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桃(Juglans regia L.)青皮提取物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莹 包晓玮 +3 位作者 陈勇 于全平 魏欢 杨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8-1127,共10页
核桃青皮是核桃(Juglans regia L.)加工的副产物,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和抑菌剂来源。本研究旨在研究核桃青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抑菌活性,为开发新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提供参考。以蒸馏水及25%、50%、75%... 核桃青皮是核桃(Juglans regia L.)加工的副产物,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和抑菌剂来源。本研究旨在研究核桃青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抑菌活性,为开发新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提供参考。以蒸馏水及25%、50%、75%和100%的甲醇、乙醇,丙酮为溶剂分别提取8和12h获得核桃青皮提取物。通过测定提取物中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根据还原能力和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能力;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分别测定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抑菌率评价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浓度显著影响提取物中的总酚和黄酮含量(P<0.01);除丙酮外,提取时间对提取物中总酚和黄酮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在所有提取溶剂中,以25%乙醇提取8h获得的总酚和黄酮最高,分别达到25.35和12.63mg·g-1。有机溶剂浓度对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P<0.01),而提取时间仅对丙酮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25%乙醇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在各处理中最高,为0.366。有机溶剂浓度对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具有显著的影响(P<0.01),而提取时间仅对甲醇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率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75%丙酮提取物可清除88.81%的自由基,在各处理中最高。有机溶剂浓度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均有显著的影响(P<0.01);从提取时间来看,除甲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以及丙酮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无显著影响外(P>0.05),其他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此外,提取时间显著影响对大肠杆菌的MIC(P<0.05),乙醇和丙酮提取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以及丙酮提取物的枯草芽孢杆菌MIC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提取物的MIC均不受提取时间的影响(P>0.05)。抑菌率测试结果表明核桃青皮25%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强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由此可见,所有核桃青皮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尤其以25%乙醇8h提取物的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Juglans regia L.)维生素E代谢相关基因jrVTE3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灿灿 杨克强 +3 位作者 孙翠 郭先锋 安海山 刘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6,共8页
核桃(Juglans regia L.)坚果是重要的天然维生素E源。在维生素E合成代谢中,2-甲基-6-叶绿基-1,4-苯醌甲基转移酶(MPBQMTase)催化2-甲基-6-植基-1,4-苯醌(MPBQ)向2,3-二甲基-5-植基-1,4-苯醌(DMPBQ)的合成,是γ-生育酚和α-生育酚生物合... 核桃(Juglans regia L.)坚果是重要的天然维生素E源。在维生素E合成代谢中,2-甲基-6-叶绿基-1,4-苯醌甲基转移酶(MPBQMTase)催化2-甲基-6-植基-1,4-苯醌(MPBQ)向2,3-二甲基-5-植基-1,4-苯醌(DMPBQ)的合成,是γ-生育酚和α-生育酚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本研究以‘香玲’核桃开花后90 d的胚组织为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核桃MPBQMT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得到的cDNA全长1280 bp,有102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40个氨基酸,将其命名为jrVTE3。序列同源性比较显示,jrVTE3基因与毛果杨MPBQ/MSBQ甲基转移酶基因以及蓖麻、葡萄、大豆的内膜包装蛋白基因有同源性较高;其ORF编码的多肽序列与橡胶、莴苣、毛果杨的MPBQ/MSBQ转移酶及葡萄、蓖麻的内膜包装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jrVTE3编码的多肽序列中,有15个氨基酸可能为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多肽序列二级结构中有α–螺旋、无规则卷曲。在多肽序列中,有一个低成分复杂性区域和一个跨膜区段,还有一个第一类S-腺苷甲硫氮酸甲基转移酶(AdoMet-MTases,Class I)的保守域,这些序列结构体现了甲基转移酶结构的特点。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核桃坚果仁中维生素E的合成的调控机制及核桃品质的遗传改良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juglans regia l.) 维生素E jrVTE3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Juglans regia L.)光合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俊佩 王红霞 +1 位作者 高仪 张志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6,共4页
