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疲劳载荷的双馈风电场有功功率分配方法
1
作者 王瀚博 刘颖明 +3 位作者 王晓东 郭国先 王黎明 荆赫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473,共9页
由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的双馈发电机(DFIG-VSG)组成的风电场在响应电网功率指令值(P_(grid))变化时,会加剧风电场内各台DFIG-VSG的主轴疲劳载荷。风电场中央控制器通过合理地将P_(grid)分配至各台DFIG-VSG,可使得风电场在响... 由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的双馈发电机(DFIG-VSG)组成的风电场在响应电网功率指令值(P_(grid))变化时,会加剧风电场内各台DFIG-VSG的主轴疲劳载荷。风电场中央控制器通过合理地将P_(grid)分配至各台DFIG-VSG,可使得风电场在响应P_(grid)变化的同时,降低场内各台DFIG-VSG的Ms疲劳载荷。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主轴疲劳载荷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可量化表示场内单台DFIG-VSG的有功功率指令值与其主轴力矩(M_(s_T))之间关系的离散化方程。然后,基于该离散化方程,在中央控制器中以各台DFIG-VSG的M_(s_T)波动总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并根据P_(grid)以及各台DFIG-VSG的运行状态设定有功功率约束条件。最后,基于中央控制器中的fmincon算法实时分配各台DFIG-VSG所需的有功功率指令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分配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虚拟同步发电机 主轴疲劳载荷 有功功率分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功率异常数据剔除方法研究
2
作者 杨心月 荆博 +1 位作者 梅志刚 钱政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2,共7页
风速-功率曲线广泛应用于风电机组的功率预测、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其主要构建方法是使用风电场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进行拟合。然而由于弃风限电、仪表故障等因素,SCADA数据中存在部分功率异常数据。... 风速-功率曲线广泛应用于风电机组的功率预测、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其主要构建方法是使用风电场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进行拟合。然而由于弃风限电、仪表故障等因素,SCADA数据中存在部分功率异常数据。为保证拟合结果的准确可靠,应首先剔除这些异常数据。文中提出了一种风电机组功率异常数据剔除方法:首先使用分位数方法剔除距离正常数据较远的离散点,而后结合K-means聚类方法和改进时序方法剔除中部堆积点,最后使用分位数方法和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方法的组合方法剔除距离正常数据较近的离散点。文中分别使用仿真数据集和实测数据集对分位数方法、基本时序方法及文中方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最优,对中部堆积点和离散点均有良好剔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异常数据剔除 聚类方法 分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力矩补偿的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阻尼特性分析与控制
3
作者 和萍 王明洋 +3 位作者 文福拴 李秋燕 潘志文 刘泽萌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2-113,共12页
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可有效增强电网的调节能力,但其固有的振荡特性也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较大风险。针对该情况,首先,建立计及虚拟励磁调节器(VER)和虚拟补偿环节影响的VSG与电力系统的小信号模型,确定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变量... 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可有效增强电网的调节能力,但其固有的振荡特性也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较大风险。针对该情况,首先,建立计及虚拟励磁调节器(VER)和虚拟补偿环节影响的VSG与电力系统的小信号模型,确定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变量。接着,采用复数力矩系数法分析了VER与虚拟功率补偿(VPC)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发现VER会引入负阻尼力矩。为此,设计了储能VSG的功率解耦控制以消除VER的负阻尼特性。进一步,分析还发现VPC向系统提供的阻尼力矩会受到振荡频率的影响,在不同控制目标间还存在相互制约矛盾,导致VPC改善系统阻尼特性的能力受限。为此,提出了基于虚拟频率补偿(VFC)的VSG控制,所提控制在增强系统阻尼特性的同时,不会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还消除了振荡频率对阻尼力矩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所提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储能 稳定性 阻尼特性 复数力矩系数法 虚拟励磁调节器 虚拟功率补偿 虚拟频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力系统稳定器的低频振荡抑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鑫 何海文 +4 位作者 刘铭崎 杨子豪 郝炎 杨俊友 陈哲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0,100,共10页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新能源机组虽可增强电网惯量及频率稳定性,但可能继承与同步机类似的低频振荡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基于单台VSG并网的线性化模型,构建了适用于VSG的Phillips-Heffron模型,借助阻尼转矩法挖掘了VSG低频振...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新能源机组虽可增强电网惯量及频率稳定性,但可能继承与同步机类似的低频振荡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基于单台VSG并网的线性化模型,构建了适用于VSG的Phillips-Heffron模型,借助阻尼转矩法挖掘了VSG低频振荡的诱发机理。