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管理中的算法治理:兴起、风险与规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新华 王力超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2,共9页
作为一种具有颠覆性影响力的治理变革和全新的治理类型,算法治理被视为21世纪公共管理的新形态。以算法技术驱动公共部门数字化转型,是应对复合化和复杂化公共管理实践变革的需求,但公共管理中的算法治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权... 作为一种具有颠覆性影响力的治理变革和全新的治理类型,算法治理被视为21世纪公共管理的新形态。以算法技术驱动公共部门数字化转型,是应对复合化和复杂化公共管理实践变革的需求,但公共管理中的算法治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权力隐性扩张和公众权利被侵占,算法“黑箱”与可问责性难题增大,以及算法歧视与算法“囚徒”的风险。这些负面影响一部分源于技术自身应用的潜在风险,另一部分则源于技术应用于治理过程中的内生风险。消除算法治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寻求算法治理的善治之道,必须发展出一些制度和框架来鼓励技术向善,通过有效规制促进算法治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算法治理 风险与规制 敏捷治理 善治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回政府:新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新任务
2
作者 杨立华 武楷彪 唐力博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96,共26页
继往而开来,守正而创新。自1986年恢复重建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学已走过30余年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学科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也取得了巨大成绩。论文基于文献计量及可视化方法对30余年的期刊论文关键词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最近10年来,作为学... 继往而开来,守正而创新。自1986年恢复重建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学已走过30余年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学科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也取得了巨大成绩。论文基于文献计量及可视化方法对30余年的期刊论文关键词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最近10年来,作为学科内核和其合法性基础的政府行政研究却在整体研究中被显著边缘化。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有:政学互动匮乏导致的研究条件制约,西式治理范式崛起导致的研究话语和范式替代,社会环境变化导致的学界注意力转移。但是,扎实的政府行政研究不仅是学科独立建科和发展的需要,是其更好服务于国家和政府管理实践的需要,而且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需要。因此,在新时代,学科研究迫切需要“找回政府”。这就要求必须加强政学互动,打开政府“黑箱”,为政府行政研究创造现实基础;必须破除西式治理范式迷思,认识政府关键作用,突破学科范式窠臼;必须科学适应社会环境变迁,坚守政府行政内核,适时正本清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 政府行政 研究主题 学科发展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共治视阈下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审前程序优化分析
3
作者 袁航 李娜薇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1,共5页
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不仅是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定范围,也是中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的一部分。其中,审前程序有其独立价值,是平衡行政权与检察权的重要制度设计。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视阈下,审前程序是实现行政机关监管归位的最优选择... 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不仅是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定范围,也是中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的一部分。其中,审前程序有其独立价值,是平衡行政权与检察权的重要制度设计。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视阈下,审前程序是实现行政机关监管归位的最优选择。文章通过审视目前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审前程序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独立地位及专业性缺失等问题,进而提出推进相关立法、引入多元主体等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行政公益诉讼 社会共治 审前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必然推动?数据管理机构的行政级别对政府公共数据开放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
4
作者 彭忠益 余丽智 钱家焕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54,共14页
随着数据要素成为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中国省级政府陆续成立数据管理机构以推动本地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与数据治理的有序发展。高层级机构具有更强的合法性权威和资源调配优势,是经典科层制理论的基本假设,高行政级别的数据... 随着数据要素成为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中国省级政府陆续成立数据管理机构以推动本地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与数据治理的有序发展。高层级机构具有更强的合法性权威和资源调配优势,是经典科层制理论的基本假设,高行政级别的数据管理机构在推进政府公共数据开放中的高位推动效应仍有待检验。基于2017—2023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探究其数据管理机构行政级别对公共数据开放水平的影响效应以及政府创新偏好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位推动效应显著,而政府创新偏好在其中产生反向变动的调节效应。然而,高位推动效应存在地理位置和权力中心距离的作用边界:东部地区数据管理机构的高位推动作用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则不明显;远权力中心的数据管理机构的高位推动作用显著,而近权力中心的数据管理机构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管理机构 高位推动 行政级别 公共数据开放 政府创新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政府责任 被引量:1
