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orldView卫星影像的海岛测图精度控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龙强 李志勇 刘婕 《海洋测绘》 2013年第2期45-48,共4页
根据WorldView卫星影像的特点,分析其原始定位精度,并结合海岛测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应用稀少控制卫星影像航天摄影测量平差方法,合理地进行控制点布设,同时有效控制外推岛屿的定位精度。对于独立海岛进行无控自由网平差,并量测一定数量... 根据WorldView卫星影像的特点,分析其原始定位精度,并结合海岛测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应用稀少控制卫星影像航天摄影测量平差方法,合理地进行控制点布设,同时有效控制外推岛屿的定位精度。对于独立海岛进行无控自由网平差,并量测一定数量的海岸水位点作为高程点,进行模型置平作业。通过比对实测瞬时水涯线,检查、检测其海岸线高程精度。最终保证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的成果满足海岛(礁)测图卫星影像成图区的成果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view卫星影像 稀少控制 自由网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茶园精准识别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冬雪 李峰 +2 位作者 赵梦洁 丁兆堂 马青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5,共10页
鉴于茶园在卫星遥感图像中展现出复杂多变的纹理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性,在进行茶园识别时传统的识别手段难以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拟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结合高精度语义分割技术实现茶园的精准识别。首先,利用日照市卫星图像,使用Labelm... 鉴于茶园在卫星遥感图像中展现出复杂多变的纹理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性,在进行茶园识别时传统的识别手段难以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拟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结合高精度语义分割技术实现茶园的精准识别。首先,利用日照市卫星图像,使用Labelme工具对茶园纹理信息进行精确标注,构建了茶园遥感图像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利用数据增强技术训练了Vgg-unet、Resnet50-unet和Segformer_b2等7个语义分割模型用于茶园精准识别。结果表明,7个语义分割模型中,Segformer_b2模型性能最好,茶园遥感图像分割准确率达91.29%,召回率91.09%,平均交并比(mIoU)84.45%,F1分数91.20%。为进一步提高Segformer_b2模型在茶园遥感图像识别时的性能,引入了MCA(Multi-head Context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并融合了条形卷积(Strided Convolution)以增强模型对茶园关键纹理特征的捕获能力和对图像局部细节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改进后的Segformer-b2模型的茶园遥感图像分割性能明显提升,其中准确率提升至91.31%,召回率提升至92.97%,mIoU提升至85.87%,F1分数提升至92.12%,可实现茶园遥感图像的高精度和高效率识别。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未来茶园精准识别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展示了卫星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影像 茶园识别 语义分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和无人机影像的浮叶植被覆盖度反演
3
作者 罗奇斌 何亮 +4 位作者 郭诗园 谢钟书 王昭颖 葛刚 李述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9,共9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监测浮叶植被的覆盖度,文章以鄱阳湖中浮叶植被广泛分布的碟形湖和隔断湖汊作为研究区域,首先基于Sentinel-2卫星影像计算像元的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指数,然后利用无人机航拍影像计算对应像... 为了快速、准确地监测浮叶植被的覆盖度,文章以鄱阳湖中浮叶植被广泛分布的碟形湖和隔断湖汊作为研究区域,首先基于Sentinel-2卫星影像计算像元的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指数,然后利用无人机航拍影像计算对应像元范围浮叶植被的实地覆盖度,并建立卫星影像NDVI指数和实地浮叶植被覆盖度的回归模型,最后以大伍湖为实验区,分别使用文章方法和传统的像元二分法,反演实验区的浮叶植被覆盖度,并对两种方法的反演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文章基于NDVI指数与浮叶植被实地覆盖度的回归模型具有非常好的拟合效果,其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达到了0.9;该回归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5.75%,平均相对误差MRE仅为9.0%;(2)用传统的阈值二分法反演浮叶植被的覆盖度时,当NDVI阈值为0.081时,均方根误差取得最小值20.25%,平均相对误差取得最小值53.68%,均远大于文章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3)相比于传统的像元二分法,该模型能更精确地反演浮叶植被的覆盖度,特别是在浮叶植被稀疏的区域。文章基于无人机航拍数据和卫星影像NDVI指数构建回归模型的方法,可以为水生植物群落快速监测和定量反演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浮叶植被覆盖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卫星影像 无人机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影像在尾矿库安全风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李振涛 付士根 +2 位作者 郭利 褚衍玉 王守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我国尾矿库数量多、分布散,大多处于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地区,部分尾矿库库区面积大,难以全面掌握尾矿库整体风险状况,且相当数量的尾矿库为位于生活区、工矿企业或城镇等上游的“头顶库”,随着尾矿逐年堆积,尾矿库溃坝风险更加突出。为... 我国尾矿库数量多、分布散,大多处于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地区,部分尾矿库库区面积大,难以全面掌握尾矿库整体风险状况,且相当数量的尾矿库为位于生活区、工矿企业或城镇等上游的“头顶库”,随着尾矿逐年堆积,尾矿库溃坝风险更加突出。为进一步提高尾矿库风险监测能力,弥补尾矿库地面监测成本高、盲区多、采集难度大等问题,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尾矿库水体面积、下游重要设施等关键指标识别与风险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地面监测,卫星遥感监测具有快速、高效、成本低、探测范围大和受地面环境限制少等优势,在获取尾矿库区域宏观信息、关键指标参数变化、下游风险区域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尾矿库风险监测能力,为尾矿库早期风险识别和事故调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影像 尾矿库 安全监测 风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子宫内膜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状态的价值
