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脂肪分布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1
作者 齐衍濛 李丹丹 +2 位作者 陈安琪 杨涵 李炎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3-709,共7页
目的探讨人体脂肪分布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以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西单院区)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成年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Inbody人体成分分析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人体脂肪分布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以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西单院区)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成年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Inbody人体成分分析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人体成分差异,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人体成分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究脂肪分布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根据四分位数(Q1~Q4)将躯干脂肪与四肢脂肪的比值(躯干脂肪/四肢脂肪)、内脏脂肪面积、腰臀比进一步分为Q1组、Q2组、Q3组和Q4组(以Q1组为参照)。绘制森林图分析各亚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21名受试者,其中男性1194名(53.76%),女性1027名(46.24%),平均年龄(50.28±10.93)岁。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049名,对照组1172名。基线资料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男性占比高于对照组(P均<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体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体脂肪量、躯干脂肪、躯干脂肪/四肢脂肪、内脏脂肪面积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尿酸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史和饮酒史后,躯干脂肪/四肢脂肪、腰臀比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均<0.05)。与Q1组比较,Q4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显著增加(OR=1.81,95%CI:1.26~2.61,P<0.05);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躯干脂肪/四肢脂肪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未来应扩大样本量并采用更精确的脂肪分布测量方法以验证本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分布 颈动脉粥样硬化 躯干脂肪/四肢脂肪 腰臀比 内脏脂肪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高比和腰臀比及BMI对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研究
2
作者 殷佳慧 杨昕晖 +6 位作者 王京京 张雅静 王丽娟 付佐娣 孔祥双 郭光霞 李玉凤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3258-3263,共6页
背景代谢综合征(MS)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对MS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至关重要。BMI不能反映中心性肥胖,有指南建议将腰高比(WHtR)作为肥胖诊断新指标,目前关于WHtR与MS关联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WHtR、腰臀比(WHR)及BMI... 背景代谢综合征(MS)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对MS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至关重要。BMI不能反映中心性肥胖,有指南建议将腰高比(WHtR)作为肥胖诊断新指标,目前关于WHtR与MS关联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WHtR、腰臀比(WHR)及BMI与MS的相关性,比较以上3项人体测量学指标对MS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利用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北京平谷地区进行的代谢性疾病调查队列数据库。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20年制订的MS的诊断标准,依据是否患有MS将研究对象分为非MS组与MS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MS患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WHtR、WHR和BMI对MS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4001例有效数据纳入分析,平均年龄(50.3±11.8)岁,MS组1617例,非MS组2384例。MS的患病率为40.4%(1617/4001),加权后患病率为39.5%。MS组WHtR、WHR和BMI高于非MS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tR≥0.5(OR=2.074,95%CI=1.523~2.823)、男性WHR≥0.90/女性WHR≥0.85(OR=2.646,95%CI=2.185~3.204)、24.0 kg/m^(2)≤BMI<28.0 kg/m^(2)(OR=2.259,95%CI=1.717~2.973)、BMI≥28.0 kg/m^(2)(OR=4.530,95%CI=3.320~6.181)是M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分别在总体人群、男性和女性中分析WHtR、WHR和BMI对于MS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现,在上述3个人群中,WHtR预测MS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WHR和BMI(P<0.05)。WHtR在以上3个人群中预测MS的AUC分别为0.835、0.847和0.84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526、0.526和0.548。结论WHtR对MS风险的预测作用优于WHR和BMI,可作为预测MS风险的简易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腰围-身高比 腰臀比 BMI 预测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京族老年人的肥胖与超重现状
