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织物的聚羧酸无甲醛免烫整理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张秘 周翔 +1 位作者 邢志奇 张文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99,共6页
为促进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推广应用,将自制聚羧酸无甲醛免烫整理剂(LMP)用于棉织物的免烫整理,以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白度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LMP较佳的整理工艺:LMP质量浓度为300 g/L,催化... 为促进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推广应用,将自制聚羧酸无甲醛免烫整理剂(LMP)用于棉织物的免烫整理,以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白度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LMP较佳的整理工艺:LMP质量浓度为300 g/L,催化剂质量浓度为整理剂的10%,整理液p H值为2.0~2.5,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3 min。整理后纯棉白色府绸的折皱回复角大于260°,断裂和撕破强力保留率分别为55.7%和73.1%,白度由77%降至72%,外观平整度接近3.5级。与其他免烫整理剂比较,免烫效果优于已商业应用的2种无甲醛免烫整理剂,免烫效果及其耐洗性与丁烷四羧酸相当,比改性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类整理剂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无甲醛免烫整理 聚羧酸 折皱回复角 白度 耐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丝织物的多元羧酸抗皱整理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建明 沈淦清 +2 位作者 顾春蕾 章巧云 耿景萍 《印染》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38,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防皱整理过程中多元羧酸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其他添加剂对整理后真丝织物的弹性回复角、断裂强力和白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真丝织物经过多元羧酸整理后 ,抗皱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经过优化工艺处理后的干、湿...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防皱整理过程中多元羧酸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其他添加剂对整理后真丝织物的弹性回复角、断裂强力和白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真丝织物经过多元羧酸整理后 ,抗皱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经过优化工艺处理后的干、湿弹性回复角分别达到 2 70°和 2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皱整理 多元羧酸 丝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整理剂的制备及在丝绸防皱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高晓红 张瑞萍 +1 位作者 王海峰 毛兆清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0-33,共4页
从丝素整理剂的制备着手,讨论了丝素、柠檬酸、丝素/柠檬酸复配整理真丝织物后,对真丝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白度、断裂强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单用丝素整理,固着率低,抗皱效果不明显;柠檬酸整理后的真丝织物,抗皱效果较好,但整理后的织物... 从丝素整理剂的制备着手,讨论了丝素、柠檬酸、丝素/柠檬酸复配整理真丝织物后,对真丝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白度、断裂强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单用丝素整理,固着率低,抗皱效果不明显;柠檬酸整理后的真丝织物,抗皱效果较好,但整理后的织物会泛黄或色变;丝素与柠檬酸复配,由于彼此之间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织物的抗皱效果提高明显,泛黄现象得到一定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柠檬酸 复配整理 桑蚕丝织物 防皱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蒽醌和多元羧酸对棉织物的复合整理 被引量:3
4
作者 何银地 黄晨 +1 位作者 许云辉 王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8,共5页
针对棉织物抗紫外线及抗皱性较差的缺点,用芦荟蒽醌化合物和柠檬酸、酒石酸对棉织物进行后整理,通过多元羧酸的桥联作用,使蒽醌提取物与棉纤维大分子产生较为牢固的化学结合,使棉织物同时获得耐久的抗皱抗紫外线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 针对棉织物抗紫外线及抗皱性较差的缺点,用芦荟蒽醌化合物和柠檬酸、酒石酸对棉织物进行后整理,通过多元羧酸的桥联作用,使蒽醌提取物与棉纤维大分子产生较为牢固的化学结合,使棉织物同时获得耐久的抗皱抗紫外线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测试,证实多元羧酸与棉纤维大分子按环酐机制发生了酯化反应,芦荟蒽醌通过多元羧酸的桥联作用以化学键的形式固定在棉纤维上。对整理后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断裂强力、白度、折皱回复角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蒽醌 多元羧酸 抗皱 抗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多羧酸-壳聚糖对真丝绸的抗皱整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美云 袁德宏 王春梅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35,共4页
