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7篇文章
< 1 2 2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pplication of PPE Model Based on RAGA in Benefit Evaluating of Rice Water Saving 被引量:3
1
作者 FU Qiang,YANG Guang-lin,FU Hong(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150030,PRC)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Through applying PPE model based on RAGA to evaluate the benefit of rice water saving,the author turns multi-dimension data into low dimension space.So the optimum projection direction can stand for the best influence... Through applying PPE model based on RAGA to evaluate the benefit of rice water saving,the author turns multi-dimension data into low dimension space.So the optimum projection direction can stand for the best influence on the collectivity.Thus,the value of projection function can evaluate each item good or not.The PPE model can avoid jamming of weight matrix in the method of fuzzy synthesize judgement,and obtain better result.The author wants to provide a new method and thought for readers who are engaged in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GA PPE benefit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ying Fuzzy Matter-Element Model Based on AHP to Evaluating Bids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 被引量:4
2
作者 PANFeng FUQiang +1 位作者 LIANGChuan LIUDo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Owing to overcom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re are many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exes which are fuzzy and incompatibility to each other in evaluating investment project,a new method is proposed.The method is base... Owing to overcom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re are many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exes which are fuzzy and incompatibility to each other in evaluating investment project,a new method is proposed.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matter-element analysis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s of fuzzy mathematics,which is called the method of fuzzy matter-element analysis.It constructs the compound fuzzy matter element with the investment projects,evaluation factors and their fuzzy value.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best subjection degree (fuzzy value),complex fuzzy matter element of relational coefficient and weight aggregation of fuzzy matter-element model,the writer achieves on optimum order of the investment projects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ed relational degree and finds the best project.In this paper,the calculation of weight adopts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AHP).Through the actual example,it shows that the model is simple and its calculation is reliable.It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the engineering evaluated bid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matter element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evaluating bid AHP relational deg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Discuss of the Formula of Flow Loss and Water Using Coefficient on Seepage Proofed Channel
3
