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威吐谷浑贵族墓葬研究
1
作者 王丹 李明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20世纪以来,在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地区,发掘了一批吐谷浑贵族墓葬。该地区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吐谷浑亡国后的“先茔”地,其中喜王慕容智墓保存最为完整。本文通过对武威地区吐谷浑墓发掘资料的整理,对葬俗进行溯源探究,从更... 20世纪以来,在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地区,发掘了一批吐谷浑贵族墓葬。该地区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吐谷浑亡国后的“先茔”地,其中喜王慕容智墓保存最为完整。本文通过对武威地区吐谷浑墓发掘资料的整理,对葬俗进行溯源探究,从更多角度分析武威地区吐谷浑贵族墓葬葬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 吐谷浑贵族墓 鲜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夫卡“我是一个中国人”中的乌托邦叙述
2
作者 许小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6,共12页
德语犹太作家卡夫卡1916年于书信中写道“我是一个中国人”,这句话仅仅成为其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的论据,它背后的内涵却长期遭到忽视。本文结合1900年前后德奥有关乌托邦中国的集体想象与卡夫卡言说的具体语境,认为这一言语并非异国情... 德语犹太作家卡夫卡1916年于书信中写道“我是一个中国人”,这句话仅仅成为其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的论据,它背后的内涵却长期遭到忽视。本文结合1900年前后德奥有关乌托邦中国的集体想象与卡夫卡言说的具体语境,认为这一言语并非异国情调的肤浅兴趣,也脱离了清代诗人袁枚《寒夜》中“婚姻与写作”的关系隐喻,而是在道家思想与“身体文化”、布伯哲学“统一性”相勾连的语境下形成的一种“乌托邦”叙述。这种乌托邦叙述在1917—1920年的冥想沉思中再次沿用,但内涵已经变成道教“无为”与政治乌托邦、弥赛亚“隐匿”的关联性。所以,“中国人”不仅成为卡夫卡暂时的理想存在,更是其在不同阶段思考不同问题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中国人 身体文化 东方犹太人 “无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蜀立国策略与荆州之争考论
3
作者 陈思瑞 桂珍明 《孙子研究》 2024年第3期87-99,共13页
从地理形势上看,吴国和蜀国在立国之战略规划方面存在重叠的部分,这是二者矛盾集中的焦点。从短时期看,孙、刘集团皆对荆州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故而集中争夺此地。从长远的策略来看,吴国企图占据包括益州在内的长江上游的战略规划难以实... 从地理形势上看,吴国和蜀国在立国之战略规划方面存在重叠的部分,这是二者矛盾集中的焦点。从短时期看,孙、刘集团皆对荆州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故而集中争夺此地。从长远的策略来看,吴国企图占据包括益州在内的长江上游的战略规划难以实现,而蜀国从荆州北伐的策略亦在荆州争夺失败后无从执行。这一切的转折点即以蜀国失去其所占荆州部分为标志。总之,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吴、蜀二国基于立国之策的冲突,导致二者对曹魏攻势减弱。而占据北方广阔地域的曹魏,在长期与吴、蜀的征战之中,削弱了对手的实力。曹魏灭蜀后,西晋代魏而占据益州地利,利用处于长江上游的军事地理优势征伐孙吴,最终统一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国 蜀国 曹魏 立国之策 荆州之争 三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逐风合剂联合西药及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发作期风湿热痹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雪君 王海东 金芳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5-20,共6页
目的观察清热逐风合剂联合西药及康复综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发作期风湿热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分层、分区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依托考昔片,60 mg/次,1次/d,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片,0.628g/次,3次/d,... 目的观察清热逐风合剂联合西药及康复综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发作期风湿热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分层、分区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依托考昔片,60 mg/次,1次/d,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片,0.628g/次,3次/d,口服;康复训练,每日2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热逐风合剂,50 mL/次,3次/d,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压痛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骨代谢指标(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并对2组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期间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脱落5、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44/50),对照组为78.4%(40/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压痛指数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骨代谢指标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清热逐风合剂联合西药及康复综合疗法能有效减轻KOA发作期风湿热痹证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指标,改善骨代谢指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汉代医简 清热逐风合剂 康复综合疗法 膝骨关节炎 风湿热痹证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五味消炎灵含片中5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5
