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te and subchronic toxicity of hydroxylammonium nitrate in Wistar rats 被引量:1
1
作者 An Hui Liu Jinyi Yang Lujun Liu Shengxue Zhou Yanhong Yang Huan Jia Qingjun Cui Zhihong Cao Jia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8年第3期137-147,共11页
Hydroxylammonium nitrate(HAN) is a major constituent in a class of liquid monopropellants and is extensively used in nuclear industry and space propulsion.Previous toxicological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oral,inhalation... Hydroxylammonium nitrate(HAN) is a major constituent in a class of liquid monopropellants and is extensively used in nuclear industry and space propulsion.Previous toxicological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oral,inhalation and dermal routes of exposure to HAN-based propellant blends.In this study,acute and subchronic toxicity of HAN in Wistar rats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s were evaluated.In this acute study,doses of HAN at 115,125,135,147,160 or 174 mg/kg were administered.No adverse effects were observed during a 14-day period and at gross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In the subchronic study,HAN at 7,14 or 28 mg/kg were administered for 13 weeks.The treatment with HAN caus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weight of spleen,in the level of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total bilirubin,direct bilirubin,uric acid and carbondioxidecombining power and histopathological damages of the lung,liver,spleen and kidney.Overall,the study suggests that 13-week HAN treatment caused abnormal hematological changes and tissue lesions,and the risk of toxicity to mammals is not neglig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xylammonium nitrate Acute toxicity Subchronic toxicity wistar r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乙酸钠对不同性别Wistar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毕思才 肖宜容 +4 位作者 王存凯 张媛 江雅 陈新 张雨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探究脱氢乙酸钠(S-DHA)对Wistar大鼠的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性别间的差异,设置50、100、150、200 mg/kg 4个剂量,每个剂量分为雌、雄2组,同时设定空白组,连续灌胃给药13 d,实时监测大鼠体重变化和饲料消耗,并在第3、5、7、9、11、13天... 为了探究脱氢乙酸钠(S-DHA)对Wistar大鼠的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性别间的差异,设置50、100、150、200 mg/kg 4个剂量,每个剂量分为雌、雄2组,同时设定空白组,连续灌胃给药13 d,实时监测大鼠体重变化和饲料消耗,并在第3、5、7、9、11、13天分别检测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维生素K 1水平和S-DHA浓度。结果表明,大鼠体重、饲料消耗和血清维生素K 1水平均显著降低,PT和APTT延长。雌性大鼠血清S-DHA浓度显著高于雄性大鼠,且雌性大鼠PT和APTT与血清S-DHA浓度的相关性以及与血清维生素K 1水平的相关性均高于雄性大鼠。S-DHA导致Wistar大鼠凝血功能异常,且雌性大鼠比雄性大鼠对S-DHA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乙酸钠 wistar大鼠 凝血异常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SPF级Wistar大鼠血液学及生化学指标正常值范围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钱江 黎福荣 +6 位作者 唐彬 麦冬梅 付新录 赵勇 邓新燕 林约 张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83,共5页
探讨年龄、性别因素对SPF级Wistar大鼠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建立Wistar大鼠各年龄段的血液生理和生化正常参考值范围。通过收集实验室近1年来的1月龄~8月龄SPF级Wistar大鼠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并比较动物不同年龄、性别之... 探讨年龄、性别因素对SPF级Wistar大鼠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建立Wistar大鼠各年龄段的血液生理和生化正常参考值范围。通过收集实验室近1年来的1月龄~8月龄SPF级Wistar大鼠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并比较动物不同年龄、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与1月龄同性别动物比较,血液学指标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比率(HEUT%)、淋巴细胞比率(LYMPH%)、单核细胞比率(MONO%)、嗜酸性粒细胞比率(EO%),血生化指标中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肌酐(Cr)、尿素(Urea)、葡萄糖(Glu)、总蛋白(TP)值升高(P<0.05),血液学指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小板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网织红细胞比率(RET%),血生化指标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钾(K)、磷(P)值降低(P<0.05),其他各指标无明显变化;动物雌雄间比较,雌性动物MCV、MCH、ALB、Chol、Cr、Urea大于雄性动物,WBC、MONO、LYMPH、P-LCR、RDW-SD、PDW-CV、AST、ALT、K、P、Tbic小于雄性动物,雌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指标无雌雄差异。结果表明,初步建立了不同性别、不同月龄Wistar大鼠的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可为新药药效、安全性评价试验及实验动物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大鼠 血液学 血生化 基础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群Wistar大鼠的微卫星DNA遗传监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瑞生 张巧云 +2 位作者 董罡 吴晓燕 陈振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0期78-82,共5页
