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博文本的2022年长江流域特大干旱关注热度时空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喆 陈喆 +1 位作者 向大享 崔长露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193,共9页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带有发布时间、发布位置等特征标签的社交媒体数据在自然灾害应对中的关键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选择我国2022年长江流域特大干旱为应用案例,以主流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微博文本作为数据源,基于机器学习...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带有发布时间、发布位置等特征标签的社交媒体数据在自然灾害应对中的关键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选择我国2022年长江流域特大干旱为应用案例,以主流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微博文本作为数据源,基于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算法,抓取干旱演化过程数据,深入分析旱灾舆情时空特征与主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社交媒体关注热度时间变化与干旱发生演化过程较为同步,7月份长江全流域干旱在微博的讨论数据较小,到8月上旬陡然上升,至8月中下旬达到顶峰,12月初基本归零。从旱灾发生演化过程上看,四川、重庆、江西等受旱严重省市微博讨论热度时间特征与当地水文径流数据时间变化整体呈“此消彼长”趋势;②社交媒体关注热度空间特征与区域受旱严重程度分布基本吻合,四川、重庆、江西等高热度省市微博讨论占比超过50%,而云南、西藏、上海、青海等省市的微博讨论占比较低;③社交媒体干旱主题特征差异较大,江西、湖南两省主题热词为“鄱阳湖面积萎缩”、“水位下降”,四川、重庆两省市舆情热词是“山火”、“地震”、“农户减产”、“用电紧张”。伴随旱情发展演化过程,公众干旱舆情的情感倾向经历了从负向逐步趋向正向的过程。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旱灾跟踪分析与社会公众抗旱动员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微博文本 长江流域 干旱关注热度 时空特征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山河大学”舆情传播研究
2
作者 王允 张雪健 詹艺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8,共8页
作为高等教育现实的“晴雨表”,高等教育舆情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围绕新浪微博“山河大学”舆情信息,锚定其背后的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舆情传播研究.通过密度和中心性等分析,可... 作为高等教育现实的“晴雨表”,高等教育舆情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围绕新浪微博“山河大学”舆情信息,锚定其背后的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舆情传播研究.通过密度和中心性等分析,可得网络节点呈现“广而密”的分布特点,且节点间连接度较高,交互性和依赖性均较强,特别容易引起普通用户的注意力和参与度.通过凝聚子群分析,发现网络聚类比较明显,但8个凝聚子群的交互度不高.该网络总体上是单向传播,主要呈现“偶遇机会型”和“多级传播型”传播路径.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有效应用可为教育舆情的引导与应对提供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社会网络分析 山河大学 新浪微博 教育舆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法融合的社交平台辟谣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熊思奇 夏志杰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3,共9页
[研究目的]为提高社交平台辟谣效果,探究平台辟谣效果的核心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以期为平台提供更为有效的辟谣策略。[研究方法]以“新浪微博”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启发-系统模型构建影响社交平台辟谣效果的12个前因条件变量;采用5种机... [研究目的]为提高社交平台辟谣效果,探究平台辟谣效果的核心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以期为平台提供更为有效的辟谣策略。[研究方法]以“新浪微博”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启发-系统模型构建影响社交平台辟谣效果的12个前因条件变量;采用5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合SHAP可解释框架分析并提取核心变量;运用fsQCA对核心变量进行归因,得出提高辟谣效果的多重组态路径。[研究结果/结论]结果发现,来源影响力、辟谣微博的情感倾向以及是否是热门话题是社交平台有效辟谣的核心条件变量,并存在5条高效的辟谣路径及其归因模式,为社交平台辟谣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平台 网络谣言 辟谣微博 归因分析 情感倾向 热门话题 可解释机器学习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统治下女性体育粉丝何以正当化?——基于“国乒”微博超话的考察
4
作者 王创业 马旭 +2 位作者 董嘉颖 张恩槊 吕永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5,共9页