以普通核桃'清香'为试材,利用CI-301PS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了核桃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进行了核桃净光合速率与光合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为核桃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核桃净光合... 以普通核桃'清香'为试材,利用CI-301PS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了核桃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进行了核桃净光合速率与光合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为核桃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叶温极显著正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极显著负相关。核桃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与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中亚生态区核桃(Juglans regia L.)遗传多样性与种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凯 赵钰 +3 位作者 张恒 韩立群 赵国庆 王继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54-1867,共14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究中国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2个中亚国家共6个区域核桃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6个区域的137份核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利...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究中国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2个中亚国家共6个区域核桃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6个区域的137份核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利用14对引物共检测到130个等位变异位点,变异范围为6~13,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9.2857个等位位点;14个SSR位点的占比范围为0.6257~0.8651,平均值0.7634;平均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为0.4598;种群总基因多样性(Ht)平均值为3.2481;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平均值为2.1089;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Gst)范围为0.0578~0.4068,平均值为0.2595;基因流(Nm)平均值为3.0174;各个等位基因频率整体分布不均匀。UPGMA聚类结果显示,137份供试材料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5时分成3个类群。其中,第一类群共42份,包括中国新疆阿克苏地区16份,中国新疆和田地区21份,吉尔吉斯斯坦5份;第二类群共44份,包括中国新疆伊犁地区12份、吉尔吉斯斯坦32份;第三类群共51份,包括中国新疆喀什地区19份、塔吉克斯坦13份和中国新疆伊犁地区19份。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居群间亲缘关系的距离,总体分布与地理分布有关,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换。聚类结果与居群间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结果一致。【结论】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中亚生态区不同地理分布的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为揭示中亚生态区核桃种群结构及传播途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种质资源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AFLP银染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林 李荣 +3 位作者 牛建新 吕建强 王国安 虎海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为了建立准确、高效、实用的核桃AFLP体系,应用于核桃品种鉴别、优异基因的分子标记,本试验针对核桃叶片中多糖、酚类等次生代谢物比较多的特点,采用改良CTAB法,通过添加抗氧化物质,得到了适合核桃AFLP分析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在此基... 为了建立准确、高效、实用的核桃AFLP体系,应用于核桃品种鉴别、优异基因的分子标记,本试验针对核桃叶片中多糖、酚类等次生代谢物比较多的特点,采用改良CTAB法,通过添加抗氧化物质,得到了适合核桃AFLP分析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AFLP体系中主要参数的优化研究,比较了两种银染方法的效果,并从64对选择性扩增引物中筛选出了18对适合核桃AFLP分析的引物,建立了能得到清晰指纹分析图像的核桃AFLP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AFlP DNA提取 银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个早实核桃良种遗传多样性的FISH-AFLP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马庆国 齐静 裴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1-636,共6页
