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联网的光伏温室温度预测与环境监控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海涛 招兴业 +1 位作者 陆剑锋 王钧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2,共8页
针对大型温室群普遍存在耗能高、监测困难及温度调控滞后等问题,设计集光伏发电、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和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技术于一体的温室监控系统。根据广西桂南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Ecotect仿真得出屋顶光伏组件覆盖率在25%或33%时可... 针对大型温室群普遍存在耗能高、监测困难及温度调控滞后等问题,设计集光伏发电、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和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技术于一体的温室监控系统。根据广西桂南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Ecotect仿真得出屋顶光伏组件覆盖率在25%或33%时可兼顾光伏发电和温室内部采光效果。监控系统利用LoRa和NB—IoT技术混合组网实现环境参数的无线采集,上位机结合云平台及物联网技术对温室环境进行远程监控,并运用采集数据训练WOA—LSTM模型为温度预测提供支撑。测试表明,系统通信距离在500 m内,丢包率不超过3%,满足大型温室群对环境信息采集和稳定传输的需求,温度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76℃、0.367℃,可为温度预测和提前调控提供参考。该系统能够实现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温度预测与调控,可为进一步提高温室种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温室 监控系统 温度预测 低功耗广域物联网 无线传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确定性网络传输技术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彤 徐都玲 +5 位作者 吴波 郭雄文 蒋岱均 罗成 卢卫 杜小勇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1-398,共28页
广域网作为连接新业务、新基础设施和各类新型应用的纽带,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近年来,数据量爆炸性增长,伴随着基于广域网的大模型、数字经济、元宇宙和全息社会等新型应用形态的持续涌现,以及东数西算、算力网络和数据... 广域网作为连接新业务、新基础设施和各类新型应用的纽带,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近年来,数据量爆炸性增长,伴随着基于广域网的大模型、数字经济、元宇宙和全息社会等新型应用形态的持续涌现,以及东数西算、算力网络和数据场等新型业务架构的出现,业务对广域网的数据传输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时延为例,广域网不仅需要提供及时的服务,还需要提供准时的服务,即时延成为必须满足的确定性指标.因此,广域确定性网络作为广域网的新范式应运而生.系统地综述确定性网络的内涵,回顾传统确定性网络相关技术发展脉络,介绍广域确定性网络的新应用,探讨广域网确定性网络传输具有的新特征以及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广域确定性网络的新目标.基于上述新应用、新特征、新挑战和新目标,详细总结当前广域确定性网络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给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期望能为广域确定性网络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网 确定性网络 数据传输 改良式 革命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SD-WAN的协议无感知快速源路由转发方案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维勇 吴阕 +1 位作者 张伟 陈云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6-215,共10页
针对OpenFlow协议依赖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将协议无感知转发(POF)技术应用在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环境下的快速源路由转发方案。该方案利用POF的高可编程性特征,通过重构源路由包头字段来封装完整的转发路径,采用POF提供的流指令集实现... 针对OpenFlow协议依赖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将协议无感知转发(POF)技术应用在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环境下的快速源路由转发方案。该方案利用POF的高可编程性特征,通过重构源路由包头字段来封装完整的转发路径,采用POF提供的流指令集实现交换机的包处理算法,且在多级流表设计中采用流水线的方式。通过抽象和重用相同的匹配逻辑,减少了整个网络中的流表条目数,提高系统的转发效率和扩展性。基于Mininet搭建了POF实验平台并在单链路拓扑和多播树拓扑2种环境下通过泛洪流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将POF技术运用在SD-WAN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源路由转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广域网 OpenFlow协议 协议无感知转发 源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bic+:用于跨数据中心网络的改进Cubic拥塞控制算法
4
作者 龙铁 肖甫 +2 位作者 樊卫北 何昕 王俊昌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5-342,共8页
