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具有荧光示踪功能的硼掺杂银杏叶碳量子点木材防腐剂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鑫 徐国祺 马耀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目的】环境友好型木材防腐剂的开发中,示踪功能对于木材防腐效果的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发挥银杏叶的抗菌性能、硼砂的阻燃性能以及碳量子点的荧光示踪功能,制备一种新型硼掺杂银杏叶碳量子点(B-CQDs)木材防腐剂,以丰富环境... 【目的】环境友好型木材防腐剂的开发中,示踪功能对于木材防腐效果的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发挥银杏叶的抗菌性能、硼砂的阻燃性能以及碳量子点的荧光示踪功能,制备一种新型硼掺杂银杏叶碳量子点(B-CQDs)木材防腐剂,以丰富环境友好型木材防腐剂体系,拓宽碳量子点抗菌性和荧光示踪应用。【方法】以绿色生物质银杏叶为碳源,硼砂为硼元素掺杂剂,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B-CQDs木材防腐剂,进行单因素实验探究最优制备工艺。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方法对其性能进行表征。以白腐菌彩绒革盖菌和褐腐菌密黏褶菌作为供试菌种,通过抑菌圈试验对不同质量分数的B-CQDs木材防腐剂抑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以荧光强度为参考指标,B-CQDs木材防腐剂最佳制备条件:水热反应时间3.0 h,水热反应温度180℃,银杏叶用量0.5 g,银杏叶与硼砂质量比5∶1。B-CQDs呈类球状,平均粒径为2.41 nm,分散性较好。B-CQDs木材防腐剂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和荧光稳定性,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发出明亮蓝色荧光。FTIR与XPS分析的元素组成和官能团信息一致,表明硼元素成功掺入碳量子点。木材腐朽真菌抑菌圈试验结果表明:随着B-CQDs木材防腐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对2种木材腐朽真菌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B-CQDs木材防腐剂抑制效果优于未掺杂的碳量子点木材防腐剂。当B-CQDs木材防腐剂的质量分数为0.80%时,彩绒革盖菌和密黏褶菌的抑菌圈直径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4.15和63.59 mm。【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B-CQDs木材防腐剂。该防腐剂具有光致发光特性和荧光示踪功能,且对彩绒革盖菌和密黏褶菌2种常见的木腐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具备作为环境友好型荧光示踪木材防腐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防腐 荧光 示踪 碳量子点 银杏叶 硼掺杂 木腐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分脱除对欧洲赤松褐腐初期降解机制的影响
2
作者 李燕 黄晨璞 +2 位作者 毛亚茹 袁丁玲 朱愿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5,共10页
【目的】褐腐菌致腐机制的研究集中于其对木材细胞壁组分的降解,但木材的物理、化学特性对其初期降解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解析木材结构特征对褐腐初期降解机制的影响,深入理解褐腐菌的致腐机制,为木材防腐和生物质高效利用... 【目的】褐腐菌致腐机制的研究集中于其对木材细胞壁组分的降解,但木材的物理、化学特性对其初期降解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解析木材结构特征对褐腐初期降解机制的影响,深入理解褐腐菌的致腐机制,为木材防腐和生物质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欧洲赤松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抽提(EE)、乙醇-亚氯酸钠处理(EE-SC)和水热处理(HT),分别制备低抽提物、低木质素和低半纤维素特征的木材试件。选用密黏褶菌开展褐腐测试,结合SEM、FTIR、XRD等表征技术,研究不同腐朽阶段欧洲赤松试件外观形貌、表面菌丝生长情况、质量损失率以及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深入解析不同特征木材褐腐初期的降解机制。【结果】通过乙醇抽提、乙醇-亚氯酸钠处理和水热处理,分别构建了具有低抽提物、低木质素及低半纤维素特征的木材试件。由质量损失率、宏微观结构、化学组分等结果可知,在褐腐测试过程中,不同处理组木材试件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解,其中低抽提物木材试件的降解程度与对照组相近,而低木质素和低半纤维素木材试件的菌丝生长量及细胞壁降解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褐腐15 d时,所有处理组试件中半纤维素相对含量增加,表明此阶段半纤维素的相对保留度高于其他组分,由此推测半纤维素可能并非褐腐菌的最优碳源,其降解作用主要是破坏细胞壁结构完整性。【结论】抽提物的脱除对褐腐初期木材降解速率无显著影响,而木质素或半纤维素的选择性脱除则显著加速了木材褐腐初期降解进程。在褐腐菌降解初期,半纤维素降解破坏细胞壁结构屏障,为纤维素降解提供通道。这揭示了褐腐菌利用木材资源的策略,为理解其降解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从木材结构-降解响应关联新视角,深入解析木材腐朽机制,为开发细胞壁靶向调控的绿色防腐技术和生物质高效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腐朽 木材防腐 褐腐菌 降解 木材成分脱除 半纤维素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生物彩绘研究与展望