采用FISH-AFLP技术,筛选9对E+3和M+3引物组合,对我国首批16个早实核桃良种进行了基因组DNA水平上的检测,结果表明:共获得1 072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46条呈多态性,平均的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8.12%;经9对引物检测的16个品种基因型各不相同,... 采用FISH-AFLP技术,筛选9对E+3和M+3引物组合,对我国首批16个早实核桃良种进行了基因组DNA水平上的检测,结果表明:共获得1 072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46条呈多态性,平均的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8.12%;经9对引物检测的16个品种基因型各不相同,均得到数目不等的特征带,并能将16个早实核桃良种完全区分开。研究分析了早实核桃良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并建立了它们的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FISH-AFlP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石戈壁区核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对核桃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鑫悦 姚晓琴 +1 位作者 王宝庆 陈虹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3-82,共10页
【目的】探明砾石戈壁区核桃园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核桃产质量的影响,为砾石戈壁区核桃园土壤改良和核桃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砾石戈壁区核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机械组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理化性质和核桃产量进... 【目的】探明砾石戈壁区核桃园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核桃产质量的影响,为砾石戈壁区核桃园土壤改良和核桃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砾石戈壁区核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机械组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理化性质和核桃产量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拟合土壤养分含量与核桃品质、单株产量间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土壤养分状况对核桃生产园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砾石戈壁区各土层土壤机械组成均表现为粗砂含量最多,极细砂含量最少的规律;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等养分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总体处于低水平。当砾石戈壁区核桃单果重、横径、侧径、纵径达峰值时,所需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铜、水解性氮养分理论含量值分别为105.00 mg/kg、4.51 mg/kg、0.31 mg/kg、45.10 mg/kg;当核桃单株产量达峰值时,所需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养分理论含量值分别为30.78 mg/kg、19.78 mg/kg、100.54 mg/kg、0.87 mg/kg、0.36 mg/kg、1.11 mg/kg、4.10 mg/kg、4.98 mg/kg,土壤有效养分低是导致产量低的主要原因。【结论】砾石戈壁区土壤有效养分总体处于低水平,影响核桃品质的主要土壤因子为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铜,影响产量的主要土壤因子为有效磷和有效铜。推荐施肥量为有效磷19.78 mg/kg、速效钾100.54 mg/kg、有效铜0.31 mg/kg、有效铁4.1 mg/kg,以实现砾石戈壁区核桃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养分 产量 品质 戈壁 砾石戈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AFLP分析新疆核桃品种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健 马庆国 +3 位作者 雪来提·牙生 孙东 孙世国 裴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0-735,共6页
采用FISH-AFLP技术,选取8对EcoRⅠ+3和MseⅠ+3引物组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24个核桃品种(无性系)、2株实生古树及4个农家类型在DNA水平上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 011条谱带中,981条呈多态性... 采用FISH-AFLP技术,选取8对EcoRⅠ+3和MseⅠ+3引物组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24个核桃品种(无性系)、2株实生古树及4个农家类型在DNA水平上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 011条谱带中,981条呈多态性,多态性百分率达97.5%;不同引物组合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88 71.234 7,平均为1.208 5;基因多样度为0.118 3 0.141 2,平均为0.129 7;Shannon信息指数为0.184 6 0.225 8,平均为0.206 6。总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中等。经8对引物检测的30个品种及类型均得到数目不等的特异带型,能将30个核桃良种及类型完全区分,建立了它们的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品种 遗传多样性 FISH—AFlP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CONSTANS-Like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9
作者 袁星 郭彩华 +3 位作者 刘金明 亢超 全绍文 牛建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7-179,共13页