作者 顾瑶华 巢为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8-58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同时测定五味消炎灵含片中丹参酚酸、黄芩苷、葛根素、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同时测定五味消炎灵含片中丹参酚酸、黄芩苷、葛根素、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4mL/min,采取MRM检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所检测的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方法学实验结果符合要求。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五味消炎灵含片中5种成分的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消炎灵含片 丹参酚酸 黄芩苷 葛根素 绿原酸 咖啡酸 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肠炎50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婉珺 王莉 +2 位作者 王宏伟 鲁彦 张菡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6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内服联合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组以七味白术散内服联合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比较2组临...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内服联合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组以七味白术散内服联合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6.0%,观察组为1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对照组为78.0%,观察组为4.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内服联合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慢性 七味白术散 五味消毒饮 保留灌肠 口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十五味萝蒂明目丸对紫外线诱导的永生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C-B3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伟华 亢泽峰 韩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9-913,共5页
目的研究藏药十五味萝蒂明目丸对紫外线所致的人类晶状体上皮细胞系-B3(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B3,HLEC-B3)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紫外线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不同剂量(800mg·m... 目的研究藏药十五味萝蒂明目丸对紫外线所致的人类晶状体上皮细胞系-B3(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B3,HLEC-B3)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紫外线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不同剂量(800mg·mL-1、400mg·mL-1、200mg·mL-1)十五味萝蒂明目丸对照射后12h、24h、48h、72h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晶状体上皮源性生长因子(lens epithelium-derived growth factor,LEDGF)和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的表达;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晶状体上皮细胞在受到紫外线照射后,LEDGF和HSP27表达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并且在24h达到最高;在应用藏药十五味萝蒂明目丸之后,二者表达进一步升高,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后LEDGF和HSP27表达水平均降低,并且持续降低,至72h后甚至降至12h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正常对照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平均凋亡率为1.20%,经紫外线照射后,阴性对照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平均率为5.62%;应用十五味萝蒂明目丸后,高剂量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平均率为1.31%,阳性药物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平均率为2.55%,并且在不同时间点中,阴性对照组在24h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平均率明显高于其他几个时间点,而高剂量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率除正常组外,均低于其他几组。结论藏药十五味萝蒂明目丸能够促进LEDGF及HSP27的表达,起到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并且对受到紫外线照射后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十五味萝蒂明目丸 紫外线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画家吴伟研究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晓庚 王圆圆 《设计艺术研究》 2016年第4期126-129,共4页