3
作者 何海珊 邱坚 +1 位作者 黄荣文 陈伟红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4,共8页
木材生物彩绘指利用真菌、细菌使木材变色,也称为花斑木。回顾花斑木历史、研究现状与难题并提出展望。花斑木的应用可追溯到500多年前的意大利,当时被广泛应用于镶嵌装饰工艺中。当前,花斑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纹木和软腐菌色素的研究... 木材生物彩绘指利用真菌、细菌使木材变色,也称为花斑木。回顾花斑木历史、研究现状与难题并提出展望。花斑木的应用可追溯到500多年前的意大利,当时被广泛应用于镶嵌装饰工艺中。当前,花斑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纹木和软腐菌色素的研究与利用,由于微生物色素具有可再生、耐久等优点,为提高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提供新的途径,也有助于减少合成染料的使用。而心材型(细菌型)花斑木的研究难度较大,需要更多的科学探索和技术突破。目前利用真菌培育花斑木存在菌种保存与衰退、过程污染控制和培育条件控制等难题,而色素提取及媒染则需关注溶剂毒性、色牢度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生物彩绘 花斑木 菌纹木 蓝变菌 软腐菌 真菌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杨树上的木腐菌 被引量:31
4
作者 戴玉成 范少辉 +1 位作者 魏玉莲 徐梅卿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是中国东北地区木腐菌研究结果的一部分,简要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杨树上的木材腐朽菌,共报道了生长在杨树或杨树木材及腐木上的担子菌121种。其中多数生长在杨树倒木或朽木上,大多数造成白色腐朽,少数导致褐色腐朽。硬粗毛孔菌Funali... 本文是中国东北地区木腐菌研究结果的一部分,简要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杨树上的木材腐朽菌,共报道了生长在杨树或杨树木材及腐木上的担子菌121种。其中多数生长在杨树倒木或朽木上,大多数造成白色腐朽,少数导致褐色腐朽。硬粗毛孔菌Funaliatrogii(Berk.)Bondartsev&Singer和浅黄褐栓菌Trametesochracea(Pers.)Gilb.&Ryvarden等为人工林及行道树上常见种类;中国锐孔菌OxyporussinensisX.L.Zeng和瓦尼木层孔菌PhellinusvaniniiLjub.等种类只发生在杨树原始林或保存完好的天然林分,它们当中有的为稀有种或濒危种类。杨纤孔菌Inonotusrheades(Pers.)Bondartsev&Singer和大孔薄孔菌AntrodialeucaenaY.C.Dai&Niemel 等是杨树上特有种类;杨木层孔菌Phellinustremulae(Bondartsev)Bondartsev&Borisov和树舌灵芝Ganodermalipsiense(Batsch)G.F.Atk等为杨树上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腐菌 杨树 木材腐朽菌 中国 东北地区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木腐菌对杉木心边材的选择性分解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美玲 王传贵 +3 位作者 张双燕 武恒 裴韵文 刘成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2-85,共4页
以我国特有较耐腐树种杉木为研究对象,利用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L.)Quél)和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Pers.)Murrill)分别对抽提前后杉木心边材侵染1个月。结果表明:密粘褶菌对杉木木材半纤维素的分解能力要强于... 以我国特有较耐腐树种杉木为研究对象,利用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L.)Quél)和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Pers.)Murrill)分别对抽提前后杉木心边材侵染1个月。结果表明:密粘褶菌对杉木木材半纤维素的分解能力要强于彩绒革盖菌,彩绒革盖菌稍具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能力,而密粘褶菌对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分解能力不明显。苯醇抽提处理降低了彩绒革盖菌对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分解能力,提高了彩绒革盖菌对综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能力,降低了密粘褶菌对综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能力。杉木木材经两种木腐菌处理1个月后,其纤维形态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腐菌 杉木 心材 边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木材腐朽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白桦木材腐朽能力的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欣 赵敏 王秋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4,共4页
