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肃北五个庙看敦煌西夏石窟艺术的谱系——五个庙石窟研究之二
1
作者 张小刚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5,共13页
肃北五个庙石窟的西夏壁画在敦煌石窟艺术中颇具特色。以五个庙西夏壁画为纽带,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敦煌石窟西夏壁画艺术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西夏时期敦煌地区各个石窟群之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为构建完整的敦煌西夏石窟艺术的谱系填补了... 肃北五个庙石窟的西夏壁画在敦煌石窟艺术中颇具特色。以五个庙西夏壁画为纽带,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敦煌石窟西夏壁画艺术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西夏时期敦煌地区各个石窟群之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为构建完整的敦煌西夏石窟艺术的谱系填补了重要缺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肃北五个庙石窟 敦煌石窟 西夏时期 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第431窟初唐观无量寿经变与善导之法门在敦煌的流传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景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3,126-127,共12页
本文对莫高窟第431窟初唐绘制的南、西、北三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及供养人画像和东壁的四大天王像、中心塔柱四面的说法图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此铺观无量寿经变体现了唐代净土大师善导的"凡夫论"思想,说法图、四大天王等也与往... 本文对莫高窟第431窟初唐绘制的南、西、北三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及供养人画像和东壁的四大天王像、中心塔柱四面的说法图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此铺观无量寿经变体现了唐代净土大师善导的"凡夫论"思想,说法图、四大天王等也与往生西方净土有关,进而指出第431窟初唐的这次重修,建立了敦煌莫高窟最早的一个往生西方净土法事活动的道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431窟 佛教信仰 净土法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城”的形象与演变 被引量:8
3
作者 孙毅华 《南方建筑》 2010年第6期60-63,共4页
敦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汉代既成为一座重要的边城,并修筑了完备的城池。敦煌石窟的开凿起于十六国前秦时期,以后从没间断的经过了十个朝代的延续开凿,直到元末。明代由于闭关嘉峪关,敦煌随被吐鲁番回教占领,石窟也遭受破坏。因... 敦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汉代既成为一座重要的边城,并修筑了完备的城池。敦煌石窟的开凿起于十六国前秦时期,以后从没间断的经过了十个朝代的延续开凿,直到元末。明代由于闭关嘉峪关,敦煌随被吐鲁番回教占领,石窟也遭受破坏。因此大多专家认定敦煌石窟艺术的范畴应从公元366年到公元1402年,历经一千多年。在一千多年的敦煌石窟艺术壁画中从始至终都有城的形象,在城的类型上种类繁多,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所有的城市类型。由于敦煌地处边塞,在城市类型上还反映了与之接壤的西域城市形象。壁画中城防建设与设施也是最完善的,有高大壮观的城门楼、突出的马面(既敌楼)与角楼、蹬城的慢道等,同时在城市的建筑规模及城门前的布置中还能看到城市的等级制度。在城的建筑与装饰上既符合就地取材的要求,也顺应当时的建筑潮流。利用各种花砖将城墙、城门等装饰起来,显现出隋唐城市的繁华富丽,还有城市建设的发展与演变,都在敦煌壁画中得以体现。敦煌壁画中的建筑画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不可或缺的形象资料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 壁画 西域 城的等级 城的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州东千佛洞第5窟佛台遗迹考古清理简报
4
作者 邓虎斌 方喜涛 +3 位作者 张小刚 杨韬 谢延明 马耀祖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1,共9页
东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保存了西夏时期重要的佛教遗存。2018年7月,为配合抢救性壁画保护修复的工作,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东千佛洞第5窟佛台遗迹进行了清理,基本弄清了佛台的形制和结构,出土了一些塑像残块、壁画... 东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保存了西夏时期重要的佛教遗存。2018年7月,为配合抢救性壁画保护修复的工作,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东千佛洞第5窟佛台遗迹进行了清理,基本弄清了佛台的形制和结构,出土了一些塑像残块、壁画残片及其他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千佛洞 第5窟 敦煌石窟 西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竟的示寂:敦煌西千佛洞第8窟涅槃图新探 被引量:3
5
作者 樊雪崧 殷博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42,共9页
敦煌西千佛洞第8窟涅槃图是敦煌石窟北朝时期仅存的两例涅槃图之一。本文分析了图中几个主要画面元素,包含此前未被分析的人物形象:梵摩那比丘和最后出家弟子须跋。对于图中站立于佛前的红衣老者,本文认为应并非学者此前所推测的医生耆... 敦煌西千佛洞第8窟涅槃图是敦煌石窟北朝时期仅存的两例涅槃图之一。本文分析了图中几个主要画面元素,包含此前未被分析的人物形象:梵摩那比丘和最后出家弟子须跋。对于图中站立于佛前的红衣老者,本文认为应并非学者此前所推测的医生耆婆,可以将其解读为最后皈依佛并以布匹供养佛的在家弟子福贵。西千佛洞第8窟涅槃图在图像上多有不同寻常之处,显示出明显的早期属性,应受到以《长阿含经·游行经》为主的阿含系涅槃经典的影响。在继承西域传统的同时,此图也呈现较强的本土创新力,是东西方文化在敦煌融合与创新的珍贵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西千佛洞 敦煌石窟 北周佛教 涅槃图 部派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敦煌西千佛洞考察史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婕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关于敦煌西千佛洞的学术史,之前学界受已知材料所限而很少关注探讨。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西千佛洞考察史进行整理回顾,分析关于此地史地交通、石窟结构、风格断代和内容题记等的原始考察记录,在此基础上,尝试进一步复原西千佛洞的石... 关于敦煌西千佛洞的学术史,之前学界受已知材料所限而很少关注探讨。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西千佛洞考察史进行整理回顾,分析关于此地史地交通、石窟结构、风格断代和内容题记等的原始考察记录,在此基础上,尝试进一步复原西千佛洞的石窟原貌,也对西千佛洞的未来研究提出新的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西千佛洞 石窟考察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