随机选取9只SPF级Wistar大鼠,其中4只雌性和5只雄性.在大鼠染色体上筛选了30个基因座位点,利用PCR扩增技术对封闭群Wistar大鼠群体进行了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结果有30对引物经扩增后均有图带产生,没有无效基因存在,图带均为双带.不同... 随机选取9只SPF级Wistar大鼠,其中4只雌性和5只雄性.在大鼠染色体上筛选了30个基因座位点,利用PCR扩增技术对封闭群Wistar大鼠群体进行了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结果有30对引物经扩增后均有图带产生,没有无效基因存在,图带均为双带.不同个体间的相似系数主要分布在0.3~0.8之间,在0.5~0.8之间占总数的94.4%,最高值为0.733.9号个体与其余个体间相似系数相对低于其他个体间的相似系数.筛选出了19个微卫星位点具有显著多态性,为建立一种对Wistar大鼠进行准确可靠、快速简便的遗传监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 wistar大鼠 遗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磁纳米介导磁感应治疗Wistar大鼠Walker-256肿瘤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桂华 王晓文 +6 位作者 夏启胜 杜乐辉 张莹莹 周菊梅 张宇 顾宁 唐劲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37-239,268,共4页
目的探讨Fe3O4磁性纳米微球磁感应对Wistar大鼠Walker-256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荷瘤鼠随机分为NS组(注入生理盐水而不接受磁场处理)、MF组(注入磁流体而不接受磁场处理)、MFH1组(注入磁流体在交变磁场中治疗1次)、MFH2组(治疗2次)和MFH3... 目的探讨Fe3O4磁性纳米微球磁感应对Wistar大鼠Walker-256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荷瘤鼠随机分为NS组(注入生理盐水而不接受磁场处理)、MF组(注入磁流体而不接受磁场处理)、MFH1组(注入磁流体在交变磁场中治疗1次)、MFH2组(治疗2次)和MFH3组(治疗3次),共5组。治疗温度控制在50~55℃,分别观察肿瘤体积抑制率和生存期,以及肿瘤的病理改变。结果MFH2组和MFH3组的肿瘤在2周内有明显的肿瘤体积抑制作用,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65.0±3.5)%、(71.6±4.2)%。与NS组(35.5±5.6)d比较,MFH3组(41.9±6.5)d和MFH2组(42.1±5.0)d的生存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386,P<0.05;q=4.558,P<0.05);MFH1组(39.0±5.3)d和MF组(36.1±6.6)d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406,P>0.05)。NS、MF组肿瘤表面光滑,小灶性坏死区;癌细胞密度大,核仁明显,易见核分裂相。MFH2和MFH3组瘤内大片坏死残留的无结构红染物质,或空洞,部分胞核有固缩、碎裂及崩解。结论Fe3O4纳米磁流体介导的磁热疗能抑制大鼠Walker-256皮下肿瘤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磁感应 肿瘤 交变磁场 动物模型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虫草培养基混合料对SPF级Wistar大鼠主要脏器重量及其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袁进 顾为望 +2 位作者 林继红 张嘉宁 吴清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4期93-95,共3页
为探讨不同比例的虫草培养基混合料对SPF级Wistar大鼠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影响,用电子天平测定3组动物的体重、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睾丸、卵巢和胃的重量,并计算其脏器系数。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的同性别Wistar大鼠,其体... 为探讨不同比例的虫草培养基混合料对SPF级Wistar大鼠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影响,用电子天平测定3组动物的体重、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睾丸、卵巢和胃的重量,并计算其脏器系数。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的同性别Wistar大鼠,其体重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低比例组雄性Wistar大鼠心脏、肺脏和睾丸,雌性Wistar大鼠肺脏的重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高比例组;低比例组雄性Wistar大鼠心脏、肺脏、肾脏和睾丸,雌性Wistar大鼠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和胃的脏器系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高比例组;低、高比例组Wistar雄鼠和高比例组Wistar雌鼠的肾上腺重量及其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适当比例的虫草培养基可以作为啮齿类试验动物的添加料,但是否适用于饲喂其它动物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培养基混合料 SPF级wistar大鼠 脏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虫草培养基混合料对SPF级Wistar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林继红 袁进 +2 位作者 顾为望 张嘉宁 吴清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3期18-20,共3页
