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来源出处“王梵志”诗语言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巧琴 方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7-160,共4页
不同来源"王梵志"诗分别保存了初盛唐、晚唐、宋初的原始语言材料。笔者通过对"王梵志"诗的封闭式比勘,梳理新、旧语言要素在诗中的具体分布,从语言组成成分及其比例、常用词演变更替等方面,阐述敦煌所出三卷本、... 不同来源"王梵志"诗分别保存了初盛唐、晚唐、宋初的原始语言材料。笔者通过对"王梵志"诗的封闭式比勘,梳理新、旧语言要素在诗中的具体分布,从语言组成成分及其比例、常用词演变更替等方面,阐述敦煌所出三卷本、法忍抄本、一卷本以及唐宋诗话笔记中所收"王梵志"诗的语言学差异,以为思想内容斑驳、作者构成及年代情况复杂的"王梵志"诗作的归属分类,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梵志”诗 语言组成成分 常用词 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四诗品》之纤秾、绮丽及其与王维诗风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国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0-125,共6页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二十四诗品》与王维诗风的关系予以了肯定,但具体的分析论证却还是很不够的。《二十四诗品》中的《纤秾》、《绮丽》以及它们与王维诗风的关系是:《纤秾》、《绮丽》较为清楚地反映了王维诗风的一些重要特征,王维诗...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二十四诗品》与王维诗风的关系予以了肯定,但具体的分析论证却还是很不够的。《二十四诗品》中的《纤秾》、《绮丽》以及它们与王维诗风的关系是:《纤秾》、《绮丽》较为清楚地反映了王维诗风的一些重要特征,王维诗风是纤秾、绮丽在诗歌实践方面的主要代表,《二十四诗品》的确与王维诗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 纤秾 绮丽 王维诗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梵志诗佛教典故补注
3
作者 李小荣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0,共6页
本文主要对项楚先生《王梵志诗校注》一书中未能详注出处的几个佛教典故——"厥磨/摩师"、"瓠芦"、"婆罗草"等进行补注,俾使相关作品的主旨得到更好解释。
关键词 王梵志诗 佛教典故 补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梵志诗校注》商兑
4
作者 郜同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105,共4页
本文对项楚《王梵志诗校注》一书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着重考察了"险语"、"产图"、"遭罗"等几组疑难词。
关键词 王梵志诗校注 敦煌文献 词语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卷王梵志诗在汉语词汇史上的研究价值
5
作者 曹翔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42-149,共8页
敦煌写卷王梵志诗因其表达的口语性、时代的确定性和语言系统的明晰性等特点而成为汉语史研究不可多得的重要语料。王梵志诗中的新词新义占其总词汇量的1/4强,反映出唐代汉语词汇的真实面貌。王梵志诗新词的构成方式,与《世说新语》的... 敦煌写卷王梵志诗因其表达的口语性、时代的确定性和语言系统的明晰性等特点而成为汉语史研究不可多得的重要语料。王梵志诗中的新词新义占其总词汇量的1/4强,反映出唐代汉语词汇的真实面貌。王梵志诗新词的构成方式,与《世说新语》的差异较为明显,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这是汉语史研究的新发现。王梵志诗词汇研究还可补大型辞书和断代词典在收词、释义、例证晚出等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梵志诗 语料 词汇史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