5
作者 成协中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0,共15页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核心的优化营商环境立法为行政机关设定的职责性质并不完全相同。根据其属性不同可以将其规制职责类型化为:市场秩序监管、政务服务提供和私经济行政。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中,不同类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核心的优化营商环境立法为行政机关设定的职责性质并不完全相同。根据其属性不同可以将其规制职责类型化为:市场秩序监管、政务服务提供和私经济行政。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中,不同类型的行政规制需要遵守不同的合法性框架。作为市场秩序监管者,行政机关的规制责任在于推进依法行政、强化监管实效,着力解决信用监管制度合法性与有效性不足“、双随机、一公开”可能产生监管漏洞、监管工具衔接欠缺制度评估等问题。作为政务服务提供者,行政机关的规制责任在于提供规范、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积极应对审批服务改革与依法行政之间的潜在冲突、政务服务标准化与差异化服务的矛盾、在线办理与便民原则的契合性等问题。作为私经济行政主体直接介入市场竞争时,行政机关的规制责任在于坚持平等获取、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尽量明确行政机关直接接入市场竞争的标准,维护市场公平。对行政机关在营商环境中的规制责任进行类型化分析,可以更好地理清行政规制职责的性质,防范职责行使的合法性风险,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营商环境 行政规制 经济规制 依法行政 政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框架下政府如何行政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科五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3,共5页
入世后我国政府行政要想迅速适应WTO规则,提高政府管理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政府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必须接受外部规范的约束;经济调节必须以规则为导向;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行政新理念;打破"诸侯经济",建立国内统... 入世后我国政府行政要想迅速适应WTO规则,提高政府管理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政府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必须接受外部规范的约束;经济调节必须以规则为导向;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行政新理念;打破"诸侯经济",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提高政策透明度,实现行政公开;"依法行政",成为"诚信"政府;强化涉外经济职能,提高管理国际化水平和强化保护"弱势群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中国 政府 行政管理 行政公平 政策透明度 涉外经济职能 依法行政 诚信 管理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加入WTO的政治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金东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3-27,共5页
政治与行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全球化对中国的政治与行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中国政府在加入WTO时做出了在政策的透明度、确定性、公正性等方面要达到国际标准的承诺 ,这意味着要更加强化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为此 ,需要深入进行行政体... 政治与行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全球化对中国的政治与行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中国政府在加入WTO时做出了在政策的透明度、确定性、公正性等方面要达到国际标准的承诺 ,这意味着要更加强化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为此 ,需要深入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这种行政改革应该以自己的服务对象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意义 wto 基本原则 中国政府 民主 行政体制改革 入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锦标赛”:对服务下乡困境的一个解释框架——以浙江省丽水市L区养老民生实事项目为例
8
作者 甘颖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8,M0006,共12页
在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目标下,服务下乡成为推动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浙江省丽水市L区养老服务供给实践的深入考察和分析发现,“服务锦标赛”的形成与运作是导致基层政府在服务供给时面临诸多困境的主要原因。在基层治理向服... 在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目标下,服务下乡成为推动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浙江省丽水市L区养老服务供给实践的深入考察和分析发现,“服务锦标赛”的形成与运作是导致基层政府在服务供给时面临诸多困境的主要原因。在基层治理向服务化转型的过程中,基层治理体制的“锦标赛”特征并未消亡或衰减,反而催生出新的“服务锦标赛”体制。在其运行过程中,上级政府通过强控制—强监督—强激励的动员运作,从目标决策、内容设置、激励机制等3个层面推动实现了行政化的服务下乡。“服务锦标赛”这一向上负责的标准化行政工作体系,与回应群众需要的复杂化服务需求之间存在张力,导致出现了行政消解服务的服务下乡困境。基于此,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只有明确公共服务的类型与本质,才能实现政府服务供给与职能定位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服务型政府 服务锦标赛 服务下乡 政府行为 行政消解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与西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