基于核桃基因组鉴定核桃COL(CONSTANS-Like)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核桃COL家族的分子进化和潜在功能。以‘新新2号’(Juglans regia cv.Xinxin No.2)为材料,对COL基因家族全基因组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分析,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 基于核桃基因组鉴定核桃COL(CONSTANS-Like)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核桃COL家族的分子进化和潜在功能。以‘新新2号’(Juglans regia cv.Xinxin No.2)为材料,对COL基因家族全基因组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分析,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及不同时间雌花芽的表达。结果表明,核桃基因组中共存在55个COL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6个染色体和1个Scaffold上,依次命名为JrCOL1-JrCOL55,氨基酸为117-789 aa,分子量为12.99-86.08 kD,等电点为4.00-8.94,进化树分析将其分为3个亚族,且同一分支基因的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位置相似。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JrCOL基因含有大量与光信号、植物激素、胁迫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新新2号’中JrCOL家族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其中JrCO1、JrCO7a-c、JrCO8、JrCOL23、JrCO31a-c、JrCO33、JrCOL35和JrCOL50a-f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对‘新新2号’雌花芽不同时间JrCOL基因的RT-qPCR分析表明,JrCOL1、JrCOL35、JrCOL50a-f和JrCOL52在‘新新2号’雌花芽中,具有一致的表达趋势,其中JrCOL50a-f在‘新新2号’雌花芽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核桃基因组中鉴定出55个COL家族基因,分为3个亚家族,不均匀地分布在16个染色体和1个Scaffold上,结构进化保守,组织表达模式多样。推测JrCOL家族基因在核桃叶片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新2号’ CONSTANS-like 核桃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渝城1号’核桃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小辉 冯大兰 +5 位作者 杨华均 王玉书 魏立本 周小舟 唐佳佳 李秀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2,140,共7页
以‘渝城1号’核桃为研究对象,设置单施复合肥、单施有机肥、施用核桃配方肥及不施肥4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时核桃产量、品质及核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等,对核桃配方肥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复合肥、有机肥及核桃... 以‘渝城1号’核桃为研究对象,设置单施复合肥、单施有机肥、施用核桃配方肥及不施肥4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时核桃产量、品质及核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等,对核桃配方肥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复合肥、有机肥及核桃配方肥均能提高核桃产量,其中,施用核桃配方肥的增产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该施肥处理比不施肥的收益提高88.1%。相比于不施肥,施用核桃配方肥时核桃果实的蛋白质及脂肪总量显著提高,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增加,硬脂酸、棕榈酸等饱和脂肪酸占比下降。施用复合肥能促进核桃园土壤有效氮、磷、钾质量分数的增加,但会引起土壤pH及有机质质量分数下降。施用有机肥和核桃配方肥均能促进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质量分数增加。施用核桃配方肥后,土壤总微生物量增加,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纤维降解菌等功能微生物数量均显著增多,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等活性大幅升高。施用核桃配方肥能显著提升核桃的产量和品质,更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和果园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配方肥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迷向丝在核桃园中的使用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亚森·吐尔迪 马天宇 +1 位作者 图尔迪麦麦提·努尔麦麦提 阿地力·沙塔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57-1765,共9页
【目的】筛选核桃园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最佳防治与迷向丝放置密度与高度。【方法】于2021~2022连续两年在核桃园设置不同悬挂密度(300、450、600根/hm^(2))和高度(6~8 m、8 m、6 m)的迷向丝,通过田间迷向干扰试验,测定不同悬挂密度... 【目的】筛选核桃园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最佳防治与迷向丝放置密度与高度。【方法】于2021~2022连续两年在核桃园设置不同悬挂密度(300、450、600根/hm^(2))和高度(6~8 m、8 m、6 m)的迷向丝,通过田间迷向干扰试验,测定不同悬挂密度和高度的迷向丝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设置密度为300、450、600根/hm^(2)的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混合迷向丝和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迷向丝的迷向率和蛀果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密度处理的迷向丝迷向效果最好,且相同密度处理的各处理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混合迷向丝与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迷向丝迷向率和蛀果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迷向丝悬挂高度为6~8 m(双层)、8 m、6 m的迷向率和蛀果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悬挂高度为8 m的迷向丝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迷向效果最佳,迷向率分别达到了96.41%、99.71%,防效达到了90.70%。【结论】核桃园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混合迷向丝最佳设置密度为450根/hm^(2),最佳悬挂高度为8 m为宜,大面积连片使用1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梨小食心虫 核桃 蛀果率 迷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土微环境对早实核桃细根时空分布、养分特征的影响