在男性主导的体育空间中,女性体育粉丝的身份与行动常面临污名化挑战。聚焦“国乒”运动员微博超话,探究女性体育粉丝在男性统治下何以使其其身份与行动正当化。发现:在资源层面,运用“顺应”“切割”“表演”等策略融入男性体育文化;... 在男性主导的体育空间中,女性体育粉丝的身份与行动常面临污名化挑战。聚焦“国乒”运动员微博超话,探究女性体育粉丝在男性统治下何以使其其身份与行动正当化。发现:在资源层面,运用“顺应”“切割”“表演”等策略融入男性体育文化;在过程层面,通过“叙事转译”“道德化”及强化“身份认同”将个体行为连接至社会价值层面;在认知层面,利用“溢出效应”与“可见性努力”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承认。揭示了在中国语境下女性体育粉丝在“国家—市场—社会”的结构性约束下,只能局部性地寻求承认、获取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体育粉丝 微博超话 饭圈 污名化 正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社会资本的测量与影响因素
5
作者 缪晓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5,共12页
互联网加强了人际联系,个体在线下空间的社会网络资源可以维持到线上,也可以在线上空间拓展新的资源,形成线上社会资本。线上社会资本的理论含义为:上网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维持和拓展的、嵌入在线上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将社会网络与职业经... 互联网加强了人际联系,个体在线下空间的社会网络资源可以维持到线上,也可以在线上空间拓展新的资源,形成线上社会资本。线上社会资本的理论含义为:上网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维持和拓展的、嵌入在线上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将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JSNET)数据与线上微博数据相结合,使用定位法构建微博用户的微博影响力,并测量线上社会资本。在此基础上,使用Lasso回归和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对线上社会资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基于微博影响力的定位法测量是线上社会资本的有效测量方法;第二,线上交往是提升线上社会资本的重要因素,相较于其他因素,博文数量越多则线上社会资本总量越高;第三,线上维持型社会资本和线上拓展型社会资本构成多重并发因果机制,即线上社会资本是在线上线下网络空间、通过线上线下影响因素综合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资源 定位法测量 微博影响力 社会阶层 人际交往 网络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AT的多特征融合谣言检测模型MFLAN
6
作者 马满福 陈嘉豪 +1 位作者 李勇 张聪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1-189,共9页
传统的图神经网络(GNN)模型缺乏对节点之间复杂关系的建模能力,且对大规模图的处理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地从大规模图中提取代表性的子图,由此导致训练和推理的精确率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图注意力网络(GAT)的多特征融合谣言检测模... 传统的图神经网络(GNN)模型缺乏对节点之间复杂关系的建模能力,且对大规模图的处理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地从大规模图中提取代表性的子图,由此导致训练和推理的精确率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图注意力网络(GAT)的多特征融合谣言检测模型MFLAN。首先,MFLAN通过加入带有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方法,为每个特征赋予不同的权重,对原始特征进行加权求和操作,获得融合后的特征向量;其次,加入正值位置编码,使模型可以获取位置信息表示;然后,引入可学习的参数矩阵,使得模型在训练过程中自动地学习和优化参数值;最后,对注意力分数进行稀疏化,将大规模图中部分不重要节点的注意力置为0,以此实现MFLAN模型。实验结果表明,MFLAN模型在Ma-Weibo和Weibo23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7.71%和97.10%,相较于Dir-GNN模型分别提升1.07%和1.12%,与其他谣言检测模型相比,MFLAN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检测 新浪微博 信息传播 特征融合 图注意力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分歧对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影响——以微博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朱茂然 马小懿 +1 位作者 高松 王洪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1,共9页
[研究目的]社交媒体中信息的再传播是目前主流传播方式之一,研究情感特征对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作用,揭示情感信息影响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机制,对于科学引导网络舆论、维持健康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认知失调理论... [研究目的]社交媒体中信息的再传播是目前主流传播方式之一,研究情感特征对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作用,揭示情感信息影响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机制,对于科学引导网络舆论、维持健康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引入情感分歧特征进行情感分析,以社交媒体中帖子的转发数与评论数作为信息再传播效果的衡量指标,构建了情感分歧与情感倾向影响信息再传播的理论模型,并使用微博平台上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论]通过对回归模型结果分析,情感分歧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促进帖子的转发与评论;正面情感倾向性能够显著促进帖子的转发效果,对帖子的评论数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帖子内容的情感倾向性能够调节帖子内容中的情感分歧对帖子转发的影响,而评论情感倾向能够调节评论内容中的情感分歧对帖子评论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情感分歧 