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WorldView-1卫星立体影像测绘1∶5000地形图的试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夏先丽 韩明 +1 位作者 文广 赵俊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38,56,共3页
通过采用WorldView-1卫星影像生产1∶5000数字地图的试验,证明WorldView-1卫星影像能满足1∶5000数字地图生产的精度要求,为边境地区和边远航摄死角地区基础测绘生产找到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worldview-1卫星影像 基础测绘 空三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1A卫星全极化SAR辐射与极化系统误差稳定性分析:以热带雨林场景为例
2
作者 史磊 孙维东 +4 位作者 杨乐 杨杰 赵伶俐 李平湘 刘亚波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423,共19页
作为中国新一代天基长波SAR的代表,陆地探测1号01卫星(LT-1A)于2022年1月发射进入太阳同步轨道。LT-1A搭载的长波合成孔径雷达(SAR)工作在L波段,具备单极化、线性双极化、紧缩双极化、全极化等对地观测能力。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LT-1A重... 作为中国新一代天基长波SAR的代表,陆地探测1号01卫星(LT-1A)于2022年1月发射进入太阳同步轨道。LT-1A搭载的长波合成孔径雷达(SAR)工作在L波段,具备单极化、线性双极化、紧缩双极化、全极化等对地观测能力。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LT-1A重轨干涉数据获取能力以及数字高程模型、沉降产品的生产精度评价,对LT-1A的辐射精度、地物极化信息保持能力的研究较为缺乏。该文以热带雨林植被为观测对象,通过不依赖人工定标器的自主定标方法对LT-1A全极化数据辐射误差、极化误差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与分析。实验表明:LT-1A传感器的辐射稳定性较好、极化精度优于国际对地观测组织(CEOS)推荐指标。持续对地观测1000 km内归一化雷达截面(NRCS)误差波动小于1 dB(3倍标准差)、5天内重返观测时辐射误差波动小于0.5 dB(3倍标准差);全极化观测模式下系统串扰低于-35 dB甚至达到-40 dB,交叉极化通道不平衡优于0.2 dB与2°,同通道不平衡优于0.5 dB与10°;系统噪声介于-42~-22 dB,平均系统等效热噪声优于-25 dB,热噪声水平随持续对地观测时长的增加有升高。此外,该研究验证了电离层对LT-1A极化数据质量的影响:5°法拉第旋转角造成的图像退化与-20 dB系统串扰带来的影响相当,而3°~20°法拉第旋转角在中、低纬度较为常见,这将带来-21.16~-8.78 dB的极化通道间扰动,即电离层对全极化数据质量的退化相较传感器-40 dB的串扰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探测1卫星 辐射误差 极化误差 热带雨林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1/IGF2BP3轴对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3
作者 黄雨馨 王伟 +1 位作者 李一星 唐中林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为了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GF2BP3)对猪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解析其生物学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为猪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候选基因,以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为试验材料,通过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增殖标志基因P... 为了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GF2BP3)对猪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解析其生物学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为猪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候选基因,以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为试验材料,通过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增殖标志基因PCNA、CDK4、Cyclin A2和MKI67的表达,采用EdU和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和速率,通过突变IGF2BP3基因启动子区SP1结合位点的双荧光素酶试验和ChIP试验探索转录因子SP1对IGF2BP3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在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中敲低IGF2BP3后,细胞增殖标志基因的表达均明显上调,EdU阳性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增殖速率在48、72 h均明显提高。SP1结合位点的突变使双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而过表达SP1使双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增强。SP1可与IGF2BP3基因启动子区结合。干扰SP1后IGF2BP3表达降低,而过表达SP1后IGF2BP3表达增加。过表达SP1能部分消除敲低IGF2BP3促进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表型。综上,转录因子SP1与IGF2BP3基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IGF2BP3 SP1 猪骨骼肌卫星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R 1B1介导AMPK/mTOR/S6通路调控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