12
作者 李晓蕊 翟长远 +5 位作者 张赟齐 齐建勋 陈永浩 张俊佩 侯智霞 苏淑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77,共9页
以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稳产期的‘新新2号’早实核桃(Juglans regia L.)后代为研究对象,按照小格子法将根土连续体划分为144个采样小区。于2022年每月采集根、土样品,测定细根生物量并构建二维空间分布图,研究细根形态指标、养分特征以... 以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稳产期的‘新新2号’早实核桃(Juglans regia L.)后代为研究对象,按照小格子法将根土连续体划分为144个采样小区。于2022年每月采集根、土样品,测定细根生物量并构建二维空间分布图,研究细根形态指标、养分特征以及土壤水、养质量分数并分析其对早实核桃细根时空分布、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早实核桃细根主要分布在垂直方向的0~0.4 m土层和距树干水平方向1.5 m范围内,占细根分布总量的80%。细根形态参数值(生物量、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和养分质量分数均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细根在微环境水平变异时差异不明显。夏、秋季细根形态参数值均显著高于春、冬季。土壤全氮、全磷质量分数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少,土壤全钾质量分数在整个空间分布上无明显差异。土壤含水率随土层加深而增加,距树干距离越远含水率越低。土壤各养分质量分数的季节性差异较大,全氮质量分数在夏、秋季较高,在春季最低;全磷质量分数在春季最高;全钾质量分数在冬季最高;土壤含水率在秋、冬季最高。细根形态、养分质量分数与土壤全氮、全磷、含水率的关系更密切,相关性存在一定季节差异。细根生长在细微变异的环境下仍具有一定的趋水趋肥性。对早实核桃进行肥水精细化管理时,可根据根土的时空关系,在根区适时灌溉,季节性调整肥料养分,施肥则以氮、磷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实核桃 根土微环境 细根时空分布 细根养分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内果皮厚度核桃的坚果品质及组织结构差异分析
13
作者 张捷 韩立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97-101,106,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内果皮厚度核桃的坚果品质、内果皮组分和组织结构的差异及相关性,为内果皮相关的核桃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新疆主栽的5个不同内果皮厚度的核桃品种为材料,采用标准化描述及分光光度计法等生理方法,测定坚果的... [目的]研究不同内果皮厚度核桃的坚果品质、内果皮组分和组织结构的差异及相关性,为内果皮相关的核桃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新疆主栽的5个不同内果皮厚度的核桃品种为材料,采用标准化描述及分光光度计法等生理方法,测定坚果的表型性状、核仁和内果皮的主要成分,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内果皮纵切面的细胞组织结构特征。[结果]内果皮的厚度不同,坚果的光洁程度、核仁饱满度、出仁率、缝合线紧密度以及核仁脂肪、蛋白质和单宁的含量也不同,其中,内果皮厚度与核仁脂肪、蛋白质含量均呈负相关,而与缝合线紧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内果皮的主要组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其中木质素含量最高,与核仁的主要营养成分脂肪、蛋白质及种仁单宁含量均呈负相关;内果皮纵切面可分为疏松区、致密区和过渡区3部分,5个核桃品种各分区的细胞组织形态相似,但所占内果皮总厚度的比例有差异。[结论]核桃内果皮的厚度越大,缝合线越紧密,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也越高,其组织结构中的疏松层占内果皮的总厚度比例也较大,但核仁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坚果品质 内果皮组分 内果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对核桃果实品质和光合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任泉 高凡 +3 位作者 张锐 森巴特 南文斌 张建良 《绿色科技》 2024年第7期203-210,共8页
为探究缓释肥对核桃果实品质和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以‘温185’核桃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CK),不同缓释肥梯度共5个处理,对核桃果实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对核桃果实品质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 为探究缓释肥对核桃果实品质和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以‘温185’核桃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CK),不同缓释肥梯度共5个处理,对核桃果实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对核桃果实品质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脂肪含量比较为:F2>F1>F3>F4>CK,F2处理与CK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较CK处理提高了15.77%;蛋白质在不同处理下,含量关系为F1>F2>F4>F3>CK,F1处理高出CK处理0.67 mg/g;CK处理出仁率与各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Pn、Gs和WUE整体上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且各指标整体显著高于CK,而Ci整体显著低于CK;叶片SPAD值随大颗粒树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高-低-高”的趋势,在F2处理时达到峰值;在整个生育期中,F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速率和SPAD较CK分别高8.43%、10.88%、1.38%、15.4%和1.96%,且CK比F2处理施肥量高173%。在核桃生产中,施用缓释肥可节本增效,且施缓释肥600 g/株下核桃的果实品质、产量和叶片光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 施肥量 核桃 品质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新疆核桃优系核仁营养评价 被引量:26