进一步提出一种附加于VSG无功环节的虚拟电力系统稳定器(VPSS),并给出了控制结构及基于相位补偿法的参数设计过程。研究结果表明:VSG发生低频振荡是由于系统受扰后,虚拟功角的振荡信号经过虚拟励磁调节器对VSG机电振荡回路产生了负阻尼转矩。将所提VPSS接入系统可在几乎不影响振荡频率的前提下,实现0.1~3 Hz下VSG低频振荡的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虚拟电力系统稳定器 低频振荡 阻尼转矩分析 相位补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初始风速与机端故障稳态电压跌落程度的直驱风机故障响应特性分类及其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东晟 沈沉 +2 位作者 吴林林 程雪坤 杨艳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7-1259,I0001,共14页
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分析时,往往需要对各种预想场景进行仿真。随着风电的大量接入,对风电场提出适用于预想故障分析的等值建模方法变得十分重要,而根据风机故障后的动态特性对其进行分群则是等值建模的基础。各风机在故障后的动态响应... 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分析时,往往需要对各种预想场景进行仿真。随着风电的大量接入,对风电场提出适用于预想故障分析的等值建模方法变得十分重要,而根据风机故障后的动态特性对其进行分群则是等值建模的基础。各风机在故障后的动态响应特性不仅受其控制方式的影响,还受到运行风速和故障严重程度的影响,而一般情况下风机控制的响应速度较快,可以认为在故障持续期间风机能够运行至故障稳态。基于此,提出考虑初始风速及机端故障稳态电压跌落程度的风电机组故障响应特性分类及判别方法,以此作为风机分群的依据。首先针对永磁直驱风机(direct-drive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故障过程中无功优先控制、故障恢复期间有功斜坡恢复的控制策略,分析其在不同风速条件下故障后所有可能的响应特性,将初始风速与故障稳态电压作为分类指标,从机理上找到直驱风机进入各类响应特性的边界条件;然后,提出利用预想故障信息的风机机端故障稳态电压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预想故障的直驱风机分群方法;最后,通过对风电场进行详细建模仿真,验证所提分群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驱风机 有功响应 斜坡恢复 预想故障 分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数学——吴消元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陈 赵学强 曹国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56,共6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机械化数学——吴消元法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四个具体的算例——计及磁路饱和的同步发电机稳态运行的内部变量、同步发电机d轴等值电路参数求取、计及饱和的凸极同步发电机同步自励磁现象研究和潮流多解计算,来探...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机械化数学——吴消元法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四个具体的算例——计及磁路饱和的同步发电机稳态运行的内部变量、同步发电机d轴等值电路参数求取、计及饱和的凸极同步发电机同步自励磁现象研究和潮流多解计算,来探索吴消元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由于电力系统计算中的非线性,传统上多依靠数值方法,吴消元法所具有的强解析性,显示了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潜力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消元法 同项式 电力系统 同步发电机 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广义双侧消去法与架空线路-地下电缆混合输电系统故障电流分布的计算 被引量:31
7
作者 邹军 袁建生 +1 位作者 周宇坤 马信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为了计算架空线路-地下电缆混合输电系统故障电流的分布,提出了基于线路边界的统一广义双侧消去法。根据线路边界的特点,将混合输电系统划分成若干区间,每个区间内电力线路具有相同的电气结构;在每个区间内应用广义双侧消去法得到线路... 为了计算架空线路-地下电缆混合输电系统故障电流的分布,提出了基于线路边界的统一广义双侧消去法。根据线路边界的特点,将混合输电系统划分成若干区间,每个区间内电力线路具有相同的电气结构;在每个区间内应用广义双侧消去法得到线路电流和边界电流之间的关系;在线路边界处根据电流连续条件列写网络方程,解得整个输电系统电流分布。与常规的广义双侧消去法相比,该文的进展在于:①借助线路边界概念,可分析具有不同电气结构互联的线路系统,同时,故障点的数目和故障形式可以任意;②阐明了统一广义双侧消去法的数学本质是块三对角阵的“追赶法”,给出了广义双侧消去法递推过程的数学解释。数值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文方法的正确性,该文方法为电力线路电磁环境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广义双侧消去法 架空线路 地下电缆 混合输电系统 故障电流分布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与抑制策略 被引量:54
8
作者 高本锋 李忍 +4 位作者 杨大业 宋瑞华 赵书强 刘晋 张学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20,共10页