4
作者 胡金玲 钟奇祺 +1 位作者 黄程 雷明刚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22-3733,共12页
旨在探讨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基因(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b1,AKR 1B1)对猪骨骼肌卫星细胞(porcin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P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AKR 1B1基因所编码蛋白... 旨在探讨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基因(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b1,AKR 1B1)对猪骨骼肌卫星细胞(porcin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P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AKR 1B1基因所编码蛋白的结构与理化性质;采集3日龄仔猪十二指肠、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等8个组织,提取RNA,进行实时定量PCR(qRT-PCR),确定各组织中AKR 1B1表达水平;从腿部肌肉和背最长肌中分离PSCs体外培养,分别收集增殖分化特定时间节点的样品;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AKR 1B1基因表达水平,使用qRT-PCR、细胞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探索,评估AKR 1B1基因在PSCs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功能。AKR1B1蛋白由316个氨基酸组成,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经预测AKR1B1为稳定的、亲水性较强的酸性蛋白质。qRT-PCR结果显示,AKR 1B1基因在猪的背最长肌和十二指肠mRNA表达水平较高;PSCs增殖期,AKR 1B1表达逐渐上升;分化期AKR 1B1表达水平随着分化进程逐步增加,第5天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增殖期干扰AKR 1B1基因显著降低增殖标志物Ki67、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 D1,ccnd1)(P<0.0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dU^(+)细胞(P<0.05)比例显著减少。分化期干扰AKR 1B1基因后,分化标志物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3)(P<0.05)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yOG+细胞比例极显著提高(P<0.01),分化指数显著升高(P<0.05)。干扰AKR 1B1基因显著降低AMPK Ser18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P<0.05),显著升高TSC2、RAPTOR、mTOR Ser2448磷酸化水平(P<0.05),促使S6K1以及S6(P<0.05)蛋白表达显著提高。综上所述,干扰AKR 1B1基因抑制PSCs增殖,对分化产生正调控作用,同时发现AKR 1B1介导AMPK/mTOR/S6通路调控PSCs分化。本研究旨在探索AKR 1B1基因在猪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影响,以期为健康畜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R 1B1 猪骨骼肌卫星细胞 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 AMPK/mTOR/S6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Sirt1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5
作者 张正雨 杨培鸿 +5 位作者 郭宏 李新 张林林 郭益文 胡德宝 丁向彬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3-610,共8页
旨在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related enzyme1,Sirt1)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bovin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BSMSCs)增殖和成肌分化的影响。在本试验中,将小片段干扰RNA(siRNA)和靶向Sirt ... 旨在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related enzyme1,Sirt1)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bovin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BSMSCs)增殖和成肌分化的影响。在本试验中,将小片段干扰RNA(siRNA)和靶向Sirt 1的过表达质粒转染入从3~4月龄胎牛臀腿肌剥离的原代卫星细胞中,在增殖和分化阶段的特定时间点收集RNA和蛋白质样品,每个处理设计3个生物学重复,使用实时定量PCR(qRT-PCR)以及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进行分析。此外,还进行了EdU染色试验以评估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在细胞分化期,4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Sirt 1敲低导致肌管的数量、长度和直径显著增加。