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棉织物的聚羧酸无甲醛免烫整理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黄张秘
周翔
邢志奇
张文龙
-
机构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东华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99,共6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3AA06A307)
-
文摘
为促进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推广应用,将自制聚羧酸无甲醛免烫整理剂(LMP)用于棉织物的免烫整理,以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白度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LMP较佳的整理工艺:LMP质量浓度为300 g/L,催化剂质量浓度为整理剂的10%,整理液p H值为2.0~2.5,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3 min。整理后纯棉白色府绸的折皱回复角大于260°,断裂和撕破强力保留率分别为55.7%和73.1%,白度由77%降至72%,外观平整度接近3.5级。与其他免烫整理剂比较,免烫效果优于已商业应用的2种无甲醛免烫整理剂,免烫效果及其耐洗性与丁烷四羧酸相当,比改性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类整理剂稍差。
-
关键词
棉织物
无甲醛免烫整理
聚羧酸
折皱回复角
白度
耐洗性
-
Keywords
cotton fabric
formaldehyde-free durable press finishing
polycarboxylic acid
wrinkle recovery angle
whiteness
laundering durability
-
分类号
TS195.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真丝织物的多元羧酸抗皱整理
被引量:8
- 2
-
-
作者
王建明
沈淦清
顾春蕾
章巧云
耿景萍
-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
内蒙古赤峰市第一毛纺厂
-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38,共3页
-
文摘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防皱整理过程中多元羧酸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其他添加剂对整理后真丝织物的弹性回复角、断裂强力和白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真丝织物经过多元羧酸整理后 ,抗皱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经过优化工艺处理后的干、湿弹性回复角分别达到 2 70°和 2 10°。
-
关键词
防皱整理
多元羧酸
丝织物
-
Keywords
wrinkle resistant finish polycarboxylic acid silk fabric
-
分类号
TS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丝素整理剂的制备及在丝绸防皱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 3
-
-
作者
高晓红
张瑞萍
王海峰
毛兆清
-
机构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海安县恒源丝绸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0-33,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BE2006347)
-
文摘
从丝素整理剂的制备着手,讨论了丝素、柠檬酸、丝素/柠檬酸复配整理真丝织物后,对真丝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白度、断裂强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单用丝素整理,固着率低,抗皱效果不明显;柠檬酸整理后的真丝织物,抗皱效果较好,但整理后的织物会泛黄或色变;丝素与柠檬酸复配,由于彼此之间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织物的抗皱效果提高明显,泛黄现象得到一定改善。
-
关键词
丝素
柠檬酸
复配整理
桑蚕丝织物
防皱整理
-
Keywords
silk fibroin
Citric acid
Complex finish
silk fabrics
Crease-resistant finishing
-
分类号
TS19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芦荟蒽醌和多元羧酸对棉织物的复合整理
被引量:3
- 4
-
-
作者
何银地
黄晨
许云辉
王红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8,共5页
-
文摘
针对棉织物抗紫外线及抗皱性较差的缺点,用芦荟蒽醌化合物和柠檬酸、酒石酸对棉织物进行后整理,通过多元羧酸的桥联作用,使蒽醌提取物与棉纤维大分子产生较为牢固的化学结合,使棉织物同时获得耐久的抗皱抗紫外线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测试,证实多元羧酸与棉纤维大分子按环酐机制发生了酯化反应,芦荟蒽醌通过多元羧酸的桥联作用以化学键的形式固定在棉纤维上。对整理后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断裂强力、白度、折皱回复角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明显提高。
-
关键词
棉织物
蒽醌
多元羧酸
抗皱
抗紫外
-
Keywords
cotton fabric aloe anthraquinones polycarboxylic acids wrinkle-resistance anti-ultraviolet
-
分类号
TS195.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混合多羧酸-壳聚糖对真丝绸的抗皱整理
被引量:3
- 5
-
-
作者
陈美云
袁德宏
王春梅
-
机构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学生处
-
出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35,共4页
-
基金
南通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5Z016)
南通市青年学术带头人带课题进修计划项目(Z4004)
-
文摘
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柠檬酸(CA)和壳聚糖(CS)一起对真丝绸进行抗皱整理,讨论了有关工艺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织物先整理后染色的上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CA与CA的摩尔比为1∶1,混合多羧酸8%,壳聚糖0.04%,次亚磷酸钠6%,三乙醇胺3%,170℃焙烘1.5~2min。整理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性,整理对染色牢度基本无影响。
-
关键词
真丝绸
1
2
3
4-丁烷四羧酸
柠檬酸
壳聚糖
