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FEM的弹性楔形体入水砰击特性分析
1
作者 崔杰 胡翔宇 +1 位作者 李季阳 韩鸿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2-31,共10页
在舰船的结构强度设计中,耦合入水砰击荷载受到很大的重视。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有限元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finite element method,CFD-FEM)双向耦合数值方法,研究重力作用下弹性楔形体于不同流场环境下入水时的流固耦合... 在舰船的结构强度设计中,耦合入水砰击荷载受到很大的重视。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有限元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finite element method,CFD-FEM)双向耦合数值方法,研究重力作用下弹性楔形体于不同流场环境下入水时的流固耦合问题。首先,以静水中楔形体砰击为例,将其仿真结果与试验进行对比验证该耦合方法的准确性;而后,分析了不同入水速度和底部斜升角的弹性楔形体在静水、流和波浪等不同流场环境中入水时所受砰击荷载以及结构响应和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静水中楔形体入水砰击与模型试验结果相吻合,证明该数值模拟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均匀流作用下楔形体入水时由于结构物对来流产生壁面反射,导致楔形体附近在靠近来流侧与远离来流侧流速不同从而产生压力差,楔形体底部向来流方向偏移,不同波浪位置下入水时,模型在波浪速度向上的平衡位置,因波浪与楔形体的相对冲击速度增加,所产生的砰击荷载比静水中大,高应力区主要集中在楔形体底部及焊缝位置。研究结果对舰船结构设计以及入水砰击研究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水砰击 弹性楔形体 流固耦合 波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2
作者 吴嘉鹏 王英民 +4 位作者 王海荣 李华 彭学超 邱燕 李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0-1120,共11页
重力流和底流是深水环境下的两大基本流动体制,对二者交互作用的研究是当前沉积学研究的前缘和薄弱环节。底流及底流改造沉积物在岩芯上具有上部侵蚀面、双泥层、牵引流成因的各种层理等识别标志;底流成因的漂积体在剖面上呈现透镜状单... 重力流和底流是深水环境下的两大基本流动体制,对二者交互作用的研究是当前沉积学研究的前缘和薄弱环节。底流及底流改造沉积物在岩芯上具有上部侵蚀面、双泥层、牵引流成因的各种层理等识别标志;底流成因的漂积体在剖面上呈现透镜状单元、迁移性特征及波状发射等地震反射特征。本文通过综述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认为依据某段地质时期内深水盆地中主导沉积机制的不同,将重力流与底流的交互作用分为以下4种表现形式:①底流对前期重力流沉积进行改造;②重力流对前期底流沉积进行改造;③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主导同一地区的沉积以及④底流与重力流同时作用于沉积物。相对海平面变化、气候(冰期—间冰期)变化、构造活动、地形地貌等因素,主要通过影响重力流与底流机制的相对强度大小,控制深水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进行。中国南海具有重力流与底流交互沉积的优越地质条件,发育有单向迁移水道、沉积物波等特色沉积记录。加强现今海流观测,对于南海底流循环格架的建立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重力流 底流 等深流 交互作用 沉积物波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潮、风暴潮联合作用下的底应力效应 被引量:14
3
作者 金正华 王涛 尹宝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04-610,共7页
运用建立的二维非线性浪、潮和风暴潮耦合模式分析了波流相互作用下的底应力及其对耦合波浪场和流场的影响.由渤海的两次强寒潮过程的数值实验表明,在波流相互作用下,底应力明显增大,增大的底应力对波浪场影响甚微,但将明显改变水... 运用建立的二维非线性浪、潮和风暴潮耦合模式分析了波流相互作用下的底应力及其对耦合波浪场和流场的影响.由渤海的两次强寒潮过程的数值实验表明,在波流相互作用下,底应力明显增大,增大的底应力对波浪场影响甚微,但将明显改变水位和流速的大小,这种影响在近岸浅水区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应力 波流相互作用 水位 流速 风暴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和流影响下长江口波浪场数值计算 被引量:15
4
作者 肖文军 丁平兴 胡克林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52,共8页
采用SWAN模型和REF/DIF模型进行嵌套计算的方法来获取长江口海域实际波浪场。其中设计一种根据入射波向即时生成计算网格的方法,解决REF/DIF模型对于波浪入射角的限制从而实现两种模型的嵌套。为考虑水流和潮位分布的空间差异对波浪传... 采用SWAN模型和REF/DIF模型进行嵌套计算的方法来获取长江口海域实际波浪场。其中设计一种根据入射波向即时生成计算网格的方法,解决REF/DIF模型对于波浪入射角的限制从而实现两种模型的嵌套。为考虑水流和潮位分布的空间差异对波浪传播变形的作用,利用二维流场模型计算长江口的水位和流场过程,在实际波浪计算中引入了水位和水流作用。计算结果与观测资料的对比表明:1)SWAN模型和REF/DIF模型的嵌套计算方法可以作为提高浅水区域波浪计算精度的一种有效途径;2)水位和水流对长江口波浪计算的影响显著,考虑了水位和水流条件后,尤其是在大潮期间,能比较显著地提高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SWAN 缓坡方程 数值计算 波流作用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对聚焦波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宁德志 卓晓玲 +1 位作者 滕斌 陈兵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5-561,共7页
