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种肥分离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孙刚刚
郭飞
聂凌帆
田文强
王泓懿
史永清
吴利
艾红玉
张金汕
石书兵
|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生物基和传统微塑料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杨梦雅
相西宇
赵慧莹
陈佳慧
张海洋
田晓飞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播量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郑琪
孔丽婷
张旭辉
马强强
李雅洁
刘愈之
刘众
王亚翠
|
《山西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4
|
播期和播量对小麦临农4357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张伟
史晓芳
逯腊虎
张婷
袁凯
雷梦林
|
《山西农业科学》
|
2024 |
2
|
|
|
5
|
山东省小麦育种现状与建议 |
黄德华
张珊
曹新有
吴佳洁
王文良
马欣
武军
郭晓东
宫明永
王召锋
安丙俭
程冰
陈建省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6
|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光合特性、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
刘林业
王壮壮
谷丰序
段剑钊
王永华
|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7
|
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
武文明
李金才
陈洪俭
魏凤珍
王世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7
|
|
|
8
|
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
王汉芳
季书琴
李向东
张德奇
马西云
钱圆
时艳华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6
|
|
|
9
|
气温变化对鲁西北冬小麦最佳适播期的影响 |
荣云鹏
朱保美
韩贵香
高克华
郭春荣
刘延涛
王家仁
乔秀芳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3
|
|
|
10
|
有色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籽粒色素含量动态变化 |
宋伟
孙兰珍
类承斌
赵爱红
刘青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
2004 |
20
|
|
|
11
|
山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沟穴播技术试验研究 |
田晓峰
高成芳
张二喜
宋建荣
王守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9
|
|
|
12
|
立体匀播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孙鹏
张金汕
贾永红
刘冲
李鹏
蒋文
李春艳
石书兵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
13
|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特性的分子标记鉴定 |
张海萍
常成
游光霞
张秀英
闫长生
肖世和
司红起
卢杰
马传喜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
14
|
多效抗旱驱鼠剂对田间小麦促长增产效果研究 |
王明春
韩崇选
杨学军
胡忠朗
杨林
师建银
吴凤霞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2001 |
14
|
|
|
15
|
MicroRNA在种子发育、休眠与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
魏俊
陆秀君
张晓林
梅梅
黄晓丽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
16
|
品种、种子大小和施肥对冬小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吉春容
李世清
李生秀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6
|
|
|
17
|
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张凯
任健
仝胜利
陈利军
董丽平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
18
|
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休眠生理生态研究 |
刘震
王艳梅
蒋建平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
19
|
带状种植小麦带型—群体—产量相关规律的研究 |
赵秉强
余松烈
李凤超
于振文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2
|
|
|
20
|
耕种方式对华北地区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翟云龙
魏燕华
张海林
陈阜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