作者 MENBao-hui ZHOUQing-gu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1年第1期43-48,共6页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about present water resource situation in China,the disadvantage of the for- mula of flow loss and water using coefficient on anti-seep channel which have been applying in channel de- sign...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about present water resource situation in China,the disadvantage of the for- mula of flow loss and water using coefficient on anti-seep channel which have been applying in channel de- sign and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administration will be indicated in the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the loss of conveying water is changeable with the now changing have been take into account in the new formula. The formula is validated by the example of middle permeable channel (A=1.90,m=0.40). The calculate re- sult is more precision. Also some formula has been given,they can be referred to the worker of the irrigation admini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resourc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channel flow loss water-using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智能灌溉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霞 王辉 武东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2,共8页
针对传统烟草灌溉方式存在水资源浪费、土壤盐碱化以及品质不稳定等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灌溉系统,设置3组试验,探究水肥调控对豫西烟田烟草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大田对照试验,智能灌溉系统下烟株3个生育期土壤... 针对传统烟草灌溉方式存在水资源浪费、土壤盐碱化以及品质不稳定等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灌溉系统,设置3组试验,探究水肥调控对豫西烟田烟草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大田对照试验,智能灌溉系统下烟株3个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依次为60%、80%、70%(以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55%~65%、75%~85%、65%~75%进行控制)的试验(水肥处理一)中,烟株农艺性状表现最好;该处理实现了全生育期节水39.94%~44.34%,上等叶比例提升至70%,经济产值提高了22.39%;智能灌溉系统显著改善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同时促进了干物质积累量与农艺现状的同步改善。研究表明,基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物联网智能灌溉系统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烟草经济效益,而且为烟草种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发展空间,对于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灌溉 节水灌溉 农艺性状 化学成分 烟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的中国沿海地区水-能系统耦合研究
5
作者 赵良仕 杨爽 许淑婷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51-2867,共17页
随着中国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水和能源需求大幅攀升,沿海地区面临严峻的水和能源短缺挑战。将水和能源看作一个整体系统,研究水-能系统耦合对制定水-能协同管理政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能系统的... 随着中国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水和能源需求大幅攀升,沿海地区面临严峻的水和能源短缺挑战。将水和能源看作一个整体系统,研究水-能系统耦合对制定水-能协同管理政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能系统的研究逐渐丰富,但从虚拟水和隐含能流动视角下结合投入产出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水-能系统耦合的研究较少。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测度了虚拟水和隐含能的流动、水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用水和能耗的拉动效应;从用水与能耗的相对系数和相对乘数两方面研究了水-能系统关联,分析沿海各省各部门相对于沿海地区整体水平下的水-能联系强度;考虑耦合网络中各省各部门的虚拟水和隐含能流动特性,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衡量水-能系统耦合协调状态。研究发现:(1)虚拟水净流入的5个省同样是隐含能的净流入省,包括广东、浙江、天津、山东和福建,此外海南也是隐含能的净流入省。农业、建筑业是虚拟水流动关键部门,建筑业是隐含能流动关键部门。主要能源部门中炼焦(石油加工和炼焦)是与用水密切相关的关键领域,针对各省在水部门耗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政府应采取不同的措施。(2)各省水生产供应业均呈现HwHe的特点,生产过程中应同时注重节水节能,HwLe、LwHe部门应分别将节水与节能作为缓解资源压力的重点。(3)建筑业(SwSe)的用水和能耗相对乘数均远高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与其他部门表现出强烈的水-能联系,是节水和节能的关键部门。(4)沿海地区各部门水-能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都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结合水-能利用效率和拉动效应划分,各部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协调水和能源利用关系、部门间拉动效应及虚拟水和隐含能的流动。本文旨在为沿海地区水-能协同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水-能系统关联 耦合协调度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强度时空演变及反弹效应研究
6
