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6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Wagner本构方程对聚合物挤出胀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勇 江体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100,共5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粘弹性聚合物熔体的三维挤出胀大。采用积分型本构方程 Wagner模型描述聚合物熔体的粘弹性记忆特性 ,并引入了非线性衰减函数。对于本构方程中偏应力张量给出了计算方法 ,采用迭代方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并根据自由...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粘弹性聚合物熔体的三维挤出胀大。采用积分型本构方程 Wagner模型描述聚合物熔体的粘弹性记忆特性 ,并引入了非线性衰减函数。对于本构方程中偏应力张量给出了计算方法 ,采用迭代方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并根据自由面处的边界条件 ,确定出口处自由面的最终位置。对圆形流道进行分析 ,结果与轴对称分析和实验相吻合 ,最后对矩型流道进行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挤出胀大 wagner本构方程 聚合物熔体 粘弹性记忆特性 非线性衰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16L不锈钢/高锰钢复合板热变形行为建立的本构方程
2
作者 苏官正 李华英 +3 位作者 宋耀辉 赵明 赵广辉 乔进朝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8,共10页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950~1150℃的变形温度和0.01、0.1、1 s^(-1)的应变速率条件下,对316L不锈钢/高锰钢复合板进行单道次高温压缩复合实验,绘制了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同时构建了流变应力本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应力、应变速率...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950~1150℃的变形温度和0.01、0.1、1 s^(-1)的应变速率条件下,对316L不锈钢/高锰钢复合板进行单道次高温压缩复合实验,绘制了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同时构建了流变应力本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应力、应变速率和热变形温度等因素对材料热变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本构方程模型精度很高;在热压缩过程中当温度一定时,316L不锈钢/高锰钢的流动应力值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当应变速率一定时,流动应力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通过对显微组织的分析,获得了316L不锈钢/高锰钢最优的热加工窗口为:变形温度1150℃,应变速率为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高锰钢 本构方程 热变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应变率范围内ZL104铝合金的J-C本构模型及高压状态方程
3
作者 齐方方 王成 郭宇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9,共11页
为研究ZL104铝合金在高温高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并获得其力学模型参数,基于万能试验机、霍普金森压杆、一级轻气炮实验系统在宽应变率范围内(10^(-3)~10^(4)s^(-1))进行了室温准静态拉伸、不同温度下的动态压缩及平板撞击实验.实验结果表... 为研究ZL104铝合金在高温高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并获得其力学模型参数,基于万能试验机、霍普金森压杆、一级轻气炮实验系统在宽应变率范围内(10^(-3)~10^(4)s^(-1))进行了室温准静态拉伸、不同温度下的动态压缩及平板撞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ZL104铝合金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和应变率增强效应,层裂强度与应变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基于Johnson Cook(J-C)本构模型、Gruneisen状态方程和实验结果对ZL104铝合金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标定,通过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其损伤过程进行分析,并根据动态压缩和平板撞击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标定的J-C本构模型和Gruneisen状态方程参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04 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状态方程 数值模拟 参数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黏弹性的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及波动方程
4
作者 柏韩 冯晅 +4 位作者 刘财 王鑫 刘乾 丁梦颜 徐雨歆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23-3234,共12页