抗皱整理
-
Keywords
silk fabrics
BTCA
Citric acid
Chitosan
wrinkle resistant finishing
-
分类号
TS19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棉织物的硅烷偶联剂改性柠檬酸抗皱阻燃整理
被引量:4
- 6
-
-
作者
马吉宏
王魁
菅应凯
吴兴乐
李戎
-
机构
东华大学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4,共4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纺织品无甲醛免烫复合功能整理关键技术
项目编号:2012BAE11G01)
-
文摘
采用硅烷偶联剂(APTES)和APTES改性柠檬酸整理棉织物。测定了不同工艺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拉伸强力、撕破强力及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图研究改性机理,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研究阻燃效果。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的氨基与柠檬酸的羧基反应生成酰胺键;改性柠檬酸整理的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明显提高,阴燃时间趋近于零。其初始分解温度降低,400—600℃下的残留量增加;整理后织物的燃烧残渣形态完整。
-
关键词
功能性整理
硅烷偶联剂
柠檬酸
抗皱性
阻燃性
棉织物
-
Keywords
functional finishing
silane coupling agent
citric acid
wrinkle resistance
flame retardance
cotton fabric
-
分类号
TS195.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丝织物柠檬酸防皱整理的白度研究
被引量:2
- 7
-
-
作者
余志成
杨斌
马廷方
-
机构
浙江丝绸工学院
浙江万事利集团
-
出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11,共2页
-
文摘
对柠檬酸防皱整理后丝织物泛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降低培烘温度、添加适量的三乙醇胺、聚乙二醇等助剂,可获得白度和干、湿折皱回复角及其他性能的综合平衡。
-
关键词
丝织物
柠檬酸
无甲醛
防皱整理
白度
-
Keywords
silk fabric
citric acid
formaldehyde-free crease-resist finish
whiteness
-
分类号
TS19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固色剂SE对真丝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 8
-
-
作者
许磊
张蓉
-
机构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轻纺系
苏州纤维检验所
-
出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0,共4页
-
文摘
丙烯酸胺环氧树脂类化合物(SE)是一种新型的反应型固色剂,应用于真丝织物具有一定的防皱效果。针对SE的固色性能及对真丝织物的防皱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试与分析,得出了较佳的SE应用参数:SE质量浓度为35 g/L,在60℃下浸渍30 min,烘干后,在150℃下焙烘3 min。整理后的真丝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一般可达4级或4级以上,折皱回复角也有明显提升。SE对色光影响较小,整理时添加3 g/L次磷酸钠,可以有效提高织物抗皱性能,干态折皱回复角可达4级,湿态折皱回复角可达3级。
-
关键词
固色剂
真丝织物
抗皱性能
酸性染料
-
Keywords
fixing agent
silk fabric
wrinkle resistance
acid dyes
-
分类号
TS19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壳聚糖对柞蚕丝绸抗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 9
-
-
作者
贾艳梅
-
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
出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共3页
-
文摘
采用壳聚糖、柠檬酸、次亚磷酸钠等的混合溶液对柞蚕丝绸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壳聚糖质量浓度、壳聚糖分子质量及焙烘温度对抗皱性能的影响,并对壳聚糖整理前后丝绸表面微观形貌、撕破强力、白度及柔软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5 g/L的低分子量壳聚糖整理柞蚕丝绸可获得较好的抗皱效果,整理后柞蚕丝绸表面平挺光滑,折皱回复角显著提高,强力和白度保留率分别为88.1%和92.4%,柔软度有一定程度下降。
-
关键词
壳聚糖
柞蚕丝绸
抗皱整理
折皱回复角
-
Keywords
Chitosan
Tussah silk fabric
Crease-resistant finishing
wrinkle recovery angle
-
分类号
TS190.6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丝素蛋白改性棉织物接枝金银花提取物的性能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肖明辉
张伟
-
机构
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
出处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7-60,共4页
-
文摘
采用丝素蛋白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再用金银花提取物(绿原酸)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并对整理前后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耐洗性、抗皱性、强力、透气性和白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丝素蛋白为8 g/L,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45 min时,棉织物的增重率最大。丝素蛋白改性棉织物接枝金银花提取物后,表面变得粗糙,且有一些附着物,丝素蛋白分子和绿原酸分子在柠檬酸的交联作用下,与棉纤维之间发生酰胺化和酯化交联反应,产生牢固的共价键结合。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均显著提升,断裂强力、透气性和白度略有下降。织物经过20次洗涤,UPF值仍在35以上,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
关键词
功能整理
丝素蛋白
金银花提取物
纯棉织物
抗紫外线性能
抗皱性能
-
Keywords
functional finish
silk fibroin
honeysuckle extract
cotton fabric
UV resistance
wrinkle resistance
-
分类号
TS195.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