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与对照组相比,分化标志物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1),MyoG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相反,Sirt 1过表达导致肌管的数量、长度和直径显著减少。Western blotting显示Sirt 1过表达组MyoG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BSMSCs增殖期,qRT-PCR、Western blotting和EdU检测表明,Sirt 1敲低和过表达对细胞增殖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Sirt 1敲减可有效促进细胞分化,而过表达可抑制该过程,但对增殖均无明显影响。这些发现证实了Sirt 1是作为调控BSMSCs成肌分化的重要因素,在协调成肌细胞分化和促进肌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牛骨骼肌卫星细胞 细胞增殖 成肌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1卫星遥感识别技术在红树林病虫害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6
作者 苏福敏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6期120-122,共3页
定量化红树林病虫害监测评估可为制定科学防治策略提供关键依据,助力维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推动海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高分一号(GF1)卫星数据的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对植被的反射特性极为敏感,其光谱特征差异是判断红树林是否... 定量化红树林病虫害监测评估可为制定科学防治策略提供关键依据,助力维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推动海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高分一号(GF1)卫星数据的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对植被的反射特性极为敏感,其光谱特征差异是判断红树林是否遭受病虫害及评估病虫害危害程度的重要依据。基于此,该文重点探讨了基于GF1卫星数据的处理方法、特征提取技术及识别模型构建,旨在构建高效精准的红树林病虫害遥感识别体系,快速准确地识别病虫害状况,为红树林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卫星 遥感识别 红树林 病虫害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drolight模型的太湖SDGSAT-1卫星悬浮物浓度反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雅萍 胡雪可 +4 位作者 李家国 姜晟 陈兴峰 赵利民 陈洪真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6,共13页
利用卫星遥感反演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对水质监测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悬浮物浓度反演过程中,如何避免或最大程度降低水体中叶绿素a、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的干扰是当前的技术难点。文章针对可持续... 利用卫星遥感反演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对水质监测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悬浮物浓度反演过程中,如何避免或最大程度降低水体中叶绿素a、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的干扰是当前的技术难点。文章针对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MII传感器,利用Hydrolight辐射传输模型,从理论上挖掘只与悬浮物强相关的反演因子,以此构建适用于MII影像的太湖悬浮物浓度反演模型,通过水体的实测数据和遥感数据对模型应用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反演因子R′(B_5/B_3)与悬浮物浓度为强相关,同时与叶绿素a、CDOM浓度弱相关;利用R′(B_5/B_3)作为反演因子构建的幂函数模型为最优反演模型;将幂函数模型分别应用于实测数据和2022年5月4日的太湖SDGSAT-1 MII数据,两次验证试验显示反演结果和现场测量结果具有较强一致性,模型适用性较好。该研究可为SDGSAT-1卫星在湖泊水体悬浮物浓度监测、水资源评估与保护等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浓度反演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 相关性 水体辐射传输模拟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3与Sentinel-1影像对山区小水体提取能力评估
8
作者 陆建忠 张盛 +3 位作者 刘新波 翟少军 曹辉 鲍正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3,共8页