吴伟是明代重要的画家之一,因此将学界对他的研究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吴伟与吴伟的画作,二是以吴伟为中心的"浙派"以及相关的问题。通过梳理现有研究,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了五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缺乏系统而全面的个案研究... 吴伟是明代重要的画家之一,因此将学界对他的研究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吴伟与吴伟的画作,二是以吴伟为中心的"浙派"以及相关的问题。通过梳理现有研究,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了五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缺乏系统而全面的个案研究,二是反复使用同一文献,发掘力度欠缺,无法引出新的观点见解,三是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其生平经历依然模糊,四是对吴伟在浙派中的地位探讨不够,五是较少涉及吴伟与同时代画家的交往以及交往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伟 浙派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人沙剌班考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力春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4,共4页
元代名曰沙剌班者较多,且出自不同族源。但因重名之故,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与修《金史》、卓具才华的是唐兀氏沙剌班,取汉名刘伯温,与时人常有诗文交谊。曾任帝师和奎章阁大学士、位高权重的是畏吾儿氏沙剌班,《元史》中对此人记... 元代名曰沙剌班者较多,且出自不同族源。但因重名之故,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与修《金史》、卓具才华的是唐兀氏沙剌班,取汉名刘伯温,与时人常有诗文交谊。曾任帝师和奎章阁大学士、位高权重的是畏吾儿氏沙剌班,《元史》中对此人记载较多。此外,《书史会要》提到的善写大字的蒙古氏沙剌班,与畏吾儿氏亦恐非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刺班 唐兀 畏吾儿 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操墓研究》上篇 曹操墓认定的礼制性误判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北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31-42,共12页
本文着重从汉魏丧葬礼仪制度的视角,研判所谓"曹操墓"的墓主身份及其相关问题。主要结论是:1.按照汉魏君主的丧葬礼制,其随葬品上谥号书写的规范格式,是谥号加身份,绝不会再加上国号;2.君主谥号书写的规范格式,来源于孔子创... 本文着重从汉魏丧葬礼仪制度的视角,研判所谓"曹操墓"的墓主身份及其相关问题。主要结论是:1.按照汉魏君主的丧葬礼制,其随葬品上谥号书写的规范格式,是谥号加身份,绝不会再加上国号;2.君主谥号书写的规范格式,来源于孔子创立的正统儒家理念,并由孔子亲手在儒家经典《春秋》中树立起权威性样式,目的是凸显天子高于诸侯国君的独一无二至尊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政治功用;3.曹操生前已充分享有天子特权,并在安排自己陵园中公然以天子自居,所以曹操封号"魏王"的"王",完全不能理解为普通诸侯王公的"王",而是周朝天子称谓"周王"的"王",是与皇帝并称"帝王"的"王",也就是天子;4.在其权位继承人曹丕和丧事主要经办大臣司马孚等的一致支持下,曹操丧葬必定会以天子等级办理。其随葬品上谥号书写的格式,应当是"武王",而绝非加国号"魏"字的"魏武王";5".魏武王"称谓的出现,非但不是认定墓主为曹操的关键性物证,反倒成为证明墓主绝不可能是曹操的关键性物证;6.仅仅因为随葬品有"魏武王"的称谓,就将墓主认定为曹操,是在不了解当时丧葬礼制和政治现实的情况下,做出的根本性误判;7.陵园中两座墓葬的相对位置,也是以上误判的有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墓墓主 丧葬礼制 魏武王 魏武帝 曹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维生于证圣元年新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小毛 袁志成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0,共4页
王维《与魏居士书》及《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存有学术界尚未留意到的线索,或可据以推定其生年。据《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知王维在乾元二年(759)不得少于65岁;王维作《与魏居士书》时"年且六十";合勘则知《与魏居士书》作... 王维《与魏居士书》及《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存有学术界尚未留意到的线索,或可据以推定其生年。据《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知王维在乾元二年(759)不得少于65岁;王维作《与魏居士书》时"年且六十";合勘则知《与魏居士书》作年不得晚于天宝十二载(753)。《与魏居士书》中有"相国急贤"句,所谓相国即杨国忠,此文当作于国忠入相次年,即天宝十二载。天宝十二载,王维"年且六十",今以59岁推算,则其在乾元二年得65岁,与其在是年的岁数下限正合。