3
作者 高新颖 宇克莉 +3 位作者 刘艳霞 张兴华 包金萍 郑连斌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采用随机取样方法调查了226例京族老年人(男性99例,女性127例)的15项体质指标,研究京族老年人的肥胖与超重情况.结果表明:京族老年男性和女性的体质量、身高、瘦体质量、基础代谢率、身体水分和体表面积均与年龄呈负相关,且60-岁组的指... 采用随机取样方法调查了226例京族老年人(男性99例,女性127例)的15项体质指标,研究京族老年人的肥胖与超重情况.结果表明:京族老年男性和女性的体质量、身高、瘦体质量、基础代谢率、身体水分和体表面积均与年龄呈负相关,且60-岁组的指标值最大.按照BMI分型,京族老年男性的超重率为38.4%,肥胖率为16.2%,老年女性的超重率为44.1%,肥胖率为18.1%.按照PBF分型,京族老年男性和女性的肥胖率分别为23.2%和49.6%.按照腰围分型,京族老年男性的中心型肥胖前期率为22.2%,中心型肥胖率为28.3%,老年女性的中心型肥胖前期率为23.6%,中心型肥胖率为37.0%.按照腰臀比分型,京族老年男性和女性的中心型肥胖率分别为51.5%和91.3%.京族老年人的肥胖率较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京族老年人的肥胖和超重是遗传、行为和环境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族 老年人 肥胖 BMI PBF 腰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基于22省(市、区)国家国民体质监测点的形态数据 被引量:64
4
作者 张艺宏 王梅 +2 位作者 孙君志 李宁 裴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100,共8页
目的:分析评价城乡居民体重超重及肥胖现状,探讨超重肥胖流行在性别、年龄、城乡分类上的特征。方法:取2014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22个省(区、市)国家监测点20-69岁城乡居民共计107 330人的年龄、性别、城乡种类、身高、体重、BMI、腰围、... 目的:分析评价城乡居民体重超重及肥胖现状,探讨超重肥胖流行在性别、年龄、城乡分类上的特征。方法:取2014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22个省(区、市)国家监测点20-69岁城乡居民共计107 330人的年龄、性别、城乡种类、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样本总体BMI为23.83±3.33kg/m2,男性为24.40±3.26kg/m2,女性为23.24±3.30kg/m2;超重率为34.26%,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9.91%、28.42%,城镇和乡村分别为34.03%、34.70%;肥胖率为10.98%,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3.29%、8.59%,城镇和乡村分别为10.19%、12.47%。(2)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的均值,男性为85.88cm、0.904、0.507,女性为78.81cm、0.845、0.498;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超标总率为49.67%、50.21%、50.34%,其中男性超标率为55.31%、54.19%和54.70%,女性为43.86%、46.11%和45.84%。(3)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全部P<0.01),并且男性比女性高(全部P<0.01)。(4)城镇男性体重、BMI、腰围均值高于乡村男性(P<0.01),乡村男性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值高于城镇男性(P<0.01),乡村女性体重、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值高于城镇女性(P<0.01)。结论:(1)20-69岁样本人群超重和肥胖合计达到45.24%,中心性肥胖人数过半,揭示城乡居民身体形态处于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的高发期。(2)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城镇男性高于乡村男性,乡村女性高于城镇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超重 肥胖 BMI 腰围 腰臀比 腰围身高比 中心性肥胖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评价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杨光燃 袁申元 +19 位作者 傅汉菁 万钢 朱良湘 袁明霞 潘素芳 卜祥雷 张建东 杜雪平 李玉玲 季宇 谷晓宁 李月 崔学利 白薇 陈玉洁 王自明 程淑艳 高迎 柳德元 王益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比较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北京三级甲等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的基线数据库中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北京市5个城区随机... 目的比较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北京三级甲等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的基线数据库中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北京市5个城区随机整群抽取的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社区居民3 176例,均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以BMI≥24/29 kg/m2分别作为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诊断标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绘制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Med Calc软件中的Z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1 291例(40.65%),女1 885例(59.35%);颈围为(36.6±3.7)cm;腰围为(89.0±9.4)cm;腰臀比为(0.89±0.06)。