9
作者 马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4-38,共5页
依法行政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入 WTO后 ,政府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要求进一步增强 ,这就需要政府的高效廉洁 ,必须加强政府的依法行政。对于市场发育很不完善的西部地区 ,在依法行政上存在许多弊端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 ,建... 依法行政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入 WTO后 ,政府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要求进一步增强 ,这就需要政府的高效廉洁 ,必须加强政府的依法行政。对于市场发育很不完善的西部地区 ,在依法行政上存在许多弊端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 ,建立一个效率、竞争、法治的市场经济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世 西部 地方政府 依法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架构下我国经贸战略调整分析
10
作者 陈莲凤 王玉琼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8-40,共3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的经贸战略应该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高度重视国内市场的培育与开发。一方面,我国传统企业正在进行以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应用为标志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必将为国内提供大量的内需与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加入WTO后,...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的经贸战略应该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高度重视国内市场的培育与开发。一方面,我国传统企业正在进行以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应用为标志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必将为国内提供大量的内需与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加入WTO后,随着传统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必将为企业转型与新经济应用扫除更多的障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有助于建立公正和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贸战略 政府决策 wto 公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办成一件事:系统论视角下中国式效能政府建设现代化道路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鹏 李杰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是政府深度优化政务服务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寻求中国特色行政改革路径的自主探索。此项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举措,其理论价值超越了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顾客导向,凸显了以...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是政府深度优化政务服务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寻求中国特色行政改革路径的自主探索。此项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举措,其理论价值超越了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顾客导向,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新理念。改革致力于通过明确“一件事”中各方主体的关联与权责,打破传统官僚体系边界,推动职能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优化及制度化协同,旨在向公众和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化服务,实现跨部门、跨事项、跨区域、跨服务的统筹管理与流程再造。同时,改革强调绩效导向的结果价值,对于完善政府责任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办成一件事 效能政府 服务型政府 行政体制改革 数字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安全治理视域下政府运行保障的形态演变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煌 宫紫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共13页
