱大奎 +3 位作者 葛晨东 邹欣庆 刘青松 魏永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35-36,共2页
本文以江苏吴县市为例 ,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 ,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实现耕地动态平衡。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吴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小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106-108,共3页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并以吴县市为例 ,探讨吴县市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并依据其评价结果提出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吴县市 可持续发展能力 指标体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20-30年代吴县农村合作运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勇军 《古今农业》 2015年第2期69-78,共10页
20世纪20—30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农村合作运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地方政府和基层公职人员的配合,吴县地方知识分子、社会团体以及广大民众都积极参与其中,合作社数量迅速增加。与江苏其他地区情... 20世纪20—30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农村合作运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地方政府和基层公职人员的配合,吴县地方知识分子、社会团体以及广大民众都积极参与其中,合作社数量迅速增加。与江苏其他地区情况不同,吴县农村合作社主要以生产合作社为主,并较早成立了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水平位于江苏前列。尽管如此,由于农民的参与度不高,且缺乏专业的知识和自主能力,合作社经营遭遇各种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吴县 农村合作运动 社会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经·大荒西经》灵山考——兼论凤翔血池秦汉祭天遗址发现的意义
4
作者 史党社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99,共7页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的灵山,是巫咸等群巫沟通天地的神山。由《巫咸文》以及新发现的陕西凤翔血池秦汉祭天遗址等资料,可知《大荒西经》中的灵山,就是今凤翔西北的灵山,而非重庆之巫山。先秦至西汉时期,灵山具有重要的宗教地位。
关键词 《大荒西经》 灵山 巫咸 血池遗址 陕西凤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离骚》中“巫咸降神”的含义及作用
5
作者 许富宏 谢旻虹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离骚》“巫咸降神”一节是诗人正准备去国远逝之前内心矛盾的真实反映。通过巫咸降神.诗人展开去留矛盾。巫咸的劝留,更加激发了诗人对楚国黑暗现实的揭露,形象而又深入地展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爱国情感。
关键词 屈原 离骚 巫成降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显”与“五通”名号流变探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海萍 孙洁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32,共7页
文章通过史料分析和实地考察,认为婺源五神(五显信仰)是纳入国家祀典的正神,经两宋、元明累次官封,先后有"五通""五显""五圣"等爵位封号。五显信仰最开始即有正邪之分,其中邪神"五通"自北宋至... 文章通过史料分析和实地考察,认为婺源五神(五显信仰)是纳入国家祀典的正神,经两宋、元明累次官封,先后有"五通""五显""五圣"等爵位封号。五显信仰最开始即有正邪之分,其中邪神"五通"自北宋至明朝一直被官方禁止传播。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正神"五显"与邪神"五通"逐渐混淆,至清朝完全融合,被视为邪神,遭到禁毁;在应对禁毁的过程中转化出"五路""五猖"等名称,并长期存在于江南各地。太湖流域盛行的五猖信仰即是正神"五显"和邪神"五通"混淆后的现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显信仰 流变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国乌贤图像及其相关文本再论——基于海内外所藏图像、文本的新整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璜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在大理国《梵像卷》、明初宫廷写绘本《金刚智经》及海内外金铜造像中均出现了一种“九首十八臂三足”的造像,四川西昌罗卜惹岩画中也有一铺近似的图像。明本经文称其为乌贤大王,但“乌贤”一词实际早见于大理国写经,其图像粉本也应源... 在大理国《梵像卷》、明初宫廷写绘本《金刚智经》及海内外金铜造像中均出现了一种“九首十八臂三足”的造像,四川西昌罗卜惹岩画中也有一铺近似的图像。明本经文称其为乌贤大王,但“乌贤”一词实际早见于大理国写经,其图像粉本也应源自大理,大理国写经中与乌贤相关的内容对明本经文无疑产生了最主要的影响。大理法藏寺的《赵州南山大法藏寺碑》碑文即反映出遗存的大理国密教也曾流入明初宫廷,折射出明初云南边地和汉地之间文明紧密交流的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贤 九首十八臂三足 金刚智经 大理国写经 法藏寺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