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围、腰围、腰臀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超重的AUC分别为0.721、0.833、0.677,评价女性患者超重的AUC分别为0.728、0.838、0.639;其中腰围、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超重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超重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肥胖的AUC分别为0.779、0.870、0.703,评价女性患者肥胖的AUC分别为0.735、0.849、0.629;其中腰围、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肥胖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肥胖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分别为0.667、0.772、0.629,评价女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分别为0.661、0.746、0.621;其中腰围评价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价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时腰围优于颈围和腰臀比,颈围优于或与腰臀比相当。颈围可以替代腰臀比用于评价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颈围 腰围 腰臀比 超重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常用成年人肥胖评价标准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苗 陈晋 +6 位作者 甘亚楠 阮班银 王潇 刘颖 刘长俊 郑弘 郭怀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732-2738,共7页
目的探讨体脂百分比(BF%)法、体质指数(BMI)法、肥胖度(OBD)法、腰臀比(WHR)法4种常用成年人肥胖评价标准的诊断价值,以寻找更灵敏、特异的肥胖评价标准,为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6月,以湖北省某高校教师共5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 目的探讨体脂百分比(BF%)法、体质指数(BMI)法、肥胖度(OBD)法、腰臀比(WHR)法4种常用成年人肥胖评价标准的诊断价值,以寻找更灵敏、特异的肥胖评价标准,为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6月,以湖北省某高校教师共5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9例(45.1%)、女327例(54.9%)。采用清华同方BCA-2A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其身高、体质量、BF%、WHR等体格指标。分别计算BF%法(以男BF%≥25.0%、女BF%≥30.0%为肥胖)、BMI法(以BMI≥28.0 kg/m^2为肥胖)、OBD法(以超过标准体质量20%为肥胖)、WHR法(以男≥0.90、女≥0.85为中心性肥胖)的肥胖检出率,并以BF%法为金标准,分析其他3种评价标准的诊断价值,诊断价值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Se)、漏诊率(FN)、特异度(Sp)、误诊率(FP)、符合率、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结果 BF%法、BMI法、OBD法、WHR法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5.7%(153/596)、7.2%(43/596)、24.0%(143/596)、50.5%(301/596)。4种评价标准的男性肥胖检出率、女性肥胖检出率及总体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HR法的男性肥胖检出率、女性肥胖检出率及总体肥胖检出率高于BF%法、BMI法、OBD法,BF%法、OBD法的男性肥胖检出率、女性肥胖检出率及总体肥胖检出率高于BMI法,BF%法的女性肥胖检出率高于OBD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BF%为诊断肥胖的金标准,BMI法、OBD法、WHR法诊断男性肥胖、女性肥胖及总体肥胖的Se、FN、Sp、FP、符合率、Pv+、P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将BMI法诊断肥胖的截断值调整至男≥25.0 kg/m^2、女≥23.0 kg/m^2(方案1),男≥24.5 kg/m^2、女≥22.5 kg/m^2(方案2),男≥24.0 kg/m^2、女≥22.0 kg/m^2(方案3),3种方案诊断男性肥胖的Sp、FP、符合率,诊断女性肥胖的Se、FN、Sp、FP、Pv+、Pv-,诊断总体肥胖的Se、FN、Sp、FP、符合率、Pv+、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HR法更适合该人群的肥胖筛查,BMI法的诊断截断值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体脂肪率 人体质量指数 肥胖度 腰臀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岁以上人群肥胖指标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钟赟 田朝伟 +4 位作者 刘本荣 李爱群 罗承锋 陈敏生 刘世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64-4067,共4页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35岁以上人群腰臀比(WHR)、腰围(WC)和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09年在广州市两个独立社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5岁以上居民2 745人进行身高、体质量、WC、臀围、血压、心率的测量,并进行问卷...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35岁以上人群腰臀比(WHR)、腰围(WC)和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09年在广州市两个独立社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5岁以上居民2 745人进行身高、体质量、WC、臀围、血压、心率的测量,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肥胖指标与高血压水平的关系。结果广州地区35岁以上居民中,不同BMI的男女居民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型肥胖组的血压水平及其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年龄因素后,男性以WHR的OR值最高(1.526),而女性以WC的OR值最高(2.813),BMI的OR值在两性中均为最低(0.719/0.391)。