为解决山区小水体监测中的实时跟踪难题,提高监测精度,评估GF-3和Sentinel-1雷达卫星影像的水体提取能力。在香溪河流域内选取多个水库,采用局部阈值法对两种雷达影像进行水体提取,并将结果与Sentinel-2 MSI影像使用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 为解决山区小水体监测中的实时跟踪难题,提高监测精度,评估GF-3和Sentinel-1雷达卫星影像的水体提取能力。在香溪河流域内选取多个水库,采用局部阈值法对两种雷达影像进行水体提取,并将结果与Sentinel-2 MSI影像使用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NDWI)的提取结果进行比较,再通过精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F-3在捕捉水体变化方面具有优势,召回率最高可达0.952,但在复杂地形下容易受到噪声影响而产生错误提取;相较之下,Sentinel-1展现出更好的精确度和一致性,精准率最高达到0.913,交并比(IoU)最高为0.830;在淹没频率分析中,GF-3对比Sentinel-1展现了更丰富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成果可为云雨天气条件下水库群水体提取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提取 卫星遥感 GF-3 Sentinel-1 淹没频率 局部阈值法 香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国产高光谱ZY1-02E卫星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姚华鑫 肖潇 +6 位作者 陈品祥 周庆 郭津 刘瑶 张方方 王胜蕾 李俊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30,共11页
2021年12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ZY1-02E)卫星,其搭载了新一代高光谱相机(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AHSI),拥有30 m空间分辨率的可见光到短波红外范围内的166个波段,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方面具有重要潜力。本研究以... 2021年12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ZY1-02E)卫星,其搭载了新一代高光谱相机(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AHSI),拥有30 m空间分辨率的可见光到短波红外范围内的166个波段,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方面具有重要潜力。本研究以北京市沙河水库和金海湖为研究区,开展基于ZY1-02E AHSI影像数据的叶绿素a浓度和透明度反演研究,以评价其实际应用效果。基于京津冀地区12个湖库的遥感反射率和叶绿素a浓度实测数据,构建叶绿素a反演半经验模型。将该模型和基于准解析算法(Quasi-Analytical Algorithm,QAA)的透明度半分析模型应用于ZY1-02E AHSI影像,并利用在沙河水库和金海湖两个研究区获取的星地同步实测水质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670 nm和705 nm波长的归一化指数的叶绿素a反演半经验模型的精度最高,拟合度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9和21.70%;基于QAA-V6的透明度半分析模型的精度最高,拟合度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3和13.90%。该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ZY1-02E高光谱数据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1-02E卫星 高光谱影像 内陆水体 叶绿素A 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卫星遥感反演排水河沟水体溶存N_(2)O浓度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嵇晶晶 白立影 +3 位作者 佘冬立 管伟 阿力木·阿布来提 潘永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7-264,共8页
[目的]探究利用GF-1卫星数据反演水体溶存氧化亚氮(N_(2)O)浓度的可行性,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水质实时监测提供有效途径。[方法]以宁夏青铜峡灌区第1和第5排水河沟为研究对象,选取与排水河沟水体溶存N_(2)O浓度相关性高的GF-1卫星影... [目的]探究利用GF-1卫星数据反演水体溶存氧化亚氮(N_(2)O)浓度的可行性,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水质实时监测提供有效途径。[方法]以宁夏青铜峡灌区第1和第5排水河沟为研究对象,选取与排水河沟水体溶存N_(2)O浓度相关性高的GF-1卫星影像波段反射率和水质参数作为自变量,通过最优子集筛选法确定最优自变量组合,分别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水体溶存N_(2)O浓度进行预测对比。[结果]水温(T)、溶解性有机碳(DOC)等是影响水体溶存N_(2)O浓度的主要因素,同时近红外(NIR)等卫星波段与水体溶存N_(2)O浓度变化趋势显著相关。当自变量包括T,NIR等7个因素时,模型预测效果最佳。在3种模型中,BP神经网络模型验证结果R^(2)为0.64,具有最高预测精度。[结论]GF-1卫星数据以及水质参数与水体溶存N_(2)O浓度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关系,且BP神经网络能够实现利用GF-1卫星数据较高精度地反演水体溶存N_(2)O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浓度 GF-1卫星 反演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卫星影像的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动态监测
11
作者 刘学刚 李峰 王倩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74-80,86,共8页