微博 信息再传播 情感分析 情感倾向 认知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热度变化、主题动态与情感趋势的微博舆情演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虎 吴浩伟 江长斌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151,128,共9页
[研究目的]系统探讨微博舆情事件的演化特征,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避免网络舆情扩散所可能引发的不利影响。[研究方法]为实现该目的,提出了基于CNN-BiLSTM-Attention的微博舆情多维特征演化分析框架,以深入剖析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 [研究目的]系统探讨微博舆情事件的演化特征,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避免网络舆情扩散所可能引发的不利影响。[研究方法]为实现该目的,提出了基于CNN-BiLSTM-Attention的微博舆情多维特征演化分析框架,以深入剖析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进而优化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理策略。[研究结论]根据选取的事件从新浪微博获取数据,基于TF-IDF模型和K-Means聚类算法对微博舆情事件进行了维度划分,通过组合模型CNN-BiLSTM-Attention进行情感分类,并验证其准确性。最后,根据维度划分和情感分类的结果,结合舆情生命周期理论,从舆情热度、主题和情感三个方面研究了微博舆情事件的演化情况,并从生命周期和主题情感两方面得出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演化 情感分析 神经网络 聚类算法 文本分析 微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中电子竞技的社会形象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剑 姜一凡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本研究基于微博与抖音两大社交媒体中的电子竞技相关文本,探索电子竞技社会形象。从“印象”“认知”“评价”3个层面,分别利用词频统计、主题模型与情感倾向分析考察社会公众对电子竞技的认识,探讨电子竞技社会形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建构... 本研究基于微博与抖音两大社交媒体中的电子竞技相关文本,探索电子竞技社会形象。从“印象”“认知”“评价”3个层面,分别利用词频统计、主题模型与情感倾向分析考察社会公众对电子竞技的认识,探讨电子竞技社会形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建构过程中的深层影响因素。研究认为,社交媒体场域中电子竞技社会形象被普遍看作是积极正面的,社会公众以电竞游戏和电竞赛事为核心,建构了以职业化为目标、以情感体验为诉求、以产业多元化为方向的电子竞技社会形象。这一建构过程同时受到经济发展、政府态度、文化环境、认知途径和社会话语权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电子竞技社会形象可以从提升电子竞技相关人才的职业素养、正确引导粉丝及圈层、积极发掘电子竞技经济价值、借鉴传统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重视电子竞技的情感体验和文化传播作用等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竞技 社会形象 社交媒体 微博 抖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户能动性和流动性的舆情传播模型
10
作者 马源源 解蕾蕾 +1 位作者 董南 刘娜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9-627,共9页
针对现有信息传播模型忽略了用户主观能动性和社交网络动态性的问题,提出异构网络中考虑用户能动性和流动性的SCBRD(Susceptible-Commented-Believed-Recovered-Defensed)舆情传播模型。首先,利用下一代矩阵方法计算基本再生数,并运用Ly... 针对现有信息传播模型忽略了用户主观能动性和社交网络动态性的问题,提出异构网络中考虑用户能动性和流动性的SCBRD(Susceptible-Commented-Believed-Recovered-Defensed)舆情传播模型。首先,利用下一代矩阵方法计算基本再生数,并运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和庞特里亚金原理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和最优控制问题。然后,基于BA(Barabási-Albert)无标度网络进行仿真分析以确定影响舆情传播的显著因素,结果表明,用户的好奇心理、转发行为和进入率在信息扩散中起着主导作用,并且系统存在最优控制解。最后,依据实际数据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与SCIR(Susceptible-inCubation-Infective-Refractory)模型相比,SCBRD模型的拟合优度提高了27.40%,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MSE)减小了39.02%。因此,该模型能够适应信息传播复杂的变化形势,为官方的舆情监管提供较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传播模型 平均场方程 最优控制 新浪微博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语言创造性的生成与理解--以金庸小说关键词的微博使用为例