5
作者 宋静 张晓兰 +2 位作者 金艳霞 莫自昊 陈晓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5-106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EC)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1月-2024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EC且在术前接受阴道超声检查的21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MSI-H型70例,微卫...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EC)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1月-2024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EC且在术前接受阴道超声检查的21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MSI-H型70例,微卫星低度不稳定/微卫星稳定(MSI-L/MSS)型147例。采用分层抽样法以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152例)和验证集(65例)。对每例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病灶分割、特征提取和筛选后,使用逻辑回归(LR)、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四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每个模型对于MSI-H状态的诊断效能,选择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者为最优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临床特征及常规超声征象进行筛选,以获得与MSI-H状态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联合最优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建立列线图。结果:经筛选获得了9个与MSI-H状态相关的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LR、KNN、SVM和RF模型预测EC患者MSI-H状态的AUC分别为0.758、0.831、0.875和0.804,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715、0.782、0.848和0.767,其中以SVM的AUC最大。在临床和常规超声征象中,绝经、分化程度低和血流分级高是预测EC患者MSI-H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3个危险因素结合SVM模型的Rad-score建立的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EC患者MSI-H状态的AUC分别为0.949和0.906。结论: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可在术前较好地预测EC患者的MSI-H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子宫内膜癌 卫星不稳定状态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卫星影像与深度学习的广东省台山市互花米草识别
6
作者 陈湛昊 郭茂涛 +1 位作者 孙思 彭逸生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16-21,26,共7页
针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传统实地调查方法工作量大、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基于遥感技术,探讨适用于林业基层互花米草调查工作的方法。研究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采用ArcGIS Pro软件中集成的深度学习工具对台山市遭... 针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传统实地调查方法工作量大、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基于遥感技术,探讨适用于林业基层互花米草调查工作的方法。研究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采用ArcGIS Pro软件中集成的深度学习工具对台山市遭受互花米草入侵的海岸带进行语义分割,在缺少编程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快速识别互花米草图斑。测试集结果显示,U-Net和DeepLabV3模型皆能在拥有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北京二号影像上取得良好的互花米草分类精度,Accuracy分别为97.24%、97.72%,F1 Score分别为0.68、0.79,综合表现DeepLabV3模型更优;而两者在PlanetScope卫星影像上表现均不理想。为分类结果设置适当的缓冲区,Recall提升,对实际作业更有指导意义。该研究方法识别互花米草的精度高,技术易于推广,可有效提高互花米草调查工作效率,为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卫星影像 互花米草 入侵植物 ArcGIS Pro 航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北京城市绿地动态特征分析
7
