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Fructus polysaccharide on intestinal protection
1
作者 LI Ming-song ZHANG Dan-shen JING Yong-shua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6-767,共2页
Schisandra Chinensis Fructus(SCF)is the frui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a perennial vine.It was first recorded in Shen Nong′s herbal classic and has a long application history.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CF ... Schisandra Chinensis Fructus(SCF)is the frui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a perennial vine.It was first recorded in Shen Nong′s herbal classic and has a long application history.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CF has anti-inflammatory,protective liver,antioxidant,antibacterial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Ancient prescriptions are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diarrhea and other intestinal diseases and diabetes.Modern clinical pharmacology features of SCF polysaccharide(SCFP)in diabetes,liver diseases,enteritis and other aspects have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Gut is an important digestive organ of human body,but intestinal diseases are varied,including Crohn′s disease,ulcerative colitis,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etc..It is a chronic and non-specific inflammatory disease.The disease is persisted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is expected to rise.Most of the symptoms are recurrent diarrhea,bloody stool and abdominal pain.It is consider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a refractory disease.At present,there is little possibility of complete cure,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complex environmental factors,eating habits and heredity.In recent years,clinical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SCFP has a variety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n intestinal protection.①Reduce inflammatory factors:intestinal mucositis is a common adverse rea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The development of mucositis is related to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such a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nterleukin-6(IL-6),IL^(-1)β,Interferon-γ(IFN-γ).SCFP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IL-6 TNF-α,IL^(-1)β,and IL-8,as well as the accumulation of T cells in the process of resisting apoptosis,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protect the damage to villi and crypts,improve the symptoms of small intestinal mucositis caused by weight loss and diarrhea.②Promote immunoglobulin A secretion:intestinal mucosal immunity is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of the body′s immune system.Its main antibody is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which can destroy and phagocytize microorganisms,bacteria and viruses.SCFP can improve intestinal immunity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and activity of T lymphocytes,promoting the secretion of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and affecting the activity of a variety of cytokines.③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flora:the flora in the intestine has the functions of auxiliary nutrient absorption,biological antagonism and immune regulation,and can form a natural barrier for the host's intestine.When the human intestinal flora is disordered,probiotics will be greatly reduced,harmful bacteria will proliferate and destroy the intestinal environment.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intake of SCF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beneficial bacteria such as bifidobacteria and lactobacillus,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conditional pathogens such as enterococcus and escherichia coli,indicating that SCFP can indeed regulate the intestinal disorder caused by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may be because beneficial bacteria in the intestine metabolize polysaccharides produce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uch as lactic acid and acetic acid, which reduces the pH value in the intestine and inhibits the growth of enterococcus and Escherichia coli. In conclusion, SCFP can treat and protect intestinal diseases to a certain extent, which provides a favorable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sandra chinensis fructus POLYSACCHARIDE intestinal diseases inflammatory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价值链现状的五味子发展建议研究
2
作者 张雪 刘欣雅 韩相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60,I0010,I0011,共7页