作者 覃朝晖 潘铮 +1 位作者 丁志国 田红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为了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并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构建节水型社会,有必要科学分析农业用水强度的变化及其反弹效应。基于2004—2022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核密度函数对各省(市)农业用水强度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农业用水反弹效... 为了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并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构建节水型社会,有必要科学分析农业用水强度的变化及其反弹效应。基于2004—2022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核密度函数对各省(市)农业用水强度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的标准,测算了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强度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按地区划分,农业用水强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在空间上,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强度从最初的不均匀多波峰分布逐步转变为三波峰分布,各省(市)间的农业用水强度差异逐渐缩小;考虑农业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出现了较高程度的农业用水反弹现象,表明农业用水总量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为此,应加快农业节水技术创新,开发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降低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的程度,从而实现减量增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强度 反弹效应 农业用水总量 农业节水技术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大粒冬小麦种质衡4568选育创新及育种应用
7
作者 李强 孟祥海 +5 位作者 李丁 赵明辉 沈椿才 尹焱永 李准根 乔文臣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0-93,共4页
大粒冬小麦新种质衡456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跨区域组合配置策略、利用水旱交替选择法、异地鉴定法和粒重节水指数(WSIK)培育的节水、抗逆、耐热优异种质。其千粒重高且稳定,粒重节水指数高,被省内外多家单位引种并应... 大粒冬小麦新种质衡456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跨区域组合配置策略、利用水旱交替选择法、异地鉴定法和粒重节水指数(WSIK)培育的节水、抗逆、耐热优异种质。其千粒重高且稳定,粒重节水指数高,被省内外多家单位引种并应用,共审定品种5个、创新种质3个,具有较好的育种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 大粒 粒重节水指数 衡4568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灌区渠道衬砌节水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8
作者 沈莹莹 顾涛 +1 位作者 陈梦婷 李靖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3-178,187,共7页
为满足水资源紧缺地区开展水权分配和交易等工作需求,研究提出大中型灌区渠道衬砌节水能力评估方法。以我国西北某灌区为例,采用理论计算、现场量测两种方法分别评估工程理论节水量和工程实际节水量,对2018-2020年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工程... 为满足水资源紧缺地区开展水权分配和交易等工作需求,研究提出大中型灌区渠道衬砌节水能力评估方法。以我国西北某灌区为例,采用理论计算、现场量测两种方法分别评估工程理论节水量和工程实际节水量,对2018-2020年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工程的节水能力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衬砌渠段工程理论节水量和工程实际节水量分别为4287.76万m^(3)和4507.98万m^(3),折算至渠首工程理论节水量和实际节水量分别为4718.12万m^(3)和4861.02万m^(3),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较为接近。研究过程及结果可为开展灌区节水能力评估提供技术依据,为推动灌区实施节水压采和水权转让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型灌区 渠道衬砌 工程节水能力 动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水-能-碳三维全足迹立体关联研究
9
作者 杨传明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3-2345,共13页
在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如何追求产业良性发展的同时控制水能消耗并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任务.为此挖掘深层次产业经济联系,架构产业水-能-碳三维全足迹立体关联理论框... 在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如何追求产业良性发展的同时控制水能消耗并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任务.为此挖掘深层次产业经济联系,架构产业水-能-碳三维全足迹立体关联理论框架,设计产业要素足迹投入产出计算模型,创建函数修正投入产出表夯实数据基础.选择2002年至2022年中国产业为研究对象,计算产业水、能、碳三维全足迹,构建中国产业水-能-碳三维全足迹立体关联网络,动静态对比解析网络属性及关系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中国产业水、能、碳全碳足迹年均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总量大幅增加,其中水足迹增加主要源于产业直接足迹增加,而能足迹和碳足迹则是归于产业间接足迹增加.(2)各产业水-能-碳及双要素的三维足迹存在巨大差异,需要综合考虑产业特点和足迹特征提升要素使用效率.(3)研究期产业水-能-碳各种网络各项指标及耦合后性能均有所改善,但循环可持续性、共生互利及关联状况均未达到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碳 三维全足迹 投入产出分析 关联网络 中国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能-碳三维足迹的中国碳排放效率研究