15
作者 苏彦苹 赵爽 +4 位作者 李保国 齐国辉 王明 王宝庆 徐业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6,73,共9页
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新疆核桃资源,选育营养价值更高的核桃品种,采用索氏抽提法、气相色谱法、凯氏定氮法、HPLC法、酸水解法、消煮和ICP法,测定了6个新疆核桃优系以及新疆现行的优良品种温185的核仁脂肪与脂肪酸、蛋白质与氨基酸、淀... 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新疆核桃资源,选育营养价值更高的核桃品种,采用索氏抽提法、气相色谱法、凯氏定氮法、HPLC法、酸水解法、消煮和ICP法,测定了6个新疆核桃优系以及新疆现行的优良品种温185的核仁脂肪与脂肪酸、蛋白质与氨基酸、淀粉与总糖、能量和矿质元素等主要营养物质,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优系扎210、95和阿育王及对照温185核仁的脂肪含量在65.94~67.87 g/100 g,蛋白质含量在14.22~15.37 g/100 g,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达到国家核桃坚果质量特级标准;优系扎346和阿育王核仁脂肪中MUFA质量分数分别为25.89%、32.95%,显著高于温185(20.46%),乌什49核仁脂肪中PUFA质量分数为78.69%,显著高于温185(71.69%);6个优系核仁蛋白质中EAA含量(3.00~4.56 g/100 g)均显著高于温185(2.14 g/100 g),是温185的1.4~2.1倍,除扎346外其他优系核仁蛋白质中TAA含量(12.10~16.92g/100 g)均显著高于温185(10.84 g/100 g),是温185的1.1~1.6倍;乌什49核仁中磷、钾、镁、铁、锰、铜和锌含量分别为444.71 mg/100 g,534.72 mg/100 g,197.18 mg/100 g,12.25 mg/100 g,3.44 mg/100 g,7.61mg/100 g,10.50 mg/100 g,均显著高于对照。采用PCA对6个新疆核桃优系及对照核仁主要营养物质进行综合评价,各优系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乌什49>扎74>95>阿育王>扎210>扎346>温185,6个新疆核桃优系核仁营养价值均优于对照温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核桃 脂肪酸 氨基酸 矿质元素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新疆早实核桃优株坚果品质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16
作者 苏彦苹 赵爽 +4 位作者 王明 王宝庆 巴合提牙尔.克热木 齐国辉 李保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6,共6页
为充分利用新疆核桃种质资源,选育坚果综合品质优良的核桃品种,采用常规观测法、索氏抽提法、气相色谱法、凯氏定氮法和HPLC法,对8个新疆核桃优株坚果的16个外在品质指标和37个内在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及坚果综合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为充分利用新疆核桃种质资源,选育坚果综合品质优良的核桃品种,采用常规观测法、索氏抽提法、气相色谱法、凯氏定氮法和HPLC法,对8个新疆核桃优株坚果的16个外在品质指标和37个内在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及坚果综合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个核桃优株坚果单果重、出仁率、坚果三径均值分别为14.73g、51.67%和3.95cm,脂肪、蛋白质含量均值分别为68.70%和13.66%,蛋白质中氨基酸总量(TAA)、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均值分别为10.81g/100g和3.11g/100g,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值分别为20.19%和71.25%,坚果外在品质中描述型性状和数值型性状变异系数分别为26.76%和14.34%,内在品质变异系数平均为19.84%。8个新疆核桃优株坚果品质变异比较丰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优株坚果品质综合评价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30号>31号>13号>61号>33号>36号>48号>21号,可根据各优株不同的坚果品质特征开发出不同的核桃坚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新疆 坚果品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16个核桃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身份构建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国田 张美勇 +4 位作者 相昆 徐颖 沈广宁 薛培生 杨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84-1892,共9页
为了分析16个核桃栽培品种的遗传关系和构建分子身份证,以核桃幼叶为材料提取其基因组DNA,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从28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16个核桃栽培品种进行标记分析。结果表明,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5个位点,每条引物可获得9... 为了分析16个核桃栽培品种的遗传关系和构建分子身份证,以核桃幼叶为材料提取其基因组DNA,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从28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16个核桃栽培品种进行标记分析。结果表明,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5个位点,每条引物可获得9-15条DNA片段,平均为11.5条,其中多样性位点99个,多态性百分比达86.09%,16个核桃品种之间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08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04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577,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42-0.82。