ROC曲线表明,男性BMI、WC和WHR诊断高血压的切点、曲线下面积及95%CI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女性中,WC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54),与BMI(0.77)、WHR(0.78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35岁以上人群,尤其在女性人群中,WC是反映肥胖对高血压影响的较好测量指标,而BMI和WHR可以作为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腰臀比 体质指数 腰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腰臀围比值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邱东鹰 胡予 +3 位作者 陆健 蔡映云 吴琳 朱继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确定老年人人体测量指数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DM/IG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7例(男性416例,女性121俐)参加健康体检的上海城市老年人(年龄60~85岁)进行调查,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围比值(WHR)分... 目的:确定老年人人体测量指数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DM/IG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7例(男性416例,女性121俐)参加健康体检的上海城市老年人(年龄60~85岁)进行调查,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围比值(WHR)分别与DM/IGT之间的关系;运用logisit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各人体测量指数对DM/IGT的预测价值。结果:(1)除女性WHR值外,本组老年男性和女性中具有DM/IGT者人体测量指数BMI、WC和WHR均高于非DM/IGT者,P〈0.05;同样,具有高BMI(≥25kg/m^2)、WC(≥90cm)和WHR(≥0.9)的DM/IGT发生率均分别大于低BMI、WC和WHR组。P〈0.05或P〈0.01。(2)在调整了年龄、活动强度和糖尿病家族史的影响后,对BMI、WC和WHR这3个因素与DM/IGT的关系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HR和BMI分别是本组老年男性和女性DM/IGT的主要危险因素(P=0.0004,P=0.0002),ROC曲线分析表明老年男性WHR的AUC最大(P〈0.05),老年女性BMI的AUC最大(P〈0.05)。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肥胖与DM/IGT有相关性,WHR和BMI是较好的简易预测指标,在老年男女人群中分别测量WHR和BMI可以较好地预测DM/IG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臀围比值 体质指数 腰围 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围、腰围/身高比值和腰臀比与儿童青少年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国梅 熊丰 +5 位作者 曾燕 王栋钢 龙春丽 蒋运春 张亚妮 张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与血压的相关性,明确各指标对血压的影响大小,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重庆市2003~2004年主城区9所中学和15所小学,12个年级5~17岁的学生7326名(男3603名,女3723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 目的:探讨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与血压的相关性,明确各指标对血压的影响大小,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重庆市2003~2004年主城区9所中学和15所小学,12个年级5~17岁的学生7326名(男3603名,女3723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值及腰臀比。血压与各人体测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男童的血压异常率为4.61%,女童为3.06%,总体人群的异常率为3.86%。偏相关分析显示:腰围、腰围/身高比值与血压独立正相关,且腰围的正相关性最强,其次为腰围/身高比值,而腰臀比相关性稍差。以腰围≥90百分位,腰围/身高比值≥0.5,腰臀比女童≥0.85,男童≥0.90为异常,男女童腰围、腰围/身高比值异常组的血压均值明显高于腰围、腰围/身高比值正常组的值。腰臀比正常和异常组之间的血压均值差距较小。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示:年龄、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均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因素。腰围、腰围/身高比值的影响较腰臀比大,其中腰围影响最大。校正的OR值显示男女童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值异常者血压异常的风险是正常者的6~7倍,明显高于腰臀比的风险。结论:腰围、腰围/身高比值与血压的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是预测血压水平变化的较好指标。其中腰围预测性最好,其次为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的预测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腰围 腰围/身高比值 腰臀比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查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的腹型肥胖测量指标适宜切点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岩 陆小平 +5 位作者 龚雄辉 王秋丽 崔岚 刘悦 伍彬 王闻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不同腹型肥胖指标(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预测糖尿病发病的作用仍有争议。文中旨在探讨应用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预测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2型糖尿病发病... 目的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不同腹型肥胖指标(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预测糖尿病发病的作用仍有争议。文中旨在探讨应用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预测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2型糖尿病发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以及门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非糖尿病)296人。