岩石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弹性特性,但目前还没有较好的非线性弹性波动方程能用于描述地震波等弹性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非线性弹性特征.我们通过将Kelvin-Voigt模型与经典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相结合,探索构建了一个新的具有黏弹性的非线性弹性... 岩石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弹性特性,但目前还没有较好的非线性弹性波动方程能用于描述地震波等弹性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非线性弹性特征.我们通过将Kelvin-Voigt模型与经典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相结合,探索构建了一个新的具有黏弹性的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并使用共传播声弹性实验方法对新构建的本构关系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的数据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我们进一步尝试推导建立了新的具有黏弹性的非线性弹性波动方程,并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获得数值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具有黏弹性的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中的二阶非线性弹性项对波的传播影响较大,会造成波形畸变;三阶非线性弹性项影响相对较小,会在波形尾部产生高次谐波;黏性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非线性弹性项和有限差分格式造成的数值解振荡问题.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二阶和三阶非线性弹性系数值的正负决定波形尾部倾斜方向和波峰变陡方向,绝对值大小决定这种形变趋势的程度.最后我们讨论了非线性弹性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应力)-时间曲线中的经典滞后回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 Kelvin-Voigt模型 共传播声弹性实验 非线性弹性波动方程 数值模拟 非线性弹性波的传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3Ti合金热压缩变形本构方程及热加工图
5
作者 张建飞 张少华 +3 位作者 卞甜甜 刘宝胜 武鹏鹏 梁上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2-100,共9页
利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3Ti合金在变形温度(650~800℃)和应变速率(0.01~5 s^(-1))下的热变形行为。在此基础上,根据Arrhenius双曲正弦方程,建立了该铜合金的热压缩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表明:Cu-3Ti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速... 利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3Ti合金在变形温度(650~800℃)和应变速率(0.01~5 s^(-1))下的热变形行为。在此基础上,根据Arrhenius双曲正弦方程,建立了该铜合金的热压缩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表明:Cu-3Ti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速率的提高而增加,随变形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低应变速率和高变形温度更容易诱导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根据应变对流动应力的影响,对这一本构方程进行了修正,流动应力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程度较高。以材料动态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应变量为0.1、0.3和0.5下的热加工图。从热加工图可得出,Cu-3Ti合金较合适的热加工工艺范围为应变速率0.01~0.1 s^(-1)、温度720~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3Ti合金 热压缩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碳微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方程
6
作者 李宁 王传奇 +2 位作者 孙振淋 张春艳 赵成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为了研究超低碳微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内对合金钢进行了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该合金钢峰值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钢的峰值... 为了研究超低碳微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内对合金钢进行了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该合金钢峰值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钢的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基于峰值应力建立了该合金钢的Arrhenius型本构方程,并通过数学方法证明所建立的本构方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微合金钢 热变形行为 显微组织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5钛合金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方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萍 许海峰 +2 位作者 孟淼 虞仁海 薛克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8,共9页
利用WDW-100H万能试验机对Ti65钛合金进行了等温恒应变速率热压缩实验,变形温度为840~1010℃,应变速率为0.001~0.1 s^(-1),建立了应变补偿型Arrhenius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在840~880℃内流动应力曲线波动较大,在880℃时峰值应... 利用WDW-100H万能试验机对Ti65钛合金进行了等温恒应变速率热压缩实验,变形温度为840~1010℃,应变速率为0.001~0.1 s^(-1),建立了应变补偿型Arrhenius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在840~880℃内流动应力曲线波动较大,在880℃时峰值应力与稳定后应力之间的降幅最小,为24%,对温度敏感性较大;在920~1010℃内流动应力曲线较为平稳,在920℃时峰值应力与稳定后应力之间的降幅最大,为30%,对温度敏感性较小。采用应变补偿型Arrhenius本构方程可以较好地预测Ti65钛合金在变形条件为840~1010℃和0.001~0.1 s^(-1)下流动应力的变化规律。根据相关系数R=0.994和平均相对误差e AARE=6.9%可以判断出该模型精度较高,平均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为0.31。在应变为1.0时建立热加工图,发现Ti65钛合金在低温高应变速率下可能会发生失稳,在低温低应变速率下会发生再结晶行为。