采用UPGMA方法构建的聚类图表明,16个核桃品种可以划分为4个组,品种间遗传信息差异比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能够通过ISSR标记方法将16个品种区分开。此外从10条引物中筛选出3条引物作为16份核桃品种资源种质鉴定的核心引物,构建了每个核桃品种的分子身份证。本研究通过构建16个核桃品种的分子身份,为核桃品种鉴定和品种权保护提供了依据,也为核桃育种亲本的选配和种质资源鉴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品种 ISSR 遗传多样性 分子身份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州核桃坚果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昊 马庆国 +4 位作者 张继勇 文明 宋晓波 张俊佩 裴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1-778,共8页
[目的]以四川省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农家类型的坚果为样本,研究其表型丰富度和变异特点,为其资源挖掘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个核桃和泡核桃居群的330棵实生单株为研究材料,利用18个坚果表型相关性状进行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目的]以四川省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农家类型的坚果为样本,研究其表型丰富度和变异特点,为其资源挖掘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个核桃和泡核桃居群的330棵实生单株为研究材料,利用18个坚果表型相关性状进行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实生居群坚果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8.46%59.47%,平均为35.26%,单果质量极大(>20.0 g)和极小(<5.0 g)的资源均占一定比例;该地区坚果资源在《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核桃属》中所描述坚果表型性状的基础上,新增了3个垂直于缝合线纵切面形状和1个核仁皮色特征;居群遗传性状Simpson指数为0.201 0.855,Shannon-Wiener指数为0.649 2.873,说明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坚果表型多样性比较丰富。(2)18个坚果表型性状的居群内变异均大于居群间,居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为6.03%,说明居群内变异是凉山州坚果表型多样性的主要来源。(3)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凉山州坚果表型性状Manhattan距离表现出与地理距离或气候条件显著正相关的趋势。[结论]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资源坚果表型丰富度高,是重要的核桃资源多样性分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表型多样性 凉山 居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对核桃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晓东 徐继忠 +2 位作者 史宝胜 欧阳汝欣 阎树堂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5,共3页
以5~7年生早实核桃辽宁1号、晚实核桃礼品1号为试材,研究了外源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对核桃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礼品1号核桃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不同浓度的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显著降低了处理后1.5h辽宁1号核桃Pn。1×10-3mol/L... 以5~7年生早实核桃辽宁1号、晚实核桃礼品1号为试材,研究了外源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对核桃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礼品1号核桃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不同浓度的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显著降低了处理后1.5h辽宁1号核桃Pn。1×10-3mol/LSpd、1×10-4mol/LPut、1×10-4mol/LSpd在处理后5.5~8h能显著提高辽宁1号核桃Pn,在处理后7~9h能显著提高礼品1号核桃Pn。礼品1号Fv/Fm日变化呈“U”型曲线。外源Put、Spd在处理后3h能够提高或显著提高辽宁1号Fv、Fv/Fm、Q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多胺 合成抑制剂 核桃 叶片 光合作用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品种试管嫩茎生根的研究 被引量:61
20
作者 裴东 袁丽钗 +1 位作者 奚声珂 谷瑞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37,T001,共7页
以 6个早实核桃 (JuglansregiaL .)新品种为试材 ,对长期继代培养的试管嫩茎的生根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诱导方法、外源IBA的水平、嫩茎发育状态以及光照条件等对生根具有明显的影响。选取生长旺盛、节间较长、叶较小呈嫩黄绿色的幼... 以 6个早实核桃 (JuglansregiaL .)新品种为试材 ,对长期继代培养的试管嫩茎的生根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诱导方法、外源IBA的水平、嫩茎发育状态以及光照条件等对生根具有明显的影响。选取生长旺盛、节间较长、叶较小呈嫩黄绿色的幼态嫩茎 ,采用 2步诱导生根法 ,即黑暗条件下 ,在IBA为 5 0~ 10 0mg·L- 1 的 1 4DKW培养基中诱导 10~ 15d ,而后转移至不含IBA的DKW培养基中 ,利用这一方法顺利地诱导了嫩茎生根 ,在对 6个品种的应用中获得了 6 0 5 %~ 89 7%的生根率 ,平均根数 2 0~ 3 6。生根的嫩茎已成功地进行了下地移栽。同时就根原基诱导过程中嫩茎内源IAA和ABA水平变化进行了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品种 试管嫩茎 生根 诱导 嫩茎发育状态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