由天宝十二载王维59岁逆推,得其生年在武后证圣元年(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证圣元年 与魏居士书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之献疑——也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评价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鑫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46-51,共6页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一文,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了与传统解读大相径庭的评价,其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批评的各方面,几近涵盖了学界从反面视角批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立足的全部角度。首先在前人研究成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一文,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了与传统解读大相径庭的评价,其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批评的各方面,几近涵盖了学界从反面视角批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立足的全部角度。首先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文学批评论"的相关理论,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一文中诸多理据提出质疑,而后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本出发,立足于文本的外部形式和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角度,力图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价值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对老子哲学的回归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本洋 罗富和 甄学宁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85-88,共4页
老子哲学强调“自然无为”和以“不为”的手段达到“为”的效果、“治”的目的。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是研究我国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及其发展动态的三个重要领域和视角,都实现了“自然无为”和“为”与“不为”的辩... 老子哲学强调“自然无为”和以“不为”的手段达到“为”的效果、“治”的目的。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是研究我国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及其发展动态的三个重要领域和视角,都实现了“自然无为”和“为”与“不为”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对老子“自然无为”哲学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林业建设 自然无为 老子哲学 封山育林 自然保护区 生态公益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山腔、魏良辅和吴语音乐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祖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7,70,共6页
入明以后,南戏的发展衍生出四大声腔。昆山腔一跃而在众腔之上,其中有明初复兴华夏文化、以吴语为正宗的社会原因。昆山腔经魏良辅的改造,发展了吴语音乐,使之能与北曲相抗衡,成为明代华夏戏曲艺术的代表。昆曲的形成,蕴含着昆山腔、吴... 入明以后,南戏的发展衍生出四大声腔。昆山腔一跃而在众腔之上,其中有明初复兴华夏文化、以吴语为正宗的社会原因。昆山腔经魏良辅的改造,发展了吴语音乐,使之能与北曲相抗衡,成为明代华夏戏曲艺术的代表。昆曲的形成,蕴含着昆山腔、吴语音乐和魏良辅三者之间的社会文化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腔 魏良辅 吴语 音乐艺术 戏曲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无所谓”的主观化历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艳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8-71,共4页
"无所谓"的本义为"没有所说的",是古代汉语中的主要用法。随着语义搭配的变化,"无所谓"带上了轻微主观性,产生了"说不上"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无所谓"的使用泛化了,主观性更强,句... "无所谓"的本义为"没有所说的",是古代汉语中的主要用法。随着语义搭配的变化,"无所谓"带上了轻微主观性,产生了"说不上"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无所谓"的使用泛化了,主观性更强,句法位置更加灵活,语义搭配更为广泛,结构也进行了重新分析,由临时短语变成了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所谓” 主观性 泛化 语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十五味萝蒂明目丸对紫外线诱导的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李伟华 亢泽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5-1107,1110,共4页