为准确获取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帮助相关部门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研究利用GF-1 WFV卫星遥感影像,选择青岛市2014—2021年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最佳时相,采用图像监督分类法提取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并... 为准确获取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帮助相关部门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研究利用GF-1 WFV卫星遥感影像,选择青岛市2014—2021年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最佳时相,采用图像监督分类法提取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并通过分类后比较法分析小麦种植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4—2021年青岛市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为21.7万~24.8万hm^(2),2016年小麦种植面积最大,2020年最小,每年冬小麦种植面积波动范围为0.3万~2.7万hm^(2);遥感提取的种植面积与统计部门提供的种植面积误差较小,误差百分率不超过6.5%;小麦与其他地物类型之间相互转换的差异很小,2014—2021年逐年小麦转为其他地物的面积变化范围为8.0万~10.9万hm^(2),其他地物转为小麦的面积变化范围为7.9万~11.4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卫星影像 青岛市 冬小麦 种植面积 动态监测 监督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J-1A/1B卫星CCD影像水环境遥感大气校正方法评价研究——以鄱阳湖为例 被引量:21
12
作者 曾群 赵越 +1 位作者 田礼乔 陈晓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0-1326,共7页
HJ-1A/1B卫星CCD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在内陆湖泊水质遥感定量监测方面有很大潜力,大气校正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研究区域,结合2009年、2011年两次现场实测数据对FLAASH,6S,COST和Q... HJ-1A/1B卫星CCD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在内陆湖泊水质遥感定量监测方面有很大潜力,大气校正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研究区域,结合2009年、2011年两次现场实测数据对FLAASH,6S,COST和QUAC四种大气校正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各种大气校正算法对悬浮泥沙浓度反演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HJ-1A/1B卫星CCD的第1波段在水环境遥感应用时,建议进行重新定标;第2和3波段四种大气校正结果精度相对较高,其中,FLAASH,6S和COST三种大气校正算法精度都较高,QUAC精度偏低,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对该算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2)FLAASH,6S,COST和QUAC四种大气校正算法第2和3波段比值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度最好,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2%,9.5%,7.6%和11.6%,因此建议在鄱阳湖水域尽量采用第2和3波段比值作为反演因子;(3)以四种大气校正结果为基础,与悬浮泥沙浓度直接建模,结果发现,四种模型反演精度均比用实测遥感反射率与实测悬浮泥沙浓度建立的模型反演结果要高,FLAASH,6S和COST三种算法反演所得悬浮泥沙浓度精度都较高,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0%,10.2%和8.0%;QUAC略差,平均相对误差为18.6%。建议在泥沙浓度反演时采用大气校正结果与悬浮泥沙浓度直接建模,可以有效降低利用实测光谱数据建模引起的大气校正误差的累积效应;(4)在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前提下,四种大气校正算法都可以采用,但综合算法复杂程度、精度、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辅助信息不全的情况下,COST大气校正算法更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色遥感 大气校正 HJ-1A 1B卫星 6S FLAASH COST QU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卫星数据的冬小麦叶片氮含量遥感估算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粉玲 常庆瑞 +1 位作者 申健 王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7-164,共8页
以陕西关中地区大田和小区试验下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国产高分辨率卫星GF-1号多光谱数据的冬小麦叶片氮含量估算方法和空间分布格局。基于GF-1号光谱响应函数对地面实测冬小麦冠层高光谱进行重采样,获取GF-1号卫星可见光-近红... 以陕西关中地区大田和小区试验下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国产高分辨率卫星GF-1号多光谱数据的冬小麦叶片氮含量估算方法和空间分布格局。基于GF-1号光谱响应函数对地面实测冬小麦冠层高光谱进行重采样,获取GF-1号卫星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模拟反射率,并构建光谱指数,利用与叶片氮含量在0.01水平下显著相关的8类光谱指数,分别建立叶片氮含量的一元线性、一元二次多项式和指数回归模型。通过光谱指数与叶片氮含量的敏感性分析,以及所建模型的综合对比分析,获取适合冬小麦叶片氮含量估算的最佳模型。结果表明:模拟卫星宽波段光谱反射率和卫星实测光谱反射率间的相关系数高于0.95,具有一致性;改进型的敏感性指数综合考虑了模型的稳定性、敏感性和变量的动态范围,敏感性分析表明比值植被指数对叶片氮含量的变化响应能力最强;综合模拟方程决定系数、模型敏感性分析、精度检验和遥感制图的结果,认为基于比值植被指数建立的叶片氮含量估算模型适用性最强,模拟结果与实际空间分布格局最为接近,为基于GF-1卫星数据的区域性小麦氮素营养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敏感性分析 GF-1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rldView-1影像RFM多项式平差模型及其精度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利平 刘凤德 +3 位作者 王薇 夏先丽 文广 李健 《遥感信息》 CSCD 2010年第3期82-87,共6页