最终得出Ti65钛合金的最佳热变形工艺参数,即温度区间为940~980℃,应变速率区间为0.01~0.00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5钛合金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电致塑性本构方程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翟瑞雪 吴庚洋 +3 位作者 乔铮 金卓翰 李书宇 张正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9,共9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绝缘夹具对TC4钛合金板材进行了电致塑性单向拉伸试验。基于对照试验的方法,以无脉冲电流且不同温度条件作为参照,与同等温度条件下脉冲电流加热情况进行对比,以探索电流参数对TC4钛合金电致塑性效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 采用自行设计的绝缘夹具对TC4钛合金板材进行了电致塑性单向拉伸试验。基于对照试验的方法,以无脉冲电流且不同温度条件作为参照,与同等温度条件下脉冲电流加热情况进行对比,以探索电流参数对TC4钛合金电致塑性效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研究范围内,脉冲电流的占空比主要影响材料的温度变化,脉冲电流密度对TC4钛合金的电致塑性起主导地位,脉冲电流作用下的TC4钛合金材料抗拉强度大幅下降,塑性提高。基于Johnson-Cook模型和Arrhenius方程建立了耦合温度和脉冲电流密度的TC4钛合金电致塑性本构方程,并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电致塑性效应 本构方程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宝石晶体纳米压入本构方程
9
作者 刘婷 李先昊 +3 位作者 郭耀军 康森 鲁雅荣 何力军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2-990,共9页
应用有限元方法(FEM)结合神经网络优化及无量纲模型,建立了可统一描述蓝宝石不同晶面纳米压入行为的本构方程。采用纳米压痕方法对蓝宝石晶体的四个典型晶面(C、A、R、M)的表面微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构方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 应用有限元方法(FEM)结合神经网络优化及无量纲模型,建立了可统一描述蓝宝石不同晶面纳米压入行为的本构方程。采用纳米压痕方法对蓝宝石晶体的四个典型晶面(C、A、R、M)的表面微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构方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加载、卸载曲线均可由压入深度h的二次函数表达;加载曲线是压入面弹性模量E、屈服应力Y和加工硬化指数n的函数,卸载曲线则除此三个因素之外还与卸载位置(最大深度)h_(max)有关;对同一晶面而言,残余深度hr正比于h_(max),塑性功正比于h_(max)的三次方。结果还表明,对蓝宝石晶体这类难以应用常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手段的超硬高脆材料,利用本构方程结合纳米压痕试验,可以比较有效地获得其基本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晶体 晶面 纳米压痕 有限元方法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岩石横观各向同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10
作者 朱元广 王璇尧 +3 位作者 刘滨 刘学伟 薛皓元 耿志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5-1108,共14页
我国中西部深埋隧道建设穿越大量层状岩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层状岩石呈现出横观各向同性性质和显著的蠕变现象,极易引发隧道掌子面坍塌、支护结构破坏等工程灾害。为准确表征岩层倾角和时间效应对层状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基于分数阶微... 我国中西部深埋隧道建设穿越大量层状岩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层状岩石呈现出横观各向同性性质和显著的蠕变现象,极易引发隧道掌子面坍塌、支护结构破坏等工程灾害。为准确表征岩层倾角和时间效应对层状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蠕变柔量替代法,以元件组合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种考虑损伤和岩层角度的横观各向同性非线性蠕变模型(T模型),并推导了一维和三维蠕变本构方程。T模型采用分数阶Kelvin模型描述减速蠕变阶段特征,采用Abel黏壶描述稳态蠕变阶段特征,采用瞬时塑性元件和分数阶非线性损伤黏壶并联来反映加速蠕变阶段特征。基于炭质板岩蠕变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蠕变本构方程进行了参数识别。通过RMSE(均方根误差)、MAE(平均绝对误差)和R2(决定系数)的误差分析及与现有横观各向同性蠕变模型的对比,验证了T模型本构方程的拟合效果,表明T模型能更加准确地描述层状岩石各蠕变阶段的特性。研究结果为层状岩石隧道围岩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石 横观各向同性 蠕变 本构方程 分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热变形组织演变及本构方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珩 邵斌 +2 位作者 刘佳斌 宗影影 单德彬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6,共10页
采用热压缩方法研究了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变形温度为360~51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和微观组织的影响,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建立了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热变... 采用热压缩方法研究了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变形温度为360~51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和微观组织的影响,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建立了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表明,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热压缩峰值应力随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逐渐降低。电弧增材合金在420℃及以下温度仅发生滑移变形,450℃及以上发生动态再结晶,480℃为最佳锻造温度,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可有效细化增材晶粒。本构方程以动态再结晶温度(450℃)为临界点分为两段,动态再结晶温度以下变形激活能为212.53 kJ·mol^(-1),动态再结晶温度以上为163.37 kJ·mol^(-1)。沿晶界分布的共晶θ相在热压缩过程中发生破碎和固溶,变形温度越高或应变速率越小,固溶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2219铝合金 热压缩 组织演变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超高强度25MnB钢的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方程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艺枫 阮昕懿 +3 位作者 兰亮云 程旭 崔丽 常智渊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40,共8页