推进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是风险社会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政府运行保障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公共安全治理效能实现的必然要求。公共安全治理视域下政府运行保障将保障系统优化视为研究焦点,强调复杂风险形势中机关事务部门在统筹管理... 推进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是风险社会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政府运行保障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公共安全治理效能实现的必然要求。公共安全治理视域下政府运行保障将保障系统优化视为研究焦点,强调复杂风险形势中机关事务部门在统筹管理、增效服务、保障资源方面与其他主体的交互过程。为了从整体上描摹公共安全治理视域下政府运行保障的全貌,文章构建了制度体系—运行机制—技术手段的分析框架,从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视角对其形态演变进行分析。这种形态的变化既体现出机关事务管理在历史发展中的自我适应与调节,也标志着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升级与转向。在公共安全治理视域下,未来的政府运行保障将在进一步夯实制度基础、明确职能定位、拓宽互动网络、深化驱动机制、推动技术落地以及加强技术赋能中形成更加成熟的制度体系、更加高效的运行机制以及更加有力的技术牵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治理 政府运行保障 形态演变 发展方向 机关事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因治安管理处罚开除学籍的法律限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建国 吴汉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138,共12页
基于治安管理处罚等非学术原因开除学籍,尽管具备一定的高校自主权因素,但不能完全遁入大学自治范畴,否则有损大学治理的法治根基。开除学籍属于行政制裁体系中的“惩戒罚”,与治安管理处罚并行适用不违背“一事不再罚”原则,但应受到... 基于治安管理处罚等非学术原因开除学籍,尽管具备一定的高校自主权因素,但不能完全遁入大学自治范畴,否则有损大学治理的法治根基。开除学籍属于行政制裁体系中的“惩戒罚”,与治安管理处罚并行适用不违背“一事不再罚”原则,但应受到三方面的法律限制。其一,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2条作为形式上的处分依据,仍需符合“过罚相当”与比例原则,使其法律适用具备实体正义。其二,因校外受到治安管理处罚而开除学籍属于特殊情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需达到“情节严重”之程度方可作出。其三,高校对“情节严重”的判定,受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整体约束。同时,高校在“情节严重”要件上的解释仅限于主观层面,在整个情节认定中的作用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除学籍 治安管理处罚 一事不再罚 大学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中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路径——“场域—惯习”框架下J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章文光 李心影 李鹏超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行政与自治在长期的博弈中走向耦合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然选择,而实现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路径探析尚不充分。J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蕴含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行为逻辑,通过构建“场域—惯习”框架分析其作用逻辑发现:行政属性赋能、自... 行政与自治在长期的博弈中走向耦合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然选择,而实现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路径探析尚不充分。J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蕴含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行为逻辑,通过构建“场域—惯习”框架分析其作用逻辑发现:行政属性赋能、自治属性嵌入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使社区治理场域中“规则”“利益”“关系”场域发生变化,形塑“行政任务对接居民需求”“规范议事协商”“多元联合共治”的惯习。与此同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培育主体“认同归属”“契约责任”惯习,重塑“熟人社区”,形成全方位规范制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本体属性和工作机制为实现行政与自治耦合、推动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行政 自治 场域—惯习 基层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整体性治理的组织法进路——基于国家数据局的展开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周 刘苗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20,共10页
当前中国公共数据治理“碎片化”特征严重,究其原因是组织之间不协同、组织职权部门化以及运作机制之间不衔接。对此,数据治理制度需进行整体性治理改革,从而提高治理效能。整体性治理改革的关键词是“整合”,而行政组织法的视角恰能为... 当前中国公共数据治理“碎片化”特征严重,究其原因是组织之间不协同、组织职权部门化以及运作机制之间不衔接。对此,数据治理制度需进行整体性治理改革,从而提高治理效能。整体性治理改革的关键词是“整合”,而行政组织法的视角恰能为其供给有力的合法性支撑,并为之提供组织整合、职权集合和机制统一的改革思路。首先,可以将国家数据局设置为数据治理的专门机关与最高机关,在组织层面上构建自上而下的、统一的数据局组织体系;其次,加强数据局的数据管理权与立法职权等,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相对集中;最后,统一财政机制与人事机制,使数据治理中的技术化运作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治理 公共数据 整体性治理 行政组织法 国家数据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治理中行政代履行的体系展开——基于公法治理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1,共11页