作者 张蔷 李令军 +5 位作者 鹿海峰 刘保献 赵文慧 李琪 秦丽欢 陈韵如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2,共12页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了解其现状及动态变化是未来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关键。本研究基于2016和2021年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综合运用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方法,定量分析北京6环内高度城市化区...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了解其现状及动态变化是未来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关键。本研究基于2016和2021年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综合运用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方法,定量分析北京6环内高度城市化区域绿地时空格局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21年北京6环内城市绿地面积为1131.40 km^(2),林地、草地和农田分别占73.34%、22.79%和3.87%;2016—2021年绿地面积增加34.59 km^(2),增长率3.15%,增加的绿地类型主要是平原造林地和公园林地;2016—2021年绿地的转入、转出量分别为149.07 km^(2)和114.48 km^(2),分别占整个研究区的6.57%和5.04%,绿地主要与建设用地发生转换,绿地动态变化集中在城市的西南部及5—6环之间;2—6环各环带的绿地动态变化率在12.78%—25.70%之间,由于城市绿化用地有限,越靠近城市中心动态斑块的面积越小,需要使用高分辨率的遥感手段进行识别;2016—2021年,绿地覆盖率增加,斑块破碎化程度下降,新增斑块增加了绿地连通性,且从城市内环到外环,绿地斑块聚集度更高、连通性更好。研究表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地面积、组成及格局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发生明显变化,北京近年来实施多项措施大力建设城市绿色空间,绿化效果显著,绿地数量及质量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绿地动态 景观格局指数 土地覆被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AN的林区卫星影像匀色方法研究
8
作者 温坤剑 邢元军 +3 位作者 宋亚斌 江腾宇 贺紫荆 李黎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52-57,共6页
受复杂地形与植被结构影响,林区卫星影像存在亮度空间异质性与色彩不一致性问题,制约后续解译精度。以具有典型南方林区特点的湖北省宜昌市为研究区域,采用高分二号卫星数据为参考,提出融合下采样特征和通道注意力的生成对抗网络(specia... 受复杂地形与植被结构影响,林区卫星影像存在亮度空间异质性与色彩不一致性问题,制约后续解译精度。以具有典型南方林区特点的湖北省宜昌市为研究区域,采用高分二号卫星数据为参考,提出融合下采样特征和通道注意力的生成对抗网络(special downsampling and attention GAN,SDA-GAN)的影像色彩校正方法。该网络在CycleGAN(cyclic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基础上,生成器采用融入用于下采样特征提取模块和用于通道注意力模块的U-Net结构,通过循环生成和一致性损失优化,训练未经匹配的待校正和色彩参考影像,以达到林区影像自动匀色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DA-GAN的峰值信噪比(PSNR为30.11 dB)与结构相似性(SSIM为0.95)显著优于传统匀色和生成对抗神经网络方法,通过SDA-GAN结构可实现林区卫星影像自动化色彩校正,生成色彩分明、符合林区地物标准的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卫星影像 匀色方法 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
9
作者 曹增增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5期41-43,共3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研究以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为研究区域,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结合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精细化分类。该研究选用高分二号(GF-2...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研究以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为研究区域,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结合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精细化分类。该研究选用高分二号(GF-2)卫星影像,经过几何校正、大气校正与影像融合处理后,分析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体等。通过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实现了较高的分类精度,总体精度达到90.4%,Kappa系数为0.881,优于传统的像元级最大似然方法。结果表明,高分辨率影像具备更强的地物识别能力,在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及生态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卫星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分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rldView卫星16波段影像光谱特征分类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展 闫利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3,共8页
传统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光谱分辨率较低,WorldView卫星在8个可见光-近红外多光谱波段的基础上,新增加的8个短波红外(short wave infrared,SWIR)影像,有助于提高影像提取地物信息能力。分析了WorldView卫星的16波段影像上各种地物的光谱... 传统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光谱分辨率较低,WorldView卫星在8个可见光-近红外多光谱波段的基础上,新增加的8个短波红外(short wave infrared,SWIR)影像,有助于提高影像提取地物信息能力。分析了WorldView卫星的16波段影像上各种地物的光谱特征和分类性能,提出了新的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和建成区指数。实验表明,相比于8波段影像,使用16波段影像分类能够显著提高各类地物特别是裸地、建筑物和道路的分类精度,总体精度提高约5.5%。基于16波段设计的新地物特征指数能更好地避免干扰地物,通过简单阈值提取地物,取得较高的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view卫星 短波红外影像 影像分类 植被指数 水体指数 建成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和MRI及影像组学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乐平 张秀玲 +6 位作者 施柳言 黄刚 马娅琼 艾凯 王莉莉 马文婷 马小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8-223,共6页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病死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肿瘤细胞基因改变密切相关。