10
作者 杨传明 王帆临 沈洁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水-能-碳足迹贯穿经济生产的各个部门,任何单一足迹变化将会产生联动效应,进而影响碳排放效率。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生产过程的直接资源消耗和单一资源投入角度测算碳排放效率,较少考虑碳排放的其他来源以及由中间生产或消费产生的碳排放... 水-能-碳足迹贯穿经济生产的各个部门,任何单一足迹变化将会产生联动效应,进而影响碳排放效率。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生产过程的直接资源消耗和单一资源投入角度测算碳排放效率,较少考虑碳排放的其他来源以及由中间生产或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为此该研究设计超效率EBM模型,分别评估基于水-能-碳三维足迹的直接碳排放效率、间接碳排放效率及综合碳排放效率,选择2002-2022年中国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直接、间接和综合碳排放效率在时间上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综合碳排放效率在不同程度上受直接碳排放效率和间接碳排放效率双重影响;技术进步是提升碳排放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直接碳排放效率技术进步指数最高,综合碳排放效率次之,间接碳排放效率最低;碳排放效率在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梯度分布格局,效率重心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是驱动碳排放效率提升的重要动力,城镇化率和产业结构对3种碳排放效率存在异质性影响,耗水强度和能源消耗则对3种碳排放效率起着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对策建议以求更好提升中国各省份基于水-能-碳三维足迹的碳排放效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碳 投入产出 碳排放效率 时空差异 超效率E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隧道施工期绿色生态环保技术措施与管理实践
11
作者 夏润禾 沈琦 +2 位作者 欧阳国伟 马晨 李一鸣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49-259,共11页
为切实做好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修建长大隧道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于绿色低碳发展背景,结合长大隧道工程项目绿色生态环保技术应用,从隧道绿色施工主要涉及的绿色建造、弃渣资源化利用、生产生活废水处理、节材节地、节能排放... 为切实做好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修建长大隧道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于绿色低碳发展背景,结合长大隧道工程项目绿色生态环保技术应用,从隧道绿色施工主要涉及的绿色建造、弃渣资源化利用、生产生活废水处理、节材节地、节能排放等方面,对施工期项目环水保标准化建设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结合长大隧道的施工流程和特点,应充分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思想;进一步深化隧道洞口工程早进晚出理念、高度机械化施工理念、隧道清污分流理念。2)按照“减量化、资源化、集约化”的原则,通过隧道弃渣资源化综合利用,节约用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持续强化参建人员树牢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加强施工期各项环水保措施的实施,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隧道 绿色施工 零刷坡 清污分流 污水处理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灌溉技术在缺水地区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珊珊 王乐飞 +1 位作者 刘涛 孙晨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23-25,共3页
水资源短缺和电网线路不贯通成为制约很多农业生产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缺水地区,农业灌溉技术的革新尤为重要,风光互补灌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灌溉方式,结合了太阳能和风能在时间上的互补性,形成了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新能源发电系... 水资源短缺和电网线路不贯通成为制约很多农业生产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缺水地区,农业灌溉技术的革新尤为重要,风光互补灌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灌溉方式,结合了太阳能和风能在时间上的互补性,形成了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新能源发电系统。该文风光互补技术应用于缺水地区农业灌溉为出发点,分析了关键技术的实施思路以及现阶段应用情况,分析了技术应用的关键阻碍因素,并提供了解决和发展建议,对于推动农业缺水地区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 农业 节水灌溉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伐桩节水灌溉技术在毛竹大径材培育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雪玲 张周婷 +4 位作者 余礼华 冷利松 张玮 唐辉 张健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1期54-57,共4页
在浙江省安吉县选取3个试验点,应用毛竹伐桩储水节水灌溉技术,分析其对毛竹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干旱条件下提高竹材质量和产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实施伐桩节水灌溉技术显著增加了毛竹新竹株数、毛竹胸径、大径材株数及竹材产量,... 在浙江省安吉县选取3个试验点,应用毛竹伐桩储水节水灌溉技术,分析其对毛竹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干旱条件下提高竹材质量和产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实施伐桩节水灌溉技术显著增加了毛竹新竹株数、毛竹胸径、大径材株数及竹材产量,与对照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伐桩储水节水灌溉对毛竹大径竹材培育增产效果明显,工程措施简单易行,且投入成本低廉,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伐桩储水 节水灌溉 大径竹 竹材产量 浙江安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煤岩气CO_(2)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虎 陆灯云 +5 位作者 李泽锋 刘国良 张宏忠 兰建平 司晓冬 叶赛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6,共8页