大规模风电经固定串补线路送出时,双馈风电机组(DFIG)会由于转子侧换流器(RSC)与固定串补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一种新的次同步振荡问题,称为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在分析DFIG换流器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其基于交流受控... 大规模风电经固定串补线路送出时,双馈风电机组(DFIG)会由于转子侧换流器(RSC)与固定串补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一种新的次同步振荡问题,称为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在分析DFIG换流器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其基于交流受控电压源和直流受控电流源的等效仿真模型,避免了开关器件的高次谐波对DFIG电气阻尼计算结果的影响,提高了仿真效率。基于等效模型,采用时域实现的复转矩系数法,计算DFIG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的电气阻尼特性,进而分析风速、转子侧换流器PI参数、串补度和线路电阻对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风速的减小、内环增益的增大、积分时间常数的减小、串补度的增加以及线路电阻的减小都会增加DFIG电气负阻尼;外环PI参数对DFIG阻尼特性影响不大。提出在DFIG RSC中附加混合次同步阻尼控制器(H-SSDC)来抑制SSCI的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次同步控制互作用 模型 复转矩系数法 混合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风电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方法在电力电子逆变器消谐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郑春芳 张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40-45,共6页
该文将吴方法引入电力电子逆变器选择性消谐法(SHE)开关角实时求解中。为此,首先在介绍吴方法原理基础上,探讨其在逆变器选择性消谐法中应用的可能性,然后通过建立三相半桥式双极性控制逆变器的消谐模型,提出基于吴方法的双极性控制逆... 该文将吴方法引入电力电子逆变器选择性消谐法(SHE)开关角实时求解中。为此,首先在介绍吴方法原理基础上,探讨其在逆变器选择性消谐法中应用的可能性,然后通过建立三相半桥式双极性控制逆变器的消谐模型,提出基于吴方法的双极性控制逆变器开关角实时求解方法。结果表明用吴方法求解消谐模型可以得出消谐模型的全部解。为了实现开关角的实时计算,只需将吴方法计算出的结果拟合成对应于调制比的线性方程组,并用此方程的解作为初值,就可利用牛顿迭代法在线计算开关角。文中用具体算例证明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吴方法 多项式方程组 选择性谐波消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方法在电力系统突然短路电磁暂态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陈 曹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19,共4页
电力系统暂态变量通常是具有衰减幅值的正弦函数 的线性组合,Prony频谱是一种恰当的描述。进而,解微 分方程中的暂态变量即转化为用代数方程解Prony频谱中 的各个系数。MAPLE软件包是吴方法用于解非线性代数方 程的工具,用它可以解得电... 电力系统暂态变量通常是具有衰减幅值的正弦函数 的线性组合,Prony频谱是一种恰当的描述。进而,解微 分方程中的暂态变量即转化为用代数方程解Prony频谱中 的各个系数。MAPLE软件包是吴方法用于解非线性代数方 程的工具,用它可以解得电力系统突然短路电磁暂态过程 中各阶段的初值和衰减时间常数。通过上述途径,将吴方 法和Prony分析相结合应用于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辨识,吴 方法就成为求解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解析解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方法 电力系统 短路 电磁暂态过程 多项式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大型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电磁场计算 被引量:21
11
作者 何山 王维庆 +1 位作者 张新燕 赵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用有限元软件和电磁场知识对1.2MW永磁风力发电机建模,计算了发电机的静、瞬态磁场。研究了发电机静态气隙磁场的分布,通过傅里叶分解,得出了气隙磁密基波和高次谐波。采用转子斜极方法消除高次谐波,得到了转子斜极改善磁密分布的实际... 用有限元软件和电磁场知识对1.2MW永磁风力发电机建模,计算了发电机的静、瞬态磁场。研究了发电机静态气隙磁场的分布,通过傅里叶分解,得出了气隙磁密基波和高次谐波。采用转子斜极方法消除高次谐波,得到了转子斜极改善磁密分布的实际效果。对于瞬态磁场,采用电路分析方法,根据有限元方法的电路耦合功能,得出了发电机磁场和电势波形。结合实验数据,对比了静、瞬态磁场计算结果,分析了数据产生偏差的原因,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 电磁场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快速最大功率追踪仿真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丹 李强 冯承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145,共5页
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直接受发电机转速的影响。为了提高小型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通过分析风力机的工作特性以及最大功率追踪原理,指出经典爬山法的缺点,并提出一种新的变步长爬山法。根据前一次转速扰动和... 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直接受发电机转速的影响。为了提高小型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通过分析风力机的工作特性以及最大功率追踪原理,指出经典爬山法的缺点,并提出一种新的变步长爬山法。根据前一次转速扰动和功率变化的梯度关系来决定下一次的扰动步长,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扰动方向与经典爬山法一致。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功率波动小于一定值时,停止搜索,来实现最大功率追踪的快速性和稳定性。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式 风力发电 永磁同步发电机 爬山法 梯度式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发电机安全运行极限的非固定分段无功优化模型及其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余娟 颜伟 李文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3-28,共6页