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对于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以“公法权利,私法操作”为核心理念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私法治理模式下的制度设计,其混淆了宪法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 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对于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以“公法权利,私法操作”为核心理念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私法治理模式下的制度设计,其混淆了宪法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与民法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无法完全满足生态环境损害治理的现实需要。为了确保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理,政府必须承担更为关键的角色,生态环境损害治理迫切需要公法治理模式的补强。在行政主导的公法治理模式中,环境行政代履行以行为义务不变与履行方式转化为功能定位,契合生态环境损害有效治理与及时治理的双重目标。环境行政代履行应当立足生态环境损害的特殊性,遵循行政权的运行规律,从适用范围、代履行主体的确定、过程控制、权利保障等方面构建具体的内部规则体系。此外,对于生态环境损害无法确定责任人的情形,行政机关应当运用公共财政资金承担兜底性责任,随着科技的进步,一旦责任人在法律上得以明确,之前垫付的公共财政资金应由责任人偿还;对于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的情形,行政机关应当积极运用行政权开展替代性修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公法治理模式 行政代履行 生态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与结构的张力:行政审批改革的模式之争——以N市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念平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9,共13页
从界面与结构维度,某市行政审批改革历程可分为传统科层、收发室、政务中心、“一枚印章管审批”、智慧政务中心、智慧行政审批局六种模式。行政审批改革从界面中心化改革切入,但中心化界面与碎片化结构之间的张力推动改革模式不断变换... 从界面与结构维度,某市行政审批改革历程可分为传统科层、收发室、政务中心、“一枚印章管审批”、智慧政务中心、智慧行政审批局六种模式。行政审批改革从界面中心化改革切入,但中心化界面与碎片化结构之间的张力推动改革模式不断变换调整,使其呈现“界面中心化改革—遭遇界面与结构两张皮困境—结构中心化改革以适应界面—遭遇审管脱节困境—界面集成化改革—界面设计主动适应碎片化结构—结构再中心化”的非线性历程。行政审批的界面、结构与流程机制在界面中心化与权力碎片化、行政审批权力中心化与行政监管权力碎片化、末端信息权中心化与中端数据权碎片化三组“一对多”悖论的辩证互动中交互演化,推动了改革的迭代升级与绩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 政务服务 行政体制改革 界面 整体性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政府信息更正请求权之建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云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8,共13页
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包含个人市场信息和个人政府信息双重意涵,个人信息权利具有私权利和公权利双重面向。就权利基础而言,个人对于政府的信息更正请求是一种基于消极地位的防御请求权。就权利构造而言,个人政府信息更正权利的提出主体... 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包含个人市场信息和个人政府信息双重意涵,个人信息权利具有私权利和公权利双重面向。就权利基础而言,个人对于政府的信息更正请求是一种基于消极地位的防御请求权。就权利构造而言,个人政府信息更正权利的提出主体、是否记录不准确的判断主体,原则上均为本人。个人政府信息更正的内容应该区分事实与评价。信息更正的方式包括追加、更正和删除,其中删除标准不同于被遗忘权基于个人评价的主观标准,是基于事实是否准确的客观标准。个人申请信息更正无须实行公开申请前置主义,应由行政机关在审查更正申请时进行信息公开性的审查。就权利救济而言,应坚持更正申请前置,区分信息记录行为审查与行政行为审查,并允许法院在个人政府信息记录明显不准确的情形下作出变更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政府信息公开 公权利 日本行政机关个人信息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监管电子证照应用难点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7-2060,共4页
该文介绍电子证照推广应用的背景及共享服务模式,总结了电子证照在药品监管领域的应用现状,从法规与办事指南、互通互认机制、证照标准规范、应用便利性、版式文件技术等方面分析了电子证照应用的难点与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电子证照应用 电子化 互联网+政务服务 药品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审慎环境执法的规制模式和制度优化
20
作者 廖彩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37,共8页
如何在过于强势和柔性有余之间取得平衡,是环境执法面临的现实难题,为了适应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包容审慎环境执法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相关理论研究亟须跟进。通过对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在理论上对包容审慎环... 如何在过于强势和柔性有余之间取得平衡,是环境执法面临的现实难题,为了适应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包容审慎环境执法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相关理论研究亟须跟进。通过对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在理论上对包容审慎环境执法的规制模式进行提炼,即包容审慎环境执法在总体上建构了“劝导优先,惩罚后置”的回应性规制模式,在监管过程中更加注重柔性执法,审慎使用具有高权属性的行政制裁手段,从而矫正因过于偏重惩戒而在规制双方中形成的对立局面,进而推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虽然包容审慎环境执法契合放管服改革下的环境执法转型趋势,但通过规范分析,发现其仍然面临一定的理论张力和现实困境。①对不法行为予以包容,与依法行政原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②对不同类型的主体实施差异式执法可能降低环境行政处罚的明确性;③存在的放松规制倾向或许会削弱环境行政执法的风险预防功能。为了回应包容审慎环境执法面临的困境,建议有针对性地作出相应制度调适。①提升有关包容审慎环境执法规范性文件的规范层级,运用备案审查制度,对其依法审查并对违法问题予以纠正,从而解决包容审慎环境执法的合法性问题。②在原则和规则维度建构包容审慎环境执法规范体,以此消解差异化执法带来的处罚不确定问题。③在风险判断和风险治理阶段,通过提升风险信息治理能力、加强秩序违反型行为规制以及借助信用规制工具等方式来有效扩充其预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包容审慎 环境规制 回应型法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