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丸剂塑料球壳外层密封专用蜡的研究开发
1
作者 吴国江 夏树斌 刘青竹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1,共5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中药丸剂塑料球壳外层密封的专用蜡。将54号全炼石蜡和80号软质微晶蜡的混合物作为基础蜡料,考察各种添加剂对基础蜡料的熔点、运动黏度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确定该专用蜡的最佳制备配方为:54号全炼石蜡与80号软质微晶蜡的... 研制了一种用于中药丸剂塑料球壳外层密封的专用蜡。将54号全炼石蜡和80号软质微晶蜡的混合物作为基础蜡料,考察各种添加剂对基础蜡料的熔点、运动黏度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确定该专用蜡的最佳制备配方为:54号全炼石蜡与80号软质微晶蜡的质量比为9∶1,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C 5加氢石油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黏度调节助剂A、煤基费-托合成软质蜡、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APAO)的加入量(w,以基础蜡料的质量计)分别为1.0%,1.0%,0.5%,3.0%,20%,1.5%。在温度为120℃、时间为30 min、搅拌转速为200 r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密封专用蜡在40℃及-10~-20℃下不变形、不龟裂,性能优于参比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丸 塑料球壳 密封蜡 运动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研究进展
2
作者 关木馨 王宇 +3 位作者 朱梦一 刘洋 张蓓 吴效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0,共5页
早期先兆流产病因复杂,发生率具有显著升高趋势,临床治疗较为复杂,若失治误治,则会加大不良妊娠的风险。寿胎丸善治孕妇胎元不固及胎萎不长,保胎优势显著,其组方味少效专,喻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理,并具肝肾阴阳兼顾、气血冲任相... 早期先兆流产病因复杂,发生率具有显著升高趋势,临床治疗较为复杂,若失治误治,则会加大不良妊娠的风险。寿胎丸善治孕妇胎元不固及胎萎不长,保胎优势显著,其组方味少效专,喻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理,并具肝肾阴阳兼顾、气血冲任相资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方中药物可影响妊娠结局,预防和治疗先兆流产。在保胎机理方面寿胎丸作为中药复方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作用,能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子宫蜕膜蛋白表达、提高性激素水平、平衡炎症微环境、改善滋养细胞功能、介导水通道蛋白、调控细胞自噬、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焦亡及铁死亡等,机制清晰,作用明确,证实了寿胎丸的保胎作用。在临床研究中寿胎丸既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又可用于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等并发症,此外,同西药联合应用,更有增效减毒,未病先防的作用。从组方探析、药理学研究、保胎机理、临床研究四方面阐述寿胎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以期为保胎药物的研发以及为科学认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胎丸 早期先兆流产 研究进展 综述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减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卫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减的效果。方法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与联合组(52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合成甲状腺激素类似物治疗,联合组给予金匮肾气丸联合人工合成甲状腺激素类似物,两组均治疗12周。...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减的效果。方法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与联合组(52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合成甲状腺激素类似物治疗,联合组给予金匮肾气丸联合人工合成甲状腺激素类似物,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体、疾病相关因子水平,治疗期间两组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更高[96.15%(50/52)vs 76.92%(40/5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颈前肿大、畏寒肢冷积分、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腰膝酸软、神疲乏力以及面浮肢肿积分,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白细胞介素-12(IL-12)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且联合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升高,且联合组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升高,但组间水平类似(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可能与其调节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体、疾病相关因子水平有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甲减 金匮肾气丸 左旋甲状腺素钠片 中医证候积分 疾病相关因子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食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4
作者 董祥伟 闫建华 朱亚楠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食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脾虚气滞证对中医证候、营养状态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的66例FD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 目的探讨健脾化食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脾虚气滞证对中医证候、营养状态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的66例FD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脾化食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治疗后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胃动素(motilin,MLT)、胃泌素(gastrin,GAS)及胆囊激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食丸治疗FD脾虚气滞证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中医证候和营养状态,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食丸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气滞证 中医证候 营养状态 胃肠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心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5
