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
1
作者 马继征 王少纯 王许可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3期43-46,62,共5页
目的探究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LS)的效果。方法将98例L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后正中入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观察组接受Wiltse入路MIS-TLIF治疗... 目的探究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LS)的效果。方法将98例L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后正中入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观察组接受Wiltse入路MIS-TLIF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效果比较,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长较对照组短,手术时长较对照组长(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椎间盘高度、椎体滑移度、滑脱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P>0.05。两组术后第5 d、第10 d、3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 h血清ACTH、Cor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后正中入路TLIF与Wiltse入路MIS-TLIF治疗LS患者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改善腰椎功能,但后者于优化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方面更具优势,且对机体产生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椎腰椎融合术 wiltse 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君豪 娄朝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0期3673-3674,共2页
目的观察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7例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7例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接受后路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接受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及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腰椎功能评分表(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短,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JO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采取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临床效果确切,能提高患者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经椎腰椎融合术 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瑞龙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78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均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按照不同入路,分为Wiltse入路组(39例),后正中入路组(39例)。...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78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均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按照不同入路,分为Wiltse入路组(39例),后正中入路组(39例)。对比2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采用奥斯沃斯特里残疾指数(ODI)评分评估对比手术前后2组腰椎功能。结果: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长、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后正中入路组短,手术出血量、引流量较后正中入路组低(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3 d、术后7 d血清CPK水平较后正中入路组低(P<0.05);术后1个月、12个月ODI评分Wiltse入路组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引流量低,可减轻肌肉损伤,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wiltse 后正中 腰椎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屈盈乐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给予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100例,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正中入路方案,观... 目的:探讨给予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100例,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正中入路方案,观察组采用Wiltse入路方案。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中失血量、Oswestry功能障碍(ODI)以及视觉模拟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ODI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ODI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采用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可以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ODI评分以及VAS评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 wiltse 腰椎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凯 鲍朝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究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DLSS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 目的探究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DLSS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Wiltse入路组(n=43)、后正中入路组(n=43)。Wiltse入路组经Wiltse入路TLIF治疗,后正中入路组经后正中入路TLIF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血清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皮质醇(Cor)]水平、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腰椎功能改善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后正中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同术前对比,术后3 d两组血清指标升高,且Wiltse入路组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3个月VAS、ODI评分均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与后正中入路组9.30%(4/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节段DLSS患者采用Wiltse入路经TLIF治疗可提高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调节血清指标水平,缓解患者疼痛,恢复腰椎功能,促进病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wiltse 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tse入路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贤玉 董胜利 +2 位作者 刘帅 李来好 高振甫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64例FLLDH患者,依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后正中入路TLI...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64例FLLDH患者,依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治疗,观察组接受Wiltse入路单侧TLIF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应急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1年,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观察组血清β-内啡肽(β-EP)高于对照组,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血清皮质醇(Cor)、丙二醛(MAD)、超氧阴离子(O2-)、氢氧根离子(OH-)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Wiltse入路单侧TLIF治疗FLLDH,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减少疼痛,还能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且对应激反应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盘突出症 旁肌 后正中 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伟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9期3505-3506,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后正中组和Wiltse组,每组41例。后正中组接受后正中入路经椎...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后正中组和Wiltse组,每组41例。后正中组接受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Wiltse组接受经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6、12个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Wiltse组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均较后正中组少,下地活动时间较后正中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6、12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Wiltse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后正中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相比,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创伤小,患者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后正中经椎腰椎融合术 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白世明 刘中收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8期3313-3315,共3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在驻马店盘龙山医院接受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8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椎旁...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在驻马店盘龙山医院接受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8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椎旁肌间隙入路,41例)和对照组(传统后正中入路,39例)。对比分析两组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41),低于对照组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方式进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微创经椎腰椎融合术 旁肌 后正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汤雄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1791-1793,共3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0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依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0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依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分别于手术前后以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取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旁肌 经椎腰椎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3
10
作者 姜宇 袁磊 +7 位作者 郭昭庆 李危石 陈仲强 齐强 曾岩 孙垂国 钟沃权 孙卓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46例PELD术后复发性单节段LDH行TLIF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初次行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31例(PETD组),初次行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15例(PEID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术期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水平、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PETD组翻修术中出血量(239.7±91.8)ml,PEID组(235.3±47.9)ml;PETD组翻修术后引流量(483.4±248.0)ml,PEID组(342.7±99.0)ml。翻修手术时5例发生脑脊液漏,均发生在PETD组。PETD组7例(22.6%)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加重,PEID组仅2例(13.3%)。46例术后随访(34.8±9.2)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复发和再次翻修手术,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29分法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0),PEID、PETD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3.3%(14/15)、93.5%(29/31)。结论TLIF治疗PELD术后复发性单节段LDH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腰椎盘切除术 经椎腰椎融合术 经椎路经皮内镜盘切除术 经椎路经皮内镜盘切除术 复发性腰椎盘突出症 翻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景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49-2750,共2页
目的分析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LSS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微创组(36例)与开放组(36例)。开放组接受传统后路开放减压术治疗,... 目的分析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LSS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微创组(36例)与开放组(36例)。开放组接受传统后路开放减压术治疗,微创组接受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估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疼痛度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微创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较开放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微创组VAS评分较开放组低,JOA评分较开放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LSS患者采取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创伤小,术后疼痛度轻,腰椎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单侧路双侧减压经椎融合术 疼痛程度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世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8期118-119,共2页
目的:观察用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内江市东兴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入院后,用开放性经椎板间入路融合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微创... 目的:观察用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内江市东兴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入院后,用开放性经椎板间入路融合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治疗后其VAS及ODI的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用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其腰腿疼痛的程度,改善其腰腿的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融合术 开放性经椎融合术 腰椎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TLIF对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疗效及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左炳光 王智培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34-1538,共5页
探讨不同入路的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对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疗效及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影响差异。选取102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各51例。微创组行Wiltse入路和MAST Quadrant管道下微创TL... 探讨不同入路的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对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疗效及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影响差异。选取102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各51例。微创组行Wiltse入路和MAST Quadrant管道下微创TLIF,开放组行传统入路TLIF。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治疗优良率。采用X线测定患者手术前后的腰椎-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腰椎前凸角(LL)、腰骶角(LSA)、L1铅垂线与S1距离(LASD)、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入射角(PI)、滑脱角(SA)。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开放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LL较术前增大,SA较术前减小(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入路TLIF均可改善腰椎-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疗效相当,但Wiltse入路和MAST Quadrant管道下手术更具微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融合术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 矢状位影像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