为了探讨不同比例的虫草培养基混合料对SPF级Wistar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收集3组共60只Wistar大鼠的18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试验组Wistar大鼠的血红蛋白、嗜酸性细胞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雄性Wistar大鼠... 为了探讨不同比例的虫草培养基混合料对SPF级Wistar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收集3组共60只Wistar大鼠的18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试验组Wistar大鼠的血红蛋白、嗜酸性细胞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雄性Wistar大鼠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尿素氮和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雌性Wistar大鼠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指标各组间和不同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比例的虫草培养基混合料,可使SPF级Wistar大鼠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培养基混合料 SPF级wistar大鼠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Wistar大鼠多焦视网膜电图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新光 于敬妮 +5 位作者 郭斌 唐乐 刘建国 楚美芳 艾华 张妍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314-1316,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Wistar大鼠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特性。方法:正常Wistar大鼠7只,在暗适应5h以上,采用RETscan3.15系统检查一侧眼的mfERG。为避免记录时间和麻醉药物的可能影响,每次记录间隔3d。结果:注视点位于屏幕中心,当刺激图形为... 目的:探讨正常Wistar大鼠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特性。方法:正常Wistar大鼠7只,在暗适应5h以上,采用RETscan3.15系统检查一侧眼的mfERG。为避免记录时间和麻醉药物的可能影响,每次记录间隔3d。结果:注视点位于屏幕中心,当刺激图形为黑白交替时,mfERG总和反应P1波的潜伏期为(44.14±1.35)ms,幅值为(79.71±9.15)μV,上半野的P1波反应密度、P1波幅值和N1波幅值高于下半视野(P<0.05),P1波反应密度、P1波幅值和N1波幅值随离心度的增加而减少(P<0.05)。重复记录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mfERG方法可以反映部分视网膜的功能,我们可靠地记录Wistar大鼠视网膜mfERG的正常特征,为进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豚鼠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克研 王承利 +4 位作者 张贺 安洋 苏朋 孙倩 王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136,共5页
为探讨原代Wistar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本研究取新生24h内的Wistar大鼠海马组织,无菌剪碎后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逐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从海马组织中分离出的神经... 为探讨原代Wistar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本研究取新生24h内的Wistar大鼠海马组织,无菌剪碎后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逐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从海马组织中分离出的神经细胞具有增殖能力,细胞对数生长期为2~8d,最长培养30d;细胞经免疫荧光鉴定Nestin表达呈阳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传代培养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均有NF阳性标记物,GFAP抗体和CD68抗体显色均为阴性。由此可见,分离培养的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元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海马 神经细胞 分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感应热疗联合免疫佐剂对Wistar大鼠Walker-256肿瘤的异位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乐辉 郝丽莉 +5 位作者 廖遇平 王晓文 周菊梅 王桂华 张莹莹 唐劲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加热温度及联合免疫佐剂对大鼠Walker-256肿瘤生长及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双侧腋下皮下移植Walker-256肿瘤模型,接种后7d随机分成6组:Ⅰ组(单纯植入热籽对照);Ⅱ组(42~46℃单纯热疗);Ⅲ组(42~46... 目的观察不同加热温度及联合免疫佐剂对大鼠Walker-256肿瘤生长及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双侧腋下皮下移植Walker-256肿瘤模型,接种后7d随机分成6组:Ⅰ组(单纯植入热籽对照);Ⅱ组(42~46℃单纯热疗);Ⅲ组(42~46℃热疗+免疫佐剂);Ⅳ组(50~55℃单纯热疗);Ⅴ组(50~55℃热疗+免疫佐剂);Ⅵ组(单纯免疫佐剂对照)。每3d测双侧肿瘤大小的变化,治疗后14d取肿瘤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CD8+T细胞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D4+T细胞的表达。结果热疗后14d,Ⅱ、Ⅲ、Ⅳ、Ⅴ组两侧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Ⅴ组治疗侧及对侧肿瘤体积分别缩小34.6%、60.1%,并有3只大鼠对侧肿瘤完全消退,与Ⅰ组、Ⅵ组2个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q=4.552,P<0.05;q=4.400,P<0.05)。组织学检查肿瘤细胞呈凋亡、坏死性改变,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V组还可见大量吞噬细胞,对侧未见明显坏死肿瘤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较明显。免疫学检查加热后CD4+T细胞和CD8+T细胞较对照组(Ⅰ、Ⅵ组)明显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均以V组表达最多(P<0.05)。结论50~55℃瘤内局部加热不仅能抑制乳腺癌生长,还可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并具有异位效应,免疫佐剂能增强其抑瘤作用及异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肿瘤 热疗 免疫佐剂 细胞免疫 异位效应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舌部毛细血管铸型结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毕振宇 武斌 +3 位作者 刘阳 丁自海 杨宇超 欧阳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587,631,F0003,共4页