目的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并为我国五味子产业的高品质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系统总结我国五味子产业价值链的现状。结果在五味子种植、中成药生产、流通及知识产业4个方面总结我国五味子产业的基本情况。结论对我国五味子产业的... 目的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并为我国五味子产业的高品质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系统总结我国五味子产业价值链的现状。结果在五味子种植、中成药生产、流通及知识产业4个方面总结我国五味子产业的基本情况。结论对我国五味子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即强化五味子管理,实现规模化种植生产;加强五味子品牌建设,拓展国际市场;增加科学技术研究,助推五味子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价值链 五味子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技术探究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
3
作者 陈洁莹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29,共5页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探究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法,观察11批不同产地南五味子、北五味子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的异同性,HPLC下定量质控,从而进行药材有效...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探究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法,观察11批不同产地南五味子、北五味子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的异同性,HPLC下定量质控,从而进行药材有效成分的鉴别。结果将S1~S5批南五味子的数据采取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进行计算,南五味子中S1相似性为0.842,S2为0.984,S3为0.975,S4为0.991,S5为0.850;S6~S11批北五味子数据采取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进行计算,表明S6相似性为0.941,S7为0.816,S8为0.985,S9为0.901,S10为0.905,S11为0.895。研究显示,不同批次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间的相似度均分别超过0.840与0.800,表明均存在相对较好的相似度。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比较显示,南五味子、北五味子指纹图谱差异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南、北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峰予以统计,经与对照品比对,S1相似性为0.842,S2为0.984,S3为0.975,S4为0.991,S5为0.850,S6相似性为0.025,S7为0.254,S8为0.159,S9为0.179,S10为0.349,S11为0.235,提示不同产地的五味子指纹图谱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1批南、北五味子样品中各木脂素成分含量研究表明,南、北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HPLC能够对不同产地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进行检测,从而为五味子品种的快速、高效分析与鉴别奠定基础,对保证五味子药材质量和临床药效都有积极的意义,从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五味子质量标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技术 产地 五味子 木脂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RAP-MS分析养心安神药对酸枣仁-五味子配伍煎煮前后10个指标成分含量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溪 许杨 +3 位作者 吴德玲 赵想 汪孰敏 高家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195,共6页
目的分析养心安神药对酸枣仁-五味子配伍煎煮前后主要指标成分差异变化,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色谱柱(2.1 mm×50 mm,5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0.4 mL/min柱温40℃,梯度洗脱... 目的分析养心安神药对酸枣仁-五味子配伍煎煮前后主要指标成分差异变化,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色谱柱(2.1 mm×50 mm,5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0.4 mL/min柱温40℃,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离子扫描模式(MRM)。分别对该药对单煎液、单煎合并液与合煎液中主要指标成分酸枣仁皂苷A、斯皮诺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山柰酚-3-O-云香糖苷进行含量测定,并分析药对配伍前后主要指标成分的含量变化差异。结果以上10种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RSD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0%~102.1%,RSD为0.03%~3.7%。本次实验结果与前期试验认为酸枣仁与五味子在合煎后,主要指标成分降低保持一致性。结论多指标成分同时测定为该药对配伍质量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五味子药对 UPLC-Q-TRAP-MS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计量学和指纹图谱的辽宁道地药材北五味子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兆丰 于艳 +5 位作者 韩宇 鞠成国 张诗宇 陈民 樊晖 鞠业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3,I0010,共6页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辽宁岫岩产北五味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柱温30℃,流速1 mL/min,流动相采用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对10批辽宁岫岩五味子基地生产的北五味子建立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hi...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辽宁岫岩产北五味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柱温30℃,流速1 mL/min,流动相采用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对10批辽宁岫岩五味子基地生产的北五味子建立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 建立了岫岩产北五味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70^0.999,共标定了29个共有峰,指认了14个成分;HCA分析10批北五味子可分为2类;PCA共得到6个主要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5%;OPLS-DA表明五味子甲素、戈米辛G、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乙等11个成分可能是影响北五味子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结论 研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质量评价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木脂素对跑步机睡眠剥夺大鼠警觉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武亚楠 马青 +1 位作者 王艳艳 黄莉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81,共11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木脂素对跑步机睡眠剥夺大鼠警觉性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睡眠剥夺组,五味子木脂素低、中、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进行跑... 目的探讨五味子木脂素对跑步机睡眠剥夺大鼠警觉性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睡眠剥夺组,五味子木脂素低、中、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进行跑步机睡眠剥夺,连续3 d。