中国深层煤岩气储层改造中仍面临着淡水消耗量大、复杂缝网难以形成、储层伤害大等难题,而CO_(2)压裂技术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为了提高CO_(2)压裂技术在煤岩气储层改造中的适用性,开展了煤岩气藏CO_(2)压裂作用机理研究,开发了... 中国深层煤岩气储层改造中仍面临着淡水消耗量大、复杂缝网难以形成、储层伤害大等难题,而CO_(2)压裂技术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为了提高CO_(2)压裂技术在煤岩气储层改造中的适用性,开展了煤岩气藏CO_(2)压裂作用机理研究,开发了CO_(2)压裂参数优化设计软件,改善了CO_(2)泡沫压裂液体系,并结合施工案例分析了CO_(2)压裂技术应用效果。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CO_(2)压裂优化设计软件计算效率提高50%;开发的CO_(2)泡沫压裂液体系泡沫半衰期达194 min,泡沫质量超75%,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和携砂性能;CO_(2)压裂作业后煤岩气储层形成了复杂缝网,导流能力优于常规水力压裂;CO_(2)前置压裂井平均试气产量比常规水力压裂井增产约15%;CO_(2)泡沫压裂井增产约18%,平均每口井节水50%以上。CO_(2)压裂技术实现了造复杂缝、增产、节水、减排的目的,在煤岩气绿色高效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气 CO_(2)压裂 复杂缝网 增产 节约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效率频谱构建及其时空变化——以中国四大经济分区为例
15
作者 李昕妍 朱永楠 +3 位作者 程鹏 何凡 何国华 李溦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9,共11页
构建直观、可解释、可比较的用水效率评价方法,是科学分析用水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效手段。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效率拟合曲线及用水效率频谱的方法,以我国的31个省级行政区为例,绘制综合及分产业用水... 构建直观、可解释、可比较的用水效率评价方法,是科学分析用水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效手段。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效率拟合曲线及用水效率频谱的方法,以我国的31个省级行政区为例,绘制综合及分产业用水效率频谱图,分析四大经济分区用水效率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2010-2022年综合以及工业用水效率提升明显,频谱拟合呈现明显的用水效率、经济效益协同发展趋势;农业及生活用水量与效益拟合曲线表现为正相关关系。通过产业用水效率综合比较,识别四大经济分区用水效率提升的重点产业和环节,提出效率效益协同发展的建议,为节水管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效率 经济 频谱 时空变化 节约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oasis Waterboxx造林技术在沙丘的造林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严子柱 满多清 +3 位作者 姚泽 唐卫东 张芝萍 李菁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2期222-227,共6页
[目的]为解决干旱荒漠区沙丘造林成活率低的技术难题,从荷兰Groasis引进Waterboxx保水、节水造林器及技术,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在甘肃省民勤县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上,用梭梭、花棒、柠条锦鸡儿、柽柳等固沙植物进行造林试验,采用... [目的]为解决干旱荒漠区沙丘造林成活率低的技术难题,从荷兰Groasis引进Waterboxx保水、节水造林器及技术,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在甘肃省民勤县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上,用梭梭、花棒、柠条锦鸡儿、柽柳等固沙植物进行造林试验,采用直观统计观测的方法,研究Groasis Waterboxx在沙丘上造林后的风蚀、温度、保水和苗木成活率情况。[结果](1)春季用Groasis Waterboxx沙丘造林技术,流动沙丘风蚀情况比半固定沙丘严重2.0~6.0倍,造林效果差;从沙丘迎风面不同部位的风蚀情况来看,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总体均表现为:顶部>中部>底部;(2)Groasis Waterboxx沙丘造林技术在高温季节能有效降低苗木根际土壤地温近50%,保护苗木免受高温灼伤,促进苗木生长;低温季节还能有效保持根际表面地温在5℃左右,防止苗木遭受低温冻害;(3)Groasis Waterboxx沙丘造林技术能使苗木周边0—40cm表土层含水量长期保持在6%~12%,保证苗木成活期的水分持续供给;(4)Groasis Waterboxx沙丘造林技术能显著提高苗木成活率30%~60%。[结论]Groasis Waterboxx沙丘造林技术在半固定沙丘造林效果优于流动沙丘,能够显著提高苗木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asis waterboxx沙丘 保水节水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陕北智慧节水无人灌溉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师连鑫 李海雄 +3 位作者 张博龙 张永恒 金延举 张峰 《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陕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属于半干旱气候区,由于近年来自然资源的长期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提高有限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率直接影响陕北未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研发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智慧节水灌溉系统,有手动和无人自动... 