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糖尿病组[n=59,空腹血糖≥7.0 mmol/L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或随机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受损(IFG)组[n=89,IFG:6.1 mmol/L≤空腹血糖≥7 mmol/L,OGTT 2 h血糖<7.8 mmol/L;IGT:空腹血糖<7.0 mmol/L,7.8 mmol/L≤OGTT 2 h血糖≥11.1 mmol/L]和正常糖耐量组(n=148,空腹血糖<6.1 mmol/L,OGTT 2 h血糖<7.8 mmol/L)。所有受试者均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并行75 g OGTT,测定空腹血糖及120 min血糖。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不同腹型肥胖指标预测糖尿病发病的作用,并估计各腹型肥胖指标预测糖尿病发病的适宜切点值及其相应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在男性中,IFG/IGT组、糖尿病组腰围[(96.75±8.94)、(93.73±8.48)cm]、臀围[(104.05±6.41)、(105.00±6.62)cm]、腰围/身高[(0.56±0.05)、(0.55±0.05)]较正常糖耐量组[(88.00±7.18)cm、(99.44±5.29)cm、(0.51±0.05)]显著增高,糖尿病组腰臀比较正常糖耐量组亦显著增高(P<0.05)。在女性中,糖尿病组腰臀比较正常糖耐量组明显增高[(1.06±1.36)vs(0.82±0.07),P<0.05]。男性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预测糖尿病发病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06(0.575~0.837)、0.639(0.499~0.779)、0.709(0.579~0.839);女性分别为0.656(0.573~0.738)、0.611(0.527~0.696)、0.644(0.561~0.728);男性、女性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预测糖尿病发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腰围/身高预测糖尿病发病的最佳切点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40,53.1%,82.8%;女性分别为0.505,68.4%,57.1%,在男性和女性中,腰围/身高最佳切点值为0.5。结论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建议腰围/身高≥0.5切点值时进行糖尿病筛查。腰围/身高更适用于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用来指导腹型肥胖和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腹型肥胖 ROC曲线 腰围身高比 腰围 腰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56例原发性高血压脂肪分布与大动脉缓冲功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倪永斌 张维忠 +1 位作者 王宏宇 吴美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研究肥胖和局部体脂分布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缓冲功能的关系。 方法:对3 1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根据体重指数将其分为非超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并按腰臀围比值分为中心胜肥胖... 目的:研究肥胖和局部体脂分布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缓冲功能的关系。 方法:对3 1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根据体重指数将其分为非超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并按腰臀围比值分为中心胜肥胖组和非中心胜肥胖组,应用法国产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Complior测量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分析比较体重指数和腰臀围比值(≥0.95者认为是中心性肥胖)与脉搏波速度的关系。 结果:体重指数和脉搏波速度不相关,而女性腰臀围比值和脉搏波速度呈正相关(r=0.220,P<0.0001)。女性中心性肥胖组脉搏波速度明显高于非中心性肥胖组,有极显著差异(11.96 m/s vs.11.06 m/s,P<0.001),在校正年龄、身高、收缩压、心率、体重指数和脉压等影响因素后,两组间仍有极显著差异(11.61m/s vs. 11.24 m/s,P<0.01)。但男性两组间无明显差别。 结论: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性肥胖是影响大动脉缓冲功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腰臀围比值 脉搏波速度 脂肪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肥胖测量指标与高脂血症关系的比较研究及适宜切点的选择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琨 李淑元 +1 位作者 金力 王笑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2-337,378,共7页
目的 比较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4种肥胖测量指标对高脂血症的风险效应,并选择最佳指标计算适宜切点,作为人群... 目的 比较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4种肥胖测量指标对高脂血症的风险效应,并选择最佳指标计算适宜切点,作为人群高脂血症防控的简便目标.方法 样本数据为泰州人口健康队列Ⅲ期基线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Logistic回归来分析4种指标之间及其与血清胆固醇升高(高TC)、三酰甘油升高(高TG)、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LDL)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HDL)的关联.选择风险贡献最大的指标,计算防控适宜切点及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PAR).结果 相关系数矩阵显示,WHtR与各代谢指标的综合相关性最高;调整常见混杂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HtR对高TC、高LDL及低HDL的风险均相对最高,OR (95 %CI)分别为1.34 (1.28~1.35)、1.42 (1.37~1.48)及1.45 (1.30~1.54).