11
作者 邵斌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8,共9页
语言的创造性一般被认为是文学家的专利,但事实上,源自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表达在日常语言交流中也俯拾皆是。金庸小说关键词体现了文学家的创造性,其在社交媒体中的创新使用则体现了普通大众的语言创造性,主要表现为词汇使用创新和多模态... 语言的创造性一般被认为是文学家的专利,但事实上,源自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表达在日常语言交流中也俯拾皆是。金庸小说关键词体现了文学家的创造性,其在社交媒体中的创新使用则体现了普通大众的语言创造性,主要表现为词汇使用创新和多模态语言创新。从社会认知视角来看,金庸小说关键词在微博中的创造性使用涉及概念整合的认知建构作用。具体而言,日常语言创造性的生成与理解离不开其建构者和共同建构者的概念整合认知建构,以及文学经典化和日常生活化所提供的共享社会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创造性 日常语言 金庸小说 微博 5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质信息网络表征学习的微博虚假信息甄别研究
12
作者 王世雄 吴泽政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160,共9页
[研究目的]社会网络的飞速发展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有发生,使得大量的、具有迷惑性的虚假信息混杂社交媒体中,甄别此类信息已成为用户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方法]以微博上的异质信息网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微博文本的语义... [研究目的]社会网络的飞速发展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有发生,使得大量的、具有迷惑性的虚假信息混杂社交媒体中,甄别此类信息已成为用户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方法]以微博上的异质信息网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微博文本的语义特征和用户行为的非语义特征,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融合生成集成表示实现虚假信息甄别,并从信息内容、参与用户、用户与信息交互三个维度进行特征挖掘与量化分析。[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基于异质信息网络表征学习的虚假信息甄别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有助于解构虚假信息的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健康事件的虚假信息治理及辩症施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信息网络 表征学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虚假信息 用户行为 社交媒体 微博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公众感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聂思言 杨江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138,共9页
[研究目的]社交媒体评论是分析研判公众对新技术应用态度感知的重要对象,为突破传统文本主题挖掘技术的随机性弊端以及情感分析技术的单一性限制,提升文本数据量化分析的精准性以及实现更佳的可视化效果,亟需构建新的主题模型方法与情... [研究目的]社交媒体评论是分析研判公众对新技术应用态度感知的重要对象,为突破传统文本主题挖掘技术的随机性弊端以及情感分析技术的单一性限制,提升文本数据量化分析的精准性以及实现更佳的可视化效果,亟需构建新的主题模型方法与情感分析手段。[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结构性融合的深度学习模型——BERT-LDA模型,以ChatGPT微博评论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BERT和LDA分别提取文本的复杂语义信息和关键主题,实现了对深度隐藏主题特征的挖掘,并基于BERT情感分析,从整体、主题和态度多维度视角设计了情感演化的可视化分析。[研究结论]研究表明,BERT-LDA模型能够高效处理大规模、短文本、非结构的社交媒体评论数据,成功识别出公众对ChatGPT在就业教育、未来发展、产品开发、技术变革等不同领域带来影响的态度差异;与传统主题识别模型(LDA、TF-IDF、BERT)相比,BERT-LDA模型在主题识别效果和泛化能力上表现更优,尤其体现在对关键主题和重要词汇的精准挖掘能力上;公众对ChatGPT的认知态度并不统一,表现出赞誉与质疑并存的复杂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hatGPT 微博 评论文本 主题挖掘 情感分析 公众感知 BERT-LD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政务微博情感分析模型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财 马自强 闫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6-395,共10页