跨数据中心网络是处于不同地区的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s,DCNs)通过广域网(Wide-Area Network,WAN)连接组成的网络,分布式应用通常基于该网络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DCNs和WAN的缓冲区大小、往返时延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 跨数据中心网络是处于不同地区的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s,DCNs)通过广域网(Wide-Area Network,WAN)连接组成的网络,分布式应用通常基于该网络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DCNs和WAN的缓冲区大小、往返时延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现有的Cubic拥塞控制算法在跨数据中心网络场景下出现降速不准确、丢包率过高以及与其他拥塞控制算法兼容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挑战,提出了一种通过匹配不同发送速率模式的改进Cubic算法Cubic+。具体地,Cubic+整合了网络中的时延、ECN(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和丢包信号。当拥塞发生在浅缓冲交换机时,Cubic+会周期性地排空队列;当拥塞发生在深缓冲路由器时,Cubic+会快速减少堆积的数据包。基于大规模NS3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跨数据中心网络流量模型下,Cubic+与现有流行算法相比,平均流完成时间最多减少了20.77%,第99百分位流完成时间最多减少了15.88%,为跨数据中心网络提供了一种高吞吐的拥塞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网络 拥塞控制 吞吐公平性 TCP传输 广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端到端确定性网络架构及应用验证
5
作者 刘美慧 陈焱 +3 位作者 沈彬 付韬 许方敏 赵成林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2-1112,共11页
在工业网络中,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应用对网络端到端传输的确定性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确定性技术的研究大多关注自身网络层级的确定性保障,忽略了需要多种确定性技术协同配合的端到端确定性。基于核电行业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灵... 在工业网络中,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应用对网络端到端传输的确定性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确定性技术的研究大多关注自身网络层级的确定性保障,忽略了需要多种确定性技术协同配合的端到端确定性。基于核电行业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FlexE)和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融合的广域端到端确定性网络架构,从控制面功能与数据面协同调度2个方面对该架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在真实的广域网络环境中,基于双电机协同与工业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对架构进行了性能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架构能够满足应用对广域端到端确定性网络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端到端 确定性网络 灵活以太网 时间敏感网络 工业应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商SD-WAN部署的难点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顾炯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2-176,共5页
通过分析Google SD-WAN在其B4网络上的部署方法,借鉴其如何帮助用户降低广域网的开支和提高其自身广域网连接灵活性,建立SD-WAN国内广域网上应用的模型,从智能化网络、数据分级、应用承受度3个维度分析了国内SD-WAN应用可行性,提出了SD-... 通过分析Google SD-WAN在其B4网络上的部署方法,借鉴其如何帮助用户降低广域网的开支和提高其自身广域网连接灵活性,建立SD-WAN国内广域网上应用的模型,从智能化网络、数据分级、应用承受度3个维度分析了国内SD-WAN应用可行性,提出了SD-WAN作为可"共享网络"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应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wan SDN I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算力中心协同的广域智算网络仿真架构设计
7
作者 边彦晖 刘明远 虞红芳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
针对智算仿真难以满足广域网时空动态性需求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面向多算力中心协同的广域智算网络仿真架构。该架构的主要创新点包括:基于属性图模型的拓扑抽象方法,实现异构算力间不规则连接建模和不稳定网络还原;基于流感知框架的广域... 针对智算仿真难以满足广域网时空动态性需求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面向多算力中心协同的广域智算网络仿真架构。该架构的主要创新点包括:基于属性图模型的拓扑抽象方法,实现异构算力间不规则连接建模和不稳定网络还原;基于流感知框架的广域通信模拟架构,提供高精度网络通信仿真;事件触发的多算力中心动态调度协议,通过逻辑时钟保障跨域操作因果一致性。本架构的提出弥补了广域多算力中心背景下仿真工具的缺失,为广域智算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提供高效、可靠的仿真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算力中心协同 广域环境 算网融合 仿真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WAN的自适应多帧高效传输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任智 秦军 +1 位作者 姜楠 王坤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8-1521,1540,共5页
针对LoRaWAN协议中LoRa网关与LoRa终端间数据多帧传输方式存在控制开销和传输时延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RaWAN的自适应多帧高效传输方法(adaptive multi-frame efficient transmission,AMFET),包含自适应多帧发送机制、自适应多帧... 针对LoRaWAN协议中LoRa网关与LoRa终端间数据多帧传输方式存在控制开销和传输时延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RaWAN的自适应多帧高效传输方法(adaptive multi-frame efficient transmission,AMFET),包含自适应多帧发送机制、自适应多帧接收确认机制和丢帧识别机制。自适应多帧发送机制对需确认数据消息设置优先等级,对高级需确认数据消息进行立即确认,对低级需确认数据消息在自适应发送模式结束后统一进行确认,同时将Fpending机制引入LoRaWAN上行多帧传输;自适应多帧接收确认机制通过位向量压缩技术记录已接收数据帧信息,从而单次对多个需确认数据消息进行合并确认;丢帧识别机制利用需确认帧编号(confirmed data identity,CDID)识别低级需确认消息是否丢失,避免终端异常进入休眠模式。通过数学分析和实验测试,分别对AMFET方法的性能进行了理论验证和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原LoRaWAN多帧传输方式,AMFET方法在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时延和数据传输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awan协议 Fpending机制 位向量压缩 自适应多帧传输 合并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WAN物联网的PM_(2.5)监测系统 被引量:4