作者 辛秋平 高志旭 +3 位作者 曲忠慧 张丽丽 张立伟 赵翠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无创正压通气,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比较两组体征变化[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PO_(2)/FiO_(2))]、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血B型脑钠肽前体(Blood B 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AD)]。结果治疗后24 h两组HR、RR、MAP、PO_(2)/FiO_(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4例无效,改为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后,3例好转,1例死亡,对照组12例无效,改为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后,8例好转,4例死亡;治疗3 d后两组EF、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3 d后两组SOD、GSH-Px、MAD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升治疗疗效,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以及氧化应激均有显著作用,且具有较高安全性,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芪参益气滴丸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丸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怡 李晓晓 +2 位作者 杨国旺 富琦 王笑民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29-2333,共5页
目的:探讨化瘀丸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和病房的中晚期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应用化瘀丸分... 目的:探讨化瘀丸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和病房的中晚期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应用化瘀丸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7)。对照组接受必要的物理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化瘀丸8周,2组共随访24周。观察2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率、凝血指标变化、中医证候积分、静脉血栓栓塞(VTE)大出血发生,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4周后,观察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率为43.75%,对照组为29.41%(P>0.05);8周后,观察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率为65.63%,对照组为41.18%(P<0.05)。进一步分析凝血相关指标变化,发现4周和8周后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的总有效率为50.00%,对照组为14.81%(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情况,观察组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论:化瘀丸可以在必要的物理支持治疗外,进一步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缓解血瘀证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化瘀丸 中晚期恶性肿瘤 血液高凝状态 血瘀证 凝血指标 中医证候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消连翘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宸 李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3,共4页
目的 回顾性评价应用内消连翘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020年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729例。暴露组符合纳排标准,应用内消连翘丸共421例;对照组符合纳排标准,未应用内消连翘丸共30... 目的 回顾性评价应用内消连翘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020年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729例。暴露组符合纳排标准,应用内消连翘丸共421例;对照组符合纳排标准,未应用内消连翘丸共308例。疗程6个月及以上。观察甲状腺最大结节体积、甲状腺结节性质评分以及各风险指标、症状积分、甲状腺相关抗体。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甲状腺最大结节体积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甲状腺结节性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边缘不规则、点状强回声细小钙化灶、结节纵横比>1风险指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回声实性结节、甲状腺被膜受侵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TGAb、TPOAb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消连翘丸在治疗甲状腺结节上可降低甲状腺结节性质评分、缩小结节,改善结节性质及调节甲状腺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消连翘丸 甲状腺结节 疗效 回顾性 中医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燃培 李小青 +4 位作者 张华 张亚玲 孙婷婷 屈浩然 郑玉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3,共8页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虚劳干血”类疾病的经典名方,近年来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的综合治疗中。检索整理近20年文献,从中医组方特色、临床应用、分子机制三方面总结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肝癌的相关研究,发现...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虚劳干血”类疾病的经典名方,近年来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的综合治疗中。检索整理近20年文献,从中医组方特色、临床应用、分子机制三方面总结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肝癌的相关研究,发现大黄[庶虫]虫丸在中医组方上具有虫类逐瘀、草本养虚,肝脾同调、两脏兼顾,蜜丸为剂、峻药缓图等特色,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在临床上无论是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还是联合静脉化疗,均可减轻治疗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此外,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肝转移癌患者,单药应用也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终末期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临床疗效确切,且可长期应用,安全性较高。机制研究中发现大黄[庶虫]虫丸具有抗肝癌前病变、保护肝细胞,调节肝功能,抗肝癌细胞转移、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促进血管正常化、调节免疫等相关机制,分子机制明确。通过以上三方面,全面详细阐述了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肝癌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不足与改进,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及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庶虫]虫丸 肝癌 研究进展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蛰虫丸的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杰 李闪宜 +3 位作者 高琪 陈茜 徐宗瑶 陈晓琦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44-3649,共6页