而对于高TG,风险最高的指标为WC,调整常见混杂因素后OR(95%CI)为2.09 (1.97~2.22),其余依次为WHtR的1.97 (1.86~2.09),WHR的1.93 (1.82~2.05)和BMI的1.80 (1.75~1.86).可见WHtR对高脂血症有最大的风险效应.性别和年龄分层后,4种指标的风险排序不变.以WHtR作为预测高脂血症的指标选择最优切点,范围为0.51~0.53.以0.52为防控目标计算人群PAR%,可防止人群中约27%的高TG、23%的高TC、近30%的高LDL和16%的低HDL-C的发生.结论 在反映高脂血症的肥胖测量指标中,WHtR具有最大的风险效应.可将WHtR<0.52作为预防高脂血症的简易防控目标,发挥其在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腰围 腰臀比 腰围身高比 体质指数 最优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体质指数、腰围及腰臀比与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赫鹏 孙文慧 +4 位作者 马翠 闫佳 翟淑娜 刘学文 卢智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24-1927,1931,共5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肥胖的不同指标,如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腰臀比(WHR)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由280例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成,对照组为患其他与脑卒中无关的疾病同...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肥胖的不同指标,如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腰臀比(WHR)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由280例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成,对照组为患其他与脑卒中无关的疾病同期入住和病例组相同医院的280例患者。采用标准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个体疾病史、脑卒中家族遗传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同时对身高、体质量、WC、臀围进行测量,并计算BMI及WHR。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研究对象的BMI、WC及WHR与脑卒中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进行估计。结果 280例脑卒中患者中出血性76例,缺血性204例。与正常BMI者相比较,调整年龄、性别后的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的病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超重者:OR=2.03,95%CI(1.26,2.91),P<0.05;肥胖者:OR=1.88,95%CI(1.32,2.39),P<0.05〕。与BMI最低四分位数相比,BMI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了18%〔OR=1.18,95%CI(1.06,3.54),P<0.01〕。WC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分别是WC最低四分位数的1.80和1.96倍〔OR=1.80,95%CI(1.03,3.16)和OR=1.96,95%CI(1.37,3.78),P<0.01〕。与WHR最低四分位数比较,WHR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出血性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分别增加了98%和126%〔OR=1.98,95%CI(1.41,3.59),P<0.01和OR=2.26,95%CI(1.34,2.79),P<0.01〕。结论 BMI增高是发生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WC增加可使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显著升高,而WHR与发生出血性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呈正相关。维持正常体质量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人体质量指数 腰围 腰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储备与2型糖尿病临床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爱萍 刘超 +2 位作者 王晓东 段宇 蒋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铁储备的临床相关性,为临床合理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又一新的途径。方法:将75例2型糖尿患者群,按血清铁蛋白(SF)浓度的50百分位点分为:低SF组和高SF组,比较他们的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脂、空腹血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铁储备的临床相关性,为临床合理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又一新的途径。方法:将75例2型糖尿患者群,按血清铁蛋白(SF)浓度的50百分位点分为:低SF组和高SF组,比较他们的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同时用HOMA公式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分析,并以3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高SF组,WHR、收缩血压、胆固醇、尿Alb/Cr、HOMAIR明显高于低SF组,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BMI、尿酸、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转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铁储备与2型糖尿病密切有关,临床表现在胰岛素抵抗、血压、血脂、体脂、糖尿病肾病等方面,故铁储备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测因子,可作为2型糖尿病防治新的着眼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储备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体质量指数 腰/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臀比值和体质指数在风险预测代谢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翠凤 卞苏环 +5 位作者 刘颜 叶敏 陈恒娇 韩巍 吴远 张献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7期141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腰臀比值、体质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5年8月深圳市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职业人群1515例进行健康体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血糖等... 