针对政务微博评论杂乱、审核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政务微博情感分析模型。该模型能够量化分析政务微博中的情感,为自动审核提供有效依据。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中国足协的微博为例,首先扩展与案例相关的词汇,并进行数据清... 针对政务微博评论杂乱、审核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政务微博情感分析模型。该模型能够量化分析政务微博中的情感,为自动审核提供有效依据。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中国足协的微博为例,首先扩展与案例相关的词汇,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文本特征表示;然后采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情感倾向判断,并结合大连理工大学中文情感词汇文本计算情感强度。分别采用基于词袋模型和Word2vec模型的决策树、朴素贝叶斯和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预测,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基于Word2vec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下,情感分类的准确率达到84.3%,这表明所提模型在预测政务微博情感方面具有有效性,可应用于政务微博自动审核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政务微博 情感强度 情感分析 情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议题的动态演进与传播结构:基于微博和Twitter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尔坤 张洪忠 +1 位作者 姚俊臣 王诗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186,共11页
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境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技术认知,基于跨平台比较视角,采用动态主题模型等工具比较微博和Twitter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议题在发展趋势与传播结构上的差异,探讨促成这些差异的多维因素。研究发现:在微博中,用户更关... 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境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技术认知,基于跨平台比较视角,采用动态主题模型等工具比较微博和Twitter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议题在发展趋势与传播结构上的差异,探讨促成这些差异的多维因素。研究发现:在微博中,用户更关注AIGC的经济和商业价值,侧重探讨新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Twitter中,AIGC讨论与技术逻辑具有更紧密的联系,诸多文化界、产业界博主将技术对产业、伦理的影响和对未来的想象推到更重要的讨论位置。研究认为,由经济要素驱动的AIGC讨论机遇与风险并存,在关注AIGC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要警惕资本、市场对技术认知和技术发展的过度干预,防止技术背离“以人为本”的价值初衷。最后,宏观层面的语境也并非稳定不变,未来应当继续关注技术认知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其将如何影响新技术发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主题建构 传播结构 技术认知 微博 TWITTER 动态主题模型 社交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文微博的情绪-原因对抽取数据集构建及分析研究
16
作者 陈仲豪 朱军楠 +2 位作者 周玉 向露 宗成庆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143,共9页
情绪-原因对抽取(ECPE)任务旨在从给定文档中同步抽取情绪子句及其对应的原因子句,该任务在新闻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社交媒体领域ECPE任务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在于缺少适用的数据集。与新闻领域相比,该领域更具挑战性和实用性... 情绪-原因对抽取(ECPE)任务旨在从给定文档中同步抽取情绪子句及其对应的原因子句,该任务在新闻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社交媒体领域ECPE任务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在于缺少适用的数据集。与新闻领域相比,该领域更具挑战性和实用性:(1)在社交媒体领域,情绪表达更加多样化、非规范化;(2)以往的研究忽略了情绪造成的主观意图,其对于决策分析有很重要的价值。针对以上问题,该文首先构建了一个面向中文微博的情绪原因抽取数据集,并对其中5009条数据进行了人工标注。该数据集具备以下特点:(1)收录了隐喻、反讽等形式的情绪表达,标注了细粒度的情绪类别;(2)定义了三种类型的意图,并标注了意图子句;(3)当前规模最大的中文情绪-原因对抽取数据集。结合数据集特点,该文提出一种融合情绪类别和意图信息的情绪-原因对抽取方法,并将该方法与多个ECPE主流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以更有效提升社交媒体领域情绪-原因对抽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原因对抽取 中文社交媒体 微博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博签到数据的城市空间活力探析——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庚 吴昊 +2 位作者 陈金留 胡少华 保拉·佩莱格里尼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数据,其中以微博签到数据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数据为规划师探寻人群活动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动态关系提供了可能。