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与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赫芳芳
杨龙龙
+3 位作者
蒋桂英
郭柔谷
雷琪琪
徐红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0,130,共9页
为探究焉耆地区高产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与灌浆特性及其对水氮互作的响应机制,明确该地区滴灌春小麦的水氮施用量,以‘新春38号’和‘新春45号’春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灌溉处理为主区,包括亏缺灌溉(W_(1),4500 m^(3...
为探究焉耆地区高产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与灌浆特性及其对水氮互作的响应机制,明确该地区滴灌春小麦的水氮施用量,以‘新春38号’和‘新春45号’春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灌溉处理为主区,包括亏缺灌溉(W_(1),4500 m^(3)·hm^(-2))和适宜灌溉(W_(2),6000 m^(3)·hm^(-2));施氮处理为副区,包括0(N 0)、300 kg·hm^(-2)(N_(1))、400 kg·hm^(-2)(N 2),比较分析高产滴灌春小麦花后叶片和茎鞘的干物质积累与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两品种茎鞘和叶片的干物质积累量、转移量、转移率和粒重均先增加后降低,并均以W_(2)N_(1)处理最佳,贡献率则以W_(1)N_(1)处理最佳。两品种快速增长期结束时间(t_(2))、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t_(2)-t_(1))、平均灌浆速率(V mean)、最大灌浆速率(V max)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而快速增长期时间(t_(1))为先降低后增加,最大灌浆速率时间(t max)则持续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茎鞘、叶片的转移量、转移率、贡献率、t_(2)、t_(2)-t_(1)、V_(max)、V_(mean)与粒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两品种的粒重与平均灌浆速率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354和0.5173,与灌浆持续时间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6752和0.6249,表明灌浆持续时间对粒重的影响程度大于平均灌浆速率。在焉耆地区滴灌春小麦生产中,以W_(2)N_(1)处理(灌水6000 m^(3)·hm^(-2)+施氮300 kg·hm^(-2))茎鞘和叶片的干物质积累量、转运率表现最佳,故推荐其为焉耆地区合理的水氮供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春小麦
水氮互作
干物质积累转运
灌浆特性
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氮调控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
19
2
作者
董剑
赵万春
+2 位作者
高翔
陈其皎
王军卫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202,共7页
为明确陕西关中地区节水高肥效的生产最优灌溉和施肥技术,以陕西关中3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灌水模式、施氮量、施肥方式,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小麦品种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和转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间籽粒干物质...
为明确陕西关中地区节水高肥效的生产最优灌溉和施肥技术,以陕西关中3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灌水模式、施氮量、施肥方式,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小麦品种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和转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间籽粒干物质分配量和比例均无显著差异,各器官中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表现不一致;施氮量对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60%底肥+40%追肥处理,各器官中干物质的积累量和分配比例,以及各营养器官中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高于100%底肥处理。四因素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顺序为:品种>灌溉模式>施氮量>施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溉模式
施氮量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
29
3
作者
雷钧杰
张永强
+5 位作者
赛力汗.赛
薛丽华
梁玉超
张宏芝
陈兴武
王志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8-1086,共9页
为明确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连续两个冬小麦生长季,以新冬18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了0(N_0)、94.5(N_1)、180(N_2)、240(N_3)、300(N_4)、360kg·hm^(-2)(N_5)共6个施...