9
作者 海涛 王秋晨 +2 位作者 杨嘉芃 李康 林国忠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2-1008,共7页
针对传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稳定性差、预测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SSA-BP)的预测方法,构建了基于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和云平台技术于一体的PM_(2.5)智能监测系统。系统以物联网云平台为主体框架,LoR... 针对传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稳定性差、预测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SSA-BP)的预测方法,构建了基于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和云平台技术于一体的PM_(2.5)智能监测系统。系统以物联网云平台为主体框架,LoRa通信传输环境参数,在云端部署服务,使用SSABP网络模型,达到提高系统整体稳定性和预测精度的目的。通过将采集的特征参数用SSA-BP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仿真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SSA-BP模型相较于传统BP网络模型有着更好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率在4%以内,系统实现了对PM_(2.5)的精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监测 远程监控 云平台 SSA-BP 物联网 低功耗广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应WAN的新型分层缓存管理机制
10
作者 卢军 陈凌虎 卢显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4-280,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层Cache管理机制。该机制是针对WAN环境中大型分布式文件系统设计,完全适应在WAN中工作。HCMM使用分层的方法来管理WAN中的Cache,可以有效地减少WAN上的网络通信开销和服务器上管理Cache的开销,从而提高WAN中分布式...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层Cache管理机制。该机制是针对WAN环境中大型分布式文件系统设计,完全适应在WAN中工作。HCMM使用分层的方法来管理WAN中的Cache,可以有效地减少WAN上的网络通信开销和服务器上管理Cache的开销,从而提高WAN中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性能。建立了HCMM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和单层Cache管理机制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HCMM在WAN环境中比单层Cache管理机制的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缓存管理机制 操作系统 广域网 分布式文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时-空全域特征增强的广域多风电场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11
作者 黄南天 李炳玲 +3 位作者 孙赫宏 王瑶瑶 蔡国伟 张良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88-3698,I0051,共12页
现有研究多依据地理位置或风电出力判定多风电场空间相关性,却忽视了高预测绝对误差值下风电并网出力的功率波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潜在威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全域特征增强的广域多风电场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模型。首先,在各区域实... 现有研究多依据地理位置或风电出力判定多风电场空间相关性,却忽视了高预测绝对误差值下风电并网出力的功率波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潜在威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全域特征增强的广域多风电场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模型。首先,在各区域实施“两个细则”背景下,采用多风电场出力的平均绝对误差为衡量多风电场风电并网波动对电力系统负面影响主要指标。通过最大相关系数定风电出力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强相关气象特征。其次,跨出地理位置相邻约束条件,以多风电场之间出力平均绝对误差为空间相关性构建时-空图边特征。通过时-空图神经网络信息传播机制,提高多场站数值天气预报的利用率,实现时-空全域全特征增强。然后,计及小概率场景影响引入绝对误差损失和交叉熵损失相结合的损失函数,优化不同小样本的类别权重向量。最后,将增强后的特征形成时间序列输入到门控循环单元层以实现广域多风电场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值误差绝对值百分比分别下降了0.89%~7.85%和3.56%~6.19%。与其他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相比,在小概率场景下最劣的评估指标提高了92.14MW,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多风电场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 全域全特征增强 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指数后退算法的LoRaWAN协议 被引量:3
12
作者 屈春晓 任久春 朱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3-108,133,共7页