针对目前无功优化中没有根据不同发电机运行区域建立相应的无功辅助费用的问题,考虑了发电机安全运行极限约束,按照无功输出能力的不同,把发电机运行域分为了4个区,并给出了各个区域的发电机无功辅助费用计算函数。建立了以系统有功网... 针对目前无功优化中没有根据不同发电机运行区域建立相应的无功辅助费用的问题,考虑了发电机安全运行极限约束,按照无功输出能力的不同,把发电机运行域分为了4个区,并给出了各个区域的发电机无功辅助费用计算函数。建立了以系统有功网损费用与发电机无功辅助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无功优化模型,其对应的优化问题是一个具有非固定分段特点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文中提出了2种优化算法来求解该优化问题:结合启发式规则的混合整数规划内点法HEUIPM,其计算速度虽快,但为局部优化算法,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不收敛的可能性;基于非线性内点法和免疫遗传算法所提出的启发式混合随机优化算法IPMIGA,该算法是全局优化的,没有收敛性问题,但其计算速度比HEUIPM慢很多。所以文中将2种方法结合起来,在程序设计时,先用HEUIPM算法,遇到不收敛时自动转到IPMIGA算法。对节点数从14到171的5个测试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发电机安全运行极限 无功辅助费用 内点法 免疫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7
14
作者 程启明 程尹曼 +1 位作者 薛阳 胡晓青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117,共10页
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线性单变量控制、线性多变量控制、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及智能控制几个发展阶段,其中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强力式、PID+PSS、线性最优等励磁控制方法;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鲁棒、变结构、自适应、内模、预测、... 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线性单变量控制、线性多变量控制、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及智能控制几个发展阶段,其中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强力式、PID+PSS、线性最优等励磁控制方法;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鲁棒、变结构、自适应、内模、预测、灰色、自抗扰、Lyapunov、反步、无源、Hamilton、反馈线性化等励磁控制;智能控制可分为模糊、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专家、学习、遗传、模糊神经等励磁控制。全面地概括了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按控制理论发展规律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分析这些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说明励磁控制与其他控制之间的协调方式,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控制 同步发电机 电力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模型融合的风电系统永磁同步发电机数字孪生建模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利强 尹彦博 +1 位作者 齐咏生 李永亭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9-162,共14页
针对当前风电系统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建模技术存在设备内部参数理想化和系统耦合单一化的不足,无法满足数字孪生技术对设备虚拟模型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的风电系统永磁同步发电机建模方法。首先,依据实体样机参数,构建2 M... 针对当前风电系统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建模技术存在设备内部参数理想化和系统耦合单一化的不足,无法满足数字孪生技术对设备虚拟模型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的风电系统永磁同步发电机建模方法。首先,依据实体样机参数,构建2 MW PMSG本体及电磁模型。之后为实现系统对PMSG的控制,基于联合仿真技术利用数字孪生建模平台搭建风电系统PMSG控制电路,实现多系统耦合仿真建模;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电机传热散热特性等影响,对PMSG热模型进行了构建与计算,并针对温度场计算流程复杂,不具备实时性等问题,引入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代理模型方法对热模型进行降阶处理并集成;最终完成了基于多模型融合的PMSG数字孪生虚拟模型建模,并采用实体风机运行数据进行验证与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反映PMSG真实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虚拟模型 风电系统永磁同步发电机 建模方法 联合仿真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直驱永磁风机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永明 游晓科 刘观起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4-149,共6页
通过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双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策略下直驱永磁风机并网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在静态工作点处对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建立了相应的小信号数学模型。利用特征值灵敏度分析法直观地筛选出影响系... 通过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双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策略下直驱永磁风机并网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在静态工作点处对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建立了相应的小信号数学模型。利用特征值灵敏度分析法直观地筛选出影响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据此,从系统的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了风机并网系统参数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通过参数的优化,风机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直驱永磁风机 小信号数学模型 灵敏度分析法 小干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无功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超 王渝红 +3 位作者 欧林 瑚跃进 李兴源 王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90,共6页