大黄蛰虫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并治》,由大黄、蛰虫、黄芩、干地黄、水蛭、蛴螬、虻虫、芍药、桃仁、干漆、杏仁、甘草等12味中药组成,是治疗“虚劳干血”的经典名方。大黄蛰虫丸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消化科、妇产科、... 大黄蛰虫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并治》,由大黄、蛰虫、黄芩、干地黄、水蛭、蛴螬、虻虫、芍药、桃仁、干漆、杏仁、甘草等12味中药组成,是治疗“虚劳干血”的经典名方。大黄蛰虫丸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消化科、妇产科、皮肤科、肾病科等多科疾病,多为血瘀证,疗效显著;临床用法种类繁多,但多以中成药丸剂内服联合西医治疗最为常见,服药时间多数为3个月。其药理作用包括抗纤维化、抗肿瘤、抗衰老、调节脂质及性激素代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大黄蛰虫丸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血瘀证 中成药 中西医结合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风通窍滴丸治疗肺肾两虚型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对IL-35、STAT3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伟伟 陈璇 耿红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讨散风通窍滴丸在肺肾两虚型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300例肺肾两虚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 探讨散风通窍滴丸在肺肾两虚型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300例肺肾两虚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散风通窍滴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因子水平、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 3)水平改善情况、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鼻部症状总分表(TNSS)和鼻部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声低、常咳嗽咯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易患感冒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35(IL-35)、γ干扰素(IFN-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TAT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7%)与对照组(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肾两虚型AR患者应用散风通窍滴丸治疗后,一方面能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患者的炎症水平、免疫抑制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且药物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风通窍滴丸 变应性鼻炎 炎症因子 中医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丸古籍文献与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11
作者 骆小珊 谢甦 +3 位作者 冯豆豆 蒙雁云 赵晶哲 凌湘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20-3826,共7页
薯蓣丸是《金匮要略》中治疗虚劳的经典名方,药物组成有21味,是张机鲜见的“大方”。薯蓣丸原文记载简要且立方病机不明,后世医家补充薯蓣丸的记载虽多,但在药物衡重单位和阐释立方病机等方面存在争议。对薯蓣丸古今文献系统考证发现,... 薯蓣丸是《金匮要略》中治疗虚劳的经典名方,药物组成有21味,是张机鲜见的“大方”。薯蓣丸原文记载简要且立方病机不明,后世医家补充薯蓣丸的记载虽多,但在药物衡重单位和阐释立方病机等方面存在争议。对薯蓣丸古今文献系统考证发现,薯蓣丸可查阅到的古籍记载以清代著作最多,药物组成历代医家记载差异不大,制法用法基本遵照张机原方,应用剂量则按“4分=1两”进行折算比较合理。后世医家对薯蓣丸立方病机的阐释侧重点并不统一。清代医家高学山认为薯蓣丸立方病机一是由于脾胃中虚,水谷精微运化及散布失司,不能上输于肺,肺之卫表失职,而易受“外风”侵犯;二是中焦脾土虚损,母病及子致肺金虚弱,肺金不能克肝木,肝木肆意而生“内风”的观点。最切张机组方之意且可涵盖众医家之说。薯蓣丸的现代临床应用涉及肿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皮肤科、儿科等多学科多疾病,涉及病种虽广泛,但终不离薯蓣丸“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之总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丸 经典名方 虚劳 中医古籍 文献分析 数据挖掘 剂量考证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己丸对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脑肠肽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鹤飞 强伟杰 +8 位作者 杨庆 李玉洁 翁小刚 王娅杰 李琦 蔡维艳 陈涛 朱晓新 陈颖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5-271,共7页
目的寻找诊断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乙酸加束缚应激法建立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动物模型;采用大鼠结肠运动指数(MI)、2 h内排出的粪粒数以及玻璃小球排出时间评价大鼠结肠的运动能力;观察PI-IBS模型大鼠... 目的寻找诊断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乙酸加束缚应激法建立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动物模型;采用大鼠结肠运动指数(MI)、2 h内排出的粪粒数以及玻璃小球排出时间评价大鼠结肠的运动能力;观察PI-IBS模型大鼠的形成以及戊己丸对其的治疗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PI-IBS大鼠脑和结肠组织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动素(MTL)、神经肽Y(NPY)、P物质(SP)、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结果成功建立PI-IBS大鼠模型。模型大鼠体重降低;摄食量减少;排便量增多;出现稀便和无定形软便;自主运动量减少;结肠MI显著增加(P<0.05);大鼠排出的粪粒数显著增加(P<0.05);玻璃小球排出时间显著缩短(P<0.05)。戊己丸治疗7 d后能够明显改善以上症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I-IBS大鼠脑组织中的CGRP、SS和VIP水平显著增加(P<0.05),NPY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戊己丸给药可以显著降低CGRP、SS和VIP浓度水平(P<0.05),显著升高NPY浓度水平(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I-IBS大鼠结肠组织中的CCK、NPY、MTL、SS和VIP均显著降低(P<0.05);戊己丸给药能够显著升高CCK和VIP水平(P<0.05)。结论戊己丸可通过调节IBS大鼠脑和结肠组织内多种脑肠肽的水平用来治疗IBS,这些可被调节的异常变化的脑肠肽可以成为潜在的诊断和治疗IBS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脑肠肽 戊己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黄丸联合吉西他滨对中晚期胰腺癌临床受益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5
13
