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企业的购买决策“谁”说的算?——对Webster-Wind模型的修正及检验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桂华 卢宏亮 刘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5-133,共9页
本文基于中国的管理情境,对Webster-Wind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构建了中国企业购买决策模型。通过调查问卷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专家力量、信息力量和合法性力量对于购买决策导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专家力量>信息力量&... 本文基于中国的管理情境,对Webster-Wind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构建了中国企业购买决策模型。通过调查问卷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专家力量、信息力量和合法性力量对于购买决策导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专家力量>信息力量>合法性力量;信息力量和内部熟识性对专家力量的影响显著而二者对合法性力量的影响不显著,但专家力量却对合法性力量有显著影响;同时,信息力量受到内部熟识性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购买决策 webster—win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交叉口多目标联合优化的信号配时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牟海维 戚先锋 +2 位作者 刘彦昌 孙明港 祁妍嫣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2-68,共7页
传统的交叉口信号配时大多只从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这一角度出发,未考虑交叉口处的行人因素以及车辆尾气排放,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加剧环境污染。从车辆和行人的交通效益以及环保角度出发,在改进的Webster延误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以车辆延误... 传统的交叉口信号配时大多只从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这一角度出发,未考虑交叉口处的行人因素以及车辆尾气排放,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加剧环境污染。从车辆和行人的交通效益以及环保角度出发,在改进的Webster延误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以车辆延误、行人延误、停车率、通行能力、尾气排放为优化指标的多目标函数,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所建立的多目标函数求出最佳信号周期;再利用流量比计算公式求出各个相位的红绿灯时间。使用这种配时方案,在交通流量高峰期,可以使车辆的延误降低18.7%,停车率降低15.9%,行人延误降低17.8%,尾气排放降低38%;在交通流量低峰期时,可以使车辆的延误降低11.6%,停车率降低6.9%,通行能力提高8%,行人延误降低28.6%,尾气排放降低5.6%。使用这种配时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减少尾气排放、降低道路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ster延误模型 改进PSO算法 信号配时 多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压跌落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暂态性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辉 叶仁杰 +2 位作者 韩力 王荷生 Chen Z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5-781,共7页
为了较全面地研究不同运行工况下并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暂态运行性能,该文基于双馈发电机电磁暂态模型,采用等效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考虑风力机和发电机之间传动轴扭转柔性的风力机两个质量块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定子电压定向的矢... 为了较全面地研究不同运行工况下并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暂态运行性能,该文基于双馈发电机电磁暂态模型,采用等效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考虑风力机和发电机之间传动轴扭转柔性的风力机两个质量块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定子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对风电机组在不同风力机输出转矩、不同电网电压跌落和不同故障持续时间下分别进行了暂态运行性能的仿真,并对风力机不同质量块等效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暂态性能与风力机传动链柔性、电压跌落程度和故障持续时间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电压跌落 双馈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组 暂态性能 比较分析 DIP GRID wind TURBINE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ANALYSIS 风力机 运行性能 等效模型 持续时间 质量块 矢量控制策略 定子电压定向 电磁暂态模型 集中质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风电基础桩土作用3D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炜 郑永明 周永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164,共3页
针对近海风电桩基础型式,采用接触单元法、表面效应单元法分别构建了桩和土的3D全实体、桩体3D实体有限元模型,以典型海上风电基础桩土作用分析算例,实现了两种模型的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表面效应单元法比接触单元法计算速率高但... 针对近海风电桩基础型式,采用接触单元法、表面效应单元法分别构建了桩和土的3D全实体、桩体3D实体有限元模型,以典型海上风电基础桩土作用分析算例,实现了两种模型的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表面效应单元法比接触单元法计算速率高但精度略差,比常规的m法计算精度高,为实际海上风电基础桩土作用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 海上风电 基础桩 桩土作用 有限元模拟 wind Power Generation 接触单元法 有限元计算 表面效应 有限元模型 作用分析 实体 计算精度 计算结果 计算分析 基础型式 速率 构建 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年第31卷第1~6期总第139~145期总目次
5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I0001-I0008,共8页
关键词 PING 土木建筑 节点受力性能 复合模型 wind 环境工程 环境保护工程 卷第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