针对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组成的风电场,为了解决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电压稳定性和无功裕度问题,提出面向并网点电压偏差指标和风电场无功源裕度最优的无功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阐述了双馈发电机组和STATCOM... 针对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组成的风电场,为了解决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电压稳定性和无功裕度问题,提出面向并网点电压偏差指标和风电场无功源裕度最优的无功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阐述了双馈发电机组和STATCOM的无功分配原则,基于电压和无功裕度的综合指标构建无功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的目标函数。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退火不可微精确罚函数法,求解该策略的非线性多约束最优化目标函数。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某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粒子群优化算法 精确罚函数法 无功裕度 双馈感应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尼转矩分析的虚拟同步机对小干扰稳定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巨云涛 马雅蓉 齐志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8-107,共10页
为了阐明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对小干扰稳定的影响机理,该文首先建立包括锁相环、虚拟阻抗环节、有源阻尼环节、电压和电流环等在内完整的虚拟同步机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并基于状态矩阵消元方法,对高阶虚拟同步机单机系统进行阻尼转矩分析,... 为了阐明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对小干扰稳定的影响机理,该文首先建立包括锁相环、虚拟阻抗环节、有源阻尼环节、电压和电流环等在内完整的虚拟同步机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并基于状态矩阵消元方法,对高阶虚拟同步机单机系统进行阻尼转矩分析,并得出虚拟同步机阻尼转矩系数的一般形式。之后,详细分析了虚拟同步机中不同参数对系统阻尼转矩系数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并发现适当增大虚拟阻抗环节的电感、电压控制环比例系数以及有源阻尼增益,阻尼转矩系数会有所增大,有利于系统的小干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信号模型 虚拟转矩系数 虚拟同步机 状态矩阵消元法 小干扰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相变压器的直驱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平平 王希 +1 位作者 王欢 李晓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34,共9页
针对直驱风机接入弱交流电网引发严重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建立了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首先,利用特征值分析法得出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模态,通过参与因子分析揭示了直驱风机接入弱交流电网的次同步振荡机理;然后,在分析移相变压器应用原理... 针对直驱风机接入弱交流电网引发严重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建立了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首先,利用特征值分析法得出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模态,通过参与因子分析揭示了直驱风机接入弱交流电网的次同步振荡机理;然后,在分析移相变压器应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移相变压器可实现直驱风机并网系统负电阻补偿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上搭建了基于移相变压器的直驱风机并网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改变系统运行参数验证了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次同步振荡 弱交流电网 小信号模型 移相变压器 抑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无传感器滑模辨识及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旺旺 刘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3,共5页
针对坐标旋转法永磁同步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中忽略定子电流微分项带来的估计偏差大等问题,提出基于旋转坐标系的自适应锁相环和滑模辨识方法。采用近似滑模控制对模型电机定子电流进行控制,使发电机和模型电机电流相等,从而获得两... 针对坐标旋转法永磁同步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中忽略定子电流微分项带来的估计偏差大等问题,提出基于旋转坐标系的自适应锁相环和滑模辨识方法。采用近似滑模控制对模型电机定子电流进行控制,使发电机和模型电机电流相等,从而获得两电机转子相位差的正弦和余弦分量。建立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辨识模型和自适应锁相环模型,并利用基于反步法的自适应锁相环进行速度和相位观测,在此基础上利用Lyapunov函数设计法设计控制器。采用近似滑模辨识使模型电机电流快速逼近原电机电流且到近似正弦的控制量,自适应数字锁相环相位收敛快,采用Lyapunov函数设计的控制器能保证系统收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直驱风电系统 坐标旋转法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数字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