作者 张莹 贾英杰 +1 位作者 孙一予 陈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评价西黄丸联合吉西他滨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我院3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分别进行吉西他滨化学治疗和中药西黄丸+化疗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各组实体瘤、血清CA19-9、体力状况、临床症状及毒副... 目的:评价西黄丸联合吉西他滨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我院3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分别进行吉西他滨化学治疗和中药西黄丸+化疗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各组实体瘤、血清CA19-9、体力状况、临床症状及毒副反应等方面的变化。结果:B(西黄丸联合吉西他滨)组临床受益率(CR+PR+NC)优于A(吉西他滨)组,两组在降低血清CA19-9水平、卡氏评分提高、症状改善率、白细胞减少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黄丸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具有延缓实体瘤增长,降低CA19-9,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毒副反应,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受益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西黄丸 吉西他滨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子养心丸的X衍射Fourier谱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海明 赵斌 +3 位作者 陈惠清 郑启泰 杨恩来 吕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92-793,共2页
目的 :分析柏子养心丸的X射线衍射Fourier(付里叶 )图谱的几何拓扑图形及其衍射特征标记峰值 ,以期建立控制其质量的微观鉴定标准。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方法 ,对柏子养心丸的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进行分析计算。结果 :获得了柏子养... 目的 :分析柏子养心丸的X射线衍射Fourier(付里叶 )图谱的几何拓扑图形及其衍射特征标记峰值 ,以期建立控制其质量的微观鉴定标准。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方法 ,对柏子养心丸的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进行分析计算。结果 :获得了柏子养心丸的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的标准几何拓朴图形及其特征标记峰值。结论 :表明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分析方法能够用于中成药的鉴定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柏子养心丸 X射线衍射 Fourier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鹿角胶丸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破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22
15
作者 于冬冬 赵丹阳 姚啸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鹿角胶丸促进破骨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方法 RAW264.7细胞培养并传代,RANKL+MCSF诱导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MTS检测不同浓度的鹿角胶丸对破骨细胞增殖活性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鹿角胶丸对破骨细胞形态学...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鹿角胶丸促进破骨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方法 RAW264.7细胞培养并传代,RANKL+MCSF诱导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MTS检测不同浓度的鹿角胶丸对破骨细胞增殖活性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鹿角胶丸对破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鹿角胶丸及加入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后对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aspase-3,Cleaved-Caspase-3、p-AKT、T-AKT的蛋白表达情况,以及检测加入LY294002后对凋亡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 MTS显示各个浓度的鹿角胶丸(LJJW高、中、低)均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中以LJJW(中浓度)作用24 h后具有明显的增殖活性抑制作用。加入鹿角胶丸后,破骨细胞透光度下降,凋亡的细胞皱缩,漂浮于培养基中。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鹿角胶丸促进破骨细胞凋亡,预处理LY294002后,鹿角胶丸的促破骨细胞凋亡作用受到抑制。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鹿角胶丸促进线粒体Bax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同时促进Caspase-3的裂解。鹿角胶丸促进AKT磷酸化,加入LY294002后AKT的磷酸化受到抑制,预处理LY294002后鹿角胶丸的促AKT磷酸化作用被抑制。结论中药复方鹿角胶丸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破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鹿角胶丸 破骨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谢丽华 范超领 +3 位作者 李生强 陈娟 许惠娟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71-976,985,共7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POP)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方法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POP肾阴虚证组与POP肾阳虚证组、POP无肾虚证组、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六味地黄丸治疗POP肾阴虚证组3...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POP)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方法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POP肾阴虚证组与POP肾阳虚证组、POP无肾虚证组、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六味地黄丸治疗POP肾阴虚证组3个月后,用基因芯片检测六味地黄丸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结果 1基因芯片筛选POP肾阴虚证组与其他3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的差异表达基因:ASB1、CLCF1、PROK2、GPR27、C3orf35、GSTM5、MUC12,其中ASB1、CLCF1、PROK2、GPR27和C3orf35表达下调,GSTM5和MUC12表达上调。2六味地黄丸治疗POP肾阴虚证组3个月后,基因芯片检测ASB1、CLCF1的表达显著上调,CLCF1参与JAK-STAT信号通路中JAK1、CBP显著下调、STAT4显著上调,而PROK2、GPR27、C3orf35和GSTM5表达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六味地黄丸治疗POP肾阴虚证组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共有570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072个,下调基因2629个。