用菌丝长度测量法和菌丝体干质量称重法比较了彩绒革盖菌、白囊耙齿菌、桦剥管菌、木蹄层孔菌和黄伞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以及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变化,同时用比色法检测了5种木材腐朽菌中与木质素降解相关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用菌丝长度测量法和菌丝体干质量称重法比较了彩绒革盖菌、白囊耙齿菌、桦剥管菌、木蹄层孔菌和黄伞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以及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变化,同时用比色法检测了5种木材腐朽菌中与木质素降解相关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活性,并利用它们对300株天然成熟白桦样木进行了腐朽木材试验,采用质量损失法测定各木腐菌对白桦木材样本的生物降解能力。结果表明:木材腐朽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与它在液体培养基中产生的生物量、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及其降解木材能力不完全相关;彩绒革盖菌和白囊耙齿菌的生长速度最快,桦剥管菌和木蹄层孔菌中等,黄伞最慢;桦剥管菌的生物量最高,彩绒革盖菌、白囊耙齿菌和木蹄层孔菌生物量中等,黄伞的生物量最低。桦剥管菌不表达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活性,其它4种真菌都表达这3种酶活性。木屑诱导下的3种酶活性普遍高于对照样,白囊耙齿菌的漆酶、木蹄层孔菌和黄伞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只在木屑诱导下表达,而且生长时间越长,酶活越高。彩绒革盖菌对白桦木材的生物降解能力最强,其次是木蹄层孔菌和桦剥管菌,白囊耙齿菌和黄伞的生物降解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腐朽菌 生物学特性 质量损失率 木质素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木材腐朽菌对白桦木材降解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欣 王秋玉 杨传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9-182,共4页
Four wood rot fungi were used to decay 300 mature trees of white birch in Liangshui experiment stations,and the mass loss of the samples was measured to study bio-degradability of the wood by the fungi. The decaying s... Four wood rot fungi were used to decay 300 mature trees of white birch in Liangshui experiment stations,and the mass loss of the samples was measured to study bio-degradability of the wood by the fungi. The decaying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populations in 10 trees each with the highest and lowest mass loss were selected,in which som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in decayed and non-decayed wood such as lignin and cellulose and so on was tes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ecomposing power of Coriolus versicolor to wood samples was better,and then were Fomes fomentarius,Irpex lacteus and Pholiota adiposa were poor. 1%NaOH extraction in decayed wood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in non-decayed control. Benzene-alcohol extraction in the wood decayed by Coriolus versicolor and Fomes fomentarius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in non-decayed control,but much lower than the control in the wood decayed by Irpex lacteus. The lignin decomposing rate by Irpex lacteus,Pholiota adipose and Fomes fomentarius were faster than the cellulose decomposing rate,the contrary result was achieved by Coriolus versicolor. This paper would provide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in future study in the course and mechanism of wood decaying by rot fungi,and select engineering fungi for paper-making industry and pollution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木材腐朽菌 木材质量损失 木材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松树伐桩木腐菌的筛选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瑶 汪来发 +3 位作者 朴春根 朱天辉 申相澈 郑荣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8-554,共7页