目的: 通过Wistar大鼠舌部毛细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旨在观察其毛细血管床的三维空间结构,为中医舌诊中微循环生理与病理形态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8周龄Wistar大鼠从腹部以下断除,从主动脉插管冲洗后,灌注树脂材料。恒温水浴... 目的: 通过Wistar大鼠舌部毛细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旨在观察其毛细血管床的三维空间结构,为中医舌诊中微循环生理与病理形态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8周龄Wistar大鼠从腹部以下断除,从主动脉插管冲洗后,灌注树脂材料。恒温水浴箱放置24h后,解剖大鼠头颈部,制作舌标本。舌部标本腐蚀、冲洗、干燥。Wistar大鼠舌标本进行喷金处理,扫描电镜从30倍到4500倍下观察舌部毛细血管标本各个解剖结构。结果: Wistar大鼠舌标本的毛细血管铸型的血管无杂物附着,清晰显示局部毛细血管的形态与走行结构,扫描电镜下可显示微观毛细血管三维空间结构,大量舌乳头结构的空间形态特点。结论: 建立了Wistar大鼠舌部的毛细血管铸型方法,为研究舌部微血管的形态学三维观察和重建提供了方法,也为中医的舌诊研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大鼠 微血管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
12
作者 王红丽 杜娟 +3 位作者 曹梦琪 张陆勇 江振洲 黄鑫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提取验证方法并探究雷公藤甲素对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影响与机制。方法提取Wistar大鼠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验证其血清依赖性和类固醇激素分泌功能;考察雷公藤甲素对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毒性及...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提取验证方法并探究雷公藤甲素对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影响与机制。方法提取Wistar大鼠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验证其血清依赖性和类固醇激素分泌功能;考察雷公藤甲素对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毒性及周龄变化对毒性敏感性的影响,通过PCR和WB实验初步探究其机制。结果离体培养72 h的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具有血清依赖性和类固醇激素分泌功能。大鼠周龄影响毒性敏感性,雷公藤甲素剂量依赖性抑制类固醇激素分泌,抑制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HSD3B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雌性Wistar大鼠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是探究药物对肾上腺类固醇激素分泌影响的良好模型;雷公藤甲素抑制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类固醇激素分泌与HSD3B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甲素 肾上腺 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 皮质酮 孕酮 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 雌性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消渴胶囊对Wistar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红梅 于秀华 邵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908-910,共3页
目的研究马齿苋消渴胶囊对Wistar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的影响,为马齿苋消渴胶囊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高、中、低不同剂量给药组的高血糖Wistar大鼠,予0.72、0.36、0.18 g/kg的马齿苋消渴胶囊,连续... 目的研究马齿苋消渴胶囊对Wistar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的影响,为马齿苋消渴胶囊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高、中、低不同剂量给药组的高血糖Wistar大鼠,予0.72、0.36、0.18 g/kg的马齿苋消渴胶囊,连续给药4周,每周测定1次血糖、体质量,并于给药第4周后处死动物,取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马齿苋消渴胶囊可使Wistar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血糖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01、P<0.01、P<0.05),与阳性药对照组具有相似的作用。结论马齿苋消渴胶囊对Wistar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具有降低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消渴胶囊 wistar大鼠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酒精暴露对不同性别Wistar大鼠前额叶皮质htr3amRNA表达水平及觅药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徐亚辉 刘晖 +2 位作者 刘铁桥 郝伟 张瑞岭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1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暴露对不同性别Wistar大鼠前额叶皮质htr3amRNA表达水平及觅药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和24只雌性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雄性酒精组、雄性对照组、雌性酒精组、雌性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酒精或生理...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暴露对不同性别Wistar大鼠前额叶皮质htr3amRNA表达水平及觅药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和24只雌性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雄性酒精组、雄性对照组、雌性酒精组、雌性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酒精或生理盐水处理15d。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分值评价大鼠的觅药行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htr3amRNA表达水平。结果雄性酒精组及雌性酒精组条件性位置偏爱分值、前额叶皮质htr3a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雄性对照组及雌性对照组(P〈0.01),不同性别大鼠酒精组和对照组条件性位置偏爱分值、前额叶皮质htr3a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雄性和雌性酒精组条件性位置偏爱分值与前额叶皮质htr3a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41,P〈0.05)。结论Wistar大鼠慢性酒精暴露后前额叶皮质htr3amRNA表达水平升高,且与酒精觅药行为呈正相关;雄性与雌性Wistar大鼠慢性酒精暴露诱导的觅药行为、前额叶皮质htr3a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大鼠 动物实验 慢性酒精暴露 不同性别 前额叶皮质 htr3a 觅药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HIGH-LIPID DIET ON GLOMERULAR MESANGIAL MATRIX IN ADRIAMYCIN-INDUCED NEPHROTIC RATS