结论六味地黄丸上调POP肾阴虚证差异基因ASB1、CLCF1的表达,其治疗POP肾阴虚证的机理可能与其上调CLCF1介导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下游CB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肾阴虚证 六味地黄丸 基因芯片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三维同步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朱纯 谢心 +3 位作者 赵金辰 杜家蒙 陈国庆 朱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应用英国Edinburgh公司FLS920P荧光光谱仪,实验测定了六味地黄丸组分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等六味中药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并提取荧光特征参数,发现六味中药均为荧光物质,谱图线形各不相同,具有指纹特性,且与药理... 应用英国Edinburgh公司FLS920P荧光光谱仪,实验测定了六味地黄丸组分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等六味中药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并提取荧光特征参数,发现六味中药均为荧光物质,谱图线形各不相同,具有指纹特性,且与药理相吻合。进一步,实验测定六味地黄丸的标准水煎剂及非标准水煎剂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发现两者差异明显,可用于区分不同组方的中成药水煎剂。实验与理论均表明:将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与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荧光光谱技术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多组分复杂混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中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本文的工作为建立完整信息中药材指纹图谱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可靠的方法,也可为中成药的品质鉴别和成分分析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三维同步 荧光光谱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洋 郭万首 +3 位作者 程立明 刘沛 夏子麒 王鹤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3-670,688,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CNKI、CBM、VIP、WanFang、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 目的系统评价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CNKI、CBM、VIP、WanFang、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2篇文献,14个研究。结果Meta分析得出:六味地黄丸+常规治疗方案在治疗PMOP的有效率[OR=1.22,95%CI(1.13~1.32),P<0.00001]、减轻患者疼痛方面[MD=-0.50,95%CI(-0.77^-0.22),P=0.0004]疗效较好,对髋关节骨密度[MD=0.55,95%CI(0.26~0.84),P=0.0002]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西药组。而单独使用六味地黄丸及联合单一常规干预措施对腰椎骨密度[MD=0.05,95%CI(0.03~0.07),P<0.0001]改善情况优于常规西药。单独使用六味地黄丸对桡骨骨密度[MD=0.02,95%CI(0.02~0.03),P<0.00001],尺骨骨密度[MD=0.02,95%CI(0.01~0.03),P<0.0001]改善有一定的临床优势。结论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髋关节、腰椎、尺骨、桡骨的骨密度,并且在提高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率及减轻骨质疏松所造成的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提高股骨颈密度方面证据不足,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六味地黄丸与常规治疗联用具有增强的效果,但联合多种药物时是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明确增效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六味地黄丸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梁软胶囊的药效及毒性试验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邓虹珠 陈育尧 +1 位作者 陈江华 肖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观察都梁软胶囊和都梁丸的镇痛作用、对血瘀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毒性作用。方法在小鼠热板和扭体反应模型上,观察用药后舔足潜伏期和扭体数的改变;采用LG-R80全自动血液粘度测试仪测定血瘀大鼠模型全血、血浆的粘度变化;并... 目的观察都梁软胶囊和都梁丸的镇痛作用、对血瘀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毒性作用。方法在小鼠热板和扭体反应模型上,观察用药后舔足潜伏期和扭体数的改变;采用LG-R80全自动血液粘度测试仪测定血瘀大鼠模型全血、血浆的粘度变化;并行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观察。结果都梁丸5 g/kg·b.w.及都梁软胶囊10、5、3 g/kg·b.w.均能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并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服用都梁软胶囊0.5 h后即可出现止痛作用,而都梁丸则在服用1 h后才能观察到止痛作用。都梁软胶囊和都梁丸均能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实验未发现药物毒性反应。结论无论是胶囊还是丸剂均有明显的止痛、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作用,但都梁软胶囊在止痛方面起效快,且临床应用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梁软胶囊 药效 毒性试验 都梁丸 止痛作用 血流动力学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研究蟾酥急性毒性及配伍减毒机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杨爱文 范雪梅 +3 位作者 李雪 梁琼麟 王义明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8-1064,共7页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了蟾酥对大鼠心脏的急性毒性及其组方成麝香保心丸后的配伍减毒机制.通过表达谱芯片检测了药物作用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研究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低剂量蟾酥可以通过...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了蟾酥对大鼠心脏的急性毒性及其组方成麝香保心丸后的配伍减毒机制.通过表达谱芯片检测了药物作用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研究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低剂量蟾酥可以通过干扰离子稳态和肌动蛋白构建来影响心脏的收缩,同时还会导致心脏细胞的抗凋亡和脂类代谢等应激反应;高剂量蟾酥除进一步干扰离子稳态和肌动蛋白构建外,还会引发铁离子蓄积,最终可能导致细胞凋亡;且蟾酥对心脏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当蟾酥组方成麝香保心丸后,上述影响均不明显,主要影响血压调节和心肌修复等作用,体现了中药配伍的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实时荧光定量PCR 蟾酥 麝香保心丸 急性毒性 中药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