简要给出了WorldView-1卫星及传感器的有关性能参数,详细论述了可用于WorldView-1影像数据几何处理的多种RFM(Rational Function Model)多项式平差模型。然后,使用云南地区的WorldView-1影像数据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分别采用九种零阶、... 简要给出了WorldView-1卫星及传感器的有关性能参数,详细论述了可用于WorldView-1影像数据几何处理的多种RFM(Rational Function Model)多项式平差模型。然后,使用云南地区的WorldView-1影像数据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分别采用九种零阶、一阶和二阶多项式平差模型,在像方改正RFM参数的系统误差。结果表明,当地面控制点在精度、数量与分布等方面质量较好时,各种模型精度基本一致,平面精度可达到1.6个像素(0.9m)左右。此外,本文重点研究了在控制点质量较低的情况下,各种RFM多项式平差模型的改正精度。发现随着控制质量的降低,二阶多项式和一阶多项式改正的精度有显著下降,但零阶多项式改正的精度基本稳定不变。因此,本文认为零阶多项式模型,即平移模型,是一种最简单、适应性最好、精度最高的用于处理WorldView-1影像数据的平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worldview-1 有理函数模型 RFM 多项式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调控区微卫星座位对金华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赵晓枫 徐宁迎 +1 位作者 胡晓湘 李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及其相关结合蛋白和跨膜受体IGFR在哺乳动物的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最小二乘法分析了IGF15′调控序列微卫星座位对金华猪初生重,断奶重,120日龄重,180日龄重和出生窝重等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8...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及其相关结合蛋白和跨膜受体IGFR在哺乳动物的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最小二乘法分析了IGF15′调控序列微卫星座位对金华猪初生重,断奶重,120日龄重,180日龄重和出生窝重等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86/286基因型对金华猪初生重有显著影响(P<0.05);280/286基因型对金华猪开产后出生窝重影响显著(P<0.05),进一步通过等位基因平均替代效应分析发现274bp和286bp等位基因有利于提高初生重,280bp等位基因有利于第二胎出生窝重的提高。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金华猪开产母猪出生窝重、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间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因此出生窝重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金华猪的产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猪 卫星 IGF1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J-1光学卫星遥感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51
16
作者 李传荣 贾媛媛 +1 位作者 胡坚 李子扬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8年第3期1-3,9,共4页
HJ-1星座光学卫星作为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首发卫星,其运行与应用状况对于后续星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从HJ-1光学卫星的分辨率(时间、空间和光谱)、光谱及幅宽等数据特征入手,综合考虑遥感应用... HJ-1星座光学卫星作为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首发卫星,其运行与应用状况对于后续星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从HJ-1光学卫星的分辨率(时间、空间和光谱)、光谱及幅宽等数据特征入手,综合考虑遥感应用数据要求,全面分析评价HJ-1光学卫星数据可用性。研究表明,两颗光学卫星可基本满足我国及周边国家环境监测与灾害管理方面的主要应用需求,并在其它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光学卫星 数据特征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卫星遥感数据识别京津冀冬小麦面积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利民 刘佳 +3 位作者 杨福刚 杨玲波 姚保民 王小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2-773,共12页