剥夺期间,各个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采用5~9孔测试仪测试各组大鼠的警觉性表现;另取SD雄性大鼠,睡眠剥夺方法造模和给药方法同上,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睡眠剥夺组、五味子木脂素组(67.2 mg/kg)和盐酸托莫西汀组,每组10只,采用ELISA技术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食欲素A的含量;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前额叶皮层(PFC)c-Fos蛋白表达和食欲素受体1、2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睡眠剥夺组大鼠警觉性表现的选择准确性显著降低(P<0.001),遗漏反应、遗漏率和平均反应潜伏期均显著升高(P=0.002,P=0.003,P=0.020);与睡眠剥夺组相比,五味子木脂素中、高剂量组和盐酸托莫西汀组均可改善跑步机睡眠剥夺大鼠的警觉性指标,表现为选择准确性提高(P=0.001,P=0.006,P<0.001),遗漏反应(P=0.001,P=0.001,P<0.001)、遗漏率(P=0.001,P=0.002,P<0.001)和平均反应潜伏期(P=0.018,P=0.003,P=0.014)减少。与空白组相比,睡眠剥夺组大鼠血清中的食欲素A含量、PFC脑区c-Fos均显著增加(P均<0.001),食欲素受体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37);与睡眠剥夺组相比,五味子木脂素组(67.2 mg/kg)和盐酸托莫西汀组大鼠血清中的食欲素A水平(P=0.005,P=0.029)、PFC脑区c-Fos(P=0.028,P=0.036)均显著降低,食欲素受体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43,P=0.013)。结论五味子木脂素可能通过调节食欲素分泌和PFC的食欲素受体1表达发挥拮抗睡眠剥夺所致警觉性水平下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木脂素 睡眠剥夺 警觉性 食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抗氧化活性的化学计量学分析筛选五味子标准汤剂质量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伟雄 王寿富 +5 位作者 陈仕妍 陈清怡 莫秋怡 吴晓英 张正 邓李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301,共13页
目的探究五味子标准汤剂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基于一测多评法(QAM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15批五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采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15批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并借助灰色关联度(GRA)和偏最小二... 目的探究五味子标准汤剂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基于一测多评法(QAM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15批五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采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15批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并借助灰色关联度(GR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分析8种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联。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候选质量标志物与抗氧化核心靶点的结合性,同时对单体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QAMS法与外标法(ESM)的含量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并推测原儿茶酸、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乙、五味子乙素为五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差异成分。根据GRA和PLSR结果,上述4个质量差异成分可作为抗氧化能力的备选标志物。分子对接结果显示4个候选质量标志物与抗氧化相关靶点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研究认为五味子标准汤剂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单体成分验证结果显示原儿茶酸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最符合作为质量标志物的特征,因而可能作为五味子标准汤剂抗氧化的质量标志物。结论基于UPLC含量测定法和体外抗氧化实验,预测了五味子标准汤剂中的潜在抗氧化活性物质,也为五味子其它相关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标准汤剂 一测多评 抗氧化 质量标志物 化学计量学 分子对接 原儿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五味子、五味子HPLC指纹图谱研究和木脂素成分测定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晓亮 易进海 +2 位作者 刘云华 朱美晓 吴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0-924,共5页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南五味子和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木脂素。方法以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为对照,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乙腈-四氢呋喃-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南五味子和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木脂素。方法以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为对照,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乙腈-四氢呋喃-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体积流量1.0 mL/min进行试验,用中国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版本:2004AB)计算处理,分别建立南五味子、五味子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木脂素。结果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中标定了25个共有峰,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中标定了24个共有峰;不同产地南五味子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但其主要木脂素成分量差异较大;不同产地五味子指纹图谱相似度亦大于0.9,但南五味子、五味子指纹图谱相似度小于0.3。结论南五味子、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结合木脂素成分的测定,可为全面控制药材的质量提供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五味子 五味子 HPLC 指纹图谱 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被引量:28
9
作者 付绍平 杨博 +2 位作者 陈彤 鱼红闪 金凤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7,共4页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中药材北五味子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北五味子质量提供了新方法。实验分析了10个不同产地的北五味子样品,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中药材北五味子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北五味子质量提供了新方法。实验分析了10个不同产地的北五味子样品,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处理,建立了由26个指纹峰和19个共有峰组成的北五味子指纹图谱,确定了5个主要的指纹峰。通过夹角余弦法和相关系数法计算了北五味子10个样本与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以用来区别不同产地北五味子药材的优劣,为进一步控制北五味子的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北五味子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0
作者 任丽佳 李林 +1 位作者 殷放宙 蔡宝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0-142,共3页