在MMS-2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25MnB钢进行了单轴等温热压缩实验,得到了25MnB钢在温度为850~1150℃,应变速率分别为0.01、 1、 10和30 s^(-1),最大真应变为0.7时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低应变速率下,材料主要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 在MMS-2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25MnB钢进行了单轴等温热压缩实验,得到了25MnB钢在温度为850~1150℃,应变速率分别为0.01、 1、 10和30 s^(-1),最大真应变为0.7时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低应变速率下,材料主要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高应变速率下材料变形机制为加工硬化-动态回复。通过引入Zener-Hollomon参数,利用应力-应变数据建立了修正的Arrhenius型本构方程,峰值应力状态下25MnB钢的热变形激活能为297.376 k J·mol^(-1),在峰值应力本构方程的基础上,将应变对材料常数的影响纳入本构分析中,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预测数据,使用相关系数和平均绝对相对误差评估了所建立本构方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考虑应变补偿的本构方程对25MnB钢的流变应力有着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MnB钢 高温流动行为 本构方程 应变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的平面应变压缩变形行为及本构方程
13
作者 覃秋慧 刘胜胆 +3 位作者 唐建国 何克准 贾桂龙 张航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30,共10页
通过平面应变压缩试验获得2219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20~480℃、应变速率0.1~10 s^(-1)、最大真应变1.2条件下的压缩变形行为;基于试验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和Arrhenius双曲正弦模型,分别建立峰值应力本构方程和应变补偿本构方程,获得合... 通过平面应变压缩试验获得2219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20~480℃、应变速率0.1~10 s^(-1)、最大真应变1.2条件下的压缩变形行为;基于试验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和Arrhenius双曲正弦模型,分别建立峰值应力本构方程和应变补偿本构方程,获得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和应力指数,分析合金的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平面应变压缩过程中,合金的流变应力先迅速升高,达到峰值应力后稍有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峰值应力本构方程预测的真应力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57%;应变补偿的本构方程预测得到的真应力与试验值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2.6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3。建立的本构方程都能够准确预测2219铝合金在平面应变压缩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在整个变形过程中热变形激活能范围为135.138~145.410 k J·mol^(-1),应力指数范围为5.920~6.930,表明变形时合金主要的扩散机制为晶格扩散,主要的变形机制为位错攀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平面应变压缩 本构方程 热变形激活能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流变应力的6013铝合金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
14
作者 伍英明 姜科达 +2 位作者 刘胜胆 叶凌英 陈高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82-3293,共12页
基于6013铝合金热压缩原始真应力-应变曲线,在摩擦、温度双修正基础上建立应变修正后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并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根据动态材料模型理论和Prasad失稳判据,建立6013铝合金变形温度为530~575℃、应变速率为0.001~0.1 s^(-1... 基于6013铝合金热压缩原始真应力-应变曲线,在摩擦、温度双修正基础上建立应变修正后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并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根据动态材料模型理论和Prasad失稳判据,建立6013铝合金变形温度为530~575℃、应变速率为0.001~0.1 s^(-1)条件下的热加工图。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摩擦和温度双修正后的应变修正Arrhenius本构方程预测精度更高,流变应力预测值和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7,平均绝对误差为0.3 MPa,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06%。在整个变形过程中没有失稳现象,功率耗散效率η在0.3以上,主要的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随着功率耗散效率η从0.32增加到0.36,晶粒的形貌由扁平状转变为等轴状,晶粒平均等效圆尺寸逐渐减小。考虑细化合金的晶粒,变形温度为560~575℃、应变速率为0.03~0.1 s^(-1)是较合适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6013铝合金 Arrhenius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下力学性能及本构方程研究