为明确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连续两个冬小麦生长季,以新冬18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了0(N_0)、94.5(N_1)、180(N_2)、240(N_3)、300(N_4)、360kg·hm^(-2)(N_5)共6个施氮量处理,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下滴灌冬小麦单茎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均呈"S"曲线变化。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的转运量及其转运效率、花后同化物积累量均以N_3处理最高;花前干物质转运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以及籽粒产量在两年中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呈先增后减趋势,也均以N_3处理最高,其中产量两年分别较N_0处理增产68.01%和67.39%。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240kg·hm^(-2)施氮量最有利于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和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冬小麦
施氮量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分配与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与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赫芳芳
杨龙龙
蒋桂英
郭柔谷
雷琪琪
徐红军
机构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0,130,共9页
基金
南疆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支撑计划项目(2021DB010)。
文摘
为探究焉耆地区高产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与灌浆特性及其对水氮互作的响应机制,明确该地区滴灌春小麦的水氮施用量,以‘新春38号’和‘新春45号’春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灌溉处理为主区,包括亏缺灌溉(W_(1),4500 m^(3)·hm^(-2))和适宜灌溉(W_(2),6000 m^(3)·hm^(-2));施氮处理为副区,包括0(N 0)、300 kg·hm^(-2)(N_(1))、400 kg·hm^(-2)(N 2),比较分析高产滴灌春小麦花后叶片和茎鞘的干物质积累与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两品种茎鞘和叶片的干物质积累量、转移量、转移率和粒重均先增加后降低,并均以W_(2)N_(1)处理最佳,贡献率则以W_(1)N_(1)处理最佳。两品种快速增长期结束时间(t_(2))、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t_(2)-t_(1))、平均灌浆速率(V mean)、最大灌浆速率(V max)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而快速增长期时间(t_(1))为先降低后增加,最大灌浆速率时间(t max)则持续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茎鞘、叶片的转移量、转移率、贡献率、t_(2)、t_(2)-t_(1)、V_(max)、V_(mean)与粒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两品种的粒重与平均灌浆速率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354和0.5173,与灌浆持续时间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6752和0.6249,表明灌浆持续时间对粒重的影响程度大于平均灌浆速率。在焉耆地区滴灌春小麦生产中,以W_(2)N_(1)处理(灌水6000 m^(3)·hm^(-2)+施氮300 kg·hm^(-2))茎鞘和叶片的干物质积累量、转运率表现最佳,故推荐其为焉耆地区合理的水氮供给模式。
关键词
滴灌春小麦
水氮互作
干物质积累转运
灌浆特性
粒重
Keywords
drip-
irrig
ated spring
wheat
water-
nitrogen
interacti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transport
grain filling characteristic
grain weight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氮调控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
19
2
作者
董剑
赵万春
高翔
陈其皎
王军卫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202,共7页
基金
国家小麦技术产业体系专项资金(CARS-03-2-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844)
校唐仲英育种基金专项
文摘
为明确陕西关中地区节水高肥效的生产最优灌溉和施肥技术,以陕西关中3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灌水模式、施氮量、施肥方式,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小麦品种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和转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间籽粒干物质分配量和比例均无显著差异,各器官中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表现不一致;施氮量对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60%底肥+40%追肥处理,各器官中干物质的积累量和分配比例,以及各营养器官中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高于100%底肥处理。四因素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顺序为:品种>灌溉模式>施氮量>施氮方式。
关键词
小麦
灌溉模式
施氮量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转运
Keywords
wheat; irrigation; nitroge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 transport;
分类号
S143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
29
3
作者
雷钧杰
张永强
赛力汗.赛
薛丽华
梁玉超
张宏芝
陈兴武
王志敏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农业部荒漠绿洲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8-1086,共9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B0100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项目(KY2015002,KY2013058)
+2 种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4211A0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201231103)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
文摘
为明确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连续两个冬小麦生长季,以新冬18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了0(N_0)、94.5(N_1)、180(N_2)、240(N_3)、300(N_4)、360kg·hm^(-2)(N_5)共6个施氮量处理,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下滴灌冬小麦单茎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均呈"S"曲线变化。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的转运量及其转运效率、花后同化物积累量均以N_3处理最高;花前干物质转运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以及籽粒产量在两年中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呈先增后减趋势,也均以N_3处理最高,其中产量两年分别较N_0处理增产68.01%和67.39%。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240kg·hm^(-2)施氮量最有利于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和高产。
关键词
滴灌
冬小麦
施氮量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分配与转运
Keywords
Drip
irrigation
Winter
whea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dry
matter
distribution
and translocat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与灌浆特性的影响
赫芳芳
杨龙龙
蒋桂英
郭柔谷
雷琪琪
徐红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氮调控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董剑
赵万春
高翔
陈其皎
王军卫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雷钧杰
张永强
赛力汗.赛
薛丽华
梁玉超
张宏芝
陈兴武
王志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