目的探讨藏药十五味萝蒂明目丸(shi wu wei luo diming mu wan of Tibetan medicine)对紫外线诱导的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吡诺... 目的探讨藏药十五味萝蒂明目丸(shi wu wei luo diming mu wan of Tibetan medicine)对紫外线诱导的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吡诺克辛滴眼液)、藏药高剂量组、藏药低剂量组和预防组,以紫外线诱导大鼠白内障模型后予以治疗,预防组自造模第一天同时给药。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给药后50d、70d、90d LECs内抗氧化蛋白基因表达的水平,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LECs的超微机构,进一步证明十五味萝蒂明目丸对紫外线诱导的白内障LECs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结果应用不同剂量的十五味萝蒂明目丸对混浊的晶状体进行干预,随着时间的延长抗氧化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升高,透射电镜下细胞损伤的程度减轻,其中治疗组[藏药高剂量组50d时抗氧化蛋白基因水平为(29.00±0.05)]效果优于阳性药物组,以预防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藏药十五味萝蒂明目丸对紫外线诱导的白内障LECs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起到预防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十五味萝蒂明目丸 紫外线 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孝文化中凸显的代际公正问题——对《无后为大》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向兴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4-97,共4页
关军的《无后为大》一书,写了自己为何选择成为丁克族,引起了读者对生育、教育等多方面的思考,也挑战了我国儒家传统的孝文化。孝文化倡导人传宗接代,而关军却大张旗鼓地选择不生育,这种对孝文化的态度,既有对五四批判的吸取,也有不同... 关军的《无后为大》一书,写了自己为何选择成为丁克族,引起了读者对生育、教育等多方面的思考,也挑战了我国儒家传统的孝文化。孝文化倡导人传宗接代,而关军却大张旗鼓地选择不生育,这种对孝文化的态度,既有对五四批判的吸取,也有不同的地方,尤其体现在对代际公正的思考方面。当然,书中的观念西方思想倾向强,与现有国情不太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无后为大》 代际公平 丁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操墓研究》下篇 曹操墓应为曹宇、曹奂父子王原陵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北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43-63,共21页
本文与《曹操墓认定的礼制性误判》是姊妹篇。主要将该墓葬呈现出来的考古真实,与可靠传世文献呈现出来的历史真实相结合,对所谓"曹操墓"的真正墓主,进行探索和研判。主要结论是:1.墓葬刻石文字含有丰富而特殊的文化信息,因... 本文与《曹操墓认定的礼制性误判》是姊妹篇。主要将该墓葬呈现出来的考古真实,与可靠传世文献呈现出来的历史真实相结合,对所谓"曹操墓"的真正墓主,进行探索和研判。主要结论是:1.墓葬刻石文字含有丰富而特殊的文化信息,因此带有刻石文字的器物应当是真品,而非后世伪造的赝品;2.从墓葬所蕴含的特殊文化信息,可以确立真正墓主的时间、空间和身份等具体指向;3.经过种种具体指向的全面排查筛选,所谓曹操墓的真正墓主,应当是曹操的儿孙即曹宇、曹奂父子,而曹奂是曹魏的末代君主;4.曹宇、曹奂墓园的正式名称是王原陵,具体方位在邺县西面,这在宋代典籍中有确切而可靠的记载;5.各项指标综合比较的结果,曹宇和曹奂是真正墓主的可能性,远远超过曹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墓 真正墓主 曹宇和曹奂父子 魏武王 常所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勒温的场动力看老子无为的“道家式”积极
19
作者 田锐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6-401,共6页
从紧张系统与适度紧张、心理生活空间与有利空间、不确定性与可能性、潜在心理力与柔性渗透力这四个角度对比、审视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勒温的场动力理论,发现两个理论体系有内涵上的关联:无为的适度作为是在紧张系统内把握紧张度;无为的... 从紧张系统与适度紧张、心理生活空间与有利空间、不确定性与可能性、潜在心理力与柔性渗透力这四个角度对比、审视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勒温的场动力理论,发现两个理论体系有内涵上的关联:无为的适度作为是在紧张系统内把握紧张度;无为的弹性调控是在心理生活空间中营造有利空间;无为的回归原初是在不确定事件中透析可能性;无为的柔性用力是以隐含的心理力进行韧性渗透。通过对比分析也可以总结出老子无为思想的“道家式”的积极意蕴:以积极诱发积极,促生希望;以意识引领潜意识,提升认知;以弹性调控韧性,寻求适度;以“反”技术完善技术,达成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温 场动力理论 老子 无为 道家式积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文学思想转型期徐渭与王世贞之比较——兼论吴越文化、朝野文学之异同及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书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王世贞、徐渭是活跃于明代嘉靖、隆庆和万历前期的两位重要作家,由于他们分别受吴、越不同区域文化的影响,更由于他们在科举中得意或失意的不同遭际,使他们形成了朝、野不同的文化心态和或“剂”或“畸”不同的思维方式,其文学理论与文... 王世贞、徐渭是活跃于明代嘉靖、隆庆和万历前期的两位重要作家,由于他们分别受吴、越不同区域文化的影响,更由于他们在科举中得意或失意的不同遭际,使他们形成了朝、野不同的文化心态和或“剂”或“畸”不同的思维方式,其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的风貌也大不相同。徐渭由“科名艺苑皆失位”而身后成为晚明公安派文学解放思想的先驱,王世贞则由狎主文坛而身后经常背负骂名。这说明作家或流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取决于其文学思想的创新与文学创作的实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王世贞 吴越文化 朝野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