文章以苏州市微博签到数据为载体,探寻了新兴大数据在解读城市结构与活力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数据,其中以微博签到数据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数据为规划师探寻人群活动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动态关系提供了可能。文章以苏州市微博签到数据为载体,探寻了新兴大数据在解读城市结构与活力度方面的应用方法。研究还就理解城市居民社会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城市空间的土地利用与组织方式决定了城市居民活动的聚集程度以及时间长短。以上研究尝试在新兴数据载体下重新理解城市结构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及规划实践提供了一次新的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微博签到 社交媒体数据 活力度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主题的周期性对其主题触发能力的影响——基于新浪微博的样本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翔 徐舟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7,共12页
[研究目的]分析社交媒体中主题周期特征对主题之间的触发关系影响,为社交媒体舆论引导、信息调控提供有效的调控手段与推进。[研究方法]采取小波分析及其红噪声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的主要方法,以新浪微博三年共32779920条帖子为样本,... [研究目的]分析社交媒体中主题周期特征对主题之间的触发关系影响,为社交媒体舆论引导、信息调控提供有效的调控手段与推进。[研究方法]采取小波分析及其红噪声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的主要方法,以新浪微博三年共32779920条帖子为样本,分析和检验微博中主题的不同周期性特征是否对其主题触发和影响舆论的能力有不同作用。[研究结论]主题的特定周期具有对主题触发能力的影响:7天、49天等7天或7的多倍的周期对该主题的触发能力有正面影响;主题的周期数量具有对其触发能力的影响:周期数量和议程的触发能力、被触发能力均有正相关性;主题的周期长度特征具有对其触发能力的影响:最短周期越短则该主题的触发能力越强;最长周期越长则该主题的触发能力也越强。该研究可为社交网络的舆情调控、议程演化的管理引导提供参考。主题具有的周期特征使其产生主题触发的原因、机理和功能,是有待拓展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主题周期 网络舆情 主题扩散 主题触发 新浪微博 格兰杰因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图的微博舆情超网络关键舆情要素识别
19
作者 朱文彬 李明达 +1 位作者 樊静妍 胡枫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5-161,共7页
随着微博用户数日益增多,微博已然成为了网络舆情的重要产生地,同时微博舆情状态多样,涉及因素复杂,多种不同因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存在个别用户、微博或评论等舆情要素对舆情演变起关键作用。因此引入超网络对微博舆情的关... 随着微博用户数日益增多,微博已然成为了网络舆情的重要产生地,同时微博舆情状态多样,涉及因素复杂,多种不同因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存在个别用户、微博或评论等舆情要素对舆情演变起关键作用。因此引入超网络对微博舆情的关键舆情要素进行识别,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监控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基于超图的超网络为基础,构建了微博舆情超网络分析模型,应用LDA,SnowNLP,Python仿真分析等方法,识别微博舆情中的关键舆情要素,并对关键舆情要素的特征和情感进行分析与讨论。最后,应用在真实的舆情主题中,识别出六类关键舆情要素,分别是活跃人物、传播人物、热点微博、潜在热门微博、热点主题、中心主题,并分析各关键舆情要素的情感倾向。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超网络模型,能有效识别特定舆情环境下的关键舆情要素,有利于对网络热门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图 超网络 微博舆情 关键舆情要素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博文本和深度学习的台风灾情识别方法研究——以2010—2019年广东省过境台风为例
20
作者 邹黎威 贺智 周承乐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9-1089,共11页
结合台风属性数据和多标签分类方法,以BERT-BiLSTM(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为分类模型,提出基于微博文本与深度学习的台风灾情识别方法,对2010—2019年登陆广... 结合台风属性数据和多标签分类方法,以BERT-BiLSTM(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为分类模型,提出基于微博文本与深度学习的台风灾情识别方法,对2010—2019年登陆广东省的强台风/超强台风灾情进行识别,在粗分类获取台风灾情相关微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类为交通影响、社会影响、电力影响、林业影响和内涝积水等5类灾情。结果表明:1)提出的台风灾情识别方法粗分类和细分类精度分别达到0.907和0.814;2)强台风/超强台风的灾情占比受台风强度、路径和受灾地区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3)台风登陆前,灾情主要为台风预防措施导致的交通影响和社会影响。台风登陆后,灾情表现出单峰和双峰特征,反映台风灾情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情 微博文本 深度学习 BERT BiLSTM 多标签分类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