陕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属于半干旱气候区,由于近年来自然资源的长期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提高有限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率直接影响陕北未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研发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智慧节水灌溉系统,有手动和无人自动两种工作模式。手动模式中,电磁阀的通断完全可以通过云平台和小程序端的相关虚拟按钮实现控制;无人自动模式中,系统根据传感器数据和天气预报智能决策,自动调控灌溉。该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适用于智慧农业、园林绿化、矿区水资源管理等。与此同时,该系统能够远程操作,改善相关人员工作环境,减小劳动强度,实现信息化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云计算 灌溉系统 节水灌溉 智慧农业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灌溉配施生物炭对夏玉米农田N_(2)O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崔沐行 庞桂斌 +5 位作者 赵辉 蔡晨阳 黄乾 王昕 董文旭 徐征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0,共8页
为明确调亏灌溉下配施生物炭对N_(2)O排放的影响及生物炭的经济可行性,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调亏灌溉和施炭量两个因素,其中调亏灌溉设置全生育期充分灌溉(F)、拔节期调亏灌溉(D1)和灌浆期调亏灌溉(D2)两个水平,施炭量设置0 t/hm^(2)... 为明确调亏灌溉下配施生物炭对N_(2)O排放的影响及生物炭的经济可行性,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调亏灌溉和施炭量两个因素,其中调亏灌溉设置全生育期充分灌溉(F)、拔节期调亏灌溉(D1)和灌浆期调亏灌溉(D2)两个水平,施炭量设置0 t/hm^(2)(B0)、低炭15 t/hm^(2)(B15)、高炭30 t/hm^(2)(B30)3个水平。结果表明:拔节期、灌浆期调亏灌溉的N_(2)O平均排放通量较全生育期充分灌溉分别减少了2.81%~42.74%、11.78%~15.08%;拔节期调亏对产量的生成有负面影响,施加生物炭能够补偿作物产量但达不到增产目的,灌浆期调亏不仅不会造成减产还能提升水分利用效率,且施加生物炭会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产量随施炭量的增加而增加;从生物炭的成本与收益来看,施加生物炭不具有经济可行性。研究表明,灌浆期以50%~60%田间持水量调亏补灌,配施30 t/hm^(2)生物炭可以提高夏玉米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并减少N_(2)O排放,短期施加生物炭不具有经济效益,但其长期作用下的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亏灌溉 生物炭 夏玉米 N_(2)O 节水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SC-V的农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研究
19
作者 王猛 王凯 +4 位作者 张杰 杨张青 赵巧丽 秦一浪 李国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8,共8页
为提高农田灌溉水分利用率,明确不同土质对灌溉量的影响,利用RISC-V架构芯片构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以GD32VF103VBT6芯片为核心MCU,包括主控制器、通信、传感器、灌溉量计算和安全作业等功能模块。通过量化不同类型... 为提高农田灌溉水分利用率,明确不同土质对灌溉量的影响,利用RISC-V架构芯片构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以GD32VF103VBT6芯片为核心MCU,包括主控制器、通信、传感器、灌溉量计算和安全作业等功能模块。通过量化不同类型土壤水分运移动态的差异,依据土壤中沙粒、黏粒等组分比例,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土壤质地的灌溉量估算模型。系统结合土壤墒情传感器获取的田间实时墒情数据,计算各轮灌区域最佳灌溉量,并根据灌溉量控制各灌区电磁阀开启时间,实现自动灌溉。该系统具有测墒灌溉、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自动化轮灌等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农户经验灌溉方式相比,该系统能够显著降低作物灌溉量17.3%,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小,仅降低了0.16%;与土壤水分动态平衡模型相比,该系统灌溉量降低了9.2%,产量提高了0.19%。此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在保证作物产量稳定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农田灌溉量,对发展智慧节水农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控制系统 RISC-V 土壤质地 节水灌溉 灌溉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put-Output模型的新疆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爽 李莉 荣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101-105,109,共6页
根据2007和2012年新疆统计年鉴和投入产出表等相关资料,利用Input-output模型和水资源结构偏差系数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用水效率、用水效益指数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12年新疆各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但农业用水消耗量... 根据2007和2012年新疆统计年鉴和投入产出表等相关资料,利用Input-output模型和水资源结构偏差系数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用水效率、用水效益指数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12年新疆各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但农业用水消耗量远高于其产出效益,第三产业和生态环境产业的水资源消耗呈现递减趋势。此外,工业和建筑业的水资源配置较为合理。最后,为促进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合理配置 Input-output模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