15
作者 马贤 王丁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1,共5页
研究了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的力学性能变化,利用SEM、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分析温度对Inconel625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600℃时抗拉强度保留率为室温的87.7%,... 研究了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的力学性能变化,利用SEM、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分析温度对Inconel625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600℃时抗拉强度保留率为室温的87.7%,断裂机制由韧性断裂逐步演变为脆性断裂。开展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高温拉伸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推导出了Inconel625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本构方程,将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了对比,验证本构方程的准确性,其相对误差最大为6.04%,具有很好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625合金 高温拉伸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5188合金板材高温拉伸变形流动行为与本构方程研究
16
作者 汪淼 滕俊飞 +1 位作者 陈怡琪 李宏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4,共7页
目的研究GH5188合金板材高温拉伸变形流动行为,为高温合金板材高温成形工艺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指导。方法基于GH5188合金板材高温拉伸试验,分析了变形工艺参数对GH5188合金板材高温拉伸变形时真应力、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和应变硬化指数的... 目的研究GH5188合金板材高温拉伸变形流动行为,为高温合金板材高温成形工艺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指导。方法基于GH5188合金板材高温拉伸试验,分析了变形工艺参数对GH5188合金板材高温拉伸变形时真应力、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和应变硬化指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本构模型对其流动行为进行描述和预测。结果GH5188合金板材高温拉伸变形流动行为受应变硬化、流动软化和应变速率硬化的共同影响,其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加工硬化、稳态流动和断裂4个阶段。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真应力减小。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真应变对GH5188合金板材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和应变硬化指数具有显著影响。基于Johnson-Cook和Hensel-Spittel模型,建立了考虑应变硬化效应、流动软化效应和应变速率硬化效应耦合影响的GH5188合金板材高温拉伸变形本构模型(JC-HS模型),采用该模型预测的真应力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02%。结论建立的JC-HS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和预测GH5188合金板材的高温拉伸流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5188合金 板材 高温拉伸 流动行为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4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窦存超 孙振栋 +5 位作者 郭宁 沈德鹏 刘哲 程林 刘永超 唐炳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5,共9页
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压缩实验(变形量60%),测得温度(950~1200℃)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42CrMo4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结果显示,其流变应力曲线在大多变形条件下表现出动态再结晶的特征,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 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压缩实验(变形量60%),测得温度(950~1200℃)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42CrMo4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结果显示,其流变应力曲线在大多变形条件下表现出动态再结晶的特征,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计算得到其热变形激活能为382.5122 kJ/mol,并构建了“两段式”高温流动应力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关系数高达0.99784。用作图法求解加工硬化率,确定了临界应变和峰值应变,得到了42CrMo4钢热变形特性的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将高温流动应力模型和微观组织演变模型嵌入Deform 3D二次开发子程序,对某工件镦粗成形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其平均晶粒尺寸和动态再结晶分数。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性较好,验证了本文建立的42CrMo4钢的本构方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4 等温压缩 流变应力 本构方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准确外推的三参数饱和蒸气压新方程