目的探讨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腰臀比值、体质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5年8月深圳市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职业人群1515例进行健康体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按腰臀比值、体质指数进行分组,分析各组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受检者肥胖、超重、中心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27,9%、21.6%、24.8%、55.2%、10.7%、7,9%、13,1%。中心型肥胖组(按WHR分型)和外周型肥胖组(按BMI分型)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和正常体重组。中心型肥胖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外周型肥胖组。中心型肥胖与外周型肥胖都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呈正相关。结论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以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表现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高脂血症值得关注。肥胖、高脂血症是诱发高血压、高血糖导致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心型肥胖比外周型肥胖危险性更大。腰臀比值与体质指数都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预测因素,腰臀比值比体质指数特异性更高,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臀比值 体质指数 代谢综合征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模式在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中对体格指标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0
16
作者 崔馨月 陈天娇 马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0-405,共6页
目的:探索利用社会生态模型,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层面对学生肥胖进行干预是否有效。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房山区城市小学、乡村小学、城市中学和乡村中学各4所,共16所学校7~18岁学生共得到有效样本3175人,每层4... 目的:探索利用社会生态模型,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层面对学生肥胖进行干预是否有效。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房山区城市小学、乡村小学、城市中学和乡村中学各4所,共16所学校7~18岁学生共得到有效样本3175人,每层4所学校各选取2所学校共1661人,另2所学校作对照组,利用社会生态模型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层面进行为期3个月的肥胖干预。干预方式包括健康教育、环境改善等,干预内容涉及肥胖相关知识、健康饮食与运动等。检测干预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结果:干预可以整体改善超重肥胖( OR=1.12,P〈0.05),降低腰围、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等中心性肥胖指标(adjusted difference=0.63、0.02,P〈0.05);女生腰围和WHR降低(adjusted difference=0.52、0.02,P〈0.05)并改善了超重肥胖(OR=1.18,P〈0.05),男生腰围和WHR降低(adjusted difference=0.73、0.01,P〈0.05),女生效果优于男生;城市地区WHR降低(adjusted difference=0.01, P〈0.05),乡村地区腰围和WHR降低(adjusted difference=1.05、0.02,P〈0.05)并改善了超重肥胖(OR=1.43, P〈0.05),乡村效果优于城市;小学WHR降低(adjusted difference=0.02,P〈0.05)并改善了超重肥胖(OR=1.21, P〈0.05),中学WHR降低(adjusted difference=0.02,P〈0.05),小学效果优于中学;干预措施有效降低超重肥胖学生的超重肥胖率(χ2=11.01,P〈0.01)。结论:“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生态模式干预方法短期内可改善腰围、WHR等中心性肥胖指标,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干预手段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腹型 早期干预(教育) 学生 腰围 腰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糖尿病护理APP平台结合精准护理干预模式对在职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6
17
作者 尹卫 步红兵 +3 位作者 刘巧艳 郭红梅 陈曦 李志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710-2714,共5页
