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万山汞矿区周围土壤中不同形态汞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昭婵 黄艺 +1 位作者 吴攀 谢欢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956,共8页
利用连续提取法对贵州省万山汞矿区周边土壤的形态与分布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汞含量在1.34~291.71mg·kg-1之间,明显高于我国土壤汞背景值。表层土壤中汞含量在东部区域普遍较高,西部区域相对较低,并呈现随... 利用连续提取法对贵州省万山汞矿区周边土壤的形态与分布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汞含量在1.34~291.71mg·kg-1之间,明显高于我国土壤汞背景值。表层土壤中汞含量在东部区域普遍较高,西部区域相对较低,并呈现随距污染源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剖面土壤中的汞则表现出明显的表层富集规律。研究区土壤中汞的形态主要以残渣态、难氧化降解有机质及某些硫化物结合态和易氧化降解有机质结合态汞为主,且不同形态的汞含量与总汞含量具有较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山特区 土壤 形态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市万山区野生鞣料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瑶 苟光前 +2 位作者 孙巧玲 陈云飞 王灯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第3期82-85,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万山区野生鞣料植物资源状况进行野外调查,发现万山区现有野生鞣料植物26科39属55种,可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鞣料植物 野生资源 万山 铜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万山区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付维 苟光前 +2 位作者 叶红环 王瑶 何选泽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5期49-56,共8页
为了解万山区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对该区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万山区油料植物共有38科73属102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7属9种,被子植物34科66属93种。该区有许多... 为了解万山区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对该区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万山区油料植物共有38科73属102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7属9种,被子植物34科66属93种。该区有许多木本油料植物,可用于工业工艺生产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本文对万山区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该区资源现状,并且针对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的运用前景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为当地的木本油料植物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山 油料植物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市万山区野生木本纤维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付维 郑涛 +2 位作者 代朝霞 何群花 郭水长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第5期53-60,共8页
为了解万山区野生木本纤维植物资源现状,使其更好地开发利用,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对该区野生木本纤维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万山区纤维植物共有38科58属82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36科56... 为了解万山区野生木本纤维植物资源现状,使其更好地开发利用,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对该区野生木本纤维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万山区纤维植物共有38科58属82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36科56属78种,双子叶植物35科51属70种,单子叶植物1科5属8种。本文主要对该区野生木本纤维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该区资源现状、阐述含纤维的部位及用途等,为当地的木本纤维植物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山区 纤维植物 开发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2年万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5
作者 曾小江 刘德灿 皮小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5期207-212,共6页
利用万山区国家气象观测站1978—201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线性倾向估计法、M-K检验法、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万山区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光、热、水指标的气候资源特征值。结果表明,近42年万山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 利用万山区国家气象观测站1978—201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线性倾向估计法、M-K检验法、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万山区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光、热、水指标的气候资源特征值。结果表明,近42年万山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0.25℃/10 a,2002年为突变时间点,其中春季升温明显;降水量平均增长率为27.5 mm/10 a,变化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率为54.0 h/10 a,2010年为突变时间点,其中秋季下降趋势显著;稳定通过5℃初日每10年推后1 d,稳定通过10℃初日每10年提前4 d,稳定通过15℃初日每10年提前4 d、终日每10年推后3 d。稳定通过5、10、15℃的初日至终日持续天数增长率分别为5、6、6 d/10 a。稳定通过0、5、10、15℃的活动积温变化显著,倾向率分别为110.6、99.8、117.2、131.9(℃·d)/10 a,稳定通过20℃活动积温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万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