18
作者 卿康 汪尔奇 +1 位作者 杨震 段远源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2-490,共9页
饱和蒸气压方程可描述三相点至临界点整个气液共存曲线上压力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流体饱和蒸气压这一基础物性实际应用的载体。基于饱和蒸气压热力学规律分析,归纳了饱和蒸气压方程应符合的数学条件,提出了一个仅有3参数形式简单便于应... 饱和蒸气压方程可描述三相点至临界点整个气液共存曲线上压力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流体饱和蒸气压这一基础物性实际应用的载体。基于饱和蒸气压热力学规律分析,归纳了饱和蒸气压方程应符合的数学条件,提出了一个仅有3参数形式简单便于应用的新饱和蒸气压方程,并对62种物质三相点至临界点全区域饱和蒸气压实验数据分析后证明,新方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准确度与Wagner型方程相当,与实验数据平均绝对相对偏差小于1%,最大绝对相对偏差小于5%;而在外推性能上,在缺少实验数据采用简单初始值设定、无参数约束拟合的情况下,提出的新方程在三相点方向外推、临界点方向外推以及三相点与临界点方向同时外推的有效性均明显优于Wagner型方程,外推趋势及性能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物性计量 饱和蒸气压 三参数蒸气压方程 wagner方程 气液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轻LAZ933合金热变形行为与应变补偿型本构模型
19
作者 刘斌 刘靓 薛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目的研究超轻Mg-Li-Al-Zn合金LAZ933的热变形行为,为优化材料的性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开展热压缩实验,实验的变形温度分别为160、200、240、280、320℃,加热速率为5/s℃,保温5 min,应变速率分别为0.001、0.01... 目的研究超轻Mg-Li-Al-Zn合金LAZ933的热变形行为,为优化材料的性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开展热压缩实验,实验的变形温度分别为160、200、240、280、320℃,加热速率为5/s℃,保温5 min,应变速率分别为0.001、0.01、0.1、1、5 s^(-1),下压量为70%。结果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受到材料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的影响,不同实验参数得出的流动应力-应变曲线趋势类似。在应变速率维持恒定的情况下,合金的流动峰值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上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当变形温度保持固定时,合金的流动峰值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相应增大。合金的材料参数分别为α=0.018951966、n=3.96524、Q=123.865×10^(3)J/mol、ln A=26.60861。建立了LAZ933的Arrhenius本构模型Z=εexp(123.865×10^(3)/8.314T)=3.597×10^(11)[sinh(0.018951966×σ_(p))]^(-3.96524)。先利用不同应变下材料参数的五次多项式,计算得到了材料参数,然后根据本构方程对流动应力进行计算。流动应力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度较高,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7868,说明本构模型有较高的准确度。结论所提出的本构方程能够准确地估计LAZ933合金的流动应力,本构方程可靠,可用于描述实验合金的热变形行为以及分析成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作为数值模拟的参考依据,并为改进合金的性能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Z933合金 热压缩 流动应力-应变曲线 本构方程 应变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拔态GH4738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及热加工图
20
作者 田曾 金万军 +5 位作者 王倩 张欢欢 吴大勇 马海坤 董会苁 苏孺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200,共8页
目的研究紧固件用冷拔态GH4738合金棒材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热变形行为,为紧固件热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冷拔态GH4738合金棒材在变形温度1000~1080℃、应变速率1~10 s^(−1)条件下进行了热... 目的研究紧固件用冷拔态GH4738合金棒材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热变形行为,为紧固件热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冷拔态GH4738合金棒材在变形温度1000~1080℃、应变速率1~10 s^(−1)条件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变形量为50%。计算了该合金的材料常数和变形激活能Q,建立了基于峰值应力的冷拔态GH4738合金的本构方程,根据动态材料模型理论绘制了冷拔态GH4738合金的能量耗散图和失稳图,获得了合金在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并讨论了显微组织演变情况。结果冷拔态GH4738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或应变速率的减小而降低。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证实了描述该材料热变形行为的本构方程的准确性。基于冷拔态GH4738合金的热加工图及显微组织验证结果可得,冷拔态GH4738合金的主要失稳区工艺参数区间为1000~1035℃/0.12~3s^(−1),1030~1072℃/0.25~10 s^(−1)和1075~1080℃/2.72~10 s^(−1)。热加工较佳工艺条件为1000~1028℃/0.02~0.14 s^(−1)和1040~1080℃/0.06~0.74 s^(−1)。结论通过对冷拔态GH4738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进行研究,获得了冷拔态GH4738合金优化的热变形工艺参数,可用于指导冷拔态GH4738合金的紧固件热加工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38合金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