15
作者 宋红梅 李学旺 +1 位作者 魏珉 朱传酉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4-139,共6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hypercholsterolemia induced by a high-lipid diet on glomerulosclerosis. METHODS: Twenty nephrotic syndrome (NS) Wistar rats administrated adriamycin (ADR) with a single intravenou...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hypercholsterolemia induced by a high-lipid diet on glomerulosclerosis. METHODS: Twenty nephrotic syndrome (NS) Wistar rats administrated adriamycin (ADR) with a single intravenous dose of 5 mg/kg body weight,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andard and high-lipid chow groups. Another 20 weight-matched non-NS rats that received a vehicle alone were grouped as control. 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and serum cholesterol were assayed; image analysis and techniques of 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glomeruli and the production of glomerular mesangial matrices in different groups. RESULTS: The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rats with high-lipid chow in both non-NS [(2.2 +/- 0.3) g/L vs. (0.9 +/- 0.1) g/L,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riamycin induced nephrosis high lipid diet glomerular mesangial matrix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hypercholesterolemia induced by a high-lipid diet on glomerulosclerosis. Methods. Twenty nephrotic syndrome (NS) wistar rats adm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维生素D_(3)灌胃的Wistar大鼠毒性反应及组织器官钙化观察
16
作者 游赣花 龙向淑 +7 位作者 周瑜 黄晶 何尤夫 宋方 田茂波 肖燕 邓世燕 吴强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过量维生素D_(3)(VitD_(3))灌胃的Wistar大鼠毒性反应及组织器官钙化情况。方法将6~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给药组给予VitD_(3)70万U/kg灌胃,对照组同法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隔天1次,共灌胃2次。灌胃后... 目的观察过量维生素D_(3)(VitD_(3))灌胃的Wistar大鼠毒性反应及组织器官钙化情况。方法将6~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给药组给予VitD_(3)70万U/kg灌胃,对照组同法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隔天1次,共灌胃2次。灌胃后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并于灌胃结束1周后取大鼠心脏、肝脏、肾脏、肺、血管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茜素红染色观察组织器官钙化情况;qRT-PCR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免疫组化法检测BMP2蛋白。结果给药组大鼠精神萎靡,进食量减少,毛发无光泽,口角有血迹,出现咖啡色尿,解剖后发现弥漫性肺出血及肠梗阻现象。HE染色及茜素红染色观察到给药组大鼠心脏、肾脏、肺、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钙化灶等病理改变,而肝脏中未观察到病理改变。给药组心脏、肾脏、肺、血管中BMP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过量VitD_(3)灌胃可引起Wistar大鼠急性毒性反应及多种组织器官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药物过量 wistar大鼠 毒性反应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引起Wistar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贵花 黄从书 +4 位作者 刘桂芳 谢光辉 马增春 杨凌 高月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4期24-30,共7页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Wistar大鼠,制作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探索模型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将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6)、30 Gy照射组(n=10)、45 Gy照射组(n=10),对大鼠臀背部进行单次局部照射。分别于照后7 d...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Wistar大鼠,制作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探索模型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将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6)、30 Gy照射组(n=10)、45 Gy照射组(n=10),对大鼠臀背部进行单次局部照射。分别于照后7 d、14 d、21 d、28 d、35 d、45 d、^(60)d观察两组照射区域皮肤变化、血流变化及体重变化等情况,在照后^(60)d取各组大鼠照射区皮肤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通过光镜分析照后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大鼠照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在照后21 d皮肤损伤最重,之后逐渐恢复;照射组大鼠臀背部皮肤血流在红斑充血期及愈合初期血流增加,在溃疡坏死期及愈合后期降低;光镜下可见30 Gy大鼠表皮增厚,鳞状上皮细胞数量增多;45 Gy大鼠表皮显著增厚,真皮层伴有淋巴细胞浸润。45 Gy^(60)Coγ射线单次局部照射Wistar大鼠臀背部皮肤可获得较佳的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γ 射线 放射性皮肤损伤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ERATION IN ENTEROCYTE GENE EXPRESSION MAY EXPLAIN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FOLLOWING GLUTAMINE SUPPLEMENTED PARENTERAL NUTRITION