为了研究水流对聚焦波浪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势流理论建立了聚焦波和水流混合作用的完全非线性数值水槽模型,在时域内利用高阶边界元方法进行模拟,并采用混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追踪流体瞬时水面.通过实时模拟造波板运动在均匀水流中产... 为了研究水流对聚焦波浪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势流理论建立了聚焦波和水流混合作用的完全非线性数值水槽模型,在时域内利用高阶边界元方法进行模拟,并采用混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追踪流体瞬时水面.通过实时模拟造波板运动在均匀水流中产生聚焦波浪.通过对比发现,该数学模型可以准确模拟聚焦波浪的传播变形过程,并进一步研究了水流对聚焦波的影响,包括对聚焦波浪峰值、聚焦位置和聚焦时间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波 波流混合作用 高阶边界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中国海浪流相互作用对水位和波高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贾岩 尹宝树 杨德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86,共5页
通过修改风应力和底摩擦应力的计算方式并引入波致辐射应力,以POM(Princeton Ocean Model)和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模式为基础构建了浪流相互作用耦合模式,对1994年14号台风过程下的东中国海波流相互作用对水位和波高的影响... 通过修改风应力和底摩擦应力的计算方式并引入波致辐射应力,以POM(Princeton Ocean Model)和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模式为基础构建了浪流相互作用耦合模式,对1994年14号台风过程下的东中国海波流相互作用对水位和波高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浪流相互作用引起的水位变化主要出现在近岸浅水区。与岸边站点实测水位的对比显示,耦合后的结果相比非耦合结果更接近观测值,特别是在极值水位处。流的存在显著地影响有效波高的计算结果。在黄海海域,流对有效波高的增减在极值处大于0.2 m。在台湾岛东北海域黑潮流系附近,流对有效波高的增加最大可达1.6 m。上述结果对改善近岸风暴潮和海浪预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流相互作用 水位 有效波高 POM SW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海流环境中跨海桥梁深水桥墩的地震响应特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江辉 白晓宇 +3 位作者 黄磊 李辰 孟宪锋 杨庆山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127,共11页
以跨海桥梁深水桥墩为对象,建立可考虑波浪、海流及地震共同作用的精细化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系统讨论了不同波、流参数下桥墩的地震响应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波、流联合作用时,深水桥墩响应峰值随流速、水深、波高的增加而... 以跨海桥梁深水桥墩为对象,建立可考虑波浪、海流及地震共同作用的精细化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系统讨论了不同波、流参数下桥墩的地震响应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波、流联合作用时,深水桥墩响应峰值随流速、水深、波高的增加而增大,随波浪周期的增大而减小。波、流及地震共同作用下,桥墩响应幅值大于或小于地震单独作用时,但仍以地震作用为主,其响应特征与地震单独作用时相同;桥墩响应峰值随波浪相位、周期的增加而波动,随波高、水深的增加而增大或减小,随流速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波、流环境影响桥墩的地震响应,其程度与地震动频谱特性及波、流参数有关,其影响幅度最大可达到30.0%以上,在跨海桥梁抗震设计中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桥梁 深水桥墩 波浪 海流 地震 流固耦合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强水流高阶Boussinesq水波方程 被引量:11
8
作者 邹志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50,共10页
采用摄动法并利用已建立的纯波情况下高阶Boussinesq方程,建立了可以考虑强水流与波浪相互作用的高阶Boussinesq方程.水流速度与波浪群速具有相同量级,且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尺度远大于波浪周期和波长.方程色散性近似到[4/4]阶Pade... 采用摄动法并利用已建立的纯波情况下高阶Boussinesq方程,建立了可以考虑强水流与波浪相互作用的高阶Boussinesq方程.水流速度与波浪群速具有相同量级,且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尺度远大于波浪周期和波长.方程色散性近似到[4/4]阶Pade展开,对浅水情况方程可以是完全非线性的,可适用于波流相互作用的强非线性问题.通过将水流存在时波长和波幅的结果与一阶斯托克斯波结果对比,讨论了具有不同近似程度的3种含波流相互作用的Boussinesq方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水流 Boussinesq水波方程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