通过对LoRaWAN协议信道接入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网络负载大的情况下数据传输成功率较低。考虑到提高传输成功率能够有效减少终端重传的次数,降低功耗从而延长终端寿命,因此将LoRaWAN协议与二元指数后退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改进协议。... 通过对LoRaWAN协议信道接入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网络负载大的情况下数据传输成功率较低。考虑到提高传输成功率能够有效减少终端重传的次数,降低功耗从而延长终端寿命,因此将LoRaWAN协议与二元指数后退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改进协议。采用简单状态机描述原始协议和改进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并利用概率分析进行数学建模。基于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协议能够有效提升网络传输成功率,虽然网络平均延时相应增加,但可通过增大带宽补偿此方面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广域网 LoRawan协议 LoRa调制 二元指数后退算法 信道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D-WAN的OpenFlow分组转发性能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锦元 罗文 +2 位作者 熊兵 罗可 胡志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93-3505,共13页
针对软件定义广域网(software-defined wide-area networks,SD-WAN)对数据传输时延要求高而有必要量化评估其分组转发性能的问题,考虑不同类型分组处理过程的差异性,基于排队论构建1个精确的OpenFlow分组转发性能模型。首先,描述SD-WAN... 针对软件定义广域网(software-defined wide-area networks,SD-WAN)对数据传输时延要求高而有必要量化评估其分组转发性能的问题,考虑不同类型分组处理过程的差异性,基于排队论构建1个精确的OpenFlow分组转发性能模型。首先,描述SD-WAN网络的典型部署场景,并对其数据平面的到达分组进行分类,进而为OpenFlow交换机的分组处理过程构建M/H3/1排队模型,并推导其关键性能指标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控制器集群的Packet-in消息排队模型,建立面向SD-WAN网络的OpenFlow分组转发性能模型,进而求得平均分组转发时延的闭式解。最后,采用模拟仿真和数值分析方法对本文所提出的模型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模型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模型能更准确地估计不同类型分组在OpenFlow交换机中的平均逗留时间,且平均分组转发时延主要受旧流分组处理速率和新流分组概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广域网 数据平面 OpenFlow交换机 M/H3/1排队模型 分组转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帧中继──LAN/WAN互连的新途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昕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9-44,共6页
帧中继为快速分组交换技术,是实现LAN/WAN(局域网/广域网)互连的新方法。本文阐述了帧中继概念、与X.25的比较、帧中继标准及功能。明确了帧中继是LAN/WAN互连的最佳选择方案。
关键词 帧中继 局域网 广域网 互连网 数据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网环境中舰船通信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代琪怡 田引黎 刘维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5-178,共4页
为满足舰船在广域网环境的安全通信需求,提出广域网环境中舰船通信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具备信息调度的舰船通信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模型,并针对舰船通信广域网环境存在的来自不同方向的通信干扰源、信号衰减和噪声干... 为满足舰船在广域网环境的安全通信需求,提出广域网环境中舰船通信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具备信息调度的舰船通信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模型,并针对舰船通信广域网环境存在的来自不同方向的通信干扰源、信号衰减和噪声干扰,结合噪声消除算法进行舰船通信网络信息传输抗干扰设计,降低外界干扰影响;针对舰船通信广域网环境中实时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面临的攻击、窃听、截取等多种安全威胁,采用双混沌互反馈加密方法完成舰船通信网络传输信息加密,保障信息在广域网环境下安全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升舰船通信速率,在不同干扰类型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加密后信息可成功掩盖原始数据分布特征,保障传输信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网 舰船通信网络 信息加密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view of Quantum Cryptography Communic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16
作者 CHEN Si-guang WU Meng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9-63,共5页
We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um cryptography communication,including analyze the problems lie in the existent literatures and give the resolv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se problems.Then discuss the quantum cryptog... We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um cryptography communication,including analyze the problems lie in the existent literatures and give the resolv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se problems.Then discuss the quantum cryptography communic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and also point out the shortcoming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the future of quantum wireless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密码系统 网络安全 R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广域网LoRa技术进展与研究挑战 被引量:6