省级尺度冬小麦面积的精准获取技术是农作物面积遥感监测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获取省级尺度的冬小麦种植面积,该文以北京市(京)、天津市(津)和河北省(冀)3个省域范围为例,以国家标准地形图分幅为分类的图幅单元,利用国产GF-1/WFV数... 省级尺度冬小麦面积的精准获取技术是农作物面积遥感监测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获取省级尺度的冬小麦种植面积,该文以北京市(京)、天津市(津)和河北省(冀)3个省域范围为例,以国家标准地形图分幅为分类的图幅单元,利用国产GF-1/WFV数据,构建冬小麦面积指数,实现了省级尺度冬小麦面积的识别。本文以冬小麦全部9个月生育期的984景影像作为数据源,依次经过数据预处理、标准图幅单元的NDVI合成、样本点选择、冬小麦面积指数构建、冬小麦作物类型确认、省域范围制图及精度验证等步骤完成研究区域内冬小麦面积的提取。采用区域网平差和6S大气校正算法对数据源预处理,以中国1︰10万标准地形图分幅为分类图幅单元构建冬小麦面积指数,将冬小麦面积指数按照1%的比例等分,并将面积指数从0到100%分割为101个提取节点,将提取节点的NDVI值依次与类型确认样本比较,精度最高的则确认为冬小麦面积提取阈值,同时将该阈值应用于图幅单元内冬小麦面积指数影像,获取冬小麦种植分布。最后冬小麦面积识别的精度表明,以标准地图分幅作为计算单元,在GF-1影像基础上,利用冬小麦面积指数能够显著提高冬小麦与其他地物类型的波谱差异,且冬小麦的总体识别精度达到89.6%,用户精度达到89.8%,制图精度96.5%,Kappa系数0.72。在典型区域,本文算法与监督分类算法精度结果较为一致,除制图精度相差4.77%外,总体精度与用户精度差都在1.00%以内,说明本文算法具有精度高、运行效率高、分类单元识别结果一致性强的特点,能够满足省级尺度农情遥感业务监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卫星 区域尺度 冬小麦 面积指数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HJ-1B卫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修正单通道算法 被引量:31
18
作者 周纪 李京 +2 位作者 赵祥 占文凤 郭建侠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前用于地表温度反演的单通道算法主要针对窄视场传感器建立.HJ-1B卫星红外相机为宽视场传感器,其热红外通道(IRS4)观测天顶角可达±33°以上,在地表温度反演时必须剔除传感器观测角度的影响.以大气辐射传输模拟为基础,建立了... 目前用于地表温度反演的单通道算法主要针对窄视场传感器建立.HJ-1B卫星红外相机为宽视场传感器,其热红外通道(IRS4)观测天顶角可达±33°以上,在地表温度反演时必须剔除传感器观测角度的影响.以大气辐射传输模拟为基础,建立了基于传感器观测天顶角-大气函数系数的修正单通道算法.针对HJ-1B卫星与Terra卫星过境时间接近的特点,提出将MODIS大气水汽含量产品作为单通道算法的输入参数,并建立了观测天顶角-垂直与斜程大气水汽含量转换系数查找表.基于对光谱数据的模拟,给出了适用于IRS4通道的地表发射率确定方法.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单通道算法平均反演误差在1.1K以内,比不考虑传感器观测角度的单通道算法精度提高0.1~0.7K,反演误差对于传感器观测天顶角依赖性减弱.对实际HJ-1B卫星影像的应用结果表明,修正单通道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与MODIS地表温度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单通道算法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HJ-1B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1A、1B卫星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技术 被引量:20
19
作者 贾福娟 吴雁林 +1 位作者 黄颖 曹东晶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6期37-42,共6页
环境减灾-1A、1B卫星装载的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实现了地面像元分辨率优于30m、对地幅宽大于700km、4个谱段推扫成像。CCD相机自2008年9月8日首次开机成像后,不断获取地面可见光信息.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图像数据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与... 环境减灾-1A、1B卫星装载的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实现了地面像元分辨率优于30m、对地幅宽大于700km、4个谱段推扫成像。CCD相机自2008年9月8日首次开机成像后,不断获取地面可见光信息.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图像数据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与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文章就HJ-1A、1B卫星CCD相机的设计原理、技术难点、进步点及创新点等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A 1B卫星 CCD相机 技术特点 减灾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NAV-1卫星实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大鹏 王奕迪 +1 位作者 姜坤 郑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1-417,共7页
为展示我国首颗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XPNAV-1载荷实测数据的性能,采用与国外公布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观测数据计数统计、光子能量响应、计时性能三方面介绍了XPNAV-1卫星发布数据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自主研发的探测器观测结... 为展示我国首颗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XPNAV-1载荷实测数据的性能,采用与国外公布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观测数据计数统计、光子能量响应、计时性能三方面介绍了XPNAV-1卫星发布数据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自主研发的探测器观测结果与国外天文卫星载荷观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未来进一步深入发展将有望应用于脉冲星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导航 XPNAV-1卫星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