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柠檬酸(CA)和壳聚糖(CS)一起对真丝绸进行抗皱整理,讨论了有关工艺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织物先整理后染色的上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CA与CA的摩尔比为1∶1,混合多羧酸... 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柠檬酸(CA)和壳聚糖(CS)一起对真丝绸进行抗皱整理,讨论了有关工艺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织物先整理后染色的上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CA与CA的摩尔比为1∶1,混合多羧酸8%,壳聚糖0.04%,次亚磷酸钠6%,三乙醇胺3%,170℃焙烘1.5~2min。整理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性,整理对染色牢度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绸 1 2 3 4-丁烷四羧酸 柠檬酸 壳聚糖 抗皱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硅烷偶联剂改性柠檬酸抗皱阻燃整理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吉宏 王魁 +2 位作者 菅应凯 吴兴乐 李戎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4,共4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APTES)和APTES改性柠檬酸整理棉织物。测定了不同工艺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拉伸强力、撕破强力及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图研究改性机理,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研究阻燃效果。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 采用硅烷偶联剂(APTES)和APTES改性柠檬酸整理棉织物。测定了不同工艺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拉伸强力、撕破强力及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图研究改性机理,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研究阻燃效果。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的氨基与柠檬酸的羧基反应生成酰胺键;改性柠檬酸整理的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明显提高,阴燃时间趋近于零。其初始分解温度降低,400—600℃下的残留量增加;整理后织物的燃烧残渣形态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整理 硅烷偶联剂 柠檬酸 抗皱性 阻燃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织物柠檬酸防皱整理的白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余志成 杨斌 马廷方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11,共2页
对柠檬酸防皱整理后丝织物泛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降低培烘温度、添加适量的三乙醇胺、聚乙二醇等助剂,可获得白度和干、湿折皱回复角及其他性能的综合平衡。
关键词 丝织物 柠檬酸 无甲醛 防皱整理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色剂SE对真丝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许磊 张蓉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0,共4页
丙烯酸胺环氧树脂类化合物(SE)是一种新型的反应型固色剂,应用于真丝织物具有一定的防皱效果。针对SE的固色性能及对真丝织物的防皱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试与分析,得出了较佳的SE应用参数:SE质量浓度为35 g/L,在60℃下浸渍30 min,烘干后,在... 丙烯酸胺环氧树脂类化合物(SE)是一种新型的反应型固色剂,应用于真丝织物具有一定的防皱效果。针对SE的固色性能及对真丝织物的防皱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试与分析,得出了较佳的SE应用参数:SE质量浓度为35 g/L,在60℃下浸渍30 min,烘干后,在150℃下焙烘3 min。整理后的真丝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一般可达4级或4级以上,折皱回复角也有明显提升。SE对色光影响较小,整理时添加3 g/L次磷酸钠,可以有效提高织物抗皱性能,干态折皱回复角可达4级,湿态折皱回复角可达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色剂 真丝织物 抗皱性能 酸性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柞蚕丝绸抗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贾艳梅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共3页
采用壳聚糖、柠檬酸、次亚磷酸钠等的混合溶液对柞蚕丝绸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壳聚糖质量浓度、壳聚糖分子质量及焙烘温度对抗皱性能的影响,并对壳聚糖整理前后丝绸表面微观形貌、撕破强力、白度及柔软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 采用壳聚糖、柠檬酸、次亚磷酸钠等的混合溶液对柞蚕丝绸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壳聚糖质量浓度、壳聚糖分子质量及焙烘温度对抗皱性能的影响,并对壳聚糖整理前后丝绸表面微观形貌、撕破强力、白度及柔软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5 g/L的低分子量壳聚糖整理柞蚕丝绸可获得较好的抗皱效果,整理后柞蚕丝绸表面平挺光滑,折皱回复角显著提高,强力和白度保留率分别为88.1%和92.4%,柔软度有一定程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柞蚕丝绸 抗皱整理 折皱回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改性棉织物接枝金银花提取物的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明辉 张伟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7-60,共4页
采用丝素蛋白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再用金银花提取物(绿原酸)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并对整理前后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耐洗性、抗皱性、强力、透气性和白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丝素蛋白为8 g/L,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45 min时,棉... 采用丝素蛋白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再用金银花提取物(绿原酸)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并对整理前后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耐洗性、抗皱性、强力、透气性和白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丝素蛋白为8 g/L,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45 min时,棉织物的增重率最大。丝素蛋白改性棉织物接枝金银花提取物后,表面变得粗糙,且有一些附着物,丝素蛋白分子和绿原酸分子在柠檬酸的交联作用下,与棉纤维之间发生酰胺化和酯化交联反应,产生牢固的共价键结合。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均显著提升,断裂强力、透气性和白度略有下降。织物经过20次洗涤,UPF值仍在35以上,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整理 丝素蛋白 金银花提取物 纯棉织物 抗紫外线性能 抗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