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导致结直肠发生的常见基因改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中起着至关重...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病死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肿瘤细胞基因改变密切相关。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导致结直肠发生的常见基因改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医学影像成像方法凭借无创性和个体化等优势已开始在评估结直肠癌高度MSI(MSI-high,MSI-H)状态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随着软件技术不断优化以及人工智能的兴起,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以及影像组学方法在结直肠癌MSI-H状态的术前预测、治疗、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本综述旨在总结CT和MRI技术及影像组学方法在预测结直肠癌MSI-H状态中的优势和前景,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和无创的MSI-H预测手段,为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状态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及CT影像组学特征预测胃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状态 被引量:4
12
作者 詹鹏超 李莉明 +4 位作者 吕东博 罗成龙 胡志伟 梁盼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观察临床和CT影像组学特征用于预测胃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状态的价值。方法纳入150例胃癌患者,MSI-H阳性30例、阴性120例;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05)和验证集(n=45)。基于腹部静脉期增强CT图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并加... 目的观察临床和CT影像组学特征用于预测胃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状态的价值。方法纳入150例胃癌患者,MSI-H阳性30例、阴性120例;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05)和验证集(n=45)。基于腹部静脉期增强CT图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并加以筛选,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MSI-H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及Radscore差异;分别基于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和Radscore构建临床模型、CT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CT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评估其预测胃癌MSI-H状态的价值。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中,MSI-H阳性与阴性肿瘤位置、Radscor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模型、CT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评估训练集胃癌MSI-H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0.760、0.799及0.864,在验证集分别为0.735、0.812及0.849;联合模型的AUC大于2种单一模型(P均<0.05)。结论基于肿瘤位置和Radscore的临床-CT影像组学联合特征可有效预测胃癌MSI-H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卫星不稳定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X算法的光学卫星影像车辆目标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杰 郭杜杜 +1 位作者 娄文 郭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135,140,共5页
为了改善光学卫星影像中车辆目标检测准确率低、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X算法的卫星影像车辆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以轻量化模型YOLOX的S版本为基线,采用CSPDarknet—53替换原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引入基于卷积块的注意力模块(CB... 为了改善光学卫星影像中车辆目标检测准确率低、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X算法的卫星影像车辆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以轻量化模型YOLOX的S版本为基线,采用CSPDarknet—53替换原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引入基于卷积块的注意力模块(CBAM)提高特征提取时对车辆目标的关注度。其次,扩充主干特征提取网络输出尺度,并在特征强化提取部分设计了一个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FP-net),采用亚像素卷积上采样、横向的跳跃连接和纵向的跨尺度连接实现对不同层级、尺度特征的复用,使得最后输出特征层充分融合了分类和定位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large-vehicle和small-vehicle两类车辆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88.98%和86.58%,相较于原算法,平均检测准确率提高了5.36%,检测速度达到了58.37fps,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卫星影像 车辆检测 尺度扩充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与ADC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婧 杨帆 +1 位作者 任继鹏 李云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D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子宫内膜癌(EC)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3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EC的81例患者的DWI资料。其中,MSI组29例,微卫星稳定组(MSS)52例。在DWI图像上沿病变边缘逐...