测试了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以及对马尾松木块和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除裂褶菌菌株外,其他菌株都能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其中松材线虫在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0、W11,硫磺菌菌株5452、6600,粗皮侧耳菌株6... 测试了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以及对马尾松木块和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除裂褶菌菌株外,其他菌株都能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其中松材线虫在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0、W11,硫磺菌菌株5452、6600,粗皮侧耳菌株6221,虎掌菌菌株6320,茯苓菌株6284,灵芝菌株6501菌落上完全不能存活。对马尾松木块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0、W11、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茯苓菌株6284对马尾松木块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田间接种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1、茯苓菌株6284和粗皮侧耳菌株6221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70 d后,硫磺菌菌株6600和杂色云芝菌株6923表现出对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较强的分解能力,这2个菌株可作为今后利用木腐菌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潜力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腐菌 松材线虫病 伐桩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瑶 汪来发 +3 位作者 朴春根 朱天辉 申相澈 郑荣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81,共4页
采用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1、茯苓菌株6284和粗皮侧耳菌株6221接种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研究5个菌株对伐桩的分解能力以及对伐桩内松材线虫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硫磺菌菌株6600对伐桩的分解能力... 采用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1、茯苓菌株6284和粗皮侧耳菌株6221接种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研究5个菌株对伐桩的分解能力以及对伐桩内松材线虫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硫磺菌菌株6600对伐桩的分解能力以及对伐桩内松材线虫的抑杀作用都最强;对伐桩内松材线虫数量与伐桩样品质量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该研究为今后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木腐菌处理伐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腐菌 松材线虫病 分解 伐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木材白腐菌对山杨材木质素分解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池玉杰 于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5-120,共6页
由于不同的木材腐朽菌的生理特性不同 ,所分泌的酶及酶的活性各不相同 ,因此 ,不同的腐朽菌分解木材的各种成分及相对速度就各不相同 ,而且对于木质纤维基质会有不同的中间代谢产物。本项研究选择了火木层孔菌 (Phelliusigniarius)及另... 由于不同的木材腐朽菌的生理特性不同 ,所分泌的酶及酶的活性各不相同 ,因此 ,不同的腐朽菌分解木材的各种成分及相对速度就各不相同 ,而且对于木质纤维基质会有不同的中间代谢产物。本项研究选择了火木层孔菌 (Phelliusigniarius)及另外 5种木材分解能力较强的阔叶树上的白腐菌 :粗毛盖菌 (Funaliagallica)、三色革裥菌 (Lenzitestricolor)、冬拟多孔菌 (Polyporellusbrumalis)、偏肿拟栓菌 (Pseudotrametesgibbosa)和血红密孔菌 (Pyc noporussanguineus) ,研究了它们对山杨木材木质素的分解能力 ,测定了经 6种白腐菌分解一定时期的山杨木材木质素的含量 ,作为木材白腐菌对山杨木材木质素生物降解机制的初步研究 ,旨在为山杨木材生物制浆造纸提供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同时也可为木质素合理的生物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生物漂白、酶处理防止机械浆的返黄、废水治理、纤维素酶解糖化的微生物前处理等提供相关的借鉴研究 ,以期在生产实践中减轻环境污染并充分利用木质素资源。