17
作者 童率 王继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23-3642,共20页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型的应用模式和互联生态,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物联网通过连接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智能表计等低数据率、低功耗终端,赋予大量普通设备计算和联网的能力.随着应用场景和系统规模的扩展,传统无线...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型的应用模式和互联生态,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物联网通过连接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智能表计等低数据率、低功耗终端,赋予大量普通设备计算和联网的能力.随着应用场景和系统规模的扩展,传统无线技术难以适应物联网大规模、低功耗、远距离的设备组网要求.如何降低设备接入门槛、实现设备低功耗远距离连接,是当前物联网面临的重要挑战.LoRa(Long Range)作为一种代表性的低功耗广域网技术,有效解决了低功耗设备远距离连接问题,已成为物联网的核心支撑技术.然而LoRa在规模化应用中仍面临以下三方面重要挑战:(1)大规模连接场景高并发传输导致信号冲突,设备并发接入困难;(2)远距离无线链路信号衰减剧烈,弱信号可靠传输困难;(3)物联网共享信道异构协议干扰问题突出,广域异构共存困难.本文概述了现阶段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重点阐述现有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面临的三方面研究挑战及对应的技术方案.针对高并发冲突问题,现有研究提出冲突避免和并发解码方法;针对弱信号问题,现有研究在弱信号增强传输和接收端解码优化两个方面展开探索;针对异构协议竞争问题,现有研究设计了多种设计跨协议通信机制.本文综述了LoRa低功耗广域网最新相关研究,分析现有工作的创新点和局限性,并指出了低功耗广域网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低功耗广域网 冲突解码 弱信号 跨协议通信 网络系统 网络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Ra信号干扰分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花敏 魏佳楠 +1 位作者 赵伟 孟硕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48-2854,共7页
LoRa(Long Range radio)系统在当前不断发展的低功率广域网(LPWAN)中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它的MAC层采用的是基于ALOHA的接入协议。该接入机制虽然简单易实现,但同时也容易加剧冲突和碰撞的发生,降低整个系统的通信性能。因此,需要研究多... LoRa(Long Range radio)系统在当前不断发展的低功率广域网(LPWAN)中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它的MAC层采用的是基于ALOHA的接入协议。该接入机制虽然简单易实现,但同时也容易加剧冲突和碰撞的发生,降低整个系统的通信性能。因此,需要研究多个终端同时占用信道资源时的相互干扰情况,而LoRa信号的扩频因子(SF)将决定信号的通信覆盖范围。因此,分析了干扰信号的SF与发送信号的SF相同以及不同时,干扰信号对发送信号解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SF信号间的干扰影响相对较大,而干扰信号使用的SF与发送信号不同时,干扰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理论分析,获得了接收端正确解调时所要求的信干比(SIR)。可见,不同SF的LoRa信号可看作伪正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率广域网 LoRa 扩频因子 信号干扰分析 通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抗损高吞吐URDMA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晓东 陆璐 +3 位作者 孙滔 李志强 杨红伟 杜宗鹏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0,共8页
随着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实施以及智算、超算业务的快速发展,海量数据广域传输需求不断增多。提出一种广域抗损高吞吐超远程直接内存访问(URDMA)技术方案,通过对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协议栈的完全卸载,消除中央处理器(CPU)... 随着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实施以及智算、超算业务的快速发展,海量数据广域传输需求不断增多。提出一种广域抗损高吞吐超远程直接内存访问(URDMA)技术方案,通过对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协议栈的完全卸载,消除中央处理器(CPU)对网络高吞吐性能的限制。采用拥塞控制、丢包恢复、丢包重传等技术增强标准第2代基于融合以太网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oCEv2)协议,使其在广域有损网络下保持高吞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往返时延(RTT)时延为20 ms、丢包率0.1%的网络环境下,TCP协议吞吐性能仅为0.02 Gbit/s,标准RoCEv2性能接近为0,URDMA协议吞吐性能为88.26 Gbit/s;当RTT时延增加到80 ms时,TCP和RoCEv2协议吞吐基本衰减为0,URDMA协议吞吐性能为83.12 Gbit/s,仍然保持较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抗损高吞吐 数据快递 远程直接内存访问 RoCE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污水自动监控系统中监测点子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桥 蒋梁中 谢存禧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49-151,共3页
通过对目前我国在污水自动监控系统中主要采用的监测点方案的深入分析,找出了其应用效果不理想的技术原因,提出了先进的基于工业现场总线和嵌入式工控机的无人职守监测点子系统方案并介绍了其功能和优点,应用实践证明,在监控点数较多的... 通过对目前我国在污水自动监控系统中主要采用的监测点方案的深入分析,找出了其应用效果不理想的技术原因,提出了先进的基于工业现场总线和嵌入式工控机的无人职守监测点子系统方案并介绍了其功能和优点,应用实践证明,在监控点数较多的广域污水自动监控系统中,它是目前监测点子系统方案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网 自动监控系统 监测点 嵌入式工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