五味子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近年来,国内外对其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日趋活跃。目前认为五味子主要抗肿瘤成分为多糖和木脂素。五味子抗肿瘤机制有多个方面,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高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五味子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近年来,国内外对其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日趋活跃。目前认为五味子主要抗肿瘤成分为多糖和木脂素。五味子抗肿瘤机制有多个方面,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高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抗突变和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该文对五味子抗肿瘤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促进五味子研究的开展及临床上更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抗肿瘤 活性成分 多糖 木脂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配方颗粒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霞 贾晓斌 +3 位作者 陈彦 范晨怡 黄丽霞 魏惠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优化五味子配方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媒、药材破碎程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五味子药材破碎后以乙醇提取,其活性成分可得到有效提取,... 目的:优化五味子配方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媒、药材破碎程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五味子药材破碎后以乙醇提取,其活性成分可得到有效提取,优化后提取工艺参数为药材破碎过40目筛,以7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2 h。结论:五味子配方颗粒工艺经过优化,比目前市售产品工艺合理,质量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配方颗粒 工艺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提取物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宜轩 陈建光 +3 位作者 李凤 曲绍春 于晓风 睢大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提取物(EFSC)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马洛替脂组,100、200和400mg·kg-1 EFSC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10周建立大鼠...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提取物(EFSC)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马洛替脂组,100、200和400mg·kg-1 EFSC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10周建立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各组大鼠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蛋白(TP)和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羟脯氨酸(Hy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00和400mg·kg-1 EFSC组大鼠血清ALB水平和ALB/GLO比值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AST、ALT活性和GLO、NO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和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Hyp和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EFSC可改善肝功能,抑制肝脏胶原纤维的生成,纠正肝纤维化引起的ALB水平低下,减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防止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提取物 肝纤维化 白蛋白 自由基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五味子药对的单煎液、单煎混合液与合煎液UPLC特征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高家荣 吴溪 +3 位作者 韩燕全 魏良兵 孟楣 夏伦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采用UPLC法对酸枣仁-五味子药对的各单煎液、单煎混合液与合煎液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进行相关性研究,考察配伍对药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流量0.25 mL/m... 目的采用UPLC法对酸枣仁-五味子药对的各单煎液、单煎混合液与合煎液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进行相关性研究,考察配伍对药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流量0.2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分别建立10批酸枣仁与五味子药材各单煎液、单煎混合液及合煎液的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获得对照指纹图谱。结果酸枣仁单煎液指纹图谱中以斯皮诺素为参照峰,确定11个共有峰,五味子单煎液指纹图谱中以五味子醇甲为参照峰,确定10个共有峰,酸枣仁-五味子药对单煎混合液和合煎液指纹图谱中以五味子醇甲为参照峰,确定了16个共有峰,并初步对各共有峰进行归属判断。结论酸枣仁与五味子药材的各单煎液、单煎混合液及合煎液的化学成分种类差异不大,但从峰面积大小看斯皮诺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乙素成分的溶出在配伍前后表现为药对单煎混合液>酸枣仁(五味子)单煎液>药对合煎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 酸枣仁 五味子 UPLC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生熟异用”之补肾阴作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慧 佟鑫 +1 位作者 裴启洋 贾天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71-2474,共4页
目的比较五味子、醋五味子、酒五味子对肾阴虚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氢化可的松致小鼠肾阴虚模型,以六味地黄丸为阳性对照,以血清中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乙酰胆碱、肌酐的量,小鼠肾脏、肝脏、脾脏的脏器指数为评价指标。结果五味子... 目的比较五味子、醋五味子、酒五味子对肾阴虚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氢化可的松致小鼠肾阴虚模型,以六味地黄丸为阳性对照,以血清中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乙酰胆碱、肌酐的量,小鼠肾脏、肝脏、脾脏的脏器指数为评价指标。结果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对肾阴虚小鼠均有一定治疗作用,可改善小鼠激素水平,增加脏器指数。其中酒制品作用最好,剂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应用于治疗肾阴虚时应首选酒五味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炮制 肾阴虚 氢化可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散与四神丸对脾虚泄泻大鼠分泌型IgA白介素-2含量影响的配伍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杜雅薇 李冀 +1 位作者 王玉来 邹大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0期2189-2191,共3页