[目的]探讨居家糖尿病护理APP平台结合精准护理干预模式对在职2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职T2DM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教育和后期定期随访,观察组采用居家糖... [目的]探讨居家糖尿病护理APP平台结合精准护理干预模式对在职2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职T2DM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教育和后期定期随访,观察组采用居家糖尿病护理APP平台结合精准护理干预模式实施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后6个月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生活质量的变化及6个月内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WHR、FPG、2hPG、HbA_1C下降,生活质量提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干预后观察组FPG、2hPG、HbA_1C下降,生活质量提升(除社会维度、治疗维度),院外低血糖发生率降低(P<0.05或P<0.01);[结论]居家糖尿病护理APP平台结合精准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在职T2DM病人的FPG、2hPG、HbA_1C水平,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糖尿病护理APP平台 精准护理 2型糖尿病 体重指数 腰臀比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指数、腰围和腰臀比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艳玲 雷雯 +1 位作者 刘克敏 张克明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 (WC)和腰臀比 (WHR)对血压、血脂、肾功能、蛋白质、淋巴细胞等的影响。 方法:对 175例中老年人进行身体测量,并计算BMI、WHR和上臂肌围 (AMC)。 结果: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收缩压和血尿酸均高,差异有显...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 (WC)和腰臀比 (WHR)对血压、血脂、肾功能、蛋白质、淋巴细胞等的影响。 方法:对 175例中老年人进行身体测量,并计算BMI、WHR和上臂肌围 (AMC)。 结果: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收缩压和血尿酸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肥胖组的三酰甘油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严重肥胖组的三酰甘油和收缩压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女性腰围 >85cm时,三酰甘油、淋巴细胞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男性腰围 >90cm时,三酰甘油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随着BMI的增加,三酰甘油和血压也增高;无论男女,腰围高于正常时,三酰甘油也高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 三酰甘油 腰围 中老年人 体质指数 收缩压 BMI 显著性 意义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住院患者不同胰岛素抵抗水平下多种危险因素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楚新梅 何秉贤 +1 位作者 戴晓燕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冠心病住院患者不同胰岛素抵抗水平下多种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住院患者203例,其中冠心病患者132例(冠心病组);对照组71例,并根据对照组71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四分位值[25百分位(1.53),5... 目的:比较分析冠心病住院患者不同胰岛素抵抗水平下多种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住院患者203例,其中冠心病患者132例(冠心病组);对照组71例,并根据对照组71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四分位值[25百分位(1.53),50百分位(3.46),75百分位(5.14)1将13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四组:即:HOMAIR≤1.53为第一组(n=28);HOMAIR:1.54~3.46为第二组(n=25);HOMAIR:3.47~5.13为第三组(n=28);HOMAIR≥5.14为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组(第四组,n=51)。运用稳态模式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对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分布的影响。结果:第四组与第一组比较,体重、腰臀比、腰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增加;与第二组比较,空腹总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01)。结论:体重和腰臀比增加、LDL—C、总胆固醇升高是该地区冠心病合并胰岛素抵抗住院患者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 腰臀比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居民肥胖诊断指标间的关系及增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史冀鹏 徐红旗 +3 位作者 郑秀瑗 刘静民 陈伟 王安利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5-363,共9页
目的明确乡村居民肥胖诊断指标间关系及增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肥胖与国民科学健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受试者为北京市郊区乡村常住居民。首先,用BCAⅡ体成分仪与DEXA测定134人的体成分。然后,整群随机抽取18-76岁乡村居民有效... 目的明确乡村居民肥胖诊断指标间关系及增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肥胖与国民科学健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受试者为北京市郊区乡村常住居民。首先,用BCAⅡ体成分仪与DEXA测定134人的体成分。然后,整群随机抽取18-76岁乡村居民有效样本6 256人,采集身高、体质量、腰围(WC)、臀围(HC)、体成分,并计算体质指数(BMI)与腰臀比(WHR)。结果 BCAⅡ与DEXA测量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男性BMI、WC、WHR、FM%与其肥胖检出率均在30-39岁时最大;女性BMI、WC、FM%与其肥胖检出率30-69岁时呈升高趋势,60-69岁时最大,WHR与其肥胖检出率70-76岁时最大。18-76岁男性与50岁之后女性,均以BMI与WC的相关系数最高;WHR对预测FM%的贡献较小,BMI、性别、年龄等变量预测FM%时能解释的变差比例为83.7%。结论乡村居民男性肥胖症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过早地(30-39岁)出现中心性肥胖;女性早期(18-49岁)为均匀性脂肪分布,50岁之后腹型肥胖明显。FM%与WHR结合使用,能更准确地诊断因体脂含量过多或分布异常造成的肥胖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腰围 腰臀比 体脂率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