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学轨范》学习心得两则
1
作者 刘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
《乐学轨范》的作者成伣先生及其所领导的写作班子,结合本国雅乐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乐律理论作了精细的分析研究并明辨其正误,显示出成伣先生等韩国学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极佳的学术勇气。文章择其中两例:之调为调、十八律予以讨论,一... 《乐学轨范》的作者成伣先生及其所领导的写作班子,结合本国雅乐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乐律理论作了精细的分析研究并明辨其正误,显示出成伣先生等韩国学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极佳的学术勇气。文章择其中两例:之调为调、十八律予以讨论,一则彰显成伣等韩国学者之学术,二则借机将这两个问题讨论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伣 之调 为调 十八律 四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叙事角度看小说《米调》的“知青理想”
2
作者 罗长青 王科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64-167,共4页
并非像批评家所说的那样,《米调》这部小说是在肯定"知青理想"。小说通过记述者记述叙述者所叙述故事的方式,拉开了记述者与叙述者不同的价值立场,让读者去思考、分析叙述者所叙述出来的"知青理想"。因此,小说不仅... 并非像批评家所说的那样,《米调》这部小说是在肯定"知青理想"。小说通过记述者记述叙述者所叙述故事的方式,拉开了记述者与叙述者不同的价值立场,让读者去思考、分析叙述者所叙述出来的"知青理想"。因此,小说不仅没有赞扬"知青理想",恰恰相反,它是在认真批判和反思"知青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调》 苏炜小说 知青理想 记述者 叙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音、魏响与别调:沈德潜对魏诗的分期与定位
3
作者 叶飞 王宏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沈德潜将魏诗定位为"汉音""魏响""别调"三种审美典型,迥异于前人。曹操乐府诗对"俗乐"的赓续,"以诗写史"的实录精神,是构成"汉音"的重要因素。曹丕、曹植轻合乐而尚音韵,... 沈德潜将魏诗定位为"汉音""魏响""别调"三种审美典型,迥异于前人。曹操乐府诗对"俗乐"的赓续,"以诗写史"的实录精神,是构成"汉音"的重要因素。曹丕、曹植轻合乐而尚音韵,淡化叙事而侧重情感抒发,尚作用而远自然,由慷慨激昂转向温婉轻靡的审美取向,构成了"魏响"的核心要义。阮籍融随兴寓言、玄思意趣于一体,比、赋连用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别调"的独特风貌。沈德潜以"汉音""魏响""别调"定位魏诗,体现了其所代表的清代格调派取法更广的诗学倾向,纠正了前代诗学以"建安风骨"代指魏诗的偏颇,更加准确地揭示出魏诗的总体特征、流变轨迹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魏诗 汉音 魏响 别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