目的:探究五味子散、五味子散加姜枣和四神丸对脾虚泄泻作用机制的配伍组方差异性。方法:建立大黄致脾虚泄泻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组、五味子散组、五味子散加姜枣组、四神丸和四神汤组共7组。放免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黏... 目的:探究五味子散、五味子散加姜枣和四神丸对脾虚泄泻作用机制的配伍组方差异性。方法:建立大黄致脾虚泄泻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组、五味子散组、五味子散加姜枣组、四神丸和四神汤组共7组。放免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黏膜分泌型IgA(SIgA)、白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各给药组的SIgA、IL-2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结论:五味子散组、五味子散加姜枣组、四神丸/汤组均能通过升高SIgA分泌量和IL-2含量,共同恢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而起作用,在升高脾虚泄泻大鼠IL-2含量方面,四神汤最优,其次为五味子散加姜枣,五味子散最差;在升高SIgA含量方面,五味子散加姜枣最优,五味子散最差。其作用效果之差异性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在升高IL-2含量方面,五味子散与二神丸配伍后体现了最佳的协同作用;五味子、吴茱萸与生姜、大枣配伍后亦体现了较好的协同作用;但单独应用五味子、吴茱萸协同作用并不显著。(2)在升高SIgA含量方面,五味子、吴茱萸与生姜、大枣具有协同作用。(3)在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全身免疫机能方面,生姜和大枣有重要的配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散 四神丸 泄泻 分泌型IGA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有效成分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全 贾斯婷 +3 位作者 王琪 贾姗姗 吕玉莹 关慧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2,共4页
五味子作为一种祖国传统中药,可兼补五脏之气,具有广泛的临床价值。近代药理学通过不同手段在五味子中提取出多种不同的化学成分,其中多糖类、木脂素类及挥发性物质可以作用于多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脂肪细胞因子,同时降低诱导胰岛... 五味子作为一种祖国传统中药,可兼补五脏之气,具有广泛的临床价值。近代药理学通过不同手段在五味子中提取出多种不同的化学成分,其中多糖类、木脂素类及挥发性物质可以作用于多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脂肪细胞因子,同时降低诱导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炎症反应,激活胰岛素传导信号通路,提升肝糖代谢能力。就五味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结果作一综述,为完善胰岛素抵抗及相关合并症的临床治疗方案,降低其进一步发展转变为相关疾病的风险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有效成分 胰岛素抵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炮制前后总多糖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任丽佳 黄玮 +1 位作者 殷放宙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测定五味子醋蒸前后饮片中总多糖含量的变化,以探讨醋蒸对五味子多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考察了不同产地的生五味子及醋五味子的总多糖的含量差别。结果生五味子中总多糖的平均含量为6.18%,醋五味子总多糖的平均含量为5... 目的测定五味子醋蒸前后饮片中总多糖含量的变化,以探讨醋蒸对五味子多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考察了不同产地的生五味子及醋五味子的总多糖的含量差别。结果生五味子中总多糖的平均含量为6.18%,醋五味子总多糖的平均含量为5.59%,较生品总多糖含量下降了9.46%。结论五味子经醋蒸后总多糖的含量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炮制 多糖 蒽酮-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睡眠剥夺后脑组织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熊雅婷 黄芳 +2 位作者 徐丽华 窦昌贵 马世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完全睡眠剥夺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多平台水环境法(MMPM)制作小鼠完全睡眠剥夺模型,观察睡眠剥夺后小鼠脑组织的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 目的:研究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完全睡眠剥夺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多平台水环境法(MMPM)制作小鼠完全睡眠剥夺模型,观察睡眠剥夺后小鼠脑组织的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并考察五味子提取物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睡眠剥夺48h后,脑组织NO、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均升高;经五味子提取物干预后小鼠脑内各指标明显下降(P〈0.01-0.05),并趋于正常范围。结论: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全睡眠剥夺模型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自由基 一氧化氮 五味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药材RP-HPLC指纹图谱及其共有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11
19
作者 殷放宙 陈斌 +1 位作者 陆兔林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2-875,共4页
目的:利用RPHPLC法对五味子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KromasilKR1005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CH3CNH2O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了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利用相似度软件对其进行了数据处理。结果:该指纹图谱法可使五味子... 目的:利用RPHPLC法对五味子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KromasilKR1005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CH3CNH2O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了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利用相似度软件对其进行了数据处理。结果:该指纹图谱法可使五味子中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专属性地研究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指纹图谱 共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种子和果肉中的活性成分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立顺 时维静 马迅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75-178,共4页
目的:比较北五味子种子和果肉中活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比较北五味子种子、果肉和果实中木脂素成分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种子、果肉和果实及果肉不同组分糖的含量;薄层色谱法分析三氟乙酸水解后,果肉不同组分单糖组成... 目的:比较北五味子种子和果肉中活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比较北五味子种子、果肉和果实中木脂素成分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种子、果肉和果实及果肉不同组分糖的含量;薄层色谱法分析三氟乙酸水解后,果肉不同组分单糖组成。结果:北五味子木脂素类主要在种子中;北五味子在果肉和种子中的总糖含量分别为169.34、5.366mg/g;果肉中各组分糖含量分别为醇溶组分117.06mg/g、醇沉组分75.67mg/g、多糖组分12.37mg/g。三氟乙酸水解后薄层分析,醇溶组分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多糖组分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组成。结论:北五味子种子和果肉中活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种子 果肉 木脂素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