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D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子宫内膜癌(EC)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3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EC的81例患者的DWI资料。其中,MSI组29例,微卫星稳定组(MSS)52例。在DWI图像上沿病变边缘逐层勾画ROI后生成容积ROI(V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在生成的ADC图像上测量病灶的ADC值。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和SelectKBest算法进行组学特征的筛选,然后采用决策树(DT)分析方法构建组学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影像组学模型与ADC之间诊断效能的差异。基于1000次采样的Bootstrap算法和校准曲线来验证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MSI组的ADC值小于MSS组(P=0.008)。模型构建方面,共筛选出5个最优DWI影像组学特征(2个一阶统计特征、1个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特征、1个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和1个灰度游程长度矩阵特征)用于建立预测模型。诊断效能方面,DWI组学预测模型的AUC为0.927(95%CI:0.847~0.973),较ADC值的诊断效能(AUC=0.771,95%CI:0.664~0.857)显著增加(Z=2.436,P=0.015)。模型验证方面,在基于Bootstrap算法的验证中,DWI组学预测模型亦显示出较高的效能,AUC为0.904(95%CI:0.885~0.916);同时,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DW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较ADC值能更好地对EC患者的MSI状态进行术前评估,有望为临床诊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卫星不稳定 扩散加权成像 影像组学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卫星影像的同震地表破裂带迹象变化识别——以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佳怡 徐岳仁 +1 位作者 张军龙 母若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2-1001,共20页
基于震前、震后多期卫星数据,对2001年11月4日昆仑山口西MS8.1同震地表破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同震破裂带的西段在震前未发现先存破裂遗迹,而东段是在先存地震破裂遗迹上再次发生了破裂。②震后两年,湖面冰、大型河道、冲沟和冲洪... 基于震前、震后多期卫星数据,对2001年11月4日昆仑山口西MS8.1同震地表破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同震破裂带的西段在震前未发现先存破裂遗迹,而东段是在先存地震破裂遗迹上再次发生了破裂。②震后两年,湖面冰、大型河道、冲沟和冲洪积扇上的地表破裂迅速地被活动性流水和气温变化等破坏,在影像上已无踪迹;震后二十年,低级阶地的地表破裂几乎无法识别,而高级阶地的破裂带保留较完整,可识别长度锐减至64%,呈“碎片”化展布。因此,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影像识别主要受所处地貌位置和气候变化等地表作用过程的影响,同时也受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及影像获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较老地貌面上保留的破裂带遗迹仍有助于开展历史地震、古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回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地表破裂带 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 锁眼 高分卫星影像 地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纪福 田燕 +1 位作者 马密密 曹新山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16,122,共8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状态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1...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状态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1名病理证实为E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以7∶3的比例随机划分为测试集与验证集,使用3D slicer软件对所有患者横轴位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矢状位对比增强T1WI(contrast-enhanced T1WI,CE-T1WI)延迟期序列进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勾画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和十折交叉验证及Person相关性检验对特征进行筛选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iomics score,Rad-score),使用Rad-score构建各单一序列模型(T2WI模型、DWI模型、CE-T1WI模型)及联合模型(Combine模型),绘制各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使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评价模型的效能,并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AUC值的差异。结果最终从T2WI、DWI及CE-T1WI序列中分别保留了6、3、3个特征。在测试集中T2WI模型、DWI模型、CE-T1WI模型和Combine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6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72~0.938]、0.768(95%CI:0.645~0.865)、0.912(95%CI:0.830~0.966)、0.927(95%CI:0.865~0.966);在验证集中T2WI模型、DWI模型、CE-T1W模型和Combine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36(95%CI:0.573~0.896)、0.714(95%CI:0.560~0.872)、0.856(95%CI:0.675~0.990)、0.907(95%CI:0.813~0.977)。DeLong检验显示DWI模型与Combine模型、CE-T1WI模型的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模型两两之间的AUC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p-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在术前较好地预测EC的MSI表达状态,且与单一序列相比,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更高,这有助于临床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卫星稳定性 磁共振成像 多参数 影像组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WorldView-1卫星立体影像测绘1∶5000地形图的试验 被引量:11
