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特征——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Ⅱ-Ⅰ组为例 被引量:33
1
作者 邓庆杰 胡明毅 +1 位作者 胡忠贵 吴玉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Ⅱ-Ⅰ组隐蔽性岩性油气藏埋藏相对较浅,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已成为下一步致密油勘探、增储上产的重点目标区。三肇凹陷扶Ⅱ-Ⅰ组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相带变化复杂,分流河道砂体构成扶Ⅱ-Ⅰ组的主体储层格架。通...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Ⅱ-Ⅰ组隐蔽性岩性油气藏埋藏相对较浅,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已成为下一步致密油勘探、增储上产的重点目标区。三肇凹陷扶Ⅱ-Ⅰ组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相带变化复杂,分流河道砂体构成扶Ⅱ-Ⅰ组的主体储层格架。通过53口井岩心精细观察,利用1 000多口测、录井等资料,分析三肇凹陷扶Ⅱ-Ⅰ组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特征,识别出11种岩相类型,根据不同基准面旋回,总结3种岩石相组合类型。研究表明,单一分流河道内部存在泥质、钙质以及含砾粉砂岩3种夹层类型,进而精细解剖单一分流河道内部建筑构型。利用分流河道砂体顶端拉平,建立同期河道砂体及夹层对比模型,从岩性、夹层类型以及测井曲线形态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了等时地层格架内近井距井间砂体同期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及分布规律。在上述砂体对比方法基础上,采用栅状图进行井间砂体对比,结合地震属性分析,刻画单一分流河道砂体平面展布特征,以期能够进一步为致密油藏水平井布置、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分流河道砂体 夹层类型 建筑构型 -Ⅰ组 三肇凹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措施及效果 被引量:27
2
作者 束青林 张本华 +1 位作者 毛卫荣 王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5,共4页
孤岛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面临产量递减大、含水上升快和剩余油挖潜难度大等难题,通过应用化学驱和稠油热采技术,使油田采收率大幅度提高,形成了砂岩稠油油藏长期高效开发的技术系列。针对二类油藏油层发育差、原油粘度高的特点,通过... 孤岛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面临产量递减大、含水上升快和剩余油挖潜难度大等难题,通过应用化学驱和稠油热采技术,使油田采收率大幅度提高,形成了砂岩稠油油藏长期高效开发的技术系列。针对二类油藏油层发育差、原油粘度高的特点,通过深化储层认识、优化注聚合物参数、强化注聚合物全过程动态跟踪治理等措施,单元采收率提高了6%~12%,而且降水增油达到一类油藏效果。针对油水过渡带的稠油油藏,根据其井间剩余油富集、水驱效率低和水侵影响大的特点,实施井网加密、低效水驱转热采和水侵治理等技术,使采收率提高了13.8%。同时,发展了河道砂储层构型和空间剩余油描述技术,配套形成了水平井挖潜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后续水驱阶段又提高单元采收率3%~5%,使单元采收率达到5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类油藏 聚合物驱 稠油热采 储层构型 水平井 提高采收率 孤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公交线路发车间隔及车型配置优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姚恩建 刘彤 +1 位作者 郇宁 刘文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3,共8页
为解决单车型运营模式下运力资源浪费、车内过度拥挤等问题,提出混合车型运营模式下的常规公交线路发车间隔及车型配置优化方法.考虑不同车型容量限制,面向时变的客流需求,同时考虑公交企业运营成本及乘客出行成本两个优化目标,建立同... 为解决单车型运营模式下运力资源浪费、车内过度拥挤等问题,提出混合车型运营模式下的常规公交线路发车间隔及车型配置优化方法.考虑不同车型容量限制,面向时变的客流需求,同时考虑公交企业运营成本及乘客出行成本两个优化目标,建立同步优化发车间隔和车型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结合枚举法和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算法)求解模型.通过算例分析,给出了公交线路发车间隔及车型配置方案帕累托最优集,与现状运行方案及单车型下的发车间隔优化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基于服务水平分析了两个目标的权衡对优化方案选择的影响,为公交运输组织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发车间隔 车型配置 NSGA-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