在无菌的条件下 ,将山杨木片样品分别放入以上 6种白腐菌的平板培养基中受菌侵染 ,一定时间后取出 ,去除木片表面的菌丝体 ,然后分别测定未腐朽材和受菌侵染 4 0d、6 0d、80d和 12 0d时木片样品中木质素的含量 ,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杨材 木材白腐菌 木质素 分解能力 冬拟多孔菌 生物降解 生物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木腐菌漆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启青 曹支敏 胡景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60,共3页
对18种木腐菌胞外漆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腐木生侧耳的漆酶活力最高,为605.0u·mL-1,其次是多毛拴菌和云芝,其漆酶活力分别为440.0u·mL-1和400.0u·mL-1,其余菌株活性低于336.7u·mL-1。腐木生侧耳漆酶作用的最适pH值... 对18种木腐菌胞外漆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腐木生侧耳的漆酶活力最高,为605.0u·mL-1,其次是多毛拴菌和云芝,其漆酶活力分别为440.0u·mL-1和400.0u·mL-1,其余菌株活性低于336.7u·mL-1。腐木生侧耳漆酶作用的最适pH值为4.6,Cu2+、Mg2+、Na+、Co2+对漆酶活力有激活作用,Ag+、K+、Ca2+、Hg2+、Fe2+、Cl-和Zn2+对其漆酶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腐菌 漆酶 酶活性 木质素 腐木生侧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储木及建筑木材腐朽菌(Ⅰ) 被引量:16
12
作者 戴玉成 徐梅卿 +1 位作者 杨忠 蒋明亮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4,共6页
本文首次系统报道了生长在中国原木、建筑物(包括房屋、桥梁、涵洞、栅栏等木质结构材)、坑木、枕木、矿柱、电杆、薪材等上的腐朽菌107种。其中24种引起木材褐色腐朽,83种引起白色腐朽。褐色腐朽的种类主要发生在针叶树木材上,白色腐... 本文首次系统报道了生长在中国原木、建筑物(包括房屋、桥梁、涵洞、栅栏等木质结构材)、坑木、枕木、矿柱、电杆、薪材等上的腐朽菌107种。其中24种引起木材褐色腐朽,83种引起白色腐朽。褐色腐朽的种类主要发生在针叶树木材上,白色腐朽的种类在针叶树和阔叶树木材上都常见。在针叶树原木上常见的木材腐朽菌有黄薄孔菌、红缘拟层孔菌、深褐褶菌、硫磺绚孔菌、冷杉附毛孔菌。在阔叶树原木上常见的有紫褐多孢孔菌、黑管孔菌、一色齿毛菌、红贝俄氏孔菌、硬毛粗毛盖孔菌、皮生锐孔菌、淡黄木层孔菌、鲜红密孔菌、淡黄裂孔菌、毛栓孔菌、锗栓孔菌和云芝栓孔菌等。这些种类来自作者长期的采集、记载和鉴定,全部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物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木腐菌 白色腐朽 褐色腐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李属树木上一种新的心材腐朽病原菌 被引量:4
13
作者 陶万强 崔宝凯 王金利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8-100,共3页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李属树木上一种新的心材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王氏薄孔菌(Antrodia wangiiY.C.Dai&H.S.Yuan),该菌主要引起李属树木心材褐色腐朽。根据野外调查对这种新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根据实地采样对这种新的病原菌进行...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李属树木上一种新的心材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王氏薄孔菌(Antrodia wangiiY.C.Dai&H.S.Yuan),该菌主要引起李属树木心材褐色腐朽。根据野外调查对这种新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根据实地采样对这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培养性状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腐朽菌 王氏薄孔菌 李属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木材中总酚含量与抗木材腐朽菌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欣 吕世翔 王秋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6-148,共3页
Five wood rot fungi were used to decay 300 mature trees of white birch(Betula platyphylla)in Liangshui experiment stations.The decaying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populations in 10 trees each with the highest and lowes... Five wood rot fungi were used to decay 300 mature trees of white birch(Betula platyphylla)in Liangshui experiment stations.The decaying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populations in 10 trees each with the highest and lowest weight loss were selected,in which total phenol in wood was test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birch wood with lower total phenol was easy to be decayed by Fomes fomentarius and Piptoporus betulinus;Irpex lacteus,Pholiota adiposa and Coriolus versicolor were not sensitive to total phenol in white birch wood.After GC-MS test to methanol extractionof white birch wood,6 organic compounds were found.This paper would provide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in future study difference in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od between decaying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populations,and select natural anti-decadent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木材腐朽菌 易腐群体 抗腐群体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CSNs对几种木腐菌的抑菌性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安可 毕毓芳 +4 位作者 杨慧敏 吴再兴 虞毅 张汝民 王玉魁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06-1611,共6页
竹木材防腐技术是延长户外用材寿命和扩大竹木材应用范围的重点,开发节能环保型防腐材料和技术是竹木材防腐的关键。CCCSNs是铜—碳核—壳纳米颗粒的简称,它是一种碳包铜结构复合材料,被认为是环境友好型材料。试验主要研究CCCSNs对木... 竹木材防腐技术是延长户外用材寿命和扩大竹木材应用范围的重点,开发节能环保型防腐材料和技术是竹木材防腐的关键。CCCSNs是铜—碳核—壳纳米颗粒的简称,它是一种碳包铜结构复合材料,被认为是环境友好型材料。试验主要研究CCCSNs对木腐菌的抑菌作用和在CCCSNs处理下白腐菌分泌木质素降解酶和褐腐菌分泌纤维素降解酶的情况。试验使用7个质量浓度梯度的CCCSNs对4个试验菌种进行抑菌处理,测定抑菌率。此外,在全营养培养基和限氮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的CCCSNs,检测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漆酶(Lac)、锰过氧化物酶(Mnp)和纤维素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高于0.30 g·L-1时,CCCSNs对木腐菌生长有稳定的抑制作用;当CCCSNs的质量浓度高于0.10 g·L-1时,白腐菌木质素降解酶和褐腐菌纤维素降解酶活性被强烈抑制。说明CCCSNs可以有效抑制木腐菌生长和分泌降解酶,也证明该材料在竹木材防腐技术上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CSNs 木腐菌 白腐菌 褐腐菌 木质素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腐菌木质素分解酶活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秀英 王建军 李杏芳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21,25,共5页
本文对8种木腐菌,13株菌株的木质素分解酶活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3株木腐菌菌株都具有程度不同的木质素分解酶活力,其中白腐菌的木质素分解酶活力高于褐腐菌,酶活力增长速度较快,高酶活力维持时间长。这些结果对于木材防腐研究... 本文对8种木腐菌,13株菌株的木质素分解酶活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3株木腐菌菌株都具有程度不同的木质素分解酶活力,其中白腐菌的木质素分解酶活力高于褐腐菌,酶活力增长速度较快,高酶活力维持时间长。这些结果对于木材防腐研究及白腐菌综合利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腐菌 木质素分解酶 木材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林区64种木材腐朽菌木材分解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池玉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7-112,共6页
采用常规重量分析法 ,分别测定了 6 4种木材腐朽菌对红松、青杨、白桦木块的木材分解能力 ,测定了受菌侵染 46d后木材样品的重量损失百分率和木块的颜色变化。结果表明这些木腐菌的木材分解能力显著不同。采自长白山林区的厚黑层孔菌Nig... 采用常规重量分析法 ,分别测定了 6 4种木材腐朽菌对红松、青杨、白桦木块的木材分解能力 ,测定了受菌侵染 46d后木材样品的重量损失百分率和木块的颜色变化。结果表明这些木腐菌的木材分解能力显著不同。采自长白山林区的厚黑层孔菌Nigrofomescastaneus(Imaz.)Teng是木材分解能力最强的褐腐菌 ,它分别引起白桦、青杨、红松木材样品的重量损失百分率为 6 4.9%、5 2 .2 %和 16 .9% ;白干酪菌 (Tyromycesalbidus)、灵芝 (Ganodermalucidum)、冬拟多孔菌 (Polyporellusbrumalis)、三色革裥菌 (Lenzitestricolor)、棱孔菌 (Favolusalveo laris)、朱红密孔菌 (Pycnoporuscinnabarinus)、彩绒革盖菌 (Coriolusversicol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室内耐腐试验 木材分解能力 木材腐朽菌 红松木 青杨木 白桦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木材抗腐和易腐植株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欣 徐晔 王秋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8-352,共5页
采用5种木材腐朽菌分别对300株天然林白桦木样进行木材腐朽处理,选择质量损失率最大和最小的10株白桦组成易腐和抗腐群体,检测其木材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等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水分、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低的白桦木材抗白囊耙齿菌腐朽... 采用5种木材腐朽菌分别对300株天然林白桦木样进行木材腐朽处理,选择质量损失率最大和最小的10株白桦组成易腐和抗腐群体,检测其木材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等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水分、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低的白桦木材抗白囊耙齿菌腐朽;木质素含量低、苯醇抽出物含量高的白桦木材抗黄伞腐朽;木质素、总酚、总黄酮含量高的白桦木材抗木蹄层孔菌;木质素和总酚含量高的白桦木材抗桦剥管菌腐朽.未发现彩绒革盖菌降解木材成分的偏好性.白桦木材中的1%NaOH抽出物和水分与纤维素含量成显著负相关,易腐群体白桦木材中的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苯醇抽出物和总酚含量,木质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成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木材腐朽菌腐朽木材的过程和机理,易腐、抗腐白桦木材的理化特性等提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木材腐朽菌 质量损失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鲜菇菌渣栽培3种木腐菌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春芹 凡军民 +2 位作者 黄小忠 许俊齐 曹正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37,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菌渣资源,探讨了海鲜菇菌渣作为栽培基质在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大杯蕈(Clitocybe maxima)3种木腐菌栽培上的应用。采用机械粉碎处理方式对海鲜菇新鲜... 为了充分利用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菌渣资源,探讨了海鲜菇菌渣作为栽培基质在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大杯蕈(Clitocybe maxima)3种木腐菌栽培上的应用。采用机械粉碎处理方式对海鲜菇新鲜菌渣进行预处理,以棉籽壳作为供选择主料,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石灰作为栽培辅料,研究其可行性,得到最优栽培配方。通过对添加不同比例海鲜菇菌渣的栽培配方基质中3种木腐菌的菌丝生长速度、现蕾时间、3潮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进行综合比较,其中添加50%海鲜菇菌渣的栽培基质最适宜3种木腐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鲜菇菌渣 木腐菌 子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腐菌胞外酶漂白蔗渣硫酸盐浆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峰 陈嘉翔 +1 位作者 詹怀宇 高培基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B10期57-62,共6页
利用木腐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ME446和LIP14菌株所产胞外酶结合H2O2对蔗渣硫酸盐浆进行几种漂序漂白实验,结果表明酶处理段放在氧脱木素后漂白效果较好;ME446酶和LIP14酶处理使蔗渣硫酸盐浆氧脱木素浆终漂白度分别比对照提高42%... 利用木腐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ME446和LIP14菌株所产胞外酶结合H2O2对蔗渣硫酸盐浆进行几种漂序漂白实验,结果表明酶处理段放在氧脱木素后漂白效果较好;ME446酶和LIP14酶处理使蔗渣硫酸盐浆氧脱木素浆终漂白度分别比对照提高42%ISO和60%ISO,LIP14酶漂白效果好于ME446酶,表明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在硫酸盐浆漂白中作用重要;木腐菌胞外酶中纤维素酶活力有损漂白浆强度,应用中应予以控制;酶处理结合碱抽提能有效降低漂白浆卡伯值,但漂白浆终漂白度不一定因此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浆 硫酸盐浆 蔗渣 酶处理 白度 漂白效果 氧脱木素 胞外酶 木腐菌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