17
作者 夏先丽 韩明 +1 位作者 文广 赵俊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38,56,共3页
通过采用WorldView-1卫星影像生产1∶5000数字地图的试验,证明WorldView-1卫星影像能满足1∶5000数字地图生产的精度要求,为边境地区和边远航摄死角地区基础测绘生产找到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worldview-1卫星影像 基础测绘 空三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D MERSI-Ⅱ影像空间信息增强与湖泊监测应用验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苗顺霞 孙开敏 +1 位作者 胡秀清 瞿建华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国产风云三号D星中分辨率成像仪(FY-3D MERSI-Ⅱ)为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了高频次、多波段、大范围的数据。MERSI-Ⅱ主要提供轨道刈幅的L1级观测产品,而地表反射率及生态参量等下游产品有限。本文开发了顾及传感器成像特性的MERSI-Ⅱ影像空... 国产风云三号D星中分辨率成像仪(FY-3D MERSI-Ⅱ)为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了高频次、多波段、大范围的数据。MERSI-Ⅱ主要提供轨道刈幅的L1级观测产品,而地表反射率及生态参量等下游产品有限。本文开发了顾及传感器成像特性的MERSI-Ⅱ影像空间信息增强方法,充分利用了扫描成像中产生的冗余观测信息,去除Bowtie效应,在保证定量特性的前提下,实现了色调和空间的一致性,将L1级数字信号(DN)转换为几何信息完备、空间质量高的地表反射率数据。湖泊监测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与影像空间分辨率、定位精度及成像质量等密切相关,因此以青藏高原96个湖泊监测应用为例,验证了影像空间信息增强方法的有效性。以Landsat 8陆地成像仪(OLI)水体提取结果作为真值,经本文增强处理的影像在中大型湖泊(≥550 km^(2))面积提取上的平均误差低于3.5%,中小型湖泊(<550 km^(2))提取误差均低于6.5%。综合所有样例湖泊,空间信息增强后的影像在湖泊范围监测应用中平均精度相较于常规影像提升了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卫星 影像处理 MERSI传感器 湖泊监测 水体范围反演 Landsat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多尺度融合的高分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
19
作者 张燕平 张卡 +5 位作者 赵立科 陶厦 张帮 王玉军 顾桢 刘浩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0,126,共7页
为了提高传统基于像元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多尺度融合的高分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算法。首先,对双时相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构成多尺度影像数据集;然后,对多尺度影像数据集进行... 为了提高传统基于像元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多尺度融合的高分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算法。首先,对双时相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构成多尺度影像数据集;然后,对多尺度影像数据集进行迭代慢特征变换,得到不同尺度的变化强度图,再利用量子理论对多尺度变化强度图进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后的变化强度图;最后,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完成变化强度图的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化变化检测结果。利用两组不同时相的实际高分卫星影像,对本文算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尺度面向对象变化检测方法和熵权法多尺度融合方法相比,本文算法可以取得更高的建筑物变化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影像 建筑物变化检测 量子理论 迭代慢特征分析 多尺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三号卫星影像在地表变化检测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邰文飞 陈绪慧 +4 位作者 张新胜 蔡明勇 任致华 王丽霞 史雪威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0,共10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受相干斑噪声、成像几何畸变和背景信息复杂等因素影响,在地表变化检测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研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基于SAR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及技术流程,构建“高分三号”(GF-3)卫星SAR影像差分干涉测量和...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受相干斑噪声、成像几何畸变和背景信息复杂等因素影响,在地表变化检测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研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基于SAR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及技术流程,构建“高分三号”(GF-3)卫星SAR影像差分干涉测量和极化数据变化检测技术方法与流程,并选择内蒙古新井露天煤矿区域进行试验,成功验证了GF-3影像应用于地表变化检测的技术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GF-3卫星影像差分干涉测量成功获取新井煤矿范围形变图,形变较大区域与光学影像解译结果基本吻合,证明GF-3卫星具有差分干涉测量能力;2)基于GF-3影像变化检测提取的新井煤矿事故发生位置准确,提取变化区域面积为0.128 km^(2),与公开发布的监测结果(0.1 km^(2))基本一致,证明GF-3影像可应用于地表变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变化检测 “高分三号”卫星影像 形变图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