18
作者 JiangZhuming,MD LiuYuewu,MD,PhD +3 位作者 MaYongxian,MD BaiManxi,MD,PhD QiangBoqing,PhD RobertSmith,MD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2-116,共5页
Following extensive bowel resection, the intestinal tract undergoes a variety of adaptive responses to enhance bowel fun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glutamine-supplemented parenteral... Following extensive bowel resection, the intestinal tract undergoes a variety of adaptive responses to enhance bowel fun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glutamine-supplemented parenteral nutrition on mucosal cellularity and gut function. In addition, enterocyte gene expression of two relevant systems was also characterized and related to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that occurred. Male Wistar rats underwent a 60% small bowel resection and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 and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 = 10) received a standard intravenous nutritional solu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n = 10) received a similar solution but enriched with alanylglutamine dipeptide. After 7 days blood was taken for amino acid analysis, and bowel was harvested to determine mucosal morphology and expression of mucosal cell glutaminase and IGF-I mRNA. Mesentery lymphnodes were cultured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bacteria and thus access bacteria translocation. Serum glutamine concentration and mucosal architecture were maintained in the study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Seventy percent of lymphnodes were cultured positive in control vs. only 20% in the study group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enteral Nutrition Animals DIPEPTIDES ENTEROCYTES Gene Expression GLUTAMINASE Ileum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Intestinal Mucosa Intestine Small JEJUNUM Male RNA Messenger ratS rats wistar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Treg的影响
19
作者 白炳生 刘永前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0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Treg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3个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8只,制备结直肠癌模型成功后的40只进入实验,随机分为四组,各10例;分别为结直肠癌单纯手术组、实验组(低、中、高剂量罗哌卡...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Treg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3个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8只,制备结直肠癌模型成功后的40只进入实验,随机分为四组,各10例;分别为结直肠癌单纯手术组、实验组(低、中、高剂量罗哌卡因),改良法构建硬膜外阻滞动物模型。手术组术前30 min,硬膜外预注0.2%注罗哌卡因20μL后,以不同浓度、剂量罗哌卡因持续泵注。比较四组术后不同时点Treg细胞水平及功能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检测。结果:T1、T2时间点中、高剂量组IL-10及TGF-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超前镇痛,对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Treg有负向调节作用,有利于减少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超前镇痛 wistar大鼠 结直肠癌 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骨制备CMC活性钙的工艺及生物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吴燕燕 李来好 +3 位作者 林洪 杨贤庆 刁石强 石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罗非鱼骨这一丰富的钙源,本文采用柠檬酸和苹果酸混合酸对罗非鱼骨粉进行CMC钙的制备工艺研究,并以Wistar大白鼠为模型,评价该产品的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以柠檬酸和苹果酸按3:2的浓度比混合,在121℃的高温下提取罗非鱼骨... 为了充分利用罗非鱼骨这一丰富的钙源,本文采用柠檬酸和苹果酸混合酸对罗非鱼骨粉进行CMC钙的制备工艺研究,并以Wistar大白鼠为模型,评价该产品的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以柠檬酸和苹果酸按3:2的浓度比混合,在121℃的高温下提取罗非鱼骨粉1h,取上清液调pH中性,然后进行浓缩烘干,钙提取率为92.1%,产品在热水中溶解度达88%。动物代谢实验显示,与实验对照组比较,CMC活性钙组无论是在血钙、骨钙和存